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势与战略封面形势与战略封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班级:姓名:学号:(封面字体为宋体一号加粗)1、结合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探讨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2、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及我国面临机遇与挑战;3、党十八大精神学习之体会;4、谈谈2013年两会热点问题与对策;5、如何看待当今中日关系;6、“最美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考核题目及要求一、论文总要求及评分标准1、在6 个论文题目中任选一题。2、论文总字数要求在1500 字以上(占总分5%)。3、尽力以自己语言完成论文写作(占总分20%)。4、引用别人文字、资料要注明出处
2、(占总分5%)。5、论文必须观点鲜明,论据有力,资料翔实,并请独立完成。同一论题不允许出现内容雷同现象,如有雷同,即为零分处理。(占总分70%)。 二、论文题目1、结合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探讨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2、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及我国面临机遇与挑战; 3、党十八大精神学习之体会; 4、谈谈2013 年两会热点问题与对策; 5、如何看待当今中日关系; 6、“最美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三、格式及打印要求1、 统一使用A4 纸,单面打印; 2、 封面:要求单独打印,样式见下页;3、 字体全部用宋体。题目二号加粗(主标题与次标题字号不作要求),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字,行距1.5 倍。 请
3、最迟于7月10日前完成并上交。班级: 学号: 姓名:当前大国关系战略环境以及中国与主要大国关系机遇和挑战陈东晓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国际秩序进入新调整以来,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关系战略环境、利益格局、互动态势都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新时期大国关系总体处于不断演变进程中,合作愿望持续增强,合作领域仍在扩大,但大国之间也暴露出日益严重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中国在继续推进与世界各主要大国合作同时,竞争和矛盾也在上升,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关系进入了新磨合、盘整阶段。一、当前大国关系战略环境新特点首先,国际权势“多极化”和“均衡化”同步进行基本态势将持续。国际力量格局正加速从传统以美欧为中心向更加均
4、衡方向发展。美国单极独霸图谋已严重受阻,垄断国际事务难度继续增加。但同时,奥巴马政府着手内政外交“变革”,努力维护“美国第一”地位。从综合实力,尤其是国际机制制定权和国际事务话语权方面分析,美国仍在可预见将来处于“超强”及“首要”地位。欧洲、日本等一些传统力量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陷入困境,同时还面临生产效率下降、人口结构老化等长期困扰,但也力图通过加快各自经济结构转型步伐,推进区域整合和跨区域合作,争取在新一轮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竞争优势,在国际秩序构建过程中保持其影响力。而中、印、巴等新兴大国则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各自在新一轮国际机制改革及创制中话语权,力争使其制度化。总之,未来5至10年内,国际
5、力量多极化、均衡化步伐将有所加快,但“一超多强”力量格局还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同时,多强之间相对优势地位竞争也将成为国际权势格局变化重要内容。其次,应对全球问题挑战迫切需要以及全球治理“两重性”凸显了大国之间“合作竞争”关系特征。一方面,包括金融危机、核扩散、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等全球问题日益严峻,强化了主要大国之间相互依存利益纽带,提高了大国合作应对紧迫感,协调合作成为大国关系主导面。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传统和新兴大国之间关系仍将延续危机时期以合作为主、竞争为次总态势。我们看到,在危机时期,传统和新兴大国对国际体系重组达成了在“维持中改造”共识,运用“互不挑战精神”、“合作共赢原则”,避免了上世
6、纪30年代大萧条重演,产生了较强延伸和示范效应。但另一方面,围绕全球治理风险、成本分担、利益分享、发展空间分配等问题,大国之间矛盾和分歧仍非常尖锐。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经济社会影响仍在显现,世界经济仍处于脆弱复苏阶段,各大经济体纷纷将保持本国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视为政策首要;面对新一轮世界经济再平衡压力、气候变化对发展模式转变及发展空间压力、以及国际经济体系改革中对原有利益触动或重新分配等敏感问题,各大国或集团服从国内大局考虑压力急升,相互之间利益矛盾在增加,竞争明显加剧,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国际合作意愿减弱迹象。第三,受新一轮国际力量消长变化和全球治理需要驱动,大国关系重组正成为大国互动新态
7、势。一是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冷战时期结盟形式(如北约和美国在亚太地区双边同盟)继续存在,并加速转型,以适应全球治理需要;问题导向型合作(如针对伊朗核问题“P5+1”和气候变化问题上出现“基础四国”)正成为当前大国关系重组主流。二是集团驱动力日趋多元。有关集团正超越单一意识形态纽带,谋求相互之间共同利益,以应对更为严峻各种全球公共问题挑战。三是集团间关系性质发生了变迁。冷战时期以对抗为主及目前零和关系性质大幅降低,集团之间呈现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制衡复杂状态。四是机制化水平各不相同。既有机制化水平较高大国集团(如G8),也有仍属于对话论坛阶段会晤机制(如“金砖四国”),未来各种集团将朝着多元而非
