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1.28KB ,
资源ID:853069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306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习题侵犯行为.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习题侵犯行为.docx

1、习题侵犯行为(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父母使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这一行为属于( )A. 报复性侵犯行为 B. 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C. 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D. 被认可的侵犯行为2公检法人员抓强盗、调查贪污、惩治罪犯等行为,属于( )A. 非侵犯行为 B. 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C. 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D. 被认可的侵犯行为3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阿Q受到了别人的欺侮后,跑到尼姑庵去找小尼姑出气。这一行为属于以下侵犯行为转移与消除方式中的哪一种( )A. 社会规范的抑制 B. 对报复的畏惧 C. 置换 D. 寻找“替罪羊”4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对别人用语稍微

2、粗野一些,就会给人造成鲁莽粗暴、有意侵犯他人的印象,这主要是因为( )A.人们通过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B.人们通过行为者的社会角色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C.人们通过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D.人们通过行为者的身份特性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5挫折侵犯假说一书修正并扩充了挫折侵犯理论的内容。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侵犯行为;但是,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请问挫折侵犯假说一书的整理是( )A. 多拉德(J. Dollard) B. 巴克尔(R. G. Barker) C. 米

3、勒(N. E. Miller) D. 伯克威茨(L. Berkwitz)6对侵犯行为成因持挫折侵犯理论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各自也都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论假设描述。其中有人认为挫折与侵犯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即所谓“一对一关系”模式;其中还有人认为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即所谓“一对多关系”模式;还有人认为一种侵犯行为的最终产生,除了受到挫折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诸多的其他因素影响,即所谓“多对一关系”模式。那么,请选出下列心理学家与其理论匹配完全正确的选项( )A.多拉德“一对一关系”;米勒“一对多关系”;伯克威茨“多对一关系”B.伯克

4、威茨“一对一关系”;多拉德“一对多关系”;米勒“多对一关系”C.米勒“一对一关系”;伯克威茨“一对多关系”;多拉德“多对一关系”D.伯克威茨“一对一关系”;米勒“一对多关系”;多拉德“多对一关系”7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指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类之所以发动战争,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存的方式,人们相互杀戮其实是为了不让死亡的愿望指向自身。请问这位学者是( )A. 伯克威茨(L. Berkwitz) B. 威廉詹姆斯(W. James) C. 弗洛伊德(S. Freud) D. 康拉德洛伦兹(K. Lorenz)(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1父母使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

5、的孩子,这一行为属于( )A. 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B. 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C. 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D. 工具性侵犯行为 E. 报复性侵犯行为2使用讽刺、诽谤、谩骂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这属于( )A. 反社会侵犯 B. 亲社会侵犯 C. 被认可的侵犯 D. 言语侵犯 E.动作侵犯3下列行为中属于“被认可的侵犯行为”的有( )A.公检法人员抓强盗、调查贪污、惩治罪犯;B.父母使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C.某人为了正当防卫而击伤歹徒;D.使用讽刺、诽谤、谩骂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E.一个蓄意杀害他人的人,在仓皇中未能将刀子扎在谋害对象的身上;4人们一般会通过以下哪个几个方面来推知行为

6、者是否具有侵犯意图( )A. 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 B. 行为者的社会角色 C. 受侵犯者的被侵犯程度 D. 行为者的身份特性 E. 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5班杜拉(A. Bandura)认为,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到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需要的必要条件有( )A. 有一个榜样表现侵犯行为,如一个人在观察者面前攻击、辱骂、殴打别人或表现出其他有意伤害他人的言行 B. 观察者在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的时候必须在场,即观察者处在与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相同的情境内C. 观察者有足够的动机去注意榜样表现的侵犯行为及当时的情境状况D. 榜样的反应即所作所为和所有的相关刺激必须贮存于观察者的记忆系统中E. 榜样的侵犯行为

7、被断定为“合理”的,如观察者看到榜样的侵犯行为得到赞扬和支持或观察者自己认为榜样的行为是合情合理的6生物进化学对人类侵犯的研究,非常强调人类行为进化和发展过程。凯瑞斯(Cairns)指出,生物因素在人类侵犯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细致地论证了( )A.侵犯的能力是人类固有的B.侵犯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在青春期中表现得最明显C.侵犯行为的再现与保持取决于侵犯者是否获得了外部环境的直接奖赏D.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青春期时的身体侵犯只扮演着不太重要的角色E.在青春期和成人早期中,与男孩相比,女孩更多地使用人际支配和人际惩罚的等替代性方式7持“侵犯行为是人类的先天本能”观点的学者有( )A

