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49.17KB ,
资源ID:84932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932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代史板块综合检测三.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史板块综合检测三.docx

1、现代史板块综合检测三板块综合检测(三)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9南京质检)1919年3月,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消费公社的法令,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该规定()A.提高了苏俄的公有化程度B.有助于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C.激发了工农的生产积极性D.易引起工农内部之间的猜疑答案B2.(2019徐州调研)下表是苏联不同类型的商业在商业流转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统计表。它反映出()时间私营商业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1922年约73%18%9.5%1926年25%57%18%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明显成效B.高度集

2、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C.苏联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D.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时间是19181921年,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时间是1936年,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私营企业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此时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肯定了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故D项正确。3.(2019宿迁模考)“(20世纪30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

3、不像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A.脱离现实没有能促进经济发展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C.引进资本主义,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D.强调国家利益忽视民生改善答案D解析A项表述错误,五年计划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B、C两项时间不符,排除;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符合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剥削的理解的应该是人民生活方面,故D项正确。4.如图为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比较。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B.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C.反映了苏联调

4、整经济结构的愿望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知,生产资料的实际完成率高于经济目标增长率,消费品、农业的实际完成率低于经济目标增长率,表明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故C正确,B错误;负增长材料未体现,故A错误;D是“一五”计划,排除。5.(2019南通调研)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但1990年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应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对此评述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解体主要由于西方和平演变B.

5、苏联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C.俄罗斯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导向D.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答案C解析依据“1990年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苏联民众对此的反应却是敌对的、冷淡的”可知俄罗斯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导向,C符合题意;苏联解体主要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排除A;B与题意无关,排除;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6.(2019连云港调研)下图为20世纪20年代美国“分期付款使用比例柱状图”。该数据说明美国()A.大众消费结构趋于合理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C.生产销售矛盾日益缓和D.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增加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美国“分期付款使用比例柱状图”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分

6、期付款使用比例在各种产品中比例都很高,这增加了银行的压力,经济存在潜在风险,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7.(2019常州模考)美国学者艾伦布林克利在美国史一书中说道:“在一个万物奇缺,许多家庭遭受营养不良和无食果腹的社会,政府很难解释为什么要消除产品剩余,毁掉牲畜和庄稼的做法在许多年都无法让人理解。”对于农业调整的做法,最为合理的解释是()A.稳定价格,增加农民收入B.稳定市场,刺激产品出口C.减耕减产,降低产品价格D.防止投机,保障农民权益答案A解析在危机时刻,政府还要销毁产品,而很多人都饿肚子,这主要是为了减少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故A项正确。8.

7、(2019苏州月考)二战后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中心外围”理论,认为中心工业国和外围原料国的关系难以改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心工业国向“后工业”时代过渡,出现了以计算机、人造卫星、因特网、光纤通讯、移动电话为标志的新经济。这一变化表明()A.知识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B.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向外转移C.技术革命加剧了国际竞争D.资本扩张改变了产业布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以计算机、人造卫星、因特网、光纤通讯、移动电话为标志的新经济是指知识经济的出现,知识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均无法体现,排除。9.(2019南京调研)如图漫画山姆大叔忙坏了反映的是()A.两极格局被

8、多极格局所取代B.美国力图维持“单边主义”C.第三世界兴起和美国的衰落D.美国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格局答案B解析材料看不出多极格局的存在,也看不出两极格局的瓦解,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山姆大叔要管理世界上的很多问题,体现了美国当前极力谋求单边主义的政策,故选B项。材料看不出第三世界的兴起,排除C项。美国并不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格局,而是希望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排除D项。10.(2019无锡质检)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加强,在欧洲一个“同盟”走向解体,另一个“同盟”一体化进程迈入新阶段。文中先后提到的两个“同盟”分别是()A.华沙条约组织欧洲共同体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9、西欧经济共同体C.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D.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A解析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故选A。11.(2019江阴质检)据统计,二战前的19131938年,世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只增长0.7%,而到战后的19481976年,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7.7%。导致此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B.各国贸易壁垒被取消C.美元成为国际结算货币D.国际贸易组织纷纷建立答案A解析二战后国际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是

10、因为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关贸总协定是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之一,因此A项正确。12.(2019南京月考)1945年10月,英国记者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D解析据材料“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原则”都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为参政党的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项;“一国两制”是用于解决台

11、湾、香港和澳门问题的地方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与材料题意相符,故D项正确。13.(2019淮安质检)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可能是()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C解析由题干材料“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的信息并结合

12、所学可知,该项制度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正确;A、B、D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均与题中“草根”不符,排除。14.(2019徐州质检)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的直接意图是()A.为了打破海峡两岸的长期隔绝状态B.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C.为顺利解决香港问题提供法律依据D.为了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答案B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并在多次谈话中进行了全面阐述,表明“一国两制”的理论是逐步形

13、成和完善的,1982年宪法关于特别行政区的有关规定,使“一国两制”合法化,即有了法律保证,故B正确。A项说法片面,排除。香港问题是历史问题,与题干法律的制定关系并不密切,排除C。D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15.(2019江阴模考)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中国在“赶超”思想指导下的直接后果是()A.制定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B.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

