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扎实为民履职责XX(XX)/党团工会/事迹材料 扎实为民履职责 作者:张立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824更新时间:2004-11-13扎实为民履职责记县人大代表、丰乐镇鼠场村党支部书记韦仪多年来,韦仪带领村民克服千难万阻,绿化荒山,山变绿了;建自来水,水畅通了;建设校园,校园靓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反季节蔬菜种植等项目,群众富了。如今的鼠场村正在大步的走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他连续3届被选为县人大代表,连续6届被选为镇人大代表,获得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支书等众多殊荣。他当了3年村副主任,当了10年村支书,被村民称为“放心”好干部。他就是丰乐镇鼠场村党支部书记韦仪。从前的鼠场村是贫
2、穷的,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鼠场村在过去曾是一个“三不通”和“三靠村”,即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吃粮靠回销。荒坡石山沉睡千百年而未被开发利用,祖祖辈辈梦想富裕,却找不到一座通往现实的桥梁。直到1978年村民人均吃粮仅15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200元,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0以上。村民主要以种田为生,一年收的粮食只够吃半年,还有的户只够吃三四个月。1978年11月,18岁的韦仪带着梦想参了军,在部队中,他养成了一种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服输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在当村支书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了他无穷的力量,让他勇往直前,直到成功。1982年11月,韦仪退伍回到村中的他仍积极要求
3、上进,1985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他的想象中,村里应该有所变化,可是呈现给他的却是山河依旧,唯一改变的是,三都经丰乐至都匀的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方便了一些。一次,他正在家中吃饭,听到外面有人号啕大哭,跑出去一看,原来是村里的一位农户家中死了一头小猪,而这头小猪就是这位农户的全部希望。还有一次,他见到村民死了一只母鸡,大哭不止,因为全家都指望着这只母鸡下蛋换个油盐酱醋什么的。这两件事对他震动很大,在他心中也产生了这样一个愿望:带领村民走出贫穷,过好日子。1992年,在村委换届时候,韦仪被推选为村委副主任候选人,听说丈夫要当村干部,妻子有些不愿意,劝他说:“村里那么穷,你怎么干呀,咱们一不缺
4、吃,二不愁穿,你惹那麻烦干啥?”韦仪却说:“咱们虽然不缺吃、不愁穿,可村里大多数还缺吃少穿,正因为村里穷,我这个受党教育多年的人才要站出来啊。”见丈夫如此坚决,通情达理的妻子也没再说什么。就这样,韦仪被选为村委副主任。这一年,他32岁。在当村副主任期间,他积极协助村支书和村主任分析全村贫穷的原因,探索村级经济发展路子,一心一意带领群众谋发展。与村两委干部召集村班子和党员开会,商讨今后村里致富的出路,会开了一次又一次,出路想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先从绿化荒山开始。可真要造林了,不少村民都不同意。有人说:“以前栽了多少回树,都要栽到锅台后了,可年年不见活,你让我们栽,你能保证都活吗?”有人
5、直接说:“我就是不栽,看能把我怎么样?”一心想带领村民致富的韦仪遭遇当头一棒,可在部队锻炼出来的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告诉他不能退步,于是他和村领导又召开村干部会、党员会、组长会、村民大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植树的好处,讲造林的优点,最后村民终于同意上山。那年春天,他带领村民在巴艾一、二组大干近一个月,大大小小的会开30多个。上到70多岁的老人,下到10多岁的孩子,都参加了植树。坑挖了,树栽了,可还有人跟他叫号,有的人故意把牲畜赶到刚栽好树的山上,还放出话:“你栽树,我就祸害树。”为了保证树的成活率,他就建议村里建立护林小组进行维护,而且规定:凡是破坏树的人重罚。鼠场村的荒山绿了,真的绿了。19
6、95年,在村党支部换届中,他被大家推上了支部书记的位置。上任之初,村里有吃水难,都是要到河里去挑。他意识到,只有解决好水的问题,才能发展好生产,稻田需要水,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水,养殖的牲畜也需要水。他提出要在与造林一样,修建自来水工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刚开始修时,村民有意见,说:“我明天不在这住了,我也不修了。”韦仪说:“水是大家都要用的,也是你要用的,只要你在这一天就得修一天”。他一方面说服群众参加,一方面向上级联系,争取上级的支持。为了让全村人早日吃上自来水,韦仪跑镇里,到县里,找有关部门,说了多少好话,跑了多少趟腿,他记不清了。为了修自来水,每次到县城办事,他都挑最小的饭店进,吃最便宜的饭
