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9.15KB ,
资源ID:85042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042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语文小学古文27篇+中学文言文4篇.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语文小学古文27篇+中学文言文4篇.docx

1、小学语文小学古文27篇+中学文言文4篇小学古文阅读27篇+中学文言文4篇 小学古文阅读 1.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什么都不能够刺穿的盾与可以刺穿任何东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C 2.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3.示例: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好处,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4.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1.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1(y)

3、猎。畜(x)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2。隆后3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4(z)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png hung)嗥吠(ho fi),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5委地,载归家,二日乃苏。隆未苏之间,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摘自太平广记短文注释:1弋:射。2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3后:后来,以后。4咋:咬。5闷绝:窒息。1.解释加点的字。(1)华隆好弋猎 ( ) (2)犬遂咋蛇死焉( )(3)二日乃苏( ) (4)隆闷绝委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3.“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

4、)参考答案1.喜欢爱 于是 才 倒 2.家人对狗的举动感到奇怪,于是跟着狗走。3.天天跟着主人;华隆被大蛇缠身,犬为救主人,咬死大蛇;华隆僵仆失去知觉,犬奔走嗥吠,招来家人营救;在华隆未苏醒时,犬始终不吃东西。 3.嗟来之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摘自礼记檀弓下注黔敖:春秋时齐国一富翁。蒙袂辑屦:用衣袖蒙着脸,拖着疲惫不稳的脚步。贸贸然:眼不明亮而莽撞前行的样子。奉:捧。从而谢:黔敖追上去表

5、示道歉。曾子:孔子学生,名参,字子舆,春秋末鲁国人。微与:小事情啊!微,细小。与,句末语气助词。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黔敖为食于路 ( ) 以待饿者而食之 ( )嗟!来食 ( )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 ( )以至于斯也 ( ) 可去 ( )其谢也 ( )2.翻译下列句子。嗟!来食!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3.这个故事在哪篇文章中被作为论据使用?用来证明什么?4.你对曾子的话如何理解?参考答案:1.作成食物吃吃我这离开道歉2.喂!来吃!我就因为不吃侮辱性的施舍的东西,才到了这样的地步。他吆喝你来吃,可以离开,他道歉了就可以吃了。3.谈骨气 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证明

6、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4.支公好鹤支公好鹤,住剡东岇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鹤轩翥不复能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支公:支遁,字道林,东晋人,年二十五而出家为僧。他既是名僧,又是名士。剡(shn)东,剡县之东。岇山,山名,在今绍兴东二百里。铩,摧残,伤残。翮(h),禽鸟类羽毛中的硬管,这里用来指羽毛。轩翥(zh),振翅高飞的样子。姿,通“资”,资质的意思。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有人遗其双鹤( )(2)乃反顾翅 ( )(3)支意惜之( )(4)少时翅长欲飞

7、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3.“支公好鹤”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1)送给;(2)看;(3)舍不得;(4)不久2.既然有凌冲霄汉的资质,又怎么肯给人作身边观赏的玩物呢?3.有时,爱并不只是占有,而放飞或不给精神意志的自由套上枷锁才是真爱。5.南辕北辙 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选自战国策)导读:成语“南辕北辙”可谓

8、人人皆知,如果行动和目的相反的话,所得结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驰。注释: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之:动词,往,到。用:资用,即路费。御者:驾车的仆夫。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实词。(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2)吾用多。(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1)君之楚,奚为北面? (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3.成语“南辕北辙”现在用来比喻 参考答案:1.(1)好(2)资用,即路费。2.(1)您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面走?(2)这几个方面的条件越好,那么离楚国也就越远。3.要实现的目标与实际行动恰好相反。 6.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

9、下之,窥头于牖(y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 3.这个成语的含义是:_ 。参考答案:1.通“旋”,转身 2.叶公并非真正喜欢龙,而是喜欢那些像龙而又不是龙的东西。

10、 3.有的人表面喜欢某样事物,却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7.炳烛而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眼睛失明,善于弹琴,精于辨音。暮:晚。何:为什么。炳烛:点燃蜡烛照明。为人臣:做臣子的。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走路比哪个好呢?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臣闻之(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盲臣安敢戏

