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722.69KB ,
资源ID:85169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169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试论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试论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docx

1、试论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试论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试论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摘要中国正式加世贸组织将近九年,中国汽车业经历了从入世前相对落后到如今快速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汽车业入世前的状况,分析入世对汽车业的影响和引述近年的汽车业发展的情况及存在问题,得出今后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对策。关键词WTO 中国汽车产业状况 对策 利弊 措施 一、入世前后中国汽车业状况之对比1.入世前我国汽车业的状况1.1政府保护强度大(1)迟到的市场化中国轿车的价格是在2001年5月才由市场决定。中国汽车市场化起步太晚,直接阻碍了它的发展。(2)不完全的开放 我国汽车工业还比较落后,基础、

2、人才、机制都和国外有巨大的差距。政府采取各种保护措施,还不能完全放手让我国汽车业独立行走。1.2还处于幼稚阶段(1)投入不足 投入不足表现为研发费用不足导致自主开发能力低。中国缺乏汽车的开发设计能力,汽车大多是整车引进或仿制。即使有一小部分是自己设计的也是参考外国的设计。零部件的开发技术更为令人担忧。机械件生产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改造后还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塑胶件还需要进口:电子件虽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这些弱点降低了生产效率却提高了成本。(2)竞争力弱 国产轿车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缺乏竞争力。其主要原因是零配件生产没达到专业化和规模效应和技术落后。而价格大大高于国际水平。除

3、一汽、二汽生产的中型卡车价格接近国际市场价格外,其他车种,尤其是载客车中的轿车,国内市场价格高达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l一2倍。在规模上,汽车生产厂的数量大于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所有汽车生产的总和,但汽车生产的数鼍却不及几个汽车生产大国一家大的汽车生产厂的产品数量。另外,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弱还集中地表现为尚未形成规模经济。当时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汽车工业最分散的国家。厂家多,生产批量少,专业化水平低,规模经济效益差。因此众多企业互相之间产品不配套,形成生产和销售按地区分割。造成低效率。2.我国入世关于汽车业的承诺2.1降低关税 中国的进口汽车关税从2002年开始,到2006年7月1日减到252.2减少

4、和消除非关税壁垒 2005年取消汽车进口配额许可证及对中欧合资企业汽车生产的所有品种、类型和式样限制。取消政府对中国汽车业的优惠政策。允许国外非金融机构进入,从事汽车贷款业务等。3.中国入世对汽车业的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同,从长远和全局来看, 利将大于弊, 从短期看, 由于我国汽车行业目前缺乏国际竞争实力, 关税的减让和非关税的保护措施的取消, 弊很可能大于利。(一)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全面提升中国汽车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我们汽车业长期实行的是保护政策。过渡的保护带来资源配置和低效率。从一定程度而言, 我国汽车业整体水平之所以缺少国际竞争力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

5、的差距, 正是因为长期以来过度的贸易保护政策所致。加入WTO为我国汽车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外在动力,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就必然要苦练内功,挖潜改造, 这将促使我国汽车业整体实力的提高。2、有利于促进汽车消费, 给百姓真正带来实惠关税的降低, 不仅使得进口汽车价格下降, 同时, 也必将促使国产汽车价格下调, 这有利于百姓购买和使用汽车。因此多品种的汽车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3、有利于汽车管理体制的变革, 规范汽车业的行业管理WTO要求政府和管理必须合乎国际规则, 我国政府长期存在的不适宜的对汽车业的管理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这将有利于企业放开搞好生产经营。4、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 提

6、高经济效益加入WTO以后, 在合理的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下, 国内价格将会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 引人国际竞争, 不仅可以通过进口满足国内汽车需求, 而且对国内汽车价格起到制约作用, 迫使汽车业按照比较利益原则, 利用国际和国内市场, 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最终可以增加国民收人和提高社会福利, 而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结果, 有利于汽车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5、有利于增加出口, 利用外贸和引进技术过去我国汽车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经常受到歧视的贸易限制, 导致出口受阻。WTO所遵循的互不岐视, 公平贸易, 取消关税, 保护和进口数量限制等原则, 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

