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5.89KB ,
资源ID:85286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28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古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古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

1、考古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考古学基础知识考察复习资料绪言人类的祖先创造了伟大的文明,但是相当多的文明,却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等到若干年以后,才被重新发现、被唤醒。而让这些文明重见天日的,就是考古学。所以人们习惯称考古学是在寻找失落的文明。 距今5000年左右,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社会,即四大文明古国(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中惟一连绵不绝、今仍尚存的文明是中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中国文明无疑应该是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上最大的一个体系单位”。中国考古学的泰斗苏秉琦先生也说,中国是“超百万年的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历程”。在一般人的眼里,似乎考古学

2、就是挖掘和发现的代名词,其实,考古学是一门严肃的学问,是人类对自己童年历史的追寻。有人说,考古学是一门从地底挖天书的学问,考古学不仅要将残留的古代遗存拼凑成天书,还要能够阅读和理解这天书的意思。挖掘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古代人类留下的遗存,从调查、发掘、出土,到整理、分析、研究,到形成对古代历史、文化的认识,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第一讲 导 论1、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20世纪20年代,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通过调查、发掘、分析和研究与过去人类行为和生活有关的物质遗存,来达到认识人类早期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与规律的目的的一门科学。 二、考古学的性质和与历史学的关系考古学与历史科学有密切关系,因为历史学的

3、性质属于人文科学,考古学的性质也属于人文科学。但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不同在于,考古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古代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而历史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则主要是文献资料, 由于考古学自身的特征,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不能理解为简单的主从关系。历史学主要依赖于古代的文字记录,但这样的记录不但通常是不完整的、不精确的,甚至是不真实的,它会包含着记录者的主观偏见和取舍。而考古学主要依靠古代的遗存,这些遗存是物质的,古代人并没有有意地决定哪些应当或者怎么留给当代的考古学家去发掘,因此,考古学家可以坦然地面对过去遗留下来的一切由物质遗存所体现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考古学也是历史学

4、的一个平衡和补充。但考古学真正的意义还在于,因为整个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段是没有文字的,处理和研究这段历史,基本上是考古学的专利。考古学不能仅将自己定位于证经补史的狭义历史学范畴,它应属于更广义的历史学范畴。三、考古学研究的对象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大体上可分为遗迹和遗物两大类。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遗迹“指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形体较大或固定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如古代的房屋(城堡、宫殿、寺庙)墓葬、村落、手工业作坊、矿坑、道路、沟渠、窑址、岩画、洞穴,甚至古代人耕种过的土地以人类无意识留下的手印、足印等。 遗物:与古代人类活动有关,或者是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这些东西形体较

5、小而且可以移动。 其它农作物、家畜、渔猎和采集所得的动、植物遗存也属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考古学研究发掘出来的实物,由于目标在于复原或再现人类古代社会历史,因此研究的重点是放在对实物的整个系列和类型上,而不是放在研究孤立的、单独的某一件器物上。对单独器物的研究,研究它的经济价值、审美价值,个人的创造。只能算是研究文物,而不是真正的考古学。四、考古学研究的范围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间范围,二是空间范围。 从时间范围看:考古学研究的时间限于古代,我国考古学研究的时间范围一般起于人类诞生,止于明朝灭亡(公元1644年)。 从空间范围看:考古学研究的空间范围只限于人类曾经居住和活动过的地方

6、。但从地质学的角度看,考古学研究的空间范围原则上讲是世界上的各个角落,可能有人类活动的地方。5、考古学的功用 考古学本身具有特殊的功用。: 1、补史。史书上所记载的历史,存在着空白和缺环,单靠文献资料来研究是困难的,而且也不可能得到解决,只有靠考古学的研究来补充。2、证史。由于各种原因和当时有限的客观条件,有的历史被歪曲,造成混乱。考古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澄清是非,证实史实的作用。3、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实物资料。单靠文献史料是无法弥补专门史的不足的。考古学能为为这些学科史提供新的研究资料,使这些学科的研究得到充实和完善,并取得新的成果。(如从商代青铜器上发现附有丝织物的痕迹)。六、考古学文

7、化 (一) 考古学文化: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应该是属于有着共同传统的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与民族的形成有关。(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1、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作为考古学名称。2、以族别来命名。3、以历史时期命名。七、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考古学有关的学科大体可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三大方面。(一)与考古学相关的自然科学的关系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和生态学以及生物学(动物学和植物学)、体质人类学、物理、化学等。(二)与考古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主要有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古文字学、

8、美术史学、宗教学、史学。 (三)与考古学相关的工程技术科学的关系 主要有建筑学、土木工程学、采矿冶金学、陶瓷学、染织学、造船学。第二讲: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考古学是随着各门科学的产生,最先在欧洲出现的。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20年代。一、考古学在中国的产生(1)金石学的发展 金石学产生于北宋,兴盛于清代。它是以古代青铜器、石刻和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广义的研究对象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偏重于著录和考订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 但是,金石学还不能称为考古学,因为它所研究的对象、范围、时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最主要的没有考古学

