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47.55KB ,
资源ID:84856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856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高考模拟试题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高考模拟试题集.docx

1、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高考模拟试题集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高考与模拟试题考题选析 例题 (2007广东,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剖析 题干中所示“西洋风味”、“刀叉耀眼”的生活方式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清朝,依据是18娩年南京条约“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等。故选B。答案 B 命题思路 近代列强侵华所带来的影响。单项选择题(2007天津文综,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

2、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剖析 准确理解打油诗的内容:洋帽洋衣洋式鞋是指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开店、办银行,还舶来一些洋货,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洋布”、“洋装”渐渐进人中国城市百姓生活。“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虽然穿着可以模仿,但是眼睛是学不来的,所以是对当时好多人崇洋媚外的社会现象的讽刺。由此判断C项最符合题意。20062007年新课标地区模拟探究性题组训练单项选择题1(2006广东广州)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 )

3、A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更加稳定 C当今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 D人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变化多样1B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经济的巨变,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且表现在多方面。其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而不是变得稳定了。2(2006江苏南京)近代电影事业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是“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B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定军山 C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难夫难妻 D目的是为揭露旧礼教对妇女精神毒害的影片是歌女红牡丹2C题中A、B、D项正确反映了中国近代电影事业的成就。而C项是错误的。因为电影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4、。而电影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3(2006山东枣庄)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官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服饰改革较为流行 不缠足运动兴起 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旗袍被取消 A B C D3C本题实际是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注意所给材料的关键词“旗装”、“官袍”、“脚”、“莲钩”等,并要读懂材料的意思,从而得出的说法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运用排除法选择C项。4(2006 山东威海)“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带有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

5、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体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迁 欢呼辛亥革命胜利 剪辫子是革命与否的标志 A B C D4C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带有奴隶标志的辫子”可以反映出来,由剪辫子这一事件可体现出来,由“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可体现出来,而由材料不能体现。5(2006 山东济宁)元旦,这一节日可能出现在 ( ) A.辛亥革命后 B戊戌变法前 C.戊戌变法后 D辛亥革命前5A根据课文所述,国庆、元旦等节日是在辛亥革命后增添的。6(2007宁夏固

6、原)近代中国服饰风格演变的特点是( ) 民间服饰变革推动政府服饰变革 政府倡导推行又使新服饰走向社会下层 “易服”与“断发”并行,是社会变革的缩影 洋装与传统服饰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 A B C D6B从选项的设置来看,只要使用排除法就可以轻松选出正确答案。洋装与传统服饰并行不悖,并且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服饰,故是错误的。7(2007 广东汕头) 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 )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7B从题干“身历其境”、“亲眼得见”提示可排除C、D

7、两项;从题干所给“1909年初”的时间提示排除A项,电视机是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的,故只有B项符合题意。8(2007广东汕头)下列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A B C D8D从图片可判断大体时间:应是清末服饰;是20世纪50年代受苏联影响流行的“布拉基”;应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服装特点;是“文革”期间流行的服装,故正确排序是D项。9(2007 山东潍坊)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A B C D9B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的

8、说法错误,封建制度涵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题干中仅涉及社会风俗的变化,它不代表着封建制度的结束,故排除含的选项。10(2007广东广州)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10D B、C两项容易排除,而A、D两项容易分辨不清,互联网只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部分,故应选D项。 11(2007 山东烟台)“举头铁索路行空,电器能收

9、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 A铁路运输 B航海事业 C.航空事 D电报电讯11D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音书万里一时通”即可判断出应选D项。12(2007 Ill东潍坊)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 )旗袍 中山装 京剧 里弄住宅A. B C D12C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并未融合西方文化,故排除含的选项。13(2007广东珠海)如果你想和远方的朋友进行沟通,最快捷、最省钱的方式是 ( ) A写信 B打电话 C发短信 D上网聊天1

10、3D从生活常识可知D最好。14(2007山东济宁)以下饮食现象在我国开始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石榴 玉米 张裕葡萄酒 可口可乐 A B C D14A石栖开始出现是在秦汉时期;玉米开始出现是在明朝时期;张裕葡萄酒开始出现是在近代;可口可乐开始出现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所以应该选A。15(2007 山东烟台)“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D中国共产党成立带来的社会变化15C材料中反映的是自由民主的思想观念,辛亥革命后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16(2007 山东泰安)在下列区域中

