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1,013.93KB ,
资源ID:85012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5012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43.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43.docx

1、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43 关于发布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通知交基发1996357号 由我部组织第四航务工程局科研所等单位编制的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业经审查,现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J269-96,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海港钢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规范(JTJ228-87)、海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防腐蚀规范(JTJ229-8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科研所负责解释,出版工作由基建司组织。制订说明(条文说明) 本标准是根据交通部的安排,由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科研所会同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

2、、河海大学等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编制过程中,对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现状和有关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了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标准。本标准在完成初稿、征求意见稿、并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后,完成了送审稿。 本标准编写人员分工如下: 第1章 潘德强 第2章 杨松泉 第3章 潘德强、刘清芹 第4章 洪定海、卫淑珊 第5章 黄孝蘅、蔡锐华 第6章 林紫东、卢瑞珍 本标准于1994年通过部审,1996年4月发布,1996年10月1日实施。前 言 水运工程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条件与其他工业、民用工程有较大的差异,混凝土常处于淡水或海水环境中,除受到冻融等破坏外,处于海水环境中的建

3、筑物混凝土常会由于氯离子的渗入,引起钢筋锈蚀而导致混凝土破坏,耐久性往往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根据多年来我国水运工程建设的经验,为对混凝土实施有效的控制,交通部组织编制了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本标准主要包括混凝土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等内容,共分6章15节。为便于执行者正确理解和掌握条文,本标准附有条文说明。 本标准由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科研所负责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结合工程实际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发现问题及时函告。 本标准如进行局部修订时,其修订的内容将在水运工程标准与造价管理信息上刊登。1 总 则 1.0.1 为加强对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

4、制,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质量,制订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水运工程建筑物普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包括耐久性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 1.0.3 为实施质量控制,应配备必要的检验及试验设备,建立和健全必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 1.0.4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 1.0.2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括耐久性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通过耐久性设计,确定混凝土的质量指标及选择必要的保护措施,保证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

5、确定与控制、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的检验与控制以及合格性检验与控制,使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1.0.4 混凝土质量控制涉及到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检验方法及结构设计等许多方面,故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2 术 语2.0.1 质量控制:为确保工程质量,按规范的规定和各项检验制度综合起来的行动过程。2.0.2 混凝土质量初步控制:混凝土拌和前对原材料质量的检验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等。2.0.3 混凝土质量生产控制:混凝土生产中,根据混凝土质量要求,对操作过程各环节的检验与控制。2.0.4 混凝土质量合格控制:混凝土成品交付使用前,根据

6、规定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所进行的行动和判断的组合。2.0.5 普通混凝土:指用水泥、普通碎(卵)石、砂和水(含掺适量外加剂或掺合料)配制密度为19502500kg/m3的混凝土,不包括特殊工艺、特殊材料的混凝土。2.0.6 动态管理:在施工中运用管理图(控制图)显示生产或施工全过程中质量波动状况,对各工序进行质量控制,以预先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2.0.7 混凝土耐久性: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在设计使用期内具有抗冻、防止钢筋腐蚀或抗渗的能力。2.0.8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为保证混凝土具有要求的耐久性能,根据使用条件,确定有关技术指标和选择各种措施的过程。2.0.9 海水

7、环境:受海水作用的水工建筑物,包括海港和受海水影响的河口港以及其它近海岸建筑物。2.0.10 基准混凝土:不掺外加剂或掺合料的对比试验用的混凝土。2.0.11 粉煤灰取代水泥率:基准混凝土中的水泥被粉煤灰取代的重量百分率。2.0.12 超量取代法:为达到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等稠度、等强度的目的,粉煤灰的掺入量超过其取代的水泥量的配合比设计方法。2.0.13 超量系数:粉煤灰掺入量与其所取代水泥量的重量比值。2.0.14 施工、生产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在施工、生产现场,通过制定的制度、规章、方法、程序、机构等,将质量保证加以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的体系,它由工序管理和出场(厂)保证两个环节组成

