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9.31KB ,
资源ID:84725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725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docx

1、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 比较第1课时 过生日第2课时 下课啦第3课时 跷跷板第二单元 比较第1课时 过生日教学内容:教材P18。 教学目标: 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能正确比较以内数的大小。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 教学重点: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逻辑推理,解决多与少的比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们,今天笑笑过生日 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他们想比比看谁的蛋糕大呢?你们想不想去参加他们的活动呀?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图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想一想。2.汇报交流师

2、:你看到了他们三人谁的蛋糕大?谁的西瓜大? (学生汇报。)3.动手操作(1)师:谁愿意说一说,哪块蛋糕最大?(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指一指:说一说?请用学具表示出来。(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4.设疑激趣师:(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5.探究方法(1)看一看哪个杯子装水多?师问:想一想水杯装水多少是和什么有关系?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引导)动手操作:比较水杯里水的多少,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水杯的粗细及水面线的高低多少来比较,还可用倒水的方法来比较?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操作。 展示、

3、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说一说?其他同学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交流) (2)深入思考两个瓶子不一样那我们怎么知道那个装得多呢?机灵狗:揭示两个瓶子谁高,谁装水多?这是真的吗? 笑笑:不一定,我们倒到杯子里试一试?谁知道这是为什么? 淘气:我们还可以把高瓶子里的水倒空,再把矮瓶子里的水倒进高瓶子,这是为什么? 智慧老人:还有别的办法吗?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怎么比?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谁比谁多(少)。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P19第1题。 通过观察比大小,并表示出来 (2)完成教材P19第2题。 通过观察三个量的关系比大小,交流方法。 (3)

4、完成教材P19第3题。 借助相同的杯子解决问题,交流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这一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 第2课时 下课啦教学内容:教材P20。教学目标: 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活动,初步感知两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关系。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教学重点: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活动,初步感知两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教学过程: 一、比身高1擂台赛。(1)请班上自认为长得很高的同学上台当擂主,其他同学挑战。当两生在台上比身高时,其余同学在台下当裁判,由A,B,C三名学生一一与擂主

5、比高矮。 (2)再请一生D(教师事先掌握该生比擂主稍矮一些)上台挑战,但在比高矮之前,请全班同学闭上眼睛,让生D悄悄站在预先准备好的两块砖头上,使其稍高一些,再用布将两人围起来,准备好后请全班同学睁开眼睛比较高矮。当学生睁开眼睛先是喊出生D高后,看见老师用布围着两位同学时,觉得非常奇怪,强烈要求将布取下。此时全班沸腾了,课堂上第一个高潮出现了。每个学生都在嚷着:“不公平!”此时,教师追问:“哪里不公平?”学生表现出对“作弊”的极度不满,要求双方脱鞋再比。(3)在否定错误方法后,用正确方法再比较出两生谁高、谁矮。(设计思路:本教学环节是突破本课重难点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一方面掌握了正确的比较高矮

6、的方法;另一方面,得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2、四人小组中互比身高。(1)在四人小组中,互相比较高矮,有能力的小组还可将四人身高排出顺序。学生在比较的时候用不同的方法,如:背靠背比、分别靠在墙上比、借助工具(尺子)等,充分发挥互帮互助的学习精神。(2)学生汇报小组中身高比较的结果,并说明用了什么方法、应注意什么、出现了什么情况。在陈述过程中,学生能将注意细节说出,如:脱鞋、挺胸、不能踮脚、 尺子要放平等。能清楚地用语言叙述,如:生E与生F比,生E比生F高,生F比生E矮。(设计思路:本教学环节使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通过汇报,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比高矮的方法。)二

7、、两根跳绳比长短 方法:先对齐再比较。学生交流对齐方法,拉直一边对齐。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P21第1题。 通过观察比高矮。 (2)完成教材P21第2题。 通过观察,找出哪根绳子最长,交流方法。 (3)完成教材P21第3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四、课堂小结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总结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技能进行了总结,对情感体验进行了总结,也表达了各自的喜好。) 五、作业。第3课时 跷跷板教学内容:教材P22。教学目标: 利用已有的经验,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通过“掂一掂”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

