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6 ,大小:1.41MB ,
资源ID:84898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898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1、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4月29日汉中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率先突破发展,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经济强市目标的关键时期,是经济大发展、结构大调整、城乡大建设、改革大推进、民生大改善的攻坚时期,也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为了部署好这一时期发展,按照中、省“十二五”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汉中实际,编制本规划纲要。第一篇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发展新突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分析面临的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必须突出科学发展一个主题,加快工业化

2、、城镇化两大进程,围绕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的经济强市,特色鲜明的文化名市,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三大目标,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和“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克服特大地震、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09.7亿元,年均增

3、长13.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462元,年均增长13.6%;财政总收入达到45.2亿元,年均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6亿元,年均增长23.8%,财政支出达到126.79亿元,年均增长3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925.57亿元,年均增长33.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猪、药、茶、菜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47.2%上升到59.7%;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烟酒食品、医药化工等支柱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由62.9%提高到78.7%;“十一五”末,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46.32亿元,年均增长15.9%;旅游业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8%提高

4、到9.6%。三次产业结构由22.08:39.22:38.7调整到21.66:39.14:39.2。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建成以西汉高速为代表的一大批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重大工程,五年完成基础设施项目投资274.7亿元,是“十五”的1.6倍。完成108、316等国省道改建工程,建设了107条2668公里的通乡公路,实现了8个县区通高速公路、9个县区通二级公路、所有乡镇通油路的历史性突破。灾后重建3年规划任务2年基本完成,极大提升和改善了我市尤其是重灾县的基础设施水平,发展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城市魅力日益增强。汉江桥闸工程、天汉大道、石马立交桥、“一江两岸”景观等一大批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

5、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5%,比“十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取得新进展。汉江水源地保护、秦岭生态功能区等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和“退耕还林”、“天保工程”、水土保持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20.01%,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8.6%和10.7%,中心市区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保持在320天。我市先后获得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成功举办央视“心连心”慰问演出、“欢乐中国行魅力汉中”大型广场文艺演出、中国最美油菜花海等节庆活动,汉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6、。社会民生显著改善。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校舍安全工程基本完成。五年新增就业13.69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1%。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能力、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推进。科技创新有了新进展,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城乡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十一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09元、4183元,年均增长18.3%和17.2%。改革开放稳步推进。全市9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了公司

7、制改造;中航电测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实现了我市乃至陕南地区企业上市零的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比“十五”末上升了7.3个百分点;金融体制、医药卫生体制、农村土地、林权等领域的改革顺利推进。五年累计引进外商直接投资7851.4万美元,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7252.8万美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华润、万向、雨润集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汉中,成为推动汉中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专栏1“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指标单位2005年2010年目标值2010年实际完成“十一五”年均增长目标值()“十一五”年均实际增长()执行情况生产总值亿元217.72350509.71013.9提前两年完成第一产业亿

8、元48.0763110.396.57提前两年完成第二产业亿元85.38154199.512.515.5完成工业亿元64.72122146.3213.515.9完成第三产业亿元84.27133199.819.315.7完成人均生产总值元625591621446213.6提前两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亿元6.410.318.61023.8提前两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97.53580925.571533.1提前两年完成城镇化率30.54040.5完成*总人口万人376.6382382.50.30.31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2.214.5以内1.974.5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20.01204完

9、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COD)1.81.888.6完成(SO2)1.21.2810.7完成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3.3238404.686.68完成*森林覆盖率50.1260609.88完成*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25.531.4340.0439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58094提前两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万人1.5133.6813.69提前两年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3.985以内3.71完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25710000145099.818.3提前两年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89327804183817.2提前两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5.3108157.4111

10、9.2提前两年完成注: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为当年价格,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表示五年累计数。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六大机遇: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由基础设施投资为主逐步转到基础设施与特色产业发展并重。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汉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将跃上新台阶,形成高速公路(西汉、十天、宝汉)、铁路(西成高铁、阳安铁路、阳安复线)、机场(汉中柳林机场)组成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使汉中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节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同时,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得到国家高度重视,被国家列为

