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54.31KB ,
资源ID:8472779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727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1、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 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

2、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合适的。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诸予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

3、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亦可以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这一个视角特别能够说明儒家的起源。强调“诸子之学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的渊源;强调“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政治功利追求。儒学的形成离不开这两个方面的考察和探寻。在先秦诸子中,真正能够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结合得最好的正是儒学。儒学推崇的“六艺之学”,就是源于三代时期的王官之学;儒学本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那些最为杰出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其实就是儒家子学。将儒家

4、的六艺之学与诸子之学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儒学。儒学之所以能够在诸子百家中取得最大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学派是最为重视对夏商周的文明体系继承的学派,他们自称“述而不作”,通过“六艺之学”的整理、传播,继承了三代时期的优秀华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儒学又最希望通过切近的血缘观念、家族伦理来建立维护社会关系、国家秩序、天下安泰的价值体系、文化理想。因此可见,儒家的“经”与“子”各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和文化功能。从文化的渊源与地位来说,“经”是文化根本,“子”不过是文化枝叶;从思想创新与建构来说,“子”是思想主体,而“经”则不过是思想资源。和其他诸子学派比较而言,儒家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

5、。以这个观点来考察儒学,可以找到儒学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改编自朱汉民儒学的六经、诸子与传记)1下列对文章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代以来,一些学者认为诸子之学与西周王官之学存在渊源关系,诸子百家的主张皆出自王官之学。 B近代以来,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持怀疑态度的学者提出了诸子之学产生于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的新看法。 C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都属于儒家,那些杰出代表人物所著的包含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务实的政治功利追求的代表著作都属儒家子学。 D相对于诸子百家,儒学能够取得最大的成功是因为它最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重视思想的创新与建构。2根据文章内容,下

6、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在第段以儒学为例,证明了诸子百家之学的优劣取决于其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其他诸子之学真正结合的程度。 B对于“诸子之学”的产生,作者没有简单倾向于诸子之学“出于王官或“不出于王官”,而是提出了自己认为更合理的看法。 C文章前两段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辨析,为下文对儒学的论述提供了支撑。 D文章对儒学的阐述从历史传承和现实关怀两个方面展开,表明儒家的“经”与“子”各有特点,并阐明了两者间的关系。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于诸子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汉代以来为学者普遍认同的“诸子之学出于王

7、官”,在后代受到了挑战。 B因为“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所以,诸子百家大都对春秋时代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对现实问题提出思考,寻找解决办法。 C儒学在发展中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这是其学术思想体系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D儒家的“经”是其文化根本,代表了儒家的文化传承,而“子”是其思想主体,代表了儒家的现实关怀,二者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儒学。(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冯其庸的“大国学”孟宪实 如何评价冯其庸先生的学术,这是一个难题。或许,只有“国学”这个词语,概括冯先生的学术人生最合适。众所周知,国学概念是在近代国运背景下为应对

8、西学而产生的,国学因此成为国运的一个影子。艰难困苦,曲折沉痛,国运与国学的背景,就这样映照着冯先生的一生。 1924年,冯其庸出生在江苏无锡前洲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这一年,冯玉祥发动北京事变,把末代皇帝赶出故宫。抗战时期,少年冯其庸,经历过死亡威胁和失亲之痛。因为家贫,读书变得艰难,也变得奢侈。如果别人把读书当作义务,他则把读书当作享受。 以冯先生的经历看,他的国学修养,不能不归功于江南之地传统文化的丰富留存。冯先生总是说当年书少,读不够。他读论语孟子史记精华录都是在初中之前。有一次,二哥帮他一次性买来史震林的西青散记、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琅嬛文集,还有叶绍袁、叶小鸾、沈宜修等人的作品。有一

9、个朋友,家里富有图书但不爱读,随手送冯其庸两册,一部是王士禛的古诗笺,一部是袁昶的安般簃诗续钞。说实话,今天的中文系大学生的阅读书目,也未必有这么多。 冯先生的戏剧爱好和修养,也离不开乡土的气息。秋天的时候,无锡各地都保存着社戏的传统。在抗日战争的艰苦时期,一个以演昆剧著称的剧团,为挣口饭吃,在前洲镇演出了很长时间。包括冯其庸在内的一帮学生,不用买票就可以入场听戏,时间久了,冯先生与一些昆曲名角渐渐熟络起来,并与他们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1943年夏天,冯其庸再次失学,先是回乡务农,后来以教书为业,但读书写作,已经成为其日常功课。他的国学素养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饥一顿饱一顿”地持续修炼着。

