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2 ,大小:11.48MB ,
资源ID:85146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146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docx

1、庐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庐山地理学综合实习报告专业 地理科学 班级 1002 姓名 * 学号 2010119010207 成绩: 批阅时间: 批阅人: 庐山总体概况 5一、庐山实习目的 5二、庐山实习内容 7三、庐山实习路线 8四、实习日期、实习装备、实习生 8(一)实习日期 8(二)实习装备 8(三)实习生 9五、庐山地质地貌综合实习 9 概述9(一)、实习目的10(二)、具体要求10(三)、实习内容10 1、地质构造10 2、庐山地貌13 3、实习点分析18 4实践操作地质罗盘的使用19(四)、实习小结21六、庐山土壤地理实习报告 21 概述21(一)、实习目的21(二)

2、、具体要求21(三)、实习内容21 1、实习点记录与分析21 2、实习小结与归纳23 3、土壤改良与建议26(四)、实习体会26七、庐山植物地理实习报告 27概述27(一)、实习目的27(二)、具体要求27(三)、实习内容27 1、植被类型 27 2、地带性植被27 3、实习点记录284、植物园植物辨识31(四)、实习小结33八、庐山水文水资源实习报告 34概述34(一)、实习目的34(二)、具体要求34(三)、实习内容35 1、水系分布特征35 2、水文特征35 3、地表水体35 4、庐山水污染37(四)、实习小结38九、庐山气候气象实习报告 38概述38(一)、实习目的38(二)、具体要求

3、38(三)、实习内容38 1、庐山气候的总体介绍38 2、庐山山地气候393、庐山局部小气候的分析40 4、庐山垂直气候带 41(四)、实习小结41十、庐山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41概述41 (一)、实习目的41(二)、具体要求41(三)、实习内容41 1、文化风韵 42 (1)建筑别墅风光42 (2)宗教六教齐聚43 (3)理学源远流长44 2、政治光辉红色庐山43 3、经济区位发展 45 (1)庐山地区区位分析45 (2)庐山旅游资源及开发46 (3)庐山人地关系46(四)、实习小结 46十一、实习总结心得体会 47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庐山总体概况: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52

4、1168,北纬292629 41,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群峰间散布冈岭,壑谷,岩洞,怪石。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溪涧、湖潭。庐山总体走向为北北东,长约25km,宽约10km,面积302平方公里。由断层作用形成,内部岭、谷的排布断裂构造、褶皱构造、节理构造、地层岩性和产状的共同控制。庐山本身隆起,主峰为汉阳峰,海拔1473.8m;四周均陷落为丘陵、平原、湖泊,

5、一高一低,悬崖峭壁大多为断层线所经过,表现出山高谷深的地貌景象。庐山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特征,有世界地质公园之称。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且垂直气候植被土壤地理分带规律鲜明。山上年平均降水1800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温度11摄氏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8%,山下年平均气温是17摄氏度,年平均降水1100毫米。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从山麓至山顶,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丛、草地等植被类型齐全,逆行和顺向演替均具有代表性

6、。自然状况下,土壤发育与植被类型相匹配,依次发育有红壤、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以及山地沼泽土、水稻土、草甸土等类型。庐山植被类型齐全,土壤发育完整,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造就了庐山的奇山秀水,俊俏苍润的山体、飞流湍泻的瀑布、扑朔迷离的云雾、佛学理趣的光华、千年书院的风采使庐山拥有了“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和得天独厚的旅游开发条件。佛寺、道观、园林、书院、别墅在自然风采的融合下,演化为理想的产物,促成

7、了人、自然、历史三者的交融。本次实习从9月6日到9月11日,历时6天,行程近百公里,海拔最高达1350米,对庐山地区的地质地貌、植物、土壤、气候和人文做了一次综合的考察,从而在总体上了解庐山的地理状况。一、实习目的1、总体实习目的 在这次实习中,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庐山地理状况,增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地理野外调查的观察、分析、判断综合实践能力,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而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弄清各种所见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科学成因、发育发展历史,并能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大致预测,为保护和改良自然资源及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提出适宜的措施和对策。培养崇尚科学、实事求是、领悟文化、

8、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树立审美观。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考察,了解祖国的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意识,锻炼身体、,锻炼和提高野外考察工作的能力。使用地质罗盘仪、手持GPS等仪器,并学会在野外开展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锻炼提取实习素材,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师生一同吃住,增进师生感情,同学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也加强了同学间团队交流与合作精神。2、地质地貌综合实习目的初步了解庐山三背两向构造,了解庐山地质概况,初步认识庐山基本的地貌类型。理解其基本类型和形成原因,学会野外观察山地、

