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4.24KB ,
资源ID:850592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059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6清平乐 村居.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6清平乐 村居.docx

1、26清平乐 村居序号(97)教学课题26.清平乐 村居课型新授课本课题教时数:2 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日期:12月 1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说一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抓住“醉”字研读文本,展开想象,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好意境。教学重点: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手段。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诗词对比,走进“清平乐”。1. 中国

2、是一个诗的国度,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其内容包涵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艺术成就更是让人拍案称绝。古典诗词很美,美在它的语言、它的音韵、它的意境、它的哲理。走进古典诗词,就是走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它的节奏旋律、行腔修饰,就是一个个灵动鲜活的音符,让人美不胜收。今天我们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先来读一读这样一首古诗。(课件出示高鼎的村居) 同学们学得很好,这是一首多么精彩的古诗呀,短短28个字,就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童趣的画面,真不愧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的瑰宝呀。2.(出示村居和清平乐 村居),不过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不是诗,而是词(板书),一首宋词,它与唐诗、元曲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结

3、晶。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今天学的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和村居这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1)体裁不同。清平乐 村居是词,村居是一首诗。(2)题目不同。清平乐 村居前加了词牌名清平乐。(介绍词牌名:词起源于唐代,到宋代发展到巅峰,人们写了词之后还要谱上曲子来唱,“清平乐”就是其是一种曲子,其它比如还有“西江月”、“菩萨蛮”、“永遇乐”“满江红”等等,古人给这些曲调起了个名字叫“词牌名”。)(3)诗人和朝代不同。清平乐 村居的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而村居的作者是清朝的高鼎。(4)内容不同。清平乐 村居分为上阙和下阕,而且每一阙的每一句的字数可以不相同。村居每一句字数相当。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词吧

4、!二、初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1.解题。从这首词的题目“村居”来看,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乡村的生活)2.介绍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的一位爱国词人。他的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扬,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且以豪放为主,富有爱国热情。3.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在学生自由朗读的基础上,师相机指导“檐”、“媚”、“翁”、“媪”、|“锄”、“赖”、“剥”、“莲蓬”。其中“剥”是一个多音字。当学生说到“蓬”时,说一说“蓬”在这里为什么不读轻声,知道这首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是哪几个字押韵的,让学生了解词是如何押韵的。)4.读词,要求读流利。(1)放声读。(2)指名读(字音读准)。(

5、3)齐读。三、二读课文,重点理解相关词语。1. 课文读通了, 现在请你看看词中说到了哪些人物?(翁媪、大儿、中儿、小儿)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一家人)2.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看看这首词中还有哪些词语你没有理解的? (师生共同讨论“吴音”、“相媚好”、“翁媪”、“无赖”、“卧”等词语的意思,相机读好这些词语和句子) 3.现在你知道这首词的意思了,那么就请您们再读一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画面,读出这些词语中所包含的感情来。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四、三读课文,整体感悟词意。1. 读到这里,同学们回忆一下,词中的小溪在你头脑中出现几次?(三次:溪上、溪东、溪头)2.是啊,这家人生

6、活在小溪边(播放溪水的声音),此时,我们仿佛看见一条清澈的小溪出现在我的眼前。3上阙小溪边的景色可美啦!请你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读这首诗。(1)说说你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什么美景?(生配合图画说说看到了什么美景?) 茅檐低小: 又矮又小的茅草屋。 溪上青青草。(2)除了这美丽的景色,(出示老夫妇的图片)我们还看到一对白发苍苍的的老人,我们好像听到了他们在哝哝细语声。我好像听到翁在对媪说(生回答)我又仿佛听到媪在对翁说(生再回答)好一对恩爱的夫妻啊!听了两位老人的谈笑,老师不禁想到了诗经里的一句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正如这诗里所说: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白发翁媪啊!(“相媚好”变蓝) 透过媚字,

7、还仿佛看到了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们的动作又是什么样的?(生交流)多么幸福的一对老夫妻啊!正如现在的流行歌曲中多唱到:最浪漫的事,是与你一起慢慢变老。让我们带着这甜蜜的幸福来读好这一句话! 4.下阕(1)看完了翁媪,让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孩子们,看看他们此时此刻都在做些什么?(2) (出示大儿子的图)看看大儿在干什么?(在豆田里除草。)你看看大儿除草的样子,你觉得这大儿怎么样?(体会勤劳能干)这也让我们不禁想起悯农这首诗。(出示悯农)一起背一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让我们来一起读好这句词。(3)(出示中二图)再来看看二儿子在干什么?(织鸡笼)你能用一个词来夸夸他吗? (心灵手巧)读好这句