11、,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最明显的是 ( ) A. 西部内陆 B东部沿海 C大中城市 D通商口岸16D通商口岸最早受到外来经济和文化的冲击,所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也最明显。17(2007山东烟台) 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反映了当时年轻人的一种婚姻观念是( )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C提倡节俭的婚礼 D举行一种具有西方特点的婚礼17B小二黑结婚反映了年轻人追求恋爱自由。18(2007海南)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 C. 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

12、!卖报!申报头条新闻:护国战争打响了!” 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和“洋布”18D 1915年,是重要信息,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于上海,此时期民主科学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在租界里的西方人,建立西式洋楼,乘着西式轿车;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的法令。故选D。19(2007华南师大附中)1881年中国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但清政府却让骡马充当火车头,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维护国家主权 B维护自身统治 C仇视外洋事物 D愚昧无知19D题干说明清政府对近代工业文明的无知。20(2007 山东滨州)“粉丝”

13、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 )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 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C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20B近代中国,在西方先进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语言也不例外。二、非选择题21(2006宁夏银川)阅读下列材料: (1)毁路口号 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道,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的揭帖。(2)“马拉火车” 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的激烈反对。两年后,唐山至胥各庄之间9千米长的铁路

14、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用马拉,被讥讽为“马车铁路”。 (3)中国进口第一辆奔驰轿车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请回答: (1)西方列强在中国修建铁路的目的是什么?(2)义和团的口号与清政府拆毁淞沪铁路的性质上有何区别?(3)你怎样理解“昨天”发生的这些故事?21答案:(1)想通过控制中国铁路,进而达到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反抗、经济上掠夺的目的。(2)义和团的目的是打击帝国主义侵略,清

15、政府则是目光短浅,排斥新生事物。(3)在近代中国,人们对新生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封建落后的意识浓厚。 解析:第(2)问应从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清政府官员闭目塞听的角度切入思考;第(3)问应综合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共同问题并进一步升华。22(2006山东济宁)阅读下列图片:图1清末男子服饰 图2民国青年着装 图3改革开放后的时装表演请回答: (1)图2与图1的着装有何不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图3与图1、2相比有何不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三幅图片说明什么问题?22答案:(1)图2为西式服装。西方文化传人的影响;政府的推动;政治运动的推动,如辛亥革命的影响。 (2)着装从单一色彩走向五彩缤

16、纷,款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 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的解放。 (3)说明近代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解析: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是新教材的新增内容,在高考中必将涉及。从内容上看,近代服饰变化的表现、原因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从命题的角度看,联系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等进行联合命题,是高考的重要方式。此题第(1)问的原因应全面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等方面因素,第(3)问同第(1)、(2)问实际上是要求综合三幅图片信息的变化内容从而找出其共同点。2008年新课标地区模拟探究性题组训练一、 单项选择题 1(江苏徐州)下列对我国不同时期人们衣着的描述,不

17、正确的是 ( ) A.开国大典时,有穿着旗袍的妇女参加 B中共八大召开时,有穿着中山装和人民装的代表参加 C中共十三大召开时,有穿着西服和夹克衫的代表参加 D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普遍穿起了长袍马褂和超短裙1D本题解题关键是把握近现代中国服饰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呈现不同的阶段特征。长袍马褂出现在清朝时期,可见D项说法错误。 2(山东菏泽)有关右图中央第一代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 D出现于19世纪末期2D 图中所示的服装为中山装,它是由孙中山在20世纪初期综合中西服装的优点设计的。3(广东梅州)民

18、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种现象说明 ( ) 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 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 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3B一定时期流行什么样的服饰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不断侵入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但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决定了洋装不会取代中国传统服饰,而只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中西合璧服装”。4(广东)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 ( ) A伴

19、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追求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之传人 C. 西方殖民者涌人中国,实行同化政策 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4B近代中国的开放首先在沿海地区,西方的思想、文化、生活习惯对沿海地区城市居民影响较大。5(广东)右图我国近代典型居住建筑大杂院,它的特点是 ( ) 主要分布在北方城市 为富家大户所居住 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是在四合院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 A B C D5D近代居民最普遍和典型的居式是居住大杂院和里弄住宅,其中的里弄住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主要分布在上海、南京、福州等南方城市,排除有的选项。6(山东潍坊)“有个不东门岗警,将发辫盘于