9、沟谷走向和识别地貌类型的方法,理解构造运动、外力作用的内在机制和结果,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3、土壤地理实习的目的 并根据;并根据成土因素学说,结合庐山特殊的植被、气候等要素分析其原因。4、植物地理实习目的 实地观察庐山山地植被类型和群落成分、结构特征,调查分析植物群落,了解阳光、水分、温度、人类等因素对植物生长分布的影响,学习了解庐山植被的演替,能简单识别常见的植物物种,通过对植物群落地带性分布的分析,了解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5、水文水资源实习目的 认识了解庐山的水文基本状况,了解庐山的湖泊、水潭、瀑布的形成原因,调查分析各种水流作用、河流断头等对庐山植被、气候、土壤、地貌的影响。掌握基本的

10、水质评价能力,学习水污染的类型、原因、及治理方法。学会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6、气候气象实习目的 了解庐山的概况,分析庐山山地气候、局部小气候(如黄龙寺、含鄱口)的形成原因,庐山气候的特殊性并结合相关气候知识分析其原因,了解庐山云雾变化的特点及原因。7、人文地理实习目的 了解庐山地区区位特征及旅游开发条件、开发历史,参观佛寺、教堂、别墅了解庐山的宗教文化、历史发展,评价庐山旅游资源,对庐山人地关系发展提出建议。二、实习内容1、地质地貌实习内容: 庐山地质概况,包括庐山的整体地质概况(三背两向),岩层、地质构造状况、地壳运动历史以及不同岩类的分布,岩石的节理、硬度等状况,地质与地貌相互作用关系。

11、庐山地貌概况,包括庐山各种地貌形态、发展及成因等。 庐山的夷平面分布与成因。 庐山构造地貌,包括断块山地、断层谷以及次成山和次成谷,节理地貌等。 庐山河流地貌,庐山V型谷和U型谷的分布与成因,河流水系的演变,河流的袭夺等。 庐山冰川地貌的存在的理论辨析,及冰川遗迹的分析。2、土壤地理实习内容 进行土壤剖面的挖取及土壤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包括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人为土壤的野外剖面观察,对土壤颜色、质地、结构、干湿度、松紧度、孔隙、植物根系、新生体、侵入体等的感知,土壤的分层、类型的鉴别。 掌握庐山土壤种类及垂直分布规律,绘出土壤的垂直分布图。 对庐山土壤改良提出合理的建议

12、。3、植物地理实习内容 观察庐山的植被类型及地带性植被,得出地带性植被分布规律。 调查分析庐山植物演替变化。 对所见植物的进行辨析(确定科属、种类),初步掌握对常见植物辨认。 观察和分析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4、水文水资源实习内容 观察分析庐山河流、湖泊、瀑布研究其形成的自然或人为原因、补给来源、季节或年际变化、形态特征。 庐山地区的水文状况,包括河流水量、蒸发量地表径流等水文要素的特征。 对庐山的河流水质做出评价,了解水污染的类型及成因。5、气象气候实习内容 掌握庐山所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其地带性特征。 了解庐山气候特点,与局部小气候(如黄龙寺、含鄱口)的特征及成因。庐山山地气候特点各

13、气候要素的分布变化规律,包括山地太阳辐射状况、气温、湿度、降水、云雾、风等各方面定量特征及其与山麓地带性气候的区别与联系。6、人文地理实习内容 分析庐山的区位,如交通条件、区位位置、市场距离等。 参观佛寺、教堂等,对其宗教的传入与发展进行了解。 参观别墅群,对其人文历史价值和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评估。 体会庐山的历史文化的内涵。三、实习路线2012年9月6日:学校匡城宾馆庐山气象局月照松林匡城宾馆。2012年9月7日:匡城宾馆飞来石如琴湖花径锦绣谷天桥狮子口悬崖(好运石)仙人洞御碑亭大天池龙首崖石门涧悬索桥匡城宾馆。2012年9月8日:匡城宾馆五老峰(二峰一峰四峰五峰)青莲寺谷地三叠泉匡城宾馆。2

14、012年9月9日:休整庐山别墅群毛泽东诗词苑庐山博物馆(毛泽东同志旧居)匡城宾馆。2012年9月10日:回龙路黄龙寺(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芦林湖含鄱口匡城宾馆。2012年9月11日:望江亭剪刀峡小天池诺娜塔寺返校。四、实习日期、实习装备、实习生(一)实习日期:2012年9月6日2012年9月11日(二)实习装备:手持GPS、望远镜、地质罗盘、铁锹、铅笔、表格纸张、气压计、水体PH计、皮尺、钢卷尺等(三)实习生: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10级全体学生五、庐山地质地貌综合实习概述:地质概况:庐山是一个北东南西向伸展的地垒式的褶皱断块山,两侧分别是九江凹陷、鄱阳凹陷。庐山整个山体呈肾状,东北至