8、物体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师:星期六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他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动物们最喜欢玩什么?(课件演示) 2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3小朋友们真厉害,能看出谁轻谁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借助学生玩“跷跷板”的经验来创设情境,让卡通狮子和老虎坐上了跷跷板,充满童趣,使学生对比较“轻重”的学习立刻就有了既新鲜又亲切的感觉,也激发了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究。) 二、实践操作,体验轻重1说一说。师:现在就请狮子和老虎休息一会儿,咱们大家来

9、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两样东西来比,一眼就能看出谁轻谁重。(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回答较精彩的学生很高兴地得到了一颗“乐乐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积极发言,不仅能例举出许多生活实例,而且大胆比较卡通形象的轻重,思路开阔,而且很有个性,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就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数学”。)2掂一掂。(1)观察自己课桌上的文具盒和学具盒,猜一猜谁轻谁重。现在,请把你的文具盒放在一只手上,学具盒放在另一只手上,两只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感觉一下,文具盒和学具盒谁重谁轻。师:请小朋友把轻的举高一些(生把学具盒举高了),把重的放低一些(生把文具盒放低)。(设计思路: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东西,引导学生先动

10、脑猜一猜,再动手掂一掂,获得对轻重的感性体验。)(2)师:你们想不想再掂一掂?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橘子(出示质量差不多的苹果和橘子各一个),谁来试一试?师拿给学生,比一比,什么重,什么轻?还有谁想试试?(3)师:现在小朋友们的意见都不一样,究竟是什么重,什么轻?我们拿不准,那该怎么办呢?师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给予适当的评价。3称一称。(1)师:刚才大家想了很多好办法来比较苹果和橘子谁轻谁重。因为它们差不多重,用手很难掂出来,所以得请一些工具来帮忙。用秤可以称,老师这里还有一架天平,也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比较轻重的工具。师:(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两边托盘里没放东西或两边放的东西一样重时,天平的两边是

11、一样高的,平平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苹果和橘子究竟谁轻谁重。(师操作,把苹果和橘子放在两边托盘里)谁能看出来?学生自由发言,说明理由(因为看见天平的两端不平衡了,放苹果的这一边低,说明苹果比较重,放橘子的那一边高,说明橘子比较轻)。师:我们还可以看指针,它偏向哪一边,就可以说那一边是比较重的东西,另一边是比较轻的东西。(2)师:你们还想自己称一称吗?要求:找一位小组内的小朋友合作,比一比两人的东西,谁的重,谁的轻。(每组有不同的称东西的工具。)(学生积极性空前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3)小组汇报,师适时给予鼓励,其他学生也可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对汇 报学生给予评价。(4)师:(出示

12、石榴、苹果、橘子各一个)这是瓜果飘香的季节,老师也想称一称,先拿石榴和苹果比 师:猜一猜,这三个水果,谁最重,谁最轻?(小组讨论:为什么?)请学生汇报,说明理由。(设计思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轻重的相对性,体会到比较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同时也判断出最重与最轻的物体,培养了初步的观察和推理能力。)(5)师出示两包糖果。(师准备两包包装袋不透明的糖果,大包的轻一些,小包的重一些。)猜一猜:谁轻谁重?(生都指着大包的说重。)师:为什么?师:请你来用天平称一称。(生操作,下面的学生看到比较的结果和他们说的相反后,都露出疑惑的表情,发出惊叹声。)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想对大家说什么?(立刻就有学

13、生举手。)(学生通过自己亲眼所见,了解了物体的轻重与大小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大的东西不一定就重,小的东西不一定就轻。)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P23第1题。引导学生明确题意,独立完成。师:你为什么在香蕉后面画圆,橘子后面画勾?(生说明理由。)轻的画,重的画。 2、完成教材P23第2题。学生明确题意后独立完成。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知道谁轻谁重的?你发现了什么?四、课堂小结1小朋友们,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学得愉快吗?老师也很高兴,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出色。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又有哪些 进步?2你认为我们班今天谁的表现最棒?哪个小组最值得你学习?你自己的表现呢?(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五、作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