10、 1946年初,冯其庸入学无锡国专,接受了系统的国学教育。在当时西风劲吹的大环境下,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学术的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冯先生至今记得朱东润先生开设的史记课和杜甫专题,他正确的学问方法,很自然引得学生登堂入室。冯振心先生开设的说文解字课,让他看到了学问的深奥。有一次,钱穆来国专讲学,告诉学子要从大处着眼,称作“我见其大”,这让冯先生特感震撼。 “文革”结束,在所有的运动冲击过后,冯先生留下了累累硕果。瓜饭楼丛稿分作三个部分,共三十三卷。另外,还有瓜饭楼外集十五卷已经提交商务印书馆。 冯先生的国学基础,归于文学的范畴似乎过于狭窄;他的许多国学之思,在后来的新学科中,无处投放。直到20

11、05年,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成立国学院,盛情邀请已经离休十年的冯先生出山,他一生的国学积累,才终于找到了安身之所,他倡导的导师制、游学制和国学论坛等办学特色,至今都在国学院施行。(有删改)【相关链接】 冯其庸先生以其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 (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4下列对冯其庸成为大国学家原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冯其庸虽然出身农家,家境贫困,但是他孜孜求学,享受读书过程,涉猎广泛。 B江南之地

12、传统文化的丰富留存,使冯先生耳濡目染,获得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C无锡国专一枝独秀的系统国学教育,众多名师的指点,使冯先生登堂入室。 D在国学院施行的导师制、游学制和国学论坛等办学特色,深为世人学者钦叹。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冯先生通书画,兼文史,擅红学、西域学,所涉浩瀚,故国学最能概括其学术人生。B无锡的社戏传统,与昆曲名角的终生友谊,都促进了冯先生的戏剧爱好和修养。C文中列举史震林、袁昶等人的作品,意在说明当今中文系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堪忧。D朱东润、冯振心和钱穆等大师的讲学,给予冯其庸学术上的启迪,使他受益匪浅。E. 冯其庸入学无锡国专时,由于当时中国

13、境内的国学教育超过西学,他开始了系统的国学学习。6文中说“国运与国学的背景,就这样映照着冯先生的一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国运”对冯其庸先生的“国学”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夹克衫王溱陈立这些日子燥的牙花子都肿了。陈立是理发员,在市政府大楼里的理发室工作。一天,吃了午饭,陈立坐在沙发上刚要眯眼休息一会儿,一个小伙领着一位穿着夹克衫的中年男人走进来。陈立定眼一看,是市长。以前在电视上见过。这天陈立下班回家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老婆查体发现肺上有块阴影。老婆哭了。第二天复查得知,是肿瘤,假不了,但良性恶性要活检才能最后确定。陈立立马觉

14、得头都大了,无论怎样,手术避免不了。这一做手术,钱就会像流水般花出去。陈立的背上像压上了一尊石磨。祸不单行,女儿所在的饭店经营不善,闭门歇业。女儿失业了。陈立有些落魂失魄,拿着推子两眼分神,以至于被剪发的那位科长都看了出来,忙问怎么了?陈立说没事没事,只是昨晚睡得晚了,精神不好而已。人家科长不是好糊弄的,非要刨根问到底。陈立只好如实相告。科长说,我只负责透个信给你,最近市里一家私企马上要上市,他们那里的待遇非常高。你女儿如果能进这样的企业就好了。科长给陈立留下了这个企业的名字,然后说你找找人帮忙,未必没希望。陈立说找谁好?科长说,当然级别越高越好。就看你的本事了。可我认识谁呀?陈立摊开两手说。