8、. 伯克威茨(L. Berkwitz) B. 威廉詹姆斯(W. James) C. 弗洛伊德(S. Freud) D. 康拉德洛伦兹(K. Lorenz) E. 凯瑞斯(Cairns)(三)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1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 )2所谓被认可的侵犯行为,是指不但不违背社会准则,还可以为维护社会准则而服务的侵犯行为。( )3动物行为学家洛伦兹(K. Lorenz)认为,动物的侵犯行为有两种,其一为掠食行为,其二是争斗行为。( )4某人由于另外一个人的阻碍而遭受挫折和烦恼,但又不能还击他,因为那个人有地位、有权威或其他缘故。在这种情况下,他

9、通常会通过侵犯那些与制造挫折者相似的人来发泄自己的愤怒与不满。这种现象称为“寻找替罪羊”。( )5伯克威茨(L. Berkwitz)认为,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 )6伯克威茨(L. Berkwitz)指出,如果挫折引起的唤起强度达到一定水平,也可以直接引发实际的侵犯行为。( )7挫折是引起人类侵犯行为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挫折的一个可能作用是加强个人对暴力的关联事件的侵犯反应。( )(四)填空题1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背社会准则,可以划分三种不同的类型、和。2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和。3按照侵犯者的动机,侵犯行为可分为和。4

10、我们可以将侵犯性为分为广义的侵犯和狭义的侵犯。广义的侵犯包括、和三种侵犯行为;而狭义的侵犯只是指。5动物行为学家洛伦兹(K. Lorenz)认为,动物的侵犯行为有两种,其一为,目的是填饱饥腹,这种行为是一种不带情绪的、近乎天性的反应;其二是,成群而居的动物会产生同种之间如何分配食物、性配偶与空间领域的冲突问题,动物解决这种问题的方式常常表现为威吓、争斗和侵犯。6人们很早就发现,雄性激素在动物的侵犯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如睾丸激素之类的雄性激素之所以能够影响动物的侵犯行为,是因为它们能够在动物身上起到两种作用:和。7当一个群体受到挫折时,往往把他们中间的某一位越轨者推出来作为“替罪羊”来发泄

11、群体的愤怒与不满。被当作“替罪羊”的人一般具有和两个特征。(五)名词解释1侵犯行为2反社会的侵犯行为3被认可的侵犯行为4报复性侵犯5挫折6习得的抑制7痛苦线索的抑制(六)简答题1简述挫折侵犯理论及其修正理论?2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到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需要哪些条件?3在何种情况下,电视中的暴力节目会产生影响人们行为的作用?(七)综合分析题1运用本章所学知识理论,试论述刑事犯罪的产生原因以及如何降低刑事犯罪率?二、答案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 父母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这种行为不违背社会规范,但也不是为社会规范服务所必需的,是经过长时间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所以属于“被认可的侵

12、犯性为”。 2C3D【解析】 阿Q将怒气发泄到与欺侮阿Q的人无关的、软弱的小尼姑身上,这属于“寻找替罪羊”;迷惑项为C,“置换”也是侵犯行为转移与消除的一种方式,但个体转移侵犯的对象一般都是与最初致使个体受挫的人有关或相似的人,而本题不符合这一条件。4D【解析】 “受过高等教育”是一种身份特性教育程度。而人们倾向于认为,某种身份的人有一套适合该身份的行为方式,人们会按照这种观点来推断某种行为的动机。例如,人们一般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应该是对人言语文雅,如果他用语粗野那就表明他“偏离常态”,有意要侵犯他人。5C6A7C【解析】 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洛伦兹都是持侵犯本能论观点的学者,而且也