15、西南长约25km,西北至东南约10km,面积约25km2,周长约70km。山体四周以悬崖峭壁与断陷的丘陵、岗地、湖泊、冲积平原截然分开,成为一座相对高度达12001400m的中山地貌。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一带为界,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山主要是火成岩,北山为石英砂岩。我们实习所在地主要是在北山。北山主要包括窖洼剪刀峡、庐林、东谷、西谷、五老峰等岭谷地区。以伸展构造为主体,伴随庐山出现的断块山构造和变质核杂岩构造,组成了庐山地学景观的又一特征。受新构造运动作用,庐山孤山屹立,大构造巍峨壮观,小构造千姿百态。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十分出众

16、,与世界标型变质核杂岩具有对比性,庐山南麓出露有2518亿年前的早元古代“星子群”变质杂岩地层,尤为著名。地貌概况:庐山成层地貌特征较为明显,但又比较特殊。陡崖与平台的位置与地层岩性密切相关。山上的沟谷相对较为开阔,山脊陡峭如刃。其地貌特征正是在冰川地貌的基础上,经后期流水强烈改造的结果。山体四周多陡崖、瀑布。总的看来,庐山的地貌特征,属断块山构造地貌、冰川地貌、流水地貌三为一体的复合型地貌景观。(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地考察,对庐山三背两向结构有理性的认识。认知庐山地区基本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地貌形态及其发育过程,并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各种地貌成因。 通过搜集资料和实地观察,验证庐山冰川学说的正确

17、性,增强野外地貌考察的能力并学会主要的地质地貌测量仪器使用方法,学会分析思考问题。(二)具体要求 大尺度地了解庐山地质地貌概况如山体走向、地质构造状况等。 逐个了解庐山的各种地质地貌:飞来石寻找冰川作用的证据、龙首崖分析地貌成因、仙人洞的形成原因、三叠泉“U”型谷“V”型谷的成因、剪刀峡的地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种地层、地貌庐山V型谷和U型谷的分布与成因,河流水系的演变,河流的袭夺原因。据所学分析判断庐山冰川地貌的存在的理论,及冰川遗迹的形成。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三)实习内容1、地质构造 大约在1023亿年前,即前震旦纪二叠纪时,本区处于浅海至滨海环境,并发生缓慢的沉降,沉积物厚达5000

18、米,沉积岩层有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沙砾岩、砾岩、石灰岩、页岩和凝灰岩等。当然在总的沉降过程中,也有几次的上升,过程如下: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上升为陆地,后下沉晚奥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纪末至泥盆纪早期上升(加里东运动)泥盆纪中期至二叠纪下沉。中生代燕山运动时,从上二叠纪至白垩纪庐山发生断裂上升而成为陆地晚白垩纪庐山周围断裂下沉接受沉积,沉积物厚达数百米第三纪历史地区微弱上升第四纪直到现在强烈上升,并使庐山成为断块山,山体受到剥蚀,但是庐山周围相对下沉,而且产生鄱阳湖。庐山断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体的中南部,向东北方是西南方递减,所以庐山的高度也同样中南部最高。以庐山中部的九奇峰断裂为界,庐山山体可分为

19、南北两侧。褶曲构造地貌主要发育于庐山北部。庐山北部的地貌形态主要受复背斜构造控制,以南华纪下统莲沱组地层为主,形成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即从西北往东南分别是虎背岭背斜、东谷向斜、大月山背斜、三叠泉向斜和五老峰背斜等褶曲构造地貌。南部以断裂构造地貌为主,山体中谷地狭窄深邃,谷底尖锐。山体以独立山峰为主,山顶尖锐,山坡陡峭险峻。受这“三背两向”构造的控制,加之地层间岩性变化造成差异侵蚀发育了多条近于平行、顺北东-南西方向延伸的次成山岭和次成谷地,从而形成了庐山北部“岭空相间、平行展布”的地貌特征。主要类型:1 背斜山与向斜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大月山背斜山星城庐山北部地区的最高峰岭大月山,背斜山发育典

20、型,形成完整。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山高1453m,大月山背斜为倾伏背斜,因中部上升量最大,向西南倾伏,走向北东南西在芦林湖附近尖灭。大月山的岩层属于南沱组下部,与五老峰和虎背岭出露的岩层是同属一层,主要由砾石英砂岩组成,偶夹石英片岩,岩性较石英砂岩硬。单斜山:虎背岭背斜、五老峰背斜与大月山背斜的地质特征基本一行字。虎背岭大马颈一带的山体,主要是受虎背岭背斜控制形成,出露地层也是莲沱组下部石英砂岩和含砺石英砂岩,但是后来受莲花洞边界断裂的影响和剪刀峡谷地的切割背斜山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山体的东北端大华山一带,虎背岭、喇嘛塔一带则被切割、侵蚀发育呈单斜山地貌;与此相类似,五老峰背斜受温泉