8、话。(4)(出示小儿图)大儿子、二儿子都在辛勤地劳动,那么小儿子在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瞧,图上的荷花开的多娇艳呀!你能用一句诗来描绘一下这怒然绽放的荷花吗? (齐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小儿子就在开满荷花的溪头做什么呀?(卧剥莲蓬)这“卧”给你什么感受?(体会小儿子的天真、可爱、调皮)此时此刻他正趴在长满青草、开满荷花的小溪边,摇晃着小脚丫,一颗一颗地把剥好的莲子塞进嘴巴里去呢!你能用朗读读出小儿子卧剥莲蓬的情景吗?指名读,齐读。5.读到这儿呀,我们感受到了大儿子的勤劳能干、二儿子的心灵手巧、小儿子的天真、调皮可爱,这让我们不由得想到了我们曾经学过的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写的就是乡村儿

9、女的淳朴善良的一面。出示四时田园杂兴,读好这首诗。6.(出示完整的画面),此时,这图上的迷人乡村景色和幸福的农家生活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够完全体会到了,现在让我们看着这幅图,带着对这幅图的最美好的感受来读好这首词。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并能够说出每一句词的意思。一、诗词对比,走进“清平乐”。1.学习高鼎的村居。2.看一看我们今天学的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和村居这首诗有什么不同之处。(1)体裁不同。(2)题目不同。(3)诗人和朝代不同。(4)内容不同。二、初读古诗,感受韵律美。1.解题。2.介绍辛弃疾。3.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4.读词,要求读流利。三、二读课文,重点理解

10、相关词语。1.明确主要人物。2.再来读一读这首词,看看这首词中还有哪些词语你没有理解的。3.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四、三读课文,整体感悟词意。1.交流问题。2.听教师指导。3上阙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读这首诗。(1)生配合图画说说看到了什么美景。(2)学生交流。让我们带着这甜蜜的幸福来读好这一句话!4.下阕(1)继续看图。(2)学生交流。让我们来一起读好这句词。(3)欣赏图二。(4)欣赏小二图。5.四时田园杂兴,读好这首诗。6.看着这幅图,带着对这幅图的最美好的感受来读好这首词。五、布置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

11、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词的开头两句是环境描写,接下去便写人。6个短句,共描写了5个人。先写老俩口,接下去以轻快的笔锋,勾勒了大儿、二儿的劳动情景,最后是一个生动的农家小儿的特写镜头。全词虽然只有短短几句,却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和全家老少勤俭淳朴的劳动生活风貌都鲜明地勾勒出来,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家生活画面。整首词以白描的艺术手法,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语言浅显易懂,可供开发的文本资源非常丰富。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

12、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这首词在艺术上颇有特色。首先就画面的营造来说,显得极为匀称和谐、清新自然。作者将这一条腹满荷叶莲蓬的清溪纵贯画面的中心,如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其他景物都从这“溪上”溪东溪头铺展开去。低下的茅屋、如茵的青草、涨势喜人的豆田和谐排列两旁,普通的农家老小在他的两岸修养生息,平安度日。老人闲适的晚年,青年的勤劳耕作、少年的顽皮淘气都显示出农村生活的淳朴宁静。清新的景致、宁静的心境、一

13、如这缓缓流淌的一弯溪水,任务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象交织成一片和谐自然的村居美景,此时此刻作者的心境无疑置身其间陶醉其中了。语言艺术来讲通篇采用通俗评议的口语犹如韵味十足的散文。词人善于运用典故,但这首词却一改他以往的风格,以清新自然的面貌出现。板书设计: 26.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月 日序号(98)教学课题26.清平乐 村居课型新授课本课题教时数:2 本教时为第2教时 备课日期:12月 1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

14、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说一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抓住“醉”字研读文本,展开想象,感悟田园生活的美好意境。3.通过对词的朗读和感悟,体会作者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手段。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四读全词,体会“醉”与“喜”。1.同学们,读一首好词,就像品一杯香茶,只有用心品味,才能品出其中的芳香。面对这迷人的田园风光,面对这样的一家人,你

15、能用书中的一个字来表达词中人物此时此刻的感受吗?(板书:醉)2.从低矮的茅屋,我们知道这其实并不是一户物质富有的人家,但是两位老人却能亲热地坐在一起,快乐地谈笑,肯定还有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东西使他们陶醉其中。想想看,两位老人到底会陶醉于什么呢?3.结合学生的回答展开相应的讨论。(1)为乡村美景所醉。(2)为夫妇恩爱所醉。这对老夫妻相敬如宾,相爱一生,这样的情感怎能不让人陶醉呢?(3)为儿子的勤劳孝敬而醉。两位老人还会陶醉于什么呢?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两个儿子一边劳动一边在想些什么?正是孩子的勤劳孝敬才使老人陶醉于这幸福之中啊!(4)为小儿子的天真顽皮而醉。两位老人还会陶醉于什么呢?你是