8、单一机制化方向发展。五是各集团内部领导权模式发生演变。从冷战时期超级大国主导,开始向集体协调方向转变。六是大国虽然认识到改革国际体系和建立相互关系机制重要性,但尚难形成共识和做出决断。大国大多倾向以“软机制”协调相互关系,以保持在全球性和地区性体系重组时主动性和选择性。二、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当前和今后可预见将来,中国与其他大国在相互合作中继续竞争、相互借重中保持防范互动模式将持续,但在新国际局势和战略环境催生下,大国关系进入了新一轮利益重组及磨合期。其中,中国与传统大国之间努力延续危机时期同舟共济、合作共赢为主关系同时,也暴露出日益严重结构性矛盾;中国与新兴发展中大国之间继
9、续提升机制性合作水平同时,新旧矛盾复杂影响也在加剧。首先,中国利益拓展已触及大国实质甚至重大利益,中国与其他大国间权势变化加剧了其他大国对中国发展矛盾心态和战略疑虑。中国综合实力上升和利益拓展、外交领域重大建树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等内外挑战体制优势增加了美国戒心,也大幅度提高了美政府对与中国合作应对全球问题期待,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舆论一度热捧“中美共治”(G2)概念,即是美方典型反应。相对而言,欧盟、日本等受金融危机冲击传统势力失落感和危机感增强;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大国也担心在后金融危机秩序重建中拉大与中国距离,对中国实力增长及利益拓展疑虑都有所上升。欧、日、俄、印等国舆论也不同程度地对中美在国
10、际事务中战略性合作日益拓展前景,特别是所谓“中美共治”(G2)表达疑虑和戒心,说明这些大国担心甚至不满自己在国际事务中传统影响“被边缘化”情绪。其次,中国与其他大国(尤其是传统西方大国)互动模式调整导致相互之间不适应矛盾有所凸显。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综合影响力持续提升以及积极、主动外交不断开展,一些大国,特别是西方大国在继续疑虑中国“韬光养晦”战略意图同时,更多地对中方“积极有所作为”开始“不适应”和“不舒适”。在中美关系中,中国对议程设置积极性、要求平等合理期待、以及塑造中美关系主动性方面有了较明显地提升。中美之间从先前中方主动调适对美关系互动态势,转向了中方要求美更多地调适其对华关系态势,
11、从而加剧了美方对双边互动模式变化不适应。美对其可能丧失在中美关系中主导地位疑虑和不满明显上升,遂利用其主导西方舆论,掀起新一轮对中国所谓“强势外交”、“傲慢外交”口诛笔伐,力图扭转自身在对华关系中被动局面。一些欧洲大国也遥相呼应,批评中国对欧洲“双重标准”、“欺软怕硬”。包括俄罗斯、印度在内新兴大国也从各自战略利益和实际关切出发,要求中国“更加对等地照顾其利益关切”。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对中国与其他大国之间固有矛盾和被推迟、掩盖新旧利益分歧集中爆发心理准备有所不足,对美国策动西方媒体炒作和放大“中国傲慢论”尚缺乏足够应对能力,反映了中国仍需一段时间来适应互动模式调整。再次,中国与其他大国(特别是
12、美欧等西方大国)之间自身定位和利益格局调整,使得双方对所谓“核心利益”与“体系利益”认知差距被放大,政策协调难度增加。一方面,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自身定位,强调主权和领土完整传统核心利益正当性和长期性,以及承担“体系利益”适度性和渐进性。例如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强调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切实履行对发展中国家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承诺是国际气候变化合作中关键。另一方面,美、欧等西方大国不断抬高中国大国身份,要求中国以“核心大国”身份重新定义核心利益,大幅度提高承担维护“国际体系利益”国际责任,一些西方舆论甚至要求中国在诸如“世界经济再平衡”、“全球气候变化”、“伊朗
13、核问题”等领域扮演主要角色。应该看到,美国制造出“中美共治”舆论,既反映其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对中国借重客观事实,也希望以此来分担美国领导成本;欧洲大国则希望继续在气候变化、发展援助等机制建设和话题引领上掌握主导权。在可预见将来,双方在核心利益认知上差距难以缩短。第四,大国对外政策导向调整,增加了各自重大政治让步难度。尽管世界经济进入脆弱恢复阶段,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影响仍在持续发酵,大国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压力凸显,大国从危机时期强调国际合作不同程度地向服从国内政治议程方向调整,一些大国做出重大让步政治意愿降低,各种形式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应运而生,经贸摩擦政治化频率和强度
14、明显提高。尤其是美国,为了转移自身失业压力,威胁要对中国所谓“货币操纵”行为实施制裁,同时还联手欧洲、印度、巴西等国,谋求在IMF、G20峰会等各种多边场合,策动议题联盟,多管齐下对中国施加压力。三、对新时期发展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战略思考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全面成长中新兴大国,近十多年来,全面发展与世界上各主要国家关系,为自身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在新历史时期,中国应考虑如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与世界其他大国关系,使之不但适应中国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能够在新一轮国际体系构建中,为提升中国地位和作用创造一个更为有利国际空间。首先,中国应继续坚持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同舟共济精神指导下全面