7、,常常是一碗粉、一碗面条或一碗酸汤饭。经过争取最后得到了水利局的大力资助,群众集资近2万元资金后开始进行建设。由于工程涉及到要过一些村民的稻田,有的村民就不愿意了。有的村民干脆就不让过,有的村民说要补偿费。韦仪说:“这是给咱自己引水,是造福子孙的事情,老少爷们,你们就理解理解吧。”想到韦支书这些年为了村里的事操心受累,村民们都理解了。困难很多,阻力很多,可是不服输的韦仪还是化解了一次次矛盾。在随后很短的时间内,投工2000余个,分别有巴艾、鼠场两个自然寨修建成了2400米自来水管道,终于把清纯的山水引进了全村家家户户。村里的学校是危房,后来村里翻修了一次,又重新盖了一所,在韦仪的心中,是多么希
8、望村里的孩子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有建房指标,于是他东奔西走,通过本村在县里的一位干部,与有关教育部门联系,最终确定在他们村建。从1996年开始,经过六个月,投资14万元的教学楼终于盖了起来,看到孩子们有了好的学习环境,韦仪笑了。怎么让村民快点致富,这是韦仪一直在琢磨的事,造林毕竟效益慢,不能光瞅着老百姓受穷。经过鼠场村“两委”班子细致的探讨研究,一致认为鼠场村地势平坦且海拔低,气候温和,四季雨水均匀,具有天然温室的效应,是发展种植反季节蔬菜最有利的条件,可以利用种水稻后的早春时期种植反季节蔬菜。说干就干,他率村“两委”班子带领村里的科技积极分子陈贞才等
9、人搞起了20多亩的反季节蔬菜种植。种上的辣椒和番茄,由于精心管理,当年获得成功,创亩产值1000多元,比种植油菜或麦子多收入700余元。同时,在收完早菜后,又种上水稻,虽然延迟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当年每亩水稻产量还可收600斤,只减产了40%。种植水稻收入由原来的主要收入一下子转为次要收入,而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由原来的次要收入变成了主要收入,引起了群众关注的目光。1997年,20多位群众也跟着村干部们种了一季的反季节蔬菜,同样在收获完早菜后又种上水稻,收益一样的好。成功的事实成了有效的宣传力量,许多村民纷纷加入到种植反季节蔬菜的行列中来了。为加快反季节蔬菜的推广种植,掌握种植技术,他积极与县农
10、办、县农业局等科技部门联系,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到鼠场村,对村组干部、科技积极分子、青年农民进行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大家种植反季节蔬菜的积极性高涨,2001年种植面积已由1996年的20多亩发展300多亩。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群众在种植上基本形成“菜为主,稻为辅”的生产模式,即“菜+稻+菜”循环种植模式,在水稻收割(9月初)后,及时利用遮阳网等降温设施种上延秋蔬菜(其间在11月初左右进行早春蔬菜育苗),到12月份左右进行收获;在来年的元月份左右开始进行蔬菜苗的移栽,收获至6月底至7月中旬(其间按水稻生育期进行育秧苗结束;然后栽上水稻秧苗,9月初进行收割。这样,循环往复,真正
11、形成了“菜为主,稻为辅”的生产模式。虽然种植反季节蔬菜,呈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农民得到实惠,种植积极性高涨,但由于诸多因素,大多数农户与外界交流少,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生产、销售各自为阵、单打独斗,导致生产形不成规模,销路不畅,产量产值低下,蔬菜种植效益不高。为改变现状,促进蔬菜产业化经营,农民切实有增收,他组织村委会发起,及时成立了鼠场村蔬菜种植协会,现有董事3人,会员19人。协会的宗旨和任务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科技为动力,实现购种、育苗、栽培管理、销售条龙服务,方面组织协会覆盖区农户生产适销对路的蔬菜农产品,进行组织销售;另方面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
12、,在生产中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培训和对外交流等,向农民编发生产技术和销售信息,努力将覆盖区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无害化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带动周边村寨和乡镇,推动全村种植业向高效化、优质化发展,达到共同致富目标。经过协会的积极组织,农村经纪人活跃于田间,收获期一到,村里每天均有3至5辆停于村组公路沿线进行收购反季节蔬菜,及时运往周边的县市城镇,确保销售渠道的畅通,使种植户得到最大的收益,进一步推动种植业的发展。现在,鼠场村有228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通过“菜为主,稻为辅”的生产模式走种植致富路子,种植已由零散种植变为规模成片,面积由原来的2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亩,创年产值195万元,其
