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 每单元知识点每单元知识点串讲绪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其次,无产阶
2、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它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这就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的在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四、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
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后,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哲学史上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可知论,不可知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含
4、义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三、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通过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四、意识的含义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本质: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五、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5、,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正确的意识推动人们实践的开展,错误意识使人误入歧途。方法论:意识决定于物质,它要求我们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的能动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坚持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有高度的革命和工作热情。六、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七、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6、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八、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与时俱进。九、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基本特征是直接现实性、自
7、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科学实验)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体现: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十、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11、意识的能动作用含义,表现 含义: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8、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更好的改造世界。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还应注意: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十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十四、联系的含义、特点1、含义:(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9、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2、特点:(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认识事物。十五、发展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 展。
10、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特点: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本质是创新。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过程,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 切忌拔苗助长。 十六、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十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根本规律)原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贯穿唯物辩证法的中心线索,是把握和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提供的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11、根本方法。 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十八、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 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统一)和斗争性(对立)十九、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它们相互联系,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它们相互区别,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方法论:矛盾分析法要求我们既要看到矛盾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的统一,全面的看问题。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要懂得斗争性贯穿矛盾始终,是绝对的。同一性是指事物
12、的静止和稳定,是相对的。二是要看到二者的联系和不可分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把保持稳定和寻求发展结合起来。二十、如何理解和谐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二十一、矛盾的普遍性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
13、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方法论:要求我们正视矛盾,不能逃避和忽视矛盾。二十二、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不同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不同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特点。 方法论:针对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采取正确方法化解矛盾。二十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矛盾的普遍性既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既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
14、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普遍和特殊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 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 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旨在研究复杂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人和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二十四、质、量、度的含义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
15、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认识处理问题掌握适度原则)二十五、质变与量变含义与辩证关系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二十六、辩证的否定观基本内容:(肯定与否定相互转化)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16、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特点:否定之否定阶段是“扬弃”的结果,事物的发展呈现出周期性,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方法论: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
17、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特点:认识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 含义: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关系: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理论则起阻碍作用。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特点:直接性,生动性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
18、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辩证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统一基础是实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经验论忽视理性认识,唯理论则轻视感性认识。实际工作中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五、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因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
19、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因为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的认识的任务,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他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六、真理及其客观性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特点: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认识真理思想内容客观性的同时,还必须正确认识真理形式的主观性。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
20、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它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逻辑证明可以起到补充作用,但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真理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八、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确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没有别的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 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这也是绝对的、不变的。不确定性: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具有一定局限性,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作出确定的
21、检验。实践检验不是一次完成的,经过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是相对正确的,检验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过程。九、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正确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这是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可知性)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从广度上看,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因为受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从深度上看,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关系:辩证统一。 真理的绝
22、对性和相对性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十、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十一、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P80) 十二、如何理解价值和真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
23、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十三、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应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耻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馆、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十四、实现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条件是(P70)? 必须从实际出发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15、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 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真
24、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又是相联系的。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两者不可混淆。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取代。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若超出了范围,真理就会变成了谬误!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二、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区别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含义、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
25、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四、社会意识的特点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是社会意识的突出和本质特点,表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意识某些领域可能发展得很快。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
26、起推动作用;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五、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六、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特点:客观现实性、社会历史性 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生产力中还包含科学技术,科技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7、生产关系的含义,分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狭义(静态):生产资料所有
27、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动态):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全过程 两种类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八、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意义: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进行经济
28、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9、经济基础的含义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十、什么是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十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其变革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适合经济基础,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方法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实践意义:它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为我国当前
29、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十二、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十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革命是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30、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十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意义 含义: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主要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指: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如何形成 随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封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后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发展成熟,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经济基础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对上层建筑提出了彻底变革的强烈要求,通过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促进了经济基础的巨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二、资本的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三、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产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