7、, 可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创造较好的出口环境, 有利于引进高新技术, 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步伐。(二)不利方面 加入WTO以后, 随着我国国内市场的全面开发, 国际知名汽车跨国公司必将大举进入, 这意味着依靠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国内企业, 将会直接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现有的海内外市场份额及国内部分品种的市场份额将会出现被进一步挤占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降低关税和取消配额许可证的影响人世后, 汽车及零部件关税大幅度降低, 这将对各类汽车及零部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005年1月1日取消许可证和配额, 这将使得更多的国外汽车进口, 从而对国产汽车产品造成冲击。2、开放汽车服务贸易

8、的影响人世后, 将对外开放汽车的国内销售汽车进口和分销服务, 经营性运输公司,汽车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等服务贸易领域, 这些领域开放后, 对服务贸易不健全的我国汽车工业将产生重大影响。3、取消国产化政策的影响人世后, 将取消鼓励汽车产品国产化的优惠政策, 对吸引外贸发展、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有一定影响。 以上由此将会导致部分国内汽车企业, 可能被挤垮, 地方财政收人将程度不同的受到影响, 对相关企业造成冲击。4、中国汽车业的现状分析 1995年汽车需求量为142万辆, 其中轿车53万辆, 轿车年产量约40万辆, 所有机动车总销量约为145万辆。我国汽车工业虽然姗姗来迟, 规模尚小, 数

9、量不足, 档次有待提高。加入WTO 以来,我国民族汽车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渐提高、新产品开发及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已逐步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入世后第一年(2002年)我国轿车总体价格水平下降了10%。其中,微型车下降幅度达30% 以上,中级车下降了约7%,中低级车下降了12%,中高级车下降了9%,只有高级车的价格基本保持不变,汽车价格的不断走低降低了人们汽车消费的门槛,具备汽车消费的群体快速增加,使一些原打算购买进口车的消费者转而购买价格低廉的国产车,国产车市场需求增加。汽车产业无论是产销规模、自主品牌建设、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等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10、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日益和国际接轨,汽车产品的节能、安全、环保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主流中级及以下乘用车的价格已经达到或低于国际市场,汽车出口规模大幅提高;自主品牌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已经提高到了30%左右;汽车服务体系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这首先受益于加入WTO所推动形成的体制环境。在这种大的体制环境下,通过政府、行业等的共同努力,以及市场环境的改善,汽车产业才得到了快速发展。(1)产销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入世”以来,汽车产量从2001年的230万辆左右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1806万辆(图1),年均增速为24.2%

11、,由2001年的全球第八位提高到2010年的全球第1位,并且未来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位。中国汽车产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变化见表2.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测算,2010年汽车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4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3%,实现工业增加值9972亿元,占GDP的2.51%;汽车行业直接和直接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2%以上;汽车行业相关税收9500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3%左右;汽车产业对机械、钢铁、电子、橡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建材等众多上游产业及金融、保险、销售、修理、拆解等众多下游服务行业表现出了巨大的带动效应。(2)技术研发能力

12、和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汽车行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技术引进等手段不断增强研发能力,自主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商用车企业均具备了较强的整车开发能力,并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主要乘用车自主品牌企业初步具备了完整的整车开发能力,并掌握了部分发动机和变速器核心技术,不少乘用车合资企业也在外方母公司支持下积极进行本地化开发;汽车行业企业重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整体水平已基本接近国际水平,目前已经有上百款新能源车型进入公告,部分车型已经实现量产。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明显改善,排放控制技术普遍达到了国家第IV阶段排放标准,汽车安全技术应用水平日益提高。(3)自主品牌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一汽、东风、上汽等主要

13、汽车集团积极实施乘用车自主品牌发展战略,2010年自主品牌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企业超过4家。奇瑞、吉利、比亚迪等主要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实力也不断增强,三家自主品牌企业2010年产销量均超过了40万辆,其中奇瑞产销量接近了70万辆。详见(图2).本田、日产、通用、现代等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也已经或计划推出自有品牌产品。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15%左右提高了2010年的30.9%(图3),乘用车市场份额由2005年的42.6%提高到2010年的45.6%。2011年以来市场增速放缓,自主品牌乘用车和轿车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自主品牌商用车继续保持绝对市场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95%,主要