8、。2.0.15 大体积混凝土:体积大到必须采取措施以限制温度裂缝的混凝土。2.0.16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在搅拌站(厂)经计量、拌(配)制后,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作为商品的混凝土拌合物。3.1 混凝土拌合物 3.1.1 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指标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1 各种混凝土拌合物均检验其稠度。 3.1.1.2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检验其含气量。 3.1.1.3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检验其稠度损失。 3.1.1.4 根据需要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 3.1.1.5 有温度控制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检测其温度。 3.1.2 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应以坍落度或维勃

9、稠度表示,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其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试验方法(JTJ225)的规定。 3.1.3 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坍落度大小可分为四个级别,并应符合表3.1.3的规定。 3.1.4 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维勃稠度大小可分为四个级别,并应符合表3.1.4的规定。 3.1.5 当要求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为某一定值时,其检测结果的允许偏差值应分别符合表3.1.5-1和表3.1.5-2的规定。当要求值为某一范围时,检测结果应满足规定范围的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按维勃稠度的分级坍落度允许偏差 3.1.6 对塑性和低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其在浇

10、注地点的坍落度宜按表3.1.6选用。 3.1.7 对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应考虑坍落度损失,保证满足浇筑时的坍落度符合要求,其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应按有关规定选用。 3.1.8 混凝土拌合物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明显泌水现象。 3.1.9 当混凝土配合比、组成材料、搅拌设备或搅拌时间变更时,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 3.1.10 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性能试验方法(GB4477)的有关规定。 3.1.11 混凝土拌合物均匀性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1.1 混凝土中砂浆密度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 3.1.11.2 单位

11、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条文说明3.1.1 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根据构件尺寸、钢筋密度、捣实设备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因此,施工时,若拌合物的稠度小于设计值,则难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易出现蜂窝、麻面等缺陷。若稠度大于设计值规定范围,说明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增大,将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并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因此,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检验,以利于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使混凝土拌合物含有许多封闭的微小气泡,可明显地提高混凝土抗冻融能力,其抗冻性与含气量有密切关系,但含气量超过一定范围,会明显地降低混凝土强度。因此

12、,为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或抗冻性,应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气量。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通常会随时间迅速降低。降低率与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环境气温及湿度、水泥品种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为避免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损失过大而影响浇筑质量,对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应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检验其坍落度损失,以确保浇筑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能满足工艺要求。 均匀性差的混凝土,不仅对混凝土强度有明显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应根据需要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进行检测。有温度控制要求的混凝土,如大体积混凝土,炎热气候条件下或冷天浇筑混凝土时,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均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温

13、度。 3.1.23.1.5 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分级标准、检测方法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的分级标准及检测方法。当要求稠度为一定值时,坍落度或维勃稠度允许偏差也沿用国标的规定。 3.1.6 本条参照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制订。 3.1.9 混凝土拌合物中均匀性与混凝土配合比、组成材料、搅拌设备以及搅拌时间有关。因此,变更时应检测拌合物的均匀性。 3.1.11 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制订。3.2 混凝土强度 3.2.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N/mm2)划分,其分级如表3.2.1。 注: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

14、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3.2.2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试验方法(JTJ225)的规定进行。 3.2.3 混凝土生产管理水平,可按强度等级对验收合格的混凝土批定期统计计算其大样本(n25)的抗压强度标准差,并按表3.2.3划分。 3.2.4 罐盘内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不宜大于5%,其值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b罐内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 b罐内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 fou统计周期内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

15、/mm2)。 3.2.5 罐内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3.2.5.1 在混凝土搅拌地点连续地从15罐混凝土中分别取样,每罐混凝土试样各成型一组试件,根据试件强度按下式确定: 式中fcu,i第i组三个试件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mm2); 3.2.5.2 当不能连续从15罐混凝土中取样时,可利用正常生产连续积累的强度资料进行统计,其值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 n试件组数,n25。 条文说明3.2.1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混凝土强度分级从原来的标号改为等级,划分等级的依据是立方体强度标准值。确定强度标准值的试件尺寸由原来的边长200m