13、中反季节蔬菜就创年产值达165万元,村民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3年鼠场村被列为三都县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2003年,实现人均纯收入2504元,人均占有粮350公斤,分别是1995年3.5倍、1.5倍。2003年,全村因采用“菜为主,稻为辅”生产模式受益,新建房屋51栋,55户家庭购买了电视机,28户家庭配置了VCD或卫星接收机,5户家庭购买了摩托车,有3户家庭添购了农用运输车。同时,村里建有活动室、办公室和群众自发组织的演出文艺队,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而作为县乡人大代表的他,心系选区群众,积极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认真倾听取群众的呼声,作为人大代表,积极为民
14、办事,认真地履行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在闭会期间,他坚持参加代表小组活动,经常和选民一起探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在县人代会上,他更是为民代言,为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献计献策。几年来,或领衔或与其他代表一起提出关于修建三都经大河、丰乐至都匀的油路、三都经大河、合江至独山县的公路改造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一些意见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都三”得到修建,“都独、公路得到改造,对发展一方经济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2001年,他提出的修建鼠场、新立村小河边拦河坝的建议得到了县有关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投资4万元,群众投工1000多个工,修建成了小河边拦河坝,使鼠场、新立两村的160户,近300
15、亩良田解决了灌溉问题。2002年鼠场村1、2组有一片农田在上年遭受洪水的袭击,拉江沟河堤缺堤,洪水泛滥,冲毁农田4亩,淹没良田良田45亩,造成1、2组群众当年粮食减收1万多公斤。身为人大代表和支书的韦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过“三个代表”的学习,韦仪同志带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对全村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为群众解忧解难。通过向上级有关部门多次反映,争取得到了县农委的大力支持,解决资金15242元,水泥24吨,群众集资4140元,投工540个,通过四个多月的奋战,总长110米,高1.2米的防洪堤终于竣工建成。50多亩的良田得到灌溉和免遭洪水的危害,
16、确保鼠场村1、2组20多户的群众粮食稳产增收,深受群众好评。去年的一天,他在走访选民、联系群众时,听到当地群众反映,村小学规划不合理,群众来往劳作都要穿过校园,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于是他立即着手了解具体情况,在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鼠场小学群众走道改建要求的建议,镇政府非常重视,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1万元进行征地,对学校的道路进行改道,使这一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作为一名基层的人大代表,韦仪一直勤勤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事,他以自己一颗火热的心赢得了村民的信任。辛勤的劳动,艰苦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老百姓之所以信任他,是因为他廉政。”村民说。“在全镇乃至全县,韦仪都是一流的好干部。
17、”镇党委书记这样评价。为了接受村民的监督,他在村里刷了一块黑板,实行村务公开,一个季度公布一次。另外出台政策,村民只要有疑问,可以查,可以找,如果查出问题,查出多少钱村里给补多少钱。实行村务公开以来,没有一个人来查。他有个规定,村干部出差,只报住宿费、车费,不报饭费,只补助5块钱。有的村干部说:“5块钱还不够一个菜钱呢?”可他却说:“村里还不太富裕,就得节俭才行。”一次,韦仪和几位村干部到县里办事,中午吃饭花了60块钱,结果老板给开了发票。韦仪说“我要发票干什么?我们村里不兴报饭费。”老板说:“没见过你这样的人,别的村都兴报销,你们村倒怪了。”村民们想起当年修拦河坝的事时仍历历在目,一天,天已
18、快黑了,还要下雨,修坝的群众要走。他坚持说:“不能走,必须干完,要不雨一冲水泥就全完了。”他顶着雨带头干,最后抹完,又盖好,而他和群众早已成了落汤鸡。韦仪就是这样,一心为村,一心为民,得到了村民的拥戴,而他却很少想到自己。韦仪当村支书,一年工资1400多元,而他每月的手机费就80多元(手机是自己卖的,电话也大多数是为村里办事),一个月除了柴米油盐每月就要支出300多元,他这点工资远远不够。对于他的工资,妻子曾经这样埋怨过,她说“当个支书,真是好别人,亏了自己”。今年,自己种的早黄瓜正合采收,韦仪忙,没办法,只有请人去做,结果只赚了几十元。现在韦仪家里田地都是妻子一个人干,实在忙不过来,就雇几个人,韦仪没有时间,他已把全身心都扑在了村子里。写到这些,笔者的心不禁一颤,多好的村支书啊,祝愿他好人一生平安,祝愿他工作一帆风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