14、商用车企业的产销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列。 (4)汽车行业兼并重组取得积极进展,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在市场竞争和政府推动下,骨干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兼并重组,代表性事件是一汽收购天汽和川旅,长安重组江铃、兵装集团与中航集团重组汽车业务,上汽重组柳州五菱和收购南汽等多家企业,广汽重组长丰和吉奥等等。骨干企业通过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进行跨区域合作,提升企业集团竞争力。通过兼并重组,主要汽车企业集团的产销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上汽集团产销超过350万辆,东风集团超过270万辆,一汽集团超过250万辆,前4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达到了62.1%。入世10年,前4家企业集团生产集中度由57.2%提高到

15、了63%,前8家由77.5%提高到了81.8%。(5)汽车进口增势平稳,基本未对国内汽车产业造成冲击“入世”以来,进口汽车市场需求旺盛,但受制于政府调控,2002年、2003年汽车进口量(含成套散件,下同)虽然分别大幅增加到12.8万辆和17.2万辆,但进口汽车与国内汽车市场增长基本保持一致,进口车型主要是国内不能生产的中大排量轿车和越野车。2005年取消配额管理以来,一系列进口车型纷纷国产,国内汽车合资企业供应能力的不断增强,进口汽车调剂余缺的作用日益凸显。汽车进口量虽增长明显,但日趋高档化、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国内市场中占有率仍保持在3-4%左右的低水平。(6)汽车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对外投资

16、开始起步“入世”以后,我国汽车出口开始加速,2001年为1.4万辆,2003年达到了3.7万辆,2005年达到17.3万辆,首次超过进口量,2008年达到了68.1万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汽车出口短暂下滑,2010年恢复到了56.7万辆,2011年1-10月超过70万辆。就出口数量而言,我国已经步入全球十大汽车出口国之列。汽车零部件出口也呈高速增长态势,零部件出口额从44.1亿美元提高了2010年的413.6亿美元,年均增长28%,预计2011年将突破500亿美元。同时,汽车行业企业开始加快对外资本输出步伐。主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均已在海外设立了生产或组装工厂,部分企业还设立海外研发中心,

17、吉利、上汽、万向等少数企业还积极进行海外并购。汽车产业技术和资金密集、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我国抢占全球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产业。加入WTO以来,虽然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产销规模也已经位居全球第一位,但产业大而不强,技术创新能力弱、自主品牌发展滞后、主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同时,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能源、环境、交通等瓶颈制约也日益严重。下一步,汽车产业应把握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全球汽车产业转移和调整的难得机遇,充分利用我国市场和劳动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全球驰名的自主品牌,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变强和可持续

18、发展。总结以上分析 ,中国汽车业的现状主要有以下九个表现:第一,产量高速增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第二,汽车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初步形成第三,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基本满足的市场的需求。第四,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骨干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更加明显。第五,产品的出口成效显著,产业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高。第六,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第七。营销体系逐步确立,规模有序的汽车市场开始建立。第八, 国际合作进步扩大。第九,产业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开始形成国有、民营和国外资本并存的多元化产业资本结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为:

19、第一,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缺乏自主品牌。第二,与先进的汽车国家相比,我们产品技术水平差距还比较明显第三,汽车零部件技术基础还是比较弱。第四,汽车产业后市场严霞滞后于产业发展。第五, 车用能源、交通、环保和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二、应对WTO挑战的对策措施1.深化全球意识 汽车产业的整合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越是全球化,真正具有长期活力的厂家便越少。信息、技术、投资等快速跨越国界推动相关产业向全球化发展。中国须将分散的,小规模的民族汽车工业要发展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民族工业。做到经营战略、产品生产、资本投资和技术合作国际化,以降低开发、生产和营销的成本,抢占下一个世纪的技术制高点。2.扩

