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97.11KB ,
资源ID:84784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784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单元练习题含答案经典.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单元练习题含答案经典.docx

1、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单元练习题含答案经典【化学】 化学科普阅读题单元练习题(含答案)经典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课堂上老师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指出,生此反应的条件是: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但要除去钾、钙、钠。泽元同学很好奇,他想探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进行实验一)取绿豆大的一小粒钠放入盛有饱和CuSO4 溶液的锥形瓶中(实验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出现蓝色絮状沉淀,一会儿部分变黑色。(1)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将锥形瓶塞上单孔塞,导管通入肥皂水中,有肥皂泡飘到空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2)探究沉淀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难溶性碱通常

2、遇热时会分解为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猜想与假设)剩余物质为有Cu(OH)2 和_,可能有Cu。(验证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将反应后物质过滤,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X 的化学式为_此反应无Cu 生成(实验结论)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反思与交流)出现黑色固体可能的原因是_。(进行实验二)泽元同学将饱和 CuSO4 溶液滴加在一小块钠上至钠完全反应,观察到表面有灰黑色固体,周围有大量蓝色糊状物。同学们加入试剂X 将黑色和蓝色固体除去,看到有金属光泽的红色铜。与实验一对比,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

3、实验二中得到红色铜的原因可能是_。(3)其他金属与盐反应,是否也有此现象呢?同学们又做了以下实验:取大小形状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与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记录如下:NaMgAlFe1%钠浮在液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响声,钠颗粒逐渐消失,有蓝色沉淀生成红色固体生成,镁条逐渐变小,有气泡产生,有蓝色沉淀生成红色固体生成,间接性产生极少量气泡红色固体生成,无气泡产生3%有时轻微爆炸,其他现象同上有大量气泡产 生,其他现象同上红色固体生成且固体体积逐渐变大,产生少量气泡红色固体生成,其体积变化不明显,产生少量气泡产生10%轻微爆炸,其他现象同上有气泡产生,其他现象同上铝片由银白变成红色,产

4、生少量气泡红色固体生成,缓慢产生极少量气泡产生请根据上表中信息,猜想金属与盐产生气体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写出两点,合理即可):_;_。 【答案】氢气 氧化铜 H2SO4 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2NaOH+CuSO4Cu(OH)2+Na2SO4 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实验二中水较少,钠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 金属的活动性 盐溶液的浓度 【解析】【分析】【详解】(1)将产生的气体用导管通入肥皂水中,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飘起的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点燃该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纯度;故填:氢气;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铜沉淀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所以沉淀中

5、有Cu(OH)2和氧化铜,可能还有Cu;故填:氧化铜;验证猜想氧化铜、氢氧化铜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所以: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将反应后物质过滤,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沉淀中没有Cu故填:H2SO4;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实验结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故填:2NaOH+CuSO4Cu(OH)2+Na2SO4;反思与交流氢氧化铜受热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所以出现黑色物质的可能

6、原因是: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铜。故填: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进行实验二当水较少时,钠容易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则与实验一对比,实验二中得到红色铜的原因是实验二中水较少,利于钠和硫酸铜反应。故填:实验二中水较少,钠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以及盐溶液的浓度都会影响金属与盐产生气体,故填:金属的活动性;盐溶液的浓度。2科普阅读热敏纸双酚A(Bisphenol A,化学式C15H16O2)白色针状晶体。双酚A (简写为BPA)可在热敏纸上充当显影剂和无色染料,浓度高达每克纸约20毫克。这种热敏

7、纸可用于飞机票,ATM机、加油机和收银机的凭据以及其它类型的小票。热敏纸上显影剂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字迹颜色会慢慢退色越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字迹完全消失在白纸之中。研究者们首次证明,消费小票(热敏纸)上喷涂的双酚A(BPA),通过接触先粘附在手上,然后经过手的皮肤被人体吸收,使人体内的BPA含量显著提高。在快餐店等场所,人们经常在进食前使用手部免洗消毒液,然后点餐时又会接触到小票,免洗消毒液中含肉豆蔻酸异丙酯、丙二醇和乙醇等成分。研究者们试图了解这一做法会对人体吸收BPA有何影响,为此做如下实验。在实验中,先让被测试者一只手擦拭免洗消毒液,在还未干透的情况下,