15、远在天边近在跟前啊!科长看了看理发椅笑着说。开口求市长吧,只有他能帮上这个忙。陈立又不敢对市长开口。那天市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但那天市长的声音很大,陈立从言谈中听得出,因为一个属下要市长帮着给他的亲属安排工作,市长正对下属发火。放下电话,市长又对站在一旁的秘书说,以后记住,凡是找我办这种事的统统给我挡出去。八项规定说得多清楚了,还抱幻想。陈立听了,庆幸自己没开口,否则一顿批评是少不了了。中午市长又来了,依旧穿着那件深蓝色的夹克衫。陈立发现市长很喜欢穿那件夹克衫,除了炎热的夏天,夹克衫几乎不离身。有一次陈立给市长理完发,拿衣服时发现,衣领都有些发白了。陈立纳闷,市长怎么就不换件新夹克衫?突然,陈

16、立的手机响了。市长被铃声惊醒了,诧异地抬起头来望着陈立。对不起领导,我接个电话,是女儿的。陈立边说边按下键盘,秘书想上来阻挡,市长挥挥手让他退到一边。女儿的哭声传来了,陈立一下子收紧了心。陈立已经明白,女儿的哭声便是坏消息。果然,老婆的胃部又发现了阴影。陈立的手颤抖着,声音也在颤抖,眼里的泪水在打转。市长见陈立扣上电话,忙问,怎么回事?陈立强忍着痛苦摇摇头说,没事,没事。继续拿起剪刀。好了,先说你的事。市长一把扯下身上的围巾对陈立说。真的没事。陈立的眼圈都红了。别忍着。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毕竟是市长,有些忙帮得上。陈立哽咽着把老婆有病的事告诉了市长。好了,我知道了。调车送陈立去医院,市长对秘书

17、说。您的头发秘书迟疑着说。我的头发怎么了,比病人还重要?别紧张,也别惊慌。有句话叫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有句话叫天无绝人之路,要有信心。市长拍拍陈立的肩头安慰道。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是大圆满。陈立老婆在市里最好的医院,找了最好的医生做了肿瘤切除。女儿如愿进了那家私企。这一切都是市长关照的结果。陈立和老婆商量,无论如何要感谢一下市长。怎么感谢也犯了难,市长缺什么?什么也不缺。陈立想起市长那件夹克衫。市长坐在理发椅里看着陈立托着那件跟老婆跑了好几家商场买来的夹克衫,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啊,谢谢你们。我收下了,我喜欢夹克衫。但要付钱。这是原则。你们帮我买来就是情谊,我收了就是领情。后来陈立发现,市长还是

18、一直穿着那件旧夹克衫。他悄悄问秘书,秘书告诉他,你知道那件夹克衫是谁给他买的?市长的母亲。老人家已经不在了,但市长一直不肯丢弃。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小说中的科长,是一位细心、富有同情心的人,他想帮助陈立解决困难,但爱莫能助,便大胆告诉陈立去找市长。B. 小说运用倒叙的方式,开头写“陈立这些日子燥的牙花子都肿了”,设置了悬念,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C.陈立接女儿的电话,陈立主动向市长诉说自己家庭遇到的困难,以及市长叫秘书调车送陈立去医院,是故事的高潮部分。D.小说写市长的秘书,虽寥寥几笔,但血肉丰满,一笔“想上来阻挡”,一笔“您的头发”,

19、写出了秘书的个性。E.小说写“陈立托着那件夹克衫”,“托”字很传神,表现出他毕恭毕敬的神态和对市长的感激的心理。8小说中的陈立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以“夹克衫”作标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杨绘,字元素,绵竹人。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名闻西州。进士上第,通判荆南。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惟日不足,绘未午率沛然。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吏请摄穿窬盗库缣者,绘就视之,踪迹不类人所出入,则曰: “我知之矣。”呼戏

20、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诏遣内侍王中正、李舜举等使陕西,绘言:“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曾公亮请以其子判登闻鼓院,用所厚曾巩为史官。绘争曰:“公 亮 持 国 名 器 视 如 己 物 向 者 公 亮 官 越 占 民 田 为 郡 守 绳 治 时巩 父 易 占 亦 官 越 深 庇 之 用 巩 私 也。”帝为寝其命。绘亦解谏职,改侍读,绘固辞,滕甫言于帝。帝诏甫曰:“绘抗迹孤远,立朝寡援,不畏强御,知无不为。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今日之除,盖难与宰相并立于轻重之间,姑令少避尔,卿其