15、发展与其他大国关系。尽管国际力量发展态势正日益多极化和均衡化,但在可预见将来,大国仍然在国际力量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大国是国际体系改革与转型核心力量,是应对日益尖锐复杂各类全球问题主角。没有良好大国关系,中国和平复兴所需良好国际政治、经济、安全、舆论环境就无从谈起。更为重要是,随着全球公共问题挑战日益严峻,大国之间相互依存利益纽带不断加强,大国合作共同应对、治理全球问题战略意义日益凸显,大国合作空间也不断扩展。同时,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各国对中国战略倚重势必持续提高,从而为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均衡发展以及互利共赢奠定了基础。其次,中国应明确与其他大国多层次战略定位,加快形成发展中美关
16、系与其他大国关系良性互动及相互支撑战略布局。新时期发展积极合作全面中美关系既符合两国长远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对中美两国期待和要求。正如2009年11月中美联合声明中所言,“中美在事关全球稳定与繁荣众多重大问题上,拥有更加广泛合作基础,肩负更加重要共同责任。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安全、繁荣而努力。”中美“(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伙伴关系”。中美关系这一定位说明,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不断提高以及在应对、治理全球问题中扮演日益重要角色,中美合作战略意义正被赋予新内涵。继续在战略上稳定中美关系,在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合作中发展中美关系,将有助于中
17、国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中美关系固然在我大国关系中至关重要,但美国对中国复兴战略怀疑和战略牵制、包括美国售台武器在内对中国核心利益损害等不利因素仍不时阻碍着双边关系发展,使得中美关系难以成为健康和稳定大国双边关系。鉴此,中国应积极拓展与日本、欧盟、俄罗斯、印度等其他大国关系,通过双边和多边等渠道,谋划更加均衡和良性互动大国关系布局。一是中日双方应进一步以亚洲为主要舞台,密切在地区事务中协调合作,包括区域金融安全等方面合作,用地区共同责任和使命意识来为中日关系提供强劲战略依托。二是中欧双方要正确认识各自在国际格局转型中地位和作用。欧洲尽管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仍是国际体系中关键力量
18、,特别是在应对全球各种挑战、改善全球治理方面,欧洲地位举足轻重。正如2009年第12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中所言:“中欧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在国际问题上拥有诸多共识,积极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实现世界和平、可持续发展和繁荣”。中欧双方需要不断为彼此关系战略性、全局性注入新内涵,为新时期提升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奠定思想基础。三是中俄应积极应对双方务实合作进入结构转型和战略升级阶段所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突出双方维护国际格局多极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共同历史使命,努力把中俄关系发展成成熟、稳定、健康、充满活力“新型”大国关系。四是中印应努力突出同为新兴大国身份认同,维护并扩大双方在
19、未来国际体系建设中共同战略利益。同时,重视扩大和深化双边互利合作经贸关系,提高在多边经济机制建设过程中政策协调合作水平。第三,加强新兴大国多边合作机制运筹,积极构筑中国大国关系战略支撑。正在共同兴起众多新兴大国是国际体系改革和构建中最具活力力量所在。在当前国际体系中,新兴大国一方面对缺乏发展中国家代表性现有国际机制表示不满,另一方面,普遍接受通过对现有体系进行渐进式改革,逐步机制化地提升自身在国际机制中权益。在此过程中,新兴大国还面临国际体系内传统强国各种牵制以及缺乏相互协调合力等问题。但是,新兴大国加强彼此间机制化合作意愿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大国不同程度地加
20、快了通过机制化合作来共同应对外部压力,协调各自利益步伐。“金砖四国”、“基础四国”、“展望五国”正在逐步发展成当今全球多边舞台上重要力量。中国与其他新兴大国应进一步从战略高度明确合作方向,以政治互信为基石,以务实合作为抓手,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开放透明为前提,不断提升相互之间战略协调及磋商机制化水平,扩大互利合作领域,逐步使新兴大国间对话机制成为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中可以依赖战略支撑。* 陈东晓,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PDF:下载 党十八大精神学习之体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八大简介十八大报告十八大观后感十八大思想汇报党代会制度 8 贯彻十八大精神浓厚氛围,切实把
21、学习宣传贯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二、联系实际,推动工作。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归根到底是要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十八大确定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增强工作主动性,奋力开创出富民强县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1、要在解放思想上寻求新突破。我们凤庆正面临着跨越发展、奋力赶超艰巨任务,解放思想尤为重要、尤为紧迫。怎样解放思想?一要有永不自满忧患意识。现在我们有些干部,总是站在凤庆看凤庆,沾沾自喜于已有成绩,小富即安、小进则满,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干事创业缺乏应有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心态,怎么能适应与日俱增竞争压力、怎么能应对层出不穷新矛盾、新问题,怎么能满足人民群