8、用手掌直接握住热敏纸;另一只手未使用消毒液,用干燥的手掌握住同样大小的热敏纸。随后,对手掌表面残留的BPA进行提取和分析。结果如下图。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双酚A属于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一个双酚A分子中含有_个氧原子。(2)“小票”能否作为重要的证据长期保存,并说明原因_。(3)分析坐标图可以看出,在使用免洗消毒液后,手掌上BPA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与未使用消毒液的对比, 说明免洗消毒液能_人体对BPA的吸收。(4)虽然关于双酚A的毒理学研究已有很多,但它对于人体的毒性目前还没有权威、确切的结论。研究人员认为,应该开发更安全的材料或方法来代替热敏纸。现有条件下,你认为

9、在快餐厅就餐前谨慎的做法是_,以防双酚A趁虚而入。【答案】有机物 2 不能,热敏纸上显影剂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字迹颜色会慢慢退色越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字迹完全消失在白纸之中 随时间增加,BP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加速(增强、增加等) 擦拭洗手液后避免接触小票 【解析】【分析】根据双酚A的化学式、性质、数据对比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详解】(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和碳酸盐除外)是有机物,双酚A属于有机物;一个双酚A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2)“小票”不能否作为重要的证据长期保存,热敏纸上显影剂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字迹颜色会慢

10、慢退色越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字迹完全消失在白纸之中。(3)分析坐标图可以看出,在使用免洗消毒液后,手掌上BPA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随时间增加,BP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与未使用消毒液的对比, 说明免洗消毒液能加速(增强、增加等)人体对BPA的吸收。(4)现有条件下,使用免洗消毒液后,手掌上BPA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随时间增加,BP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与未使用消毒液的对比, 说明免洗消毒液能加速(增强、增加等)人体对BPA的吸收。所以在快餐厅就餐前谨慎的做法是擦拭洗手液后避免接触小票,以防双酚A趁虚而入。3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需要水,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

11、。传闻1:自来水中有余氯,不能饮用。自来水从自来水厂到用户家可能需要经过几十公里的管道,为了保证水质,必须在水里加入一些消毒剂以防止细菌滋生。最常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此外还有氯胺和二氧化氯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余氯标准推算,如果氯全部来自于饮用水,则自来水中氯的允许含量为5 mg/L。而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 mg/L。由于传输损失,管网末端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为维持消毒效果,国家规定管网末端自来水中余氯下限为0.05 mg/L。传闻2:煮过很多次的“千滚水”有毒。有研究对多次煮沸水中亚硝酸盐情况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不

12、同煮沸次数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mgL)水样类型亚硝酸盐含量一次沸水0.0008二次沸水0.0020三次沸水0.0028人体长时间摄入超标的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即使三次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 mg/L)还低不少。从饮用水健康的角度来看,相比对开水中亚硝酸盐的忧虑,我们更应该注意如果不将水煮开,或者密封、储存方法不当,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的隐患。传闻3:常喝“富氧水”能够抗衰老。富氧水原是医学界为了研究生物细胞厌氧性和好氧性的研究用水,是通过人为地往纯净水里充入更多的氧气制成的。对于富氧水对健康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争议

13、。有研究认为若水中氧含量过高或常喝富氧水会加速氧化,使人体衰老。无论是吸氧还是喝氧, 对健康人都是弊多利少。人们在“ 喝氧” 的问题上应采取慎重态度, 勿作非明智的选择。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为保证水质,可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包括_。(2)判断传闻1真假,并说明理由:_。(3)依据文中数据,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4)传闻3的资料中,反映出的氧气性质有_。(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如果自来水中含氯量过低,水中细菌就可能超标B因为“千滚水”含有亚硝酸盐,所以有毒而不能饮用C“富氧水”中富含氧气,适合多喝【答案】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 假,用户处的自来

14、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 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 可溶解在水中(或氧化性) BC 【解析】(1)由材料可知自来水消毒剂包括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 ;(2)假的,因为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3)由题中的表格可知,煮沸次数越多,亚硝酸盐含量越高;(4)阅读材料得,氧气性质有可溶解在水中(或氧化性);(5)A、水中的消毒剂含量过少,细菌可能超标,正确;B、“千滚水”含有亚硝酸盐,但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 mg/L)还低不少,可以饮用,错误;C、“富氧水”对健康人都是弊多利少,错误。故选BC。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袁越)。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