16、m改为边长150mm立方体;强度保证率的要求提高到95%,简称“双改”。 双改后新的强度等级与原来标号间关系大致为: 即原来设计标号为300的混凝土,其强度质量水平相当于新的强度等级为C28的混凝土。不允许将原设计标号为300的混凝土,只通过单位换算(由kgf/cm2改为N/mm2),就改称为C30混凝土。 考虑到目前港工系统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已有相当规模,强度等级的上限延伸至C80。 设计人员在选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除考虑荷载作用外,还应综合考虑结构物所处环境和混凝土所处部位,对混凝土最大水灰比的限制。 3.2.3 混凝土生产管理水平的划分原则是:以港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平均值0(N/mm2

17、)作为中等管理水平的基准,具体分界线的确定如条文说明表3.2.3。 3.2.4 罐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反映的是一次称量情况下,由于搅拌及取样的不均匀性,试件成型操作、养护、仪器测试等一系列因素构成的强度离散。 由于通常每罐只取一组试件,组内只有3个试件,样本太少,不宜用样本标准差Sfcu的公式来计算其离散,所以通过计算组内3个试件间的强度极差,用连续15罐或连续积累25罐以上,每罐抽一组试件,共15或25组以上的极差求平均值,再通过系数0.59来估算罐内强度的标准差,即式(3.2.5-1)和式(3.2.5-2)3.3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 3.3.1 海水环境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包括抗冻性、抗渗性

18、及防止钢筋腐蚀等耐久性性能。海水环境混凝土应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在建筑物上的部位等使用条件进行耐久性设计。 3.3.2 海水环境混凝土在建筑物上部位的划分应符合表3.3.2的规定。 3.3.3 淡水环境混凝土在建筑物上部位的划分,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3.3.4 结构形式与细部构造符合下列规定。 3.3.4.1 构件截面几何形状应简单、表面平整,并应避免积水。 3.3.4.2 钢筋间距应能保证钢筋周围以及模板内各个部位的混凝土均匀浇筑、捣实,且不宜小于50mm,必要时可考虑适当并筋。 3.3.4.3 海水环境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不宜设在浪溅区或拉应力较大部位。 3.3.4.4 应设置便于

19、检测、维护及采取补充保护措施的适当通道。 3.3.5 海水环境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3.3.5的规定。 3.3.6 海水环境预应力混凝土的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3.3.6.1 当构件厚度为0.5m以上时符合表3.3.6的规定。 3.3.6.2 当构件厚度小于0.5m时,预应力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倍预应力筋直径(mm),但不得小于50mm。 3.3.7 淡水环境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符合表3.3.7的规定。 3.3.8 钢筋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表3.3.8中所规定的允许值。 3.3.9 水位变动区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其抗冻等级不应低于表3.3.9

20、的规定。 3.3.10 面层应选用比水位变动区抗冻等级低23级的混凝土。 3.3.11 有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必须掺入适量引气剂,其拌合物的含气量应在表3.3.11 范围内选择。 3.3.12 当要求的含气量为某一定值时,其检查结果与要求值的允许偏差范围应为1.0%。当含气量要求值为某一范围时,检测结果应满足规定范围的要求。 3.3.13 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试验方法(JTJ225)的规定。 3.3.14 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根据最大作用水头与混凝土壁厚之比,其抗渗等级应符合表3.3.14的规定。 3.3.15 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

21、试验方法(JTJ225)的规定。 3.3.16 按耐久性要求,海水环境及淡水环境混凝土水灰比最大允许值应分别满足表3.3.16-1及表3.3.16-2的规定。 3.3.17 按耐久性要求,海水环境混凝土的最低水泥用量应符合表3.3.17的规定,但不宜超过500kg/m3。 3.3.18 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在生产控制中,可根据需要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其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试验方法(JTJ225)的规定。实测的水灰比和水泥含量,应符合本标准第3.3.16条和第3.3.17条的规定。 3.3.19 混凝土拌合物的氯离子最高限值应符合表3.3.19的规定。 3.