21、谕朕意。”绘曰:“谏官不得其言则去,经筵非姑息之地。”卒不拜。未阅月,复知谏院,为御史中丞。时安石用事,贤士多谢去。绘言:“老成之人,不可不惜。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免役法行,绘陈十害。安石使曾布疏其说。诏绘分析,固执前议,遂罢,知亳州。元祐初,复天章阁待制。卒,年六十二。(宋史杨绘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B.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

22、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C.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D. 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制诰,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统称;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为官职名。B.致仕,指官员被迫退休或被辞职归家。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C. 卿,在古代可以用来代表“你”,但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D.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

23、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仁宗”即是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的年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绘聪明能干。少年杨绘以爱读书名闻西州,为官后表现出极强的办事能力,如为开封推官时,他的办事效率比其他官员都高。B.杨绘很有个性。与宰相曾公亮产生矛盾之后,皇帝解除了他的谏官职务,对他失去信任,贬他为侍读,杨绘拒绝了这一任命。C.杨绘坚持己见。杨绘认为王安石实施的“免役法”有十大危害,他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却因此被降职。D.杨绘仕途坎坷。虽然才华出众,却因年少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后来又分别因为反对曾公亮和王安石而被罢官。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24、语。(10分)(1)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5分) (2)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登楼 (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注】玉垒:山名。 西山寇盗:指吐蕃。 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14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

25、的种种观感。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E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

26、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5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有哪些?(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描写阿房宫的奢靡,其中将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相比的两句是:“,”庄周提出了“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的哲学命题,李商隐借此在锦瑟中写到“,”,以表达迷离之悲秋、难言之冤愤。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醒统治者北伐当有万全准备,否则会像刘义隆一样,落得“”的结局。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7、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式。 B、面对国外企业的步步紧逼,我国汽车业最有能力反戈一击,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胜利。C、这两次考试他都是全班第一,可爸爸对他非但不赞一词,反而说他学习不够踏实,思考不够缜密。D、这位先生对论语的解说,具有很鲜明的时代性,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宫墙里全部是果树和庄稼,郁郁葱葱,整整齐齐,仿佛在暗示着失去的繁华和喧嚣,让人从树影婆娑中隐约

28、感受到历史的嘈杂和一代枭雄指挥若定的风姿。B. 截至1 0月底,成都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为市民和城乡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4 5 9 1 3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 9 22件,超额完成任务。C. 我国古代城池的北门常常被称为玄武门,我想这可能是因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历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所以统治者有意用张牙舞爪的龟蛇状的玄武威慑外敌。D.只有新闻工作者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挖掘到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采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报道。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纯朴自然的民谣, 古典雅致的诗词,流淌于其间的,都是高雅文化的血液。 诗歌的用

29、处,正在于其可以唤醒人们富于联想、善于感发的心灵。这句话, 适用于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一部作品, 充斥着庸俗、低俗的元素,弥漫着无聊、空洞的气息, 能赢得一时火爆,但却难以持久。1 A除了还有当然更/尽管B不管是还是/同样也假如或许C不论还有因此/只要即使D/甚至但是而且假若虽然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无根萍是全世界最小的开花植物。它本来不具备生存和发展的优势, ,反而生机蓬勃地开拓出一个广袤的萍的世界。无根萍生存之道有两大招。 。它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在短短的36小时内长出一个新的植物体。第二个绝招是

30、不断“缩小”“退化”。一般生物是顺向演化的,但无根萍 。演化到最后阶段,它几乎简化成了“一团细胞”,花只剩一枚雄蕊和一枚雌蕊。这种简单的构造使它更容易大量复制繁殖和传播。21下面是某校“朱子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1.岳某用手机在某订餐软件上订购了一份外卖快餐,因送餐时间较长,引发不满,遂在该订餐软件王某店铺的评论栏中写下带有辱骂性词汇的差评。店家王某携带菜刀来到受害人岳某住处找其理论,发生口角,王某将受害人打伤。2.南京市民小董在某购物网站上给男友买了一件毛衣,因卖家发错了货而给出差评。几天后,遭到陌生人拳打脚踢,要求将差评和投诉撤回。3.广州一女生使用某快车后给司机差评,之后竟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至某交友网站上,司机还配发编造的故事,称该女生是要交友,因此其手机微信不断遭到陌生人骚扰。对以上事件,你有什么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 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