13、都认为战争始发端于人的侵犯本能。但是,其中只有弗洛伊德认为,人具有指向内的和指向外的两种死亡本能,指向外的死亡本能表现为侵犯他人,指向内的死亡本能表现为自我摧残;因而他进一步指出,人类发动针对他人的战争是为了不使死亡本能指向自身。(二)多项选择题1CD【解析】 首先,父母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这种行为不违背社会规范,但也不是为社会规范服务所必需的,是经过长时间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所以属于被认可的侵犯行为。其次,“体罚孩子”只是父母的手段,而非目的,他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最终听从他们。所以,这一行为又是工具性侵犯行为。2AD【解析】 首先,“使用讽刺、诽谤、谩骂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14、这一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故意伤害,是违背社会准则的,所以属于“反社会的侵犯行为”。其次,这一行为又是使用语言对他人进行侵犯,所有又属于“言语侵犯”。3BC【解析】 A选项属于“亲社会侵犯行为”;D选项如多选第2题解析所述,属于“反社会的侵犯行为”;B、C都是既不违背社会规范,但又不是为社会规范服务所必需的,是经过长时间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所以属于“被认可的侵犯行为”;E选项是具有了侵犯意图的未遂行为,不属于“被认可的侵犯行为”。4ABDE【解析】 人们一般是通过A、B、D、E几个方面来推知行为者是否具有侵犯意图;而“受侵犯者的被侵犯程度”不能成为推知行为者侵犯意图的判断条件,譬如,不能因为被侵犯

15、者被侵犯的程度小,就认为侵犯者没有侵犯意图。5ABE【解析】 A、B、E是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到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需要的三个必要条件,而C、D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6ABDE【解析】7BCDE【参见社会心理学p275p277有关“侵犯行为是不是本能”与“对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部分的论述】(三)判断题1【改正】 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言语侵犯和动作侵犯。2【改正】 所谓被认可的侵犯行为,是指既不违背社会规范,但也不是为社会规范服务所必需的,是经过长时间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34【改正】 这种现象是“置换”。5【改正】 米勒认为,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

16、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67(四)填空题1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2言语侵犯、动作侵犯3报复性侵犯、工具性侵犯4亲社会侵犯、反社会侵犯、被认可侵犯5反社会侵犯6组织、激活7软弱性、特异性(五)名词解释1侵犯行为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2反社会的侵犯行为所谓反社会的侵犯行为是指违背社会准则的侵犯行为。例如,人身攻击、凶杀、打群架等故意伤害他人的犯罪行为,这样的行为很显然是反社会的。3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所谓被认可的侵犯行为是指既不违背社会规范,但也不是为社会规范服务所必需的,是经过长时间而形成的一种社会习惯。例如,某人为了正当防卫而击伤歹徒,父母使用体罚

17、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等。被社会认可的侵犯行为是介于反社会侵犯行为和亲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一种行为。4报复性侵犯按照侵犯者的动机,侵犯可以分为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如果侵犯者只是想让受害者遭遇不幸,目的在于复仇和教训对方的话,那么,这就是报复性侵犯。5挫折所谓挫折,是指当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6习得的抑制所谓习得的抑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学到的对侵犯行为的控制,其主要包括:社会规范的抑制;痛苦线索的抑制;对报复的畏惧。7痛苦线索的抑制痛苦线索是指被侵犯者受到伤害的状态。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侵犯者的一种情绪唤起,使他把自己置身于受害者的地位

18、,设身处地地体会受害者的痛苦,从而抑制自己不再进一步攻击侵犯。而这种抑制就被称为痛苦线索的抑制。(六)简答题1简述挫折侵犯理论及其修正理论?【答案要点】 挫折定义。所谓挫折,是指当一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而努力时遭受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多拉德(J. Dollard)等提出的挫折侵犯理论。挫折侵犯理论,是把人类侵犯行为系统地定义为对环境条件的反应的第一次尝试。该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等人在1939年提出的。挫折侵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受到精神分析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双重影响。研究者之所以把侵犯与挫折了解起来,是因为受到弗洛伊德把挫折与精神病相了解的启示;另一方面

19、,霍尔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侵犯行为的行为过程,即源于后天的学习。多拉德提出,人的侵犯行为乃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这便是所谓的挫折侵犯理论。这项理论的主要论点认为,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可以看出,在多拉德等人刚提出挫折侵犯理论时,他们认为挫折与侵犯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 米勒(N. E. Miller)对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米勒在挫折侵犯假说一书中,修正并扩充了挫折侵犯理论的内容。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挫折的存在,不一定会导致侵犯行为;但是