14、识可知,1953年我国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故A不符合题意。1953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排除B。依据材料“1957年11月18日”“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赶超”思想指导下的直接后果是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左”倾错误泛滥,故C正确。1966年我国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16.(2019南京质检)1985年中央决定进行工资改革,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这说明当时()A.社会主义市场经

15、济体制建立B.企业完全实现了经济的自主管理C.按劳分配原则得到全面贯彻D.工资改革逐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资改革逐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B、C两项说法均片面,排除。17.(2019常州质检)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允许股票进入社会主义经济领域,并在上海、深圳进行股票上市试点,试行外汇期货交易,开放边境城市及长江沿岸主要中心城市。这一决定()A.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B.强化

16、了经济特区窗口地位C.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D.彻底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应该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形成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强化经济特区的窗口地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要突出市场的作用,推动了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C项正确。彻底放弃计划经济体制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18.(2019无锡月考)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B.提

17、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答案B解析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1953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材料中“新的对外政策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相符,故B正确。19.“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

18、策C.继续阻止中国重返联合国D.准备调整对华政策答案D解析A、B两项观点与题意相悖,故排除;材料并未涉及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信息,故排除C项;这段文字反映出1970年美国总统在外交政策咨文中试图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准备调整对华政策,这一变化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故D项正确。20.(2019连云港模考)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2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6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A.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B.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水平C.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D.“两弹一星”是

19、留学教育的结果答案C解析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近代教育的发展使元勋们受到了较好的高等教育,为其留学深造直至后来的科技贡献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两弹一星”元勋的产生有留学教育的因素,但并不能说是留学教育的结果,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个题,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共40分)21.(13分)中美关系仍然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二战后初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

20、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材料二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

21、式外交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之中,虽然美国的主导地位开始削弱,但是这种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然而,从实质上看,当时这种三角关系又是不均衡,不等边的。摘编自王云翠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互动态势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的原因,据此分析当时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4分)(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的影响。(6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3分)答案(1)原因:美国实行

22、“让步性”经济政策,孤立封锁中国。特征: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抗。(2)表现: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促进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影响:促进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3)主要因素:国家利益的驱动;国际力量的对比;国际环境的变化。22.(13分)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和重要的工业基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0年3月,毛泽东就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建设发表了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的讲话,把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他指出东北条件比全国较好,把敌人赶走了,土地改革完成了,已经转入到经济建设。东北是全国的工业

23、基地,希望搞好东北工业基地,给全国出机器,给全国出专家。在前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帮助下全国范围内新建、改建了156个重点项目,其中有57项落户东北,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从而奠定了东北重工业区的基础。郭永虎毛泽东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材料二传统体制下,政府重点支持优势产业、大企业的发展,非国有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很难发展起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东北三省错失了乡镇企业、轻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1985年,国家指令性计划指标已降到20%,黑龙江仍高达52%,产品又大都被低价调拨。东北地区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缺乏对市场的认识,不善于捕捉机遇老企业、矿城较多,工伤人员多,矿工

24、退休年龄早,医疗费用中职业病、慢性病费用所占比例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支出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春市工业设备的平均役龄在20年以上的约占60%,在2.4万多台机床中,80年代水平的约占17%,70年代水平的占47.2%,60年代水平的占19.7%,50年代水平的占15.4%。所以,温家宝同志在2003年长春座谈会上做出了“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重要指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摘编自邹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原因和主要作用。(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东

25、北工业的困境和突破”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行文流畅;250字左右。)(9分)答案(1)原因:国家重点扶持(或“一五”计划);东北条件较好;东北是全国工业基地;苏联援助。作用:奠定了东北重工业区的基础(或带动全国工业化发展)。(2)论点方面论据方面论证方面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东北工业复兴的必由之路;东北工业发展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化的困境。困境突破“困境”和“突破”两个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所有制经济结构单一,民营经济难以发展。完善所有制结构,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错失机遇(或观念保守;市场意识淡薄)。抓住机遇,增强市场竞争意识

26、。(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负担沉重。进一步减少发展中的深重负担技术装备老化。不断升级和优化机器设备(或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革新之间的结合)2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工业革命早期,德意志的工业明显落后于其他大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在产品上打上“德国制造”的字样是英国方面的要求,意在提醒人们注意这可能是低档产品。然而,统一后的德国仅用30年的时间,以迅不可挡之势跃入西方强国的前列。就工业生产而言,德国在1874年已超过法国,1895年又超过英国。非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还在世人面前竖起追求卓越、精于制造的形象。“德国制造”从此成了制造精巧、质量优良的标志。据郑寅达

27、德国史材料二1995年至2000年,中国制造业年均增长9.3%,比工业化国家快6.1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快4个百分点。2001年3月,电子产品制造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成为制造业中第一大产业。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均居世界第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产学研合作项目十四万个。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从压缩落后生产能力逐步转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使一批企业增强了竞争力。煤炭、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德、中两国工业生产的共同特点及其原因。(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中两国工业化建设的影响。(7分)答案(1)特点:发展速度,世界领先。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品质量和档次显著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原因:国家统一,建立了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民族自信心增强。科技创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制度不断创新。(2)影响:从农业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家经济实力上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大国,促进了世界格局的演变。德国成为帝国主义强国,加入殖民扩张行列,重新分割世界。中国的崛起,加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