11、其君( ) 善哉( )2.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吾剑之所从坠 B故时有物外之趣C项为之强 D何不试之以足3.翻译句子。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句,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1.听说 好像 怎么,哪里 好2.B3.我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哪有做臣子的却戏弄他的君王的呢?4.说明了不管什么时候学习都不算晚,都比不学习好。同时说明越是年轻,学习越是重要,收获也会更多,成就也会更大。 8.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

12、,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 (1)_ (2)_(3)_ (4)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4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1.(1)测量(2

13、)到去,往 (3)量好的尺码 (4)同“返”,返回。2(1)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3.宁信度,无自信也。4.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5.讽刺了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9.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注释: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逐走:追赶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河、渭:指黄河与渭水。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

14、里。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1.填空。 选文选自,从文体上看属于 。2翻译下列词语。逐走: 河渭:3翻译句子。(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2)未至,道渴而死。4.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5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的结尾? 6.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答:参考答案:1.山海经海外北经 神话2. (1)追赶,赛跑。(2)黄河,渭水。3.(1)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2)还未赶到大湖,在半路因渴而死了。4.决心大(或志向远大)或不自量力的人。5.丰富了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

15、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色彩。6.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 10.熟读精思(节选)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甲)到,(乙)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详缓:仔细从容。子:通“仔”,仔细。

16、下同。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漫浪:随随便便。急:要紧。1.“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中的“见”字的读音为( )。2.在我们学过的文言词语中,还有哪些词与文中加点的“余”字意思相同?请任写一个。3.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两个括号内各填一个字。4.写出画线句子的大意。5.读书要善于积累。古人关于读书有许多名言名句,你积累过吗?请任意写一句。【参考答案】1.xi2.予、吾、我3.眼、口4.不等解释,自然明白它的意思。5. 答案举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 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德 歌德)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

17、没有翅膀。(英 莎士比亚) 11.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注释: 触:撞到。 走:跑。 折:折断。 因:于是,就。 释:放,放下。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为:被,表被动。 身:自己。 为:被。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兔走触株( )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 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

18、画线的句子。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参考答案1. 跑 放,放下 希望 自己2. A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4.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想不劳而获,墨守成规,终究不会获得成功。 12.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

19、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1.字义解释。执( ) 之( )至( )截( )2.句子翻译。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_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_3.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寓意多一点)参考答案:1.握,持 代词,它,代指长竿 来到 截断2.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2)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老父的方法用现在的语

20、言来讲就是非均匀分段。(3)我们遇事时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要懂得变通。 13.对牛弹琴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选自汉牟容理惑论 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注释:为:给。清角之操:高雅的曲子。伏:低头。故:从前。耳:耳朵听。鸣:指牛“哞哞”的叫声,作名词。掉:摇摆。奋:竖起。蹀躞(di xi):小步走。【参考译文】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罢了。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牛蝇的叫声,(以及)孤独的小牛犊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乐曲

21、。1.解释: 为: 如故: 鸣: 奋:2翻译: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3.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参考答案:1:给; 像先前一样; 叫声; 竖起。2.译文:不是牛没有听见,是曲调不悦它的耳。3.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14.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列女传)译文: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

22、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注: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其舍近墓 ( ) (2)遂迁居市旁 ( )2.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3.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参考答案:1.(1)靠近 (2)于是2.居住的地方不适合教育孩子。3.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15.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

23、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祠:古代贵族每年四季祭祀祖先,各有名称,春祀叫做“祠”。 舍人:战国和秦汉时期,王公贵族的门客称舍人。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画地:在地上作画。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引酒且饮之 (拿;举) B.数人饮之不足( 够 )C.我能为之足 ( 的 ) D.终亡其酒(丢失)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3.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参考答案1.C2

24、.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3.故意卖弄会弄巧成拙;真理越出一步会变成谬误。(或:有的人为人处世,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不顾客观实际,结果把事情办糟。) 16.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q)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 释】1.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2.自-从。3.遽-急忙,立刻,匆忙,表示时间很紧迫。 4.契-动词,用刀子雕刻。 5.是-这。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7.坠-掉落。 8.契者-雕刻的地方。 9.若-像。 10.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