16、从哪里体会出来的?(抓住“卧”字想象小孩子一会儿躺卧,一会儿趴卧,一会儿睡卧的姿势,体会其天真顽皮的特点)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4.同学们,现在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吗?(和和美美、天伦之乐、幸福安康、和睦温馨、其乐融融)5.这么美好的环境,这么闲适的生活,这么甜蜜的亲情,即使不喝酒,也肯定会被深深地陶醉的,因为“酒不醉人人自醉”啊。6.其实除了“醉”字,词中还有一个字也能表达出相同的感受来,那就是“喜”。你说说原因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词,和老人一起陶醉于眼前的一切。(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整首词)二、走近作者,体会情感。1.此情此景,使老人陶醉了,更使在这里

17、流连忘返看到此情此景的辛弃疾也陶醉了,于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词。不过,这首词仅仅是表达对农村平静安宁生活的赞美吗?让我们来走近辛弃疾。(出示辛弃疾资料让学生阅读)辛弃疾是我国宋朝的一位著名词人。他21岁就参加了抗击金人的义军,参加过无数次战斗,后来担任过很多军职。这期间他写出了大量的词作,词中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热情,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学成就。他极力主张南宋王朝抗金北伐,并提出了很多的主张、政策,可惜都没有被采纳。到了他42岁的时候,却因为谗言陷害被解除了职务,退居到现在的江西省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这里,辛弃疾度过了他人生最为艰辛的20年。清平乐村居就写于这一时期。2.当时金兵南下,黄河

18、以北的大片国土陷于金兵的铁蹄蹂躏之下,征战沙场二十多年的作者在前线看到的是百姓的流离失所,看到的是百姓的生命朝不保夕,看到的是百姓的血泪生活,如今看到眼前的安静和谐的乡村生活,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展开讨论)3.教师小结:是啊,要是没有战争,祖国统一,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过着这样安宁幸福的日子该有多好啊!这就是辛弃疾,一个一生都在忧国忧民的辛弃疾。让我们带着辛弃疾的美好愿望再来读一读这首词。4.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小结: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

19、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从词中我们能看到辛弃疾对传统一中国,让每个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三、赏析辛词,领略风格。1.辛弃疾的词以豪放著称,与苏轼同为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并称为“苏辛”。 他的词大都是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老师这里还有一首他的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范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

20、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2.教师小结: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作者笔下这一个个画面,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正是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四、布置作业。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

21、一段绵长不绝的情。请同学们根据今天的学习,将清平乐 村居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一、四读全词,体会“醉”与“喜”。1.能用书中的一个字来表达词中人物此时此刻的感受。2.想想看,两位老人到底会陶醉于什么。3.结合学生的回答展开相应的讨论。思考两个儿子一边劳动一边在想些什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4.能用一个词语来说说这是怎样的一家人。5.听教师小结。6.词中还有一个字也能表达出相同的感受来。再来读一读这首词。二、走近作者,体会情感。1.学生阅读辛弃疾的词。2.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展开讨论。3.听教师小结。4.听教师过渡,齐读全词。三、赏析辛词,领略风格。1.让我们一

22、起来读一读。2.听教师小结。四、布置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 1自主合作,提倡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主动学习。有位教育家这样说:当儿童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时,他就能够学好,并更热爱学习。在执教清平乐村居这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的画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有学生用线条、色彩重现了乡村恬然的风景;有学生用生动的文字描绘了“大儿锄豆溪东”的情景;有学生展现少年“卧剥莲蓬”的动人画面这样的教学,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的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课堂生趣盎然,个性与创造尽张扬。2品味词,课内外结合。在指导学生品味词句中“最喜小儿无赖”的“最”字后,再品味“醉”字时,紧扣一个“醉”字!“

23、谁醉?”“为什么醉?”学生读过后,知道是老两口陶醉了,再提醒“陶醉的仅仅是老两口吗”,把学生的思维激活后,再结合当时的背景介绍,学生查阅的诗人资料,使孩子们知道陶醉的不仅仅是老两口,还有诗人,明白了他写词的目的,懂得了为何称他为爱国诗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真正体现了品味词,课内外结合。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和文字两者结合起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我通过让学生听唱苏轼的水调歌头,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再建议学生自己尝试配乐演唱。把音乐引入神圣的语文课堂,让优美的语文课堂插上音乐的翅膀,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板书设计: 26.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醉 喜恬静悠闲的田园生活授后小记: 授课日期:月 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