22、3.20 当使用海骨料或含有氯盐的外加剂时,在生产控制中,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氯离子含量。其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试验方法(JTJ225)规定。实测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本标准表3.3.19规定的最高限值。 3.3.21 海水环境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质量符合下列规定。 3.3.21.1 垫块的强度、密实性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垫块宜采用水灰比不大于0.40的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制作。 3.3.21.2 垫块厚度尺寸不允许负偏差,正偏差不得大于5mm。 3.3.22 当所用骨料经检验表明具有活性时,对于淡水环境,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含碱量应不大于3.0kg;对于海水环境不得采

23、用活性骨料。 3.3.23 混凝土施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表面裂缝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的规定进行修补。条文说明3.3.1 水运工程建筑物经常与水接触或处于潮湿环境中,混凝土冻融和钢筋腐蚀破坏比陆上建筑物要严重得多,特别是与海水接触的建筑物则处于更为严重的暴露条件下,由于受海水的物理化学作用、波浪和漂流固态物的撞击以及磨耗等各种有害作用而逐渐破损,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处于水变区的冻融破坏和浪溅区的钢筋腐蚀破坏,混凝土的耐久性往往成为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因此,混凝土除了拌合物的质量和强度要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外,尚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在建筑物上的部位,按混凝土

24、所要求的抗冻性、抗渗性或防止钢筋腐蚀等耐久性能进行耐久性设计。 3.3.2 海水港是按环境对钢筋腐蚀程度分为海上大气、浪溅、水位变动和水下4个区。根据海港工程结构腐蚀调查表明(见条文说明表3.3.2),钢筋腐蚀损坏最严重的范围是从设计高水位以上1.0m到设计高水位以下0.8m的浪溅区,而水位变动区与海洋大气区次之,水下区很少发生腐蚀损坏。为留有适当余地,取设计高水位加1.5m、设计高水位减1.0m、设计低水位减1.0m为其区域分界线。 我国有掩护海港码头钢筋混凝土上部结构钢筋腐蚀破坏部位与设计高水位的关系表,见条文说明表3.3.2。 3.3.53.3.6 混凝土保护层对钢筋的防腐蚀极为重要,它

25、有着双重作用。首先,增加它的厚度可明显地推迟腐蚀介质(氯离子)到达钢筋表面的时间,其次可增强抵抗钢筋腐蚀造成的胀裂力。因此,为防止海水环境建筑物过早的发生钢筋腐蚀损坏,除了要求混凝土保护层有良好的质量外(高密实性),尚应规定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值。本标准给出的海水环境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值主要沿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1987),鉴于近几年我国连云港、北仑港及湛江港新建码头钢筋腐蚀破坏的情况,根据专家的意见,将南方海水环境浪溅区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值由原60mm改为65mm。国外有关标准规定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见条文说明表3.3.5。 3.3.7 淡水环境受力钢筋保护层最小

26、厚度的规定是参照了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的规定,将原水上区划分为受水气积聚和不受水气积聚两种,由于受水气积聚比不受水气积聚条件恶劣,因此,保护层最小厚度比不受水气积聚部位增加10mm。 3.3.8 钢筋混凝土最大裂缝限值是引自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设计(JTJ220/87)的规定。 3.3.9 水位变动区混凝土抗冻等级选定标准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的规定制订。 3.3.11 混凝土抗冻融的能力与其含气量有密切关系,因此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必须掺入适量的引气剂,使拌合物的含气量控制在表3.3.11范围内。国外一些标准对抗冻