22、众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特别是我们凤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还需要国家重点扶持,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可骄傲资本,必须心存忧患,认清差距,奋起直追,加快科学发展步伐。二要有无私无畏开拓精神。解放思想往往伴随着风险,有人因此怕犯错误,怕丢乌纱帽,怕改革损害个别人利益而招致怨恨,所以当改不改、当断不断。而在当前形势下,如果畏首畏尾,丧失发展机遇,就无法赢得挑战; 9 表面看不犯错误、不得罪人,实际上是要犯历史性大错误,是要得罪大多数人。思想解放说到底是一场深刻思想革命,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阻力,允许有失误,也允许纠正失误。彻底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立志于向人民负责、向历史负责共产党人尤其不应患得患
23、失,而要多一份激情、多一份闯劲、多一份创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忠诚履职,无愧于民。三要有理性思辩科学态度。我们要始终立足县情,自觉地将科学发展观与凤庆实际结合起来,谋划新思路、出台新举措、寻求新突破。要紧紧地依靠群众,注重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按群众意愿来解放思想,在群众创造中解放思想,逐步以思想大解放,带动发展大跨越。2、要在科学发展上寻求新突破。我们凤庆最大问题是发展不快、发展不优问题,我们谋求发展不是常规发展,而是跨越式、超常性发展。实现这一目,就必须坚持“基础先行、工业主导、产业富民”战略思路,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以“云凤”快捷通道为纽带,以滇红生态为业园为载体新型工业化;以产业
24、化为特点高原特色农业;以县城为中心山地城镇开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实力。致力于扩大招商引资,以经济环境优化,吸引更多项目落户凤庆,充分盘活县内外各种资源。致力于基础设施改善,加快水、电、路、讯改造升级,夯实发展 10 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目标、团结一心、发挥优势、锐意创新,我们完全可以超常发展,后来居上。3、要在改善民生上寻求新突破。民生问题关系社会稳定、发展和进步。民生问题仍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在加快发展中,我们一定要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摆到县委政府工作突出位臵,作为干部忠诚履职重要内容,始终坚持做到心里想着群众,感情联系
25、群众,目光投向群众,脚步迈向群众,把人民群众新要求和新期待当作执政第一信号,把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更多地集中到老百姓最直接、最关心、最具体问题上,用更多对策措施对接人民群众最现实利益,努力使老百姓看到希望所在,看到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坚强决心,真正在改善民生上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要切实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就学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具体问题,使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具体更现实利益。4、要在党建设上寻求新突破。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富民强县目标顺利实现,关键靠我们党员干部。我们要按照十八大提出新要求,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
26、倡廉建设各个方面,使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要在党员干部中树立维 11 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大局意识,不尚空谈、兢兢业业实干意识,贴近群众、关注民生和谐意识,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创新意识,公道正派、勤俭节约廉洁意识,为科学发展、富民强县提供坚强政治组织保证。5、要在推进当前工作上寻求新突破。今年来,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县各项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在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内,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动力,切实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继续巩固和发展这种良好态势,确保全面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当前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财税任务要不打折扣。凤庆县今年财税工作面临着严峻形势,要自始至终抓住财税任务完成这个重点不放松。全县各乡镇和职能部门要统一思想,克服困难,抢时间,赶进度,进一步加大征管力度,千方百计组织收入入库,任何单位不得打折扣,必须确保应收尽收。二是重点工程要强力推进。对重点工程建设,各挂点领导要按照年初确定分工安排加强督促,各牵头单位要对照目标要求加强跟踪协调服务,确保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待建项目尽快开工、待批项目早日立项。特别是对保障性住房、三百三核、新家园行动计划等,全县上下要集中力量,切实加大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全力破解制约项目建设各类难题,促进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