11、扶贫开发重点区域,将为我们争取国家支持,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绿色发展的机遇。当前世界经济正逐步恢复增长,科技创新正在推动新的产业革命,发展形势迫使全球进入经济结构深刻转型的绿色经济时代,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汉中生态和文化资源丰富,实施发展绿色产业战略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资源优势和先行优势,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区域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的机遇。国家提出构建陕川渝“西三角”经济区,将使其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汉中处于“西三角”的腹地,也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辐射带,周边区域经济的大发展,将为我们提供

12、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带动我市加快发展。灾后恢复重建带来产业发展和振兴的机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国家已经制定灾区后续产业发展和振兴规划,并将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这将为我们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带来资金、项目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及生态补偿机制带来的机遇。南水北调工程在约束我市重化工业发展的同时,在绿色产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技改项目等方面将会得到国家更多的扶持,国家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将为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实施陕南循环发展战略的机遇。省上提出“十二五”时期关中要实现创新引领的率先发展,陕北要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发展,陕南要实现循环发展。随着我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推进区

13、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对陕南循环发展的支持力度上必将进一步加大,我市正在争取“三线”老工业基地建设,这为我市加快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三大挑战: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度日益增加。随着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4年竣工送水,国家对水源区的产业政策将更加严格,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土地等资源环境的约束矛盾将日益突出。区域发展竞争的压力日益增大。在陕南及陕甘川毗邻地区,我市的经济总量、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指标虽略靠前,但周边地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使区域竞争更加激烈,要实现在陕南率先突破发展和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经济强市目标,压力仍然很大。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十二五”期间,随着各种利益格局的深刻

14、变化,公共需求将急剧增长,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呈现多元化。我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公共服务不均衡,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化,社会不稳定因素可能呈现多发频发的态势,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基本市情,放眼未来看汉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全市上下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赶超,力争经济总量跃上1000亿元台阶,谱写富民强市新篇章。第二章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富裕汉中百姓为

15、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引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创新能力建设,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把汉中打造成为陕甘川毗邻地区的经济强市,特色鲜明的文化名市,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促进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促进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循环经济持续发展。以建设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抓手

16、,以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为目的,以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途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发展,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坚持项目带动促进发展。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眼当前需求和未来长远发展,高水平策划项目,全方位争取项目,快节奏推进项目,以项目优化经济结构,以项目培育壮大产业,以项目改善发展环境,以项目增添发展后劲,以项目支撑未来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大力弘扬创新精神,用改革和创新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激发内在活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体制

17、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保障发展,以经济多元化、市场化促进发展。坚持民生优先和谐发展。在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发展战略实施五大战略:打造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积极发展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油气石化、有机农业、生态文化旅游、静脉产业等循环经济主导产业,全面构建以循环型农业为基础、循环型工业为主体、循环型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打造国内一流生态文化旅游

18、特色城市。依托汉中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黎坪、华阳生态旅游区,定军山三国文化旅游区等旅游精品区开发建设,整合文化、生态、民俗等资源及红色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发展。打造国家绿色产业基地。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重点,大力推动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及生物医药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打造“西三角”经济区现代物流重要节点城市。依托西成高速客运铁路、阳安铁路扩能改造、兰渝铁路阳平关至姚渡连接线、西汉高速、十天高速、宝汉高速和汉中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汉中位于“西三角”经济区腹地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打造中国汉文化展示中心。加快两汉三国文化、栈道文化

19、、民俗文化、陕南民歌、茶文化等的系统研究,统筹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推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转化,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提出的“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建设战略,唱响汉中汉文化。破解六大难题:破解交通制约与汉中开放发展的难题。继续加大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通汉中北上关中、南下川渝、东进江汉、西连陇南,能通江达海的大通道,为汉中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破解环境约束与汉中持续发展的难题。汉中是国家确定的秦巴山地生物多样性功能区,也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大部分丘陵山区属禁止开发或限制开发区域。着力转变增长方式,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大力发

20、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破解资源零散与汉中优化发展的难题。通过农业发展基地化、畜牧养殖规模化、工业发展园区化,解决长期以来汉中资源种类丰富但规模小、布局分散、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全面提升汉中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破解城乡统筹与汉中协调发展的难题。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就业管理、社会保障与救助制度,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财政投入,形成城乡互助共进的发展机制和协调融合的发展格局。破解人才制约与汉中全面发展的难题。通过教育培训、内引外联等多种形式,解决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营销策划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缺乏的