20、大规模 在全球卖方市场的条件下,扩大规模是汽车业整合的推动力。汽车业对资本快速地进步。开发费用生产资源供给和需求都是巨量而不断增长的。为了推销这些巨大成本,越来越需要全球性的规模,并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汇集所需的智力资源。3.提高技术 提高技术就是大力采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首先要提高汽车产品应用电子、信息等新技术的水平。增加电子产品的比例,扩大采用高性能、轻量、节能、环保材料的比重,积极推进代用燃料汽车的应用,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其次要引进和支持优强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建立完善产品开发中新。此外,应用互联网技术,支持和引导优强企业建立与完善集销售、零配件供应、

21、维修与服务及信息反馈为体的现代营销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的建立有利于集中管理、优化采购资源、降低采购成本的采购网络,鼓励生产企业与客户、经销商、供应商等建立新型业务关系,提高竞争力。最后要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汽车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技术。例如高效能电动汽车技术,这种技术一可以降低车型的阻力系数,如减小风阻、滚动阻力等。应对WTO的挑战总体思路, 是政府创造条件企业苦练内功, 鼓励自由竞争,利用过渡时期提升竞争实力。从政府的角度讲, 具体措施:1、转变职能, 更新观念, 减少项目审批, 减少行政干预。2、打破垄断, 鼓励竞争, 允许不同资金、不同经济成分投资汽车领域, 不搞歧视政

22、策。3、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 促进汽车业的大生产大流通。4、大力整治市场环境, 取消不合理收费, 努力降低汽车购买和使用成本, 简化汽车购买手续, 尽快做大市场。5、推进法制化管理, 废除不合理制度。6、做好行业规划, 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7、鼓励技术创新, 对于重视研发的进步企业, 在融资、税费上予以支持。8、鼓励和支持发展外向型企业, 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参与国际后又扩大产品出口并对出口产品及时足额退税。9、加快道路建设, 改善交通设施, 加强金融服务, 为汽车的消费使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10、要充分利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及保障措施协议对我国汽车实施有效的保护。

23、从企业自身角度看, 具体措施有:1、搞好三改一加强,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提高企业的规范性和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2、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市场信息,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努力扩大市场份额。3、重视技术进步和市场研发, 提高产品技术性能, 严格产品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和价格, 增强市场竞争力。4、注重市场营销, 搞好售后服务, 树立品牌形象。5、加强国内企业联合, 重视与国际企业之间的合作。三、中国汽车业的前景展望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入世后中国汽车业有着光明的前景。并借助入世,不断地自我完善,从幼稚走向成熟。通过如此激烈和创造性的努力,我们期待看到中国在未来的某一年成为全球化的平台。在2012

24、年的中国,汽车行业中的这些显著趋势正在重塑那些期望在全球汽车行业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包括它们的品牌、产品以及全球化进程。这一切都推动着跨国汽车企业以及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转变思维方式、采取新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这场竞争中立足。中国政府明白,要想汽车行业健康发展,他们必须提高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汽车的认可度。所以中国整车制造商才有了在2010年达到本国汽车销量50的目标。本土厂商希望通过现有合资企业或者其他子公司来推广自主品牌汽车。我们可以预计到如下一些趋势:1政府可能会要求希望建立合资企业的外国厂商提供本土品牌所必需的支持。2本土汽车厂商致力于提升品牌形象,提高产品质量,瞄准国际扩张。在享受

25、了国内市场高速发展带来的收益之后,几家中国厂商已经开始向澳大利亚、拉美、中东、非洲、东南亚国家出口国产汽车,它们包括奇瑞、长城及其他几家公司。显而易见,上述这些国家的消费者更能接受以低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的中国产汽车。3外国汽车厂商可能会积极参与本土品牌的设计,以扩张市场和得到额外照顾。本田就在采取这种策略,它已经投资了20亿人民币,通过合资公司与广汽一同设计一款本土车型。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中国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汽车行业的核心舞台。参考文献1藏金平、孟夏、万志宏,WTO与中国产业发展,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2侯书森WTO给中国百姓带来什么,经济R报出版社,20003叶卫平中国入世冲刺与避险求强对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4张建华入世后再论中国面临的紧要问题,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5博斯公司. 汽车业的黄金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6韩民春.战略性R&D补贴、自主创新与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2010.7吴松泉.加入WTO十年改变了中国汽车业,201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