20、帽内,掩人耳目,却被商团窥出破绽将该巡士的油发大辫揪住,要带他剪去。经该巡士苒三恳求,请宽假一天,准予次日自行剪去,众始散去。”材料反映了 ( ) A. 复辟帝制逆流开始抬头 B官绅小吏对于剪辫持观望态度 C政府严格推行剪辫的措施 D下层劳动人民对剪辫非支持6B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剪辫”运动,这一“革命运动”受到封建保守势力的阻挠,部分人持观望态度。7(山东滨州)千龙网曾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的原因是 ( )时间标准1900-1909年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

21、-1919年 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西方文化传人 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 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 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 B C D7B解答本题要考虑19001919年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对外关系等状况,符合题意,而“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情。8(广东)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着装从单一韵款式走向多样化,说明了 ( ) 人们的思想解放 与世界接轨,融入国际潮流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 服装业的发展 A. B C. D8D全面分析改革开放对社会生产力、人们的生活水平、思想观念、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影响。9(山东济

22、宁)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 ( )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 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 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 A B C. D9A材料中的时间截止到1937年,而“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成就,故排除含的选项。10(山东乳山)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人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 )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便

23、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减缓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A B C D lOA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是随列强侵略的加深而步步加深的,并未因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传人而减缓。11(山东聊城)“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若去北平出差也可选择乘坐飞机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

24、电视节目11D 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出现在1958年,1943年的上海是没有电视台的。12(江苏泰州)近代以来,科技文化的发展使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l958年,富有的南京市民可与本市亲友通电话 B1918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吸引了很多读者 C. 1958年,北京有一些人可以坐在家里看电视 D1998年,中国人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网上贸易12A 电话是1876年6月,苏格兰人贝尔发明的,1858年的中国绝不会有电话。13(江苏如东、启东)下列对互联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互联网能够使信息的及时反馈得到实现B互联网通过卫星把地球“网”在其中C.具有其他三大媒

25、介的传播功能D.互联网是知识经济的产物13D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或经济概念出现于20世纪八十年代,而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末。14(广东惠州)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序号提问人籍贯提问内容回答要点27某君广州请问照相新法详细介绍43卓君烟台西人饮苦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发表专文详细介绍83友人金华西国如何治疗烧伤、烫伤介绍具体方法135友人上海美国近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甚奇而不可解,何理?中国人能造否传声电器,新发明不久之法,介绍原理材料二 图2 清朝末年。东洋的黄包车进入中国,成为达官贵人的奢侈品图l 1905

26、年前后,中国有人仿造了木制自行车,这种自力更生的成果很快就被引进的金属自行车淹没了 图4 孙中山给铁道杂志的题词图3 辛亥年间,革命士兵剪辫子 材料三 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日洋楼,挂灯日洋灯,火锅日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社会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习俗中所反映出来的现象。(不得摘原文)(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6分)14答案:(1)社会现象: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时尚崇洋;开始认识日

27、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中国近代科技(或交通工具)落后,只能靠引进;西方近代科技(或交通工具)在生活中逐渐推广;旧的生活陋习逐步革除。(6分) (2)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中国社会自身变革影响;先进中国人及政府推动。(6分)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表现、特征及其原因,解答时应仔细阅读分析概括每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并结合教材有关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或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15(山东文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谊不亲,邦受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

28、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数十年前,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即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篱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刷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天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材料二 某时期社会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到莲钩六寸长。”下图是旗袍照材料三如果说,服装是人们心灵秘密的流露,那么服装时尚则是时代脉搏跳动的反映。 20多年前,“

29、毛式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下图左一)。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来。衣裳成为文化的表现、思想的形象。 请回答: (1) 概括材料一中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5分)(2)结合材料一、二看近代中国习俗的变迁,有人说“一场政治革命往往同时又是社会运动。政治革命为社会革命开辟道路。”近代中国发生了哪些政治革命为社会革命开辟了道路?(2分)(3)结合材料三的文图分析,由“毛式中山装”到多姿多彩的服饰的变化原因。(4分)(4)综合上述服饰的变化情况,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认识。(2) 15答案:(1)辫子长不利于使用机器,不利于作战,不利于个人卫生,浪费时间,为外国人耻笑。(5分)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 (3)改革开放,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提高;思想解放,审美水平提高(文化水平提高)(4分) (4)社会习俗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与时代要求(政治状况)是相一致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习俗);政治革命为社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