21、问题;通过建立或联合建立科研机构、研发中心,重奖科技成果转化有功人员等多种方式,促进各类专业人才在汉中的聚合发展。破解传统观念与汉中突破发展的难题。围绕富民强市的核心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封闭的传统思想禁锢,学习借鉴先进理念,激发群众创业兴业激情,促进汉中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第三章 奋斗目标“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三个一、两个翻番”。即: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一番,建设陕甘川毗邻地区经济强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达到10

22、0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7.2%,达到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达到1000亿元以上,累计完成4000亿元;价格总水平控制在预期范围之内,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科技贡献率达到45%以上。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服务业层次和水平上升,三次产业比例由原来的21.66:39.14:39.2调整为17:40:43。城乡、县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投资和消费比例更趋合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人民生

23、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到2015年,全市总人口达到390万人,城镇化水平超过55%,力争达到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超过3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超过8000元,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五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和谐社会建设迈出新步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投入进一步加大,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城乡三项

24、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建设两型社会取得新成效。耕地保有量控制在505万亩,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五年累计分别降低1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五年累计减少10%。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0天以上,全市城市和县城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0%;汉江、嘉陵江出境水质分别达到类和III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加大,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

25、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超过55%,出口贸易总额突破2亿美元,五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专栏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类别指标名称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属性经 济发 展生产总值(亿元)509.7100014预期性工业总产值(亿元)486100020预期性工业增加值(亿元)146.3236016预期性财政总收入(亿元)45.210017.2预期性三次产业结构21.66:39.14:39.217:40:43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925.57400030以上预期性非公有制经济比重(%)49.555预期性进出口贸易总额(万美元)440

26、02000036预期性实际利用外资额(万美元)32001000025.6预期性科 技教 育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1.220.14预期性科技贡献率(%)45预期性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9.5902.1约束性主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2.5预期性社 会民 生总人口(万人)382.53905约束性城镇化水平(%)40.5超过55,力争602.3预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45093000015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4183800015预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3.714.6预期性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13.6915预期性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27、95约束性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94.25950.15约束性资 源环 境耕地保有量(万亩)509505约束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0.01 15约束性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5约束性主要污染物累计排放量减少(%) 10约束性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约束性城市和县城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36.680约束性森林覆盖率(%)6060以上约束性主要河流出境水质汉江;嘉陵江汉江;嘉陵江约束性注: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主要污染物指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

28、合作医疗。带*的约束性指标以省最终下达指标为准。 表示五年累计数。第二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发展保障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保障能力,是我市“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要任务。要围绕交通、水利、电力和信息网建设,进一步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升水平,使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第四章 构建现代交通体系一、公路建设重点实施十天高速公路汉中段、宝汉高速公路汉中段、G210西乡堰口至镇巴渔渡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西汉高速佛坪永久连接线等项目,开工建设西乡至镇巴高速公路,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0公里。至“十二五”末,高速公路里程达到610公里,全市公路里程达到1.

29、73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63.6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等级和质量明显提升,网络更加完善,形成“两环四横七纵”公路网。建成市内1.5小时交通圈,融入西安、成都两小时交通圈,形成汉中到重庆、武汉、兰州等周边省会城市一日交通圈。二、铁路建设建设西安经汉中至成都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用线,打通西南地区北向客运快速通道。建设阳安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完成汉中火车站改建工程。加快兰渝铁路阳平关至姚渡连接线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三、机场建设建成汉中军民合用机场,开通汉中通往北京、上海、深圳等重要城市的新航线,构建汉中空中运输大通道。专栏3交通建设重点工程十天高速公路汉中段 新建高速公路259km,总投资162.6亿元。 宝汉高速公路汉中段 新建高速公路130.6km,总投资161.7亿元。西汉高速佛坪永久连接线 新建二级公路特殊标准17.6km,总投资3亿元。西乡至镇巴高速公路 新建高速公路97km,总投资92亿元。国省道路 改造210国道西乡堰口至镇巴68km二级路,108国道城固至洋县槐树关段、勉县崔家沟至水磨湾平川一级路,总投资28亿元。县乡公路 新、改建10县1区等级道路1500km,总投资30亿元。通村公路 新、改建通村水泥路和农村公路网络化工程3000km,总投资24亿元。西成客专汉中段 新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