21、断裂带抬升山体侵蚀后退以及白鹤涧谷地切割的影响,其东南翼被错开断落,断层崖被侵蚀后退,从而在五老峰梭子岗一带发育形成庐山最典型的单斜山地貌,山体呈北东南西、近东西向展布,顺向坡和岩层倾角相近坡度较缓,一般在20-30,逆向坡较陡一般在40-50、局部可达80。2 向斜谷庐山北部共发育了两列典型的向斜谷,即东谷王家坡谷地和青莲寺谷地。东谷王家坡向斜谷构造线控制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东谷位于女儿城与牯岭之间,受牯岭向斜控制,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王家坡谷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岩层岩性与青莲寺谷出露岩层岩性一样,属南南沱组的上部。青莲寺谷位于大月山与五老

22、峰之间,是一个宽谷,表面出露南沱组上部,主要是长石石英砂岩、凝灰岩夹砂砾岩,岩性比较软弱、属浅海相沉积、轻度变质,发育在庐山褶皱构造之上的向斜谷。3 次成山与次成谷 在背斜构造的翼部,相间出露石英砂岩组和长石石英砂岩组,在这个基础上发育了次成山和次成谷。 在大月山背斜两翼岩性相随软弱的莲沱组中部之下段长石石英砂岩出露的地方,分别形成大校场和七里冲两个次成谷。而在有相对坚硬的莲沱组中部之上段石英砂岩和砂砾岩出露的女儿城和蚱蜢岭则形成次成山脊。在虎背岭背斜与东谷向斜之间,则发育了与大校场、女儿城位置相对称的西谷次成谷和牯牛岭次成山。次成山与次成谷有两破不相称的特点。2、庐山地貌1)构造地貌:分为四

23、级褶皱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断块山与节理构造地貌。褶皱构造地貌(上已描述)断层构造地貌 庐山发育着许多条断层,主要有两组断层,一是呈东北-西南走向:以庐山北部的莲花洞正断层和南部温泉正断层为主,同时还有好汉坡正断层、大月山正断层、庐山垄正断层、红石崖逆断层等;二是西北-东南走向:九奇峰逆断层、仰天坪正断层。 在庐山沟谷主要由三种形成模式:一是向斜形成的向斜谷,二是岩性软弱易侵蚀形成的沟谷,三是沿断裂、节理密集带侵蚀新形成的沟谷。庐山主要的断层谷有:庐山垄谷地:又名莦箕洼、桃花源等,谷地主要是沿北东向庐山垄断裂形成的,但谷地上游则偏离断裂受隆滑断裂或岩性控制走向北偏东。 捉马岭梭子岭红石岩谷:

24、受北东向捉马岭梭子岭红石岩断裂控制。该谷地发育不连续,分别被望瀑岭、梭子岭、白鹤涧、红石岩错断,TM影像图反应较为明显。谷地发育较好的分别是:思德谷(位于三叠泉东北部)、青莲寺(青莲寺至五老峰大门段)、红石谷(红石岩至白鹤涧段)。断块山 断块山,又称断层山,因地壳断裂上升而形成,是受断层控制的岩块,呈整体抬升或翘起抬升形成的山地。断块山地的山麓地带发育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断块山按断层形式分为:地垒式断块山和掀斜式断块山。 从整体而言,庐山是一个地垒式的断块山。庐山的东南侧为温泉大断裂,西北侧为莲花洞大断裂,此二者构成庐山的两条边界大断裂。第四纪以来,庐山主要沿着两条边界断裂大量上升。山体手两侧

25、大断裂控制,总体呈东北西南向延伸,与大断裂走向相一致。由于边界断裂分别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收敛,因此,庐山山体在平面上呈中间宽两头尖的肾形。两条边界大断裂均表现为正断层,庐山主体以山体一侧为下盘相对上升,从而形成地垒式断块山,边界大断裂附近则形成陡峭的山崖(断层崖)陡坡。庐山山体抬升量以中部为最,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递减。尽管两侧的断层崖因不断崩塌后腿而已多不存在,但从山体顶部的老地面可以判断:东南侧秀峰寺海会一带抬升高度超过1000米左右,向东北端逐渐降低,最后降至山麓夷平面;西北侧石门涧莲花洞一带的抬升高度也在1000米左右,也向东北方向递减,直至完全绝迹。 由于两侧的边界断裂分裂分别是由一系列断层组成的,受其控制,断块山的边坡山体也具有阶梯状发育的特点,表现为横向上从高到低呈现台阶状,纵向上为一层层近于等高的山岭此第有序排列。(如图)节理构造地貌节理构造地貌的发育主要受不同节理组合和构造部位控制。在背斜核部发育纵向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