15、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

16、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见表一和表二)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

17、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下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有删改)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 。(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A天然气 B煤 C酒精 D石油(3)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

18、威说法的是 。A19001910 B19101940 C19401980 D1980以后(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 (写出一条即可)等。(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B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C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D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答案】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ABD A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19、合理即可) BC 【解析】(1)由题可知,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故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2)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酒精不是化石燃料,故选ABD;(3)由图可知,在19001910年段,图一中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在增加,但是在图二中该年段的温度却在降低,故选A;(4)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很多,比如绿色出行,人工吸收二氧化碳等等;(5)A、二氧化碳气体有有利的地方,比如光合作用、气体肥料等,但也会形成温室效应,故错误;B、自然界的碳循环不平衡的话会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故正确;C、人类

20、大面积的推行工业,难免会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正确;D、大自然的自我修复的能力有一点的限度,过多产生二氧化碳,超出了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范围,就会出现温室效应,错误。故选BC。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污染源污染物建筑材料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家具甲醛(CH2O)、甲苯(C7H8)等办公用品O3、电磁辐射等烹饪CO、NO2、SO3、PM10等室内微生物结核杆菌、霉菌等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

21、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

22、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甲醛有毒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3)“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_(4)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

23、化器的建议:_【答案】烹饪 abc 光、TiO2 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解析】(1)含碳元素的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2)a甲醛有毒,正确;b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具有吸附性,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正确;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正确。故选abc。(3)依据图一可知,“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条件是光、TiO2 (4)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6学以致用,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

24、方法。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 世纪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也是甲烷。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1所示。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_(答1 条即可)。(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

25、。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材料2:汽油(主要成分为含有5个-11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最大的液体燃料。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如果有人告诉你“二氧化碳能变成汽油”,你相信吗?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图2示意的I、II、III 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 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模型,c、 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分子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字母

26、编号)。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最常见的溶剂。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依据所学猜测c和d二者是否为相同物质?_。(4)“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_、_。(答出两条即可)。【答案】混合物 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较少,对空气污染小或天然气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 甲 AB 否 有效降低CO2造成

27、的温室效应 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石油等的依赖 【解析】【详解】(1)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题意可燃冰由水、CH4和少量N2、CO2等物质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混合物。(2)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较少,对空气污染小或天然气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天然气密度小于空气,应将报警装置安放在天然气阀门或灶具的上方,更容易发现天然气的泄露,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甲。阅读相关材料,可知:

28、(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则有:A、使用催化剂通常加快反应速率,有的催化剂可以使反应速率减慢,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A选项叙述正确,符合题意;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选项叙述正确,符合题意;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C选项叙述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是最常见的溶剂由图可知,该物质应该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则该物质是水,环节I即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可

29、知1个c分子由8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则c物质的化学式为,如图所示c和d的分子式相同,但是结构不同,二者不相同的物质,故填否。(4)“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有效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石油等的依赖。7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氧炔焰”是指乙炔(C2H2) 在氧气中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0C以上,钢铁接触到氧炔焰很快就会熔化。生产上常通过调节乙块和氧气的体积比,来焊接或切割金属。气焊:利用氟炔焰的高温熔化金属焊条,将两块金属熔接在一起。该过程需避免待焊接的金属件及焊条熔化时改变成分。气割:使用过量氧气形成氧炔焰加

30、热,吹掉熔化的金属和氧化物,在金属上形成一条割缝,从而割断金属。(1)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为保证安全,点燃之前应先_。(2)气焊时,乙炔需过量,避免金属件及焊条改变成分,请说明主要原因_。(3)气割喷嘴模拟装置如图:先通入乙炔气体并点燃,此时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再打开另一开关,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为提高温度,乙炔应从_ (填K1或K2) 通入。由此可知,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_有关。【答案】 验纯 乙炔过量,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氧气不足,避免待焊接的金属件及金属焊条熔化时被氧化,改变成分 K1 浓度 【解析】【详解】(1)乙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点燃之前应先验纯;(2)气焊时,乙炔过量,氧气不充足,乙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避免待焊接的金属件及金属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