9、所具有的、以科学发掘为基础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但是金石学为中国考古学的产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二)中国学者对欧洲考古学的推崇 到19世纪末,考古学在欧洲已经日渐兴盛,一个又一个的古代文明重建天日,引起了中国的一些学者的关注,如梁启超就在他的中国史叙论著作中,介绍欧洲考古学对史前时期的分期法,并与中国古史传说时代对比较。欧洲考古学将史前时期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中国现在考古学的分期仍然是沿用的欧洲考古学的分法。(三)外国学者的重要示范作用 起到重要示范作用的两个著名考古探险家:瑞典人斯文赫定;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 1、斯文赫定(1865-1952),瑞典籍的世界著名探险家,一生来中国

10、探险达六次,到新疆和西藏,赫定在中国取得的两项成绩使他名满天下。一个是他在1900年,由于一个偶然机遇,发现了楼兰古城。一个是他绘制了许多地图,这些地图还填补了西藏地区的大片空白。他发现的各种矿物、动物植物化石。都加以科学后缀hedini。 2、马克奥雷尔斯坦因 ,(1862年-1943年)匈牙利人,后入英国籍,哲学博士,但为了探险事业,后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进修东方古代语言和考古学,在布达佩斯一个军事学院进修地形测量学。1888年起,斯坦因出任印度旁遮普大学拉合尔东方学院的首任院长。曾在中国进行四次探险。其中第二次探险(19061908),发现中国敦煌藏经洞的文物。他的晚年考古兴趣又转到了中

11、东(伊拉克、叙利亚、约旦)境内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灌溉系统。(四)出土文物激发了中国学者探索古代历史的热情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一些重要发现激起了当时的学者探索古代历史的热情。最主要的就是两个重要发现:一个是1899年河南安阳小屯再次发现有字甲骨,一个是1900年,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储存大量古代写本文书(经卷) 1、甲骨文的发现 。 发现者是清代官吏学者王懿荣,著名的金石学家;传播者是清末学者、小说家刘鹗(代表作品老残游记),其铁云藏龟一书,最早将甲骨卜辞公之于世。最早进行研究者是中国著名朴学大师孙诒让,。他认为,这些甲骨,是商王用来预测未来的。上面这些符号是皇室占卜者对神灵语言的记录。

12、他推测出占卜的方法,当时是将一个主题内容的描述刻在牛的肩胛骨或龟甲上,而凹陷的小圆点则被刻在另一侧。占卜者用加热的刺针指向小圆点凹陷处,然后敲击它,引起龟甲或兽骨的反面破裂。占卜者根据裂缝的模式“读出”所要询问的事情的答案。有时,占卜者仅仅将占卜的主题刻下来;有时也将占卜所得出的结果添加其中;偶尔,求证结果的过程也会被记录下来。当时只有国王才能够卜卦,从内容看得出,统治者的公共利益是高于私人行为的,在整个商代,至少120名占卜者被国王们聘用。研究者们还发现了出土龟甲兽骨的具体位置是河南安阳附近的小屯村。这个地方一直被称作“殷墟”。后来又在这个地方挖出了更多片的甲骨文,由此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甲

13、骨学研究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问;二是成为后来中国学者对殷墟进行长期发掘的直接动因。对甲骨文研究最有名的是所谓的“甲骨四堂”,指的是中国近代四位著名的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著名学者陈子展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的名句,这一概括已为学界所广泛接受。著名学者唐兰曾评价他们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1)鼎堂郭沫若(1892年-1978年),代表作: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主编了大型甲骨文汇编甲骨文合集。(2)彦堂董作宾,代表作:甲骨文断代研

14、究例,创立了甲骨断代学。(3)雪堂罗振玉,代表作:殷墟书契考释。他对甲骨学的重大贡献为:一是最早探知了甲骨文的出土地,并考证其地为“武乙之都”;二是提出了考释甲骨文字的方法,“由许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对一词的考释,必求其形、声、义的符合。(4)观堂王国维,代表作: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他把古文字学与古代史一起研究,创造并完善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2、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 1900年被道士王圆箓偶然发现敦煌藏经洞,但敦煌当地的富绅无人认识洞内这批文物的价值,腐败的清政府也自顾不暇,未能对其进行应有的保护,致使藏经洞中的大批敦煌遗书和文物先后被外国“探险队”捆载而

15、去,分散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劫余部分被清政府运至北京入藏京师图书馆, 敦煌经书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但客观上却推动了东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整理和研究,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敦煌学。 敦煌学的兴起引起了学术界对敦煌莫高窟的高度重视。经过他们的研究和宣传,敦煌莫高窟在文化界的知名度逐渐提高。1988年2月,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二、民国时期的考古从1 920年开始,中国北洋政府开始聘请外国学者或外国学术单位,与中国合作,进行一些简单的田野发掘工作。在外国学者当中,最著名的是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1921年,安特生

16、在北京周口店一带采集古生物化石时,发现了距今十几万年前的龙骨山遗址。并在在整理这些古生物化石时发现,其中有一枚是人类牙齿的化石,安特生的发现引起了中国学者对周口店的的密切关注,促成了后来北京人遗址的发现。 同年,安特生又到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进行地质调查,转为考古发掘,发现了以彩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打制与磨制)并提出了仰韶文化的命名,揭开中国近代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在欧洲的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影响下,中国也开始建立自己的考古学的学术团体,并有自己的学者主持田野发掘工作,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考古学研究室。1924年,北京大学考古学研究室成立考古学会。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