20、,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实际上,米勒保留了挫折侵犯理论的前半部分观点,修正了其后半部分,他把挫折与侵犯之间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修正为一对多的关系。 伯克威茨(L. Berkwitz)对挫折侵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米勒之后,还有一些学者对挫折侵犯理论进行了修正,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提出的修正理论。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体发生实际的侵犯行为,只能使个体处于一种侵犯行为的唤起状态。侵犯行为最终是否会发生,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是否给他提供一定的侵犯线索。如果个体所处的环境并没有提供这样的线索,那么个体未必会表现出侵犯行为。也就是说,外在环境的侵犯线索是使内在侵犯

21、冲动形成实际表现的必要条件,并且,侵犯行为的反应强度取决于其唤起程度。伯克威茨特别强调,外在环境的侵犯线索是使内在侵犯冲动形成实际表现所必须的条件;但后来他又指出,如果挫折引起的唤起强度达到一定水平,也可以引发实际的侵犯行为。他说:“由于遭遇到憎恶事件引起的情绪状态本身,可能会引发侵犯反应的明显刺激,因此情绪唤起程度强到某一水平时,也可以引发实际的侵犯行为。但是,外在环境或个人内在思维中,如有适当的侵犯线索出现,则实际表现外显侵犯行为的可能性会更高。”实际上,伯克威茨把原来的挫折侵犯理论中挫折与侵犯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引申为多对一关系,即一种侵犯行为的最终产生,除了受到挫折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诸多

22、的其他因素影响。从受到挫折到发生侵犯,存在着复杂的作用机制,这种机制中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挫折是否会导致侵犯行为的发生。2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到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需要哪些条件?【答案要点】 社会学习理论巨擎班杜拉认为,个体从观察他人的侵犯行为到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需要三个必要条件: 有一个榜样表现侵犯行为,如一个人在观察者面前攻击、辱骂、殴打别人或表现出其他有意伤害他人的言行。 榜样的侵犯行为被断定为“合理”的,如观察者看到榜样的侵犯行为得到赞扬和支持或观察者自己认为榜样的行为是合情合理的。 观察者在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的时候必须在场,即观察者处在与榜样表现侵犯行为相同的情境内。以上三者缺

23、一不可。此外,还得有三项并非必要但却是充分的条件: 观察者有足够的动机去注意榜样表现的侵犯行为及当时的情境状况; 榜样的反应即所作所为和所有的相关刺激必须贮存于观察者的记忆系统中; 观察者有能力作出所观察的行为序列中的有关反应。若上述几项条件具备,个体观察了一种行为榜样之后,便可能产生三种效果: 经过个体认知系统的整理过程,将相关刺激线索联结起来,使观察者习得了新的反应。 由于榜样的行为得到奖赏或处罚,观察者体尝到了替代的酬赏或处罚,从而修正了观察者习得的行为表现。 榜样的行为助长了观察者表现已习得的行为,也就是说,榜样的行为提示了观察者可以做些什么。3在何种的情况下,电视中的暴力节目会产生影

24、响人们行为的作用?【答案要点】 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需具备下述条件: 观众所看到的电视节目在某一主题和内容方面出现频繁而且相当一致。 观众经常地、有规律地收看主题内容的节目。 观众知觉并学习到该主题内容所表现的行为,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应付和解决一些问题。 观众对于主题内容所表现出的思想必须有某种程度的接受。(七)综合分析题1【答案要点】 指出刑事犯罪是侵犯行为的严重表现形式,尤其是狭义上的侵犯“反社会侵犯”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并就侵犯行为的定义和分类进行简要说明; 简述侵犯行为产生的生物学潜在原因(詹姆斯、弗洛伊德、洛伦兹等人的侵犯本能论思想;最新的生物学解释,其中包括动物行为学、生物进化学、行为

25、遗传学的解释,以及人体激素含量和侵犯之间的关系等等); 简述挫折侵犯理论及其修正(多拉德、米勒、伯克威茨等人的思想); 简述侵犯行为的学习与大众传播的关系(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等等); 详细论述刑事犯罪作为一种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方式,其中包括:a.合理宣泄法,并恰当举例(例如引导人们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学会幽默,广交朋友,谈心等等);b.习得的抑制,进一步划分为社会规范的抑制、痛苦线索的抑制与对报复的畏惧三种方式;并恰当举例,说明如何控制刑事犯罪;c.置换与寻找替罪羊的方式来转移侵犯行为(但我们不鼓励使用这两种相对消极的方式来降低刑事犯罪率);d.最后就大众传媒与暴力、色情犯罪的关系进行讨论(宣泄说与侵犯线索说之间的争论),并提出自身看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