27、融混凝土含气量的规定见条文说明表3.3.11。本标准规定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是根据我国港口工程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参考国外标准制订的。 3.3.14 混凝土抗渗等级的选定标准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的规定。 3.3.16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抗渗性和防止钢筋腐蚀的主要因素是它的渗透性,为了获得耐久性良好的混凝土,混凝土应尽可能密实。为此,除了选择级配良好密实的集料和精心施工保证混凝土充分捣实以及采用适当的养护方法保证水泥充分水化外,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密实性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为获得耐久性良好的混凝土,必须根据环境条件及混凝土在构筑物中所处部位规定水灰比的最大允

28、许值。对于水运工程,冻融破坏最严重的是水位变动区,其次是浪溅区;钢筋腐蚀破坏最严重的是浪溅区,其次是水位变动区及大气区,水下区由于缺氧,钢筋腐蚀破坏很少发生。本标准规定的水灰比最大允许值主要按港口工程技术规范(1987)的规定,鉴于近几年连云港、北仑港、湛江港等新建码头钢筋腐蚀破坏的情况,本标准将南方海水环境浪溅区钢筋混凝土的水灰比最大允许值由0.45改为0.40。国外海工混凝土结构主要规范或标准要求的水灰比最大允许值见条文说明表3.3.16。 3.3.17 为了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耐久性,国内外大多数规范对最低水泥用量都有具体规定。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单位水泥用量较高的混凝土,混凝

29、土拌合物较均匀,可减少混凝土捣实过程中出现的局部缺陷; 2.水泥用量较高的混凝土,能经常保持钢筋周围有较高的碱度,使钢筋钝化膜不易破坏。 本标准规定的海水环境按耐久性要求的最低水泥用量,主要按港口工程技术规范(1987)的规定,只是对南方水下区钢筋混凝土最低水泥用量由原325kg/m3改为300kg/m3。主要依据是过去我国已建成的海港工程水下区水泥用量在300kg/m3左右的钢筋混凝土至今未发现明显的腐蚀破坏。 国外海工混凝土结构主要规范或标准要求的最低水泥用量见条文说明表3.3.17。 3.3.18 水灰比大小和水泥用量大小,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

30、有耐久性要求的重要工程,特别是处于海水环境中的结构用混凝土,根据需要检测其拌合物的水灰比和水泥含量。 3.3.19 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最高限值,系指由拌合水、水泥、细骨料的海砂、粗骨料的海砾以及外加剂等各种材料带进混凝土的氯离子。当氯离子含量在钢筋周围达到某一临界值时,钢筋的钝化膜开始破裂,丧失对钢筋的保护作用,从而引起钢筋锈蚀。因此,对不接触氯盐的淡水环境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氯离子含量应小于引起钢筋腐蚀的临界值;对于处于海水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由于海水中的氯离子还会不断渗入到钢筋周围,因此,对海水环境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氯离子含量应尽可能的少;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预应力筋对氯盐腐蚀非常敏感

31、,易发生应力腐蚀,因此,更应严格限制;至于素混凝土,虽然不存在钢筋腐蚀问题,但氯盐掺量过大(按无水氯化钙计,超过水泥重量2%时),混凝土拌合物易产生速凝,此外,氯盐的存在还会促进碱集料反应。因此,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应根据混凝土种类,环境条件等对混凝土拌合物中氯化物总量加以限制。 关于引起钢筋腐蚀的氯离子临界值,目前看法尚不一致,大约在占水泥重量的0.35%1%范围内。港口工程技术规范(1987)对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分别规定“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盐含量(以氯离子占水泥重量计),不得超过0.06%和0.1%。”国外一些主要规范规定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允许的最高限值如下: 一、日本土木学会编混凝土标准规范(1986)规定: 1.对于一般钢筋混凝土和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量定为0.60kg/m3以下; 2.对于耐久性要求特别高的钢筋混凝土和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在可能发生盐害和电腐蚀的场合里以及采用先张预应力混凝土的场合里,混凝土中氯离子总量定为0.30kg/m3以下; 另外日本预拌混凝土规范(JISA5308)(1986)规定:“混凝土的氯化物含量,在卸货地点,氯离子必须在0.3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