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56.04KB ,
资源ID:84598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598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张青春课程设计电子秤ad转换器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张青春课程设计电子秤ad转换器版.docx

1、张青春课程设计电子秤ad转换器版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课题: 数字式电子秤设计 班 级 测控1101班 学生姓名 蒋平 学号 1101203115 指导教师 张青春 淮阴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年 6月 20 日一、 系统方案设计1.1概述数字电子称通过传感器将被测物体的重量转换成模拟的电压信号,较小的电压信号通过应用放大系统进行准确、线性的放大,以满足模数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放大电路采用四运放集成电路LM324中的三个运放组成的仪表用放大电路。仪表用放大器具备足够大的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和高共模抑制比的特点。放大后的模拟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电路变成数字量,模数转换电路采用模数转换

2、芯片7107实现。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显示电路采用四块分立的七段LED显示电路进行显示。本设计中通过改变放大电路的增益,从而达到转换量程的目的。由于被测物体的重量相差较大,根据不同的侧重范围要求,需对量程进行切换。1.2系统方案框图二、 工作原理2.1检测原理当被称物体放置在电子秤的称台上时,起重量便通过称体传递给称重传感器,传感器随之产生力-电效应,将物体的重量转换成与被称物体重量成一定函数(一般成正比关系)关系的电信号(电压或电流),此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滤波后传达给A/D转换器进行转换,数字信号经一定的电路进行输出显示。由于本次课设我们使用的是

3、硬件电路,采用芯片TC7107,这个芯片是3位半的ADC转换芯片,一般的万用表上使用的芯片,很经典的双积分AD,带显示驱动,可以直接把显示数码管与芯片连接进行显示,电路结构比使用单片机来做简单得多,原理也清楚明了。2.2传感器的选择2.2.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组成以及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力,通过它产生的金属弹性变形转换成电阻变化的元件。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常用的电阻应变片有两种:电阻丝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本设计中采用的是电阻丝应变片,为获得高电阻值,电阻丝排成网状,并贴在绝缘的基片上,电阻丝两端引出导线,线栅上面粘有覆盖层,起保护作用。电阻应变片也会有误差,产生的因

4、素很多,所以测量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其中温度的影响最重要,环境温度影响电阻值变化的原因主要是:1、电阻丝温度系数引起的。2、电阻丝与被测元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的不同引起的。对于因温度变化对桥接零点和输出,灵敏度的影响,即使采用同一批应变片,也会因应变片之间稍有温度特性之差而引起误差,所以对要求精度较高的传感器,必须进行温度补偿。由于惠斯登电桥具诸如抑制温度变化的影响,抑制干扰,补偿方便等优点,所以采用惠更斯测量电路精度高、温度特性好、工作稳定等优点,广泛用于各种结构的动、静态测量及各种电子秤的一次仪表。该称重传感器主要由弹性体、电阻应变片电缆线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4.1-1所示: 图2.2.1称

5、重传感器原理图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R1R2R3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utKE。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所示:图2.2.2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2.3测量电路介绍2.3.1全桥测量电路本次设计采用的是全桥测量电路,在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中,常通过桥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如图2.2所示。它由箔式电阻应变片电阻R11、R12、R9、R10组成测量电桥,电桥的一个对角线接入稳压电源BAT1,另一个对角线为输出电压Uo。其特点是:当四个桥臂电阻达到

6、相应的关系时,电桥输出为零。当放上重物时,根据重物的重量不同,电桥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平衡,输出的电压也就不同。电阻R6、电阻R7、滑动变阻器Rv2与桥式电路连接,组成调零电路。在调零完成后,在称重时不能再改变Rv2的值,以免产生误差。图 2.3.1全桥测量电路2.3.2三运放放大电路由于称重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非常小,必须通过一个模拟放大器对其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才能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就必须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放大器,这次设计中选用的是三运放放大器,如图2.3所示。图 2.3.2三运放放大电路2.3.3 A/D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及译码显示部分:由于TC7107和

7、ICL7107的引脚图和工作原理相同,而且TC7107的工作原理、使用手册几乎全是英文,所以我们在这里用ICL7107代替TC7107进行介绍,是在进行线路连接时,我们可以参照ICL7107进行连接。ICL7107是一块应用非常广泛的集成电路。它包含3位数字A/D转换器,可直接驱动LED数码管,内部设有参考电压、独立模拟开关、逻辑控制、显示驱动、自动调零功能等。该元件可以实现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输出的功能,输出信号的电压大小可直接供应七段显示器,他的输入信号为200mV,输出信号为199.9,其引脚分布图如下: 图2.3.3ICL7107引脚分布图说明:1.辨认引脚:芯片的第一

8、脚,是正放芯片,面对型号字符,然后,在芯片的左下方为第一脚。也可以把芯片的缺口朝左放置,左下角也就是第一脚了。许多厂家会在第一脚旁边打上一个小圆点作为标记。知道了第一脚之后,按照反时针方向去走,依次是第 2 至第 40 引脚。(1 脚与 40 脚遥遥相对)。2.牢记关键点的电压:芯片第一脚是供电,正确电压是 DC5V 。第 36 脚是基准电压,正确数值是 100mV,第 26 引脚是负电源引脚,正确电压数值是负的,在 3V 至 5V 都认为正常,但是不能是正电压,也不能是零电压。芯片第 31 引脚是信号输入引脚,可以输入 199.9mV 的电压。在一开始,可以把它接地,造成“0”信号输入,以方

9、便测试。3.注意芯片 27,28,29 引脚的元件数值,它们是 0.22uF,47K,0.47uF 阻容网络,这三个元件属于芯片工作的积分网络,不能使用磁片电容。芯片的 33 和 34 脚接的0.1uF电容也不能使用磁片电容。4.注意接地引脚:芯片的电源地是21脚,模拟地是32脚,信号地是30脚,基准地是35脚,通常使用情况下,这4个引脚都接地。5.负电压产生电路:我们常用一只 NPN 三极管,两只电阻,一个电感来进行信号放大,把芯片 38 脚的振荡信号串接一个 20K 56K 的电阻连接到三极管“B”极,在三极管“C”极串接一个电阻(为了保护)和一个电感(提高交流放大倍数),在正常工作时,三

10、极管的“C”极电压为 2.4V 2.8V 为最好。这样,在三极管的“C”极有放大的交流信号,把这个信号通过 2 只 4u7 电容和 2 支 1N4148 二极管,构成倍压整流电路,可以得到负电压供给 ICL7107 的 26 脚使用。这个电压,最好是在 3.2V 到 4.2V 之间。图2.3.4ICL7107引脚连接图2.3.4译码显示部分由于ICL7107的输出电压可直接供给七段显示器的输入,因此可直接将七段显示器接到ICL7107的输出端口上。ICL7107支持3段半的输出,因此需要用到四个七段显示器,其中3个可用到七个二极管显示段,另外1个只需要用到b、c两段,4个七段显示器都不需要用到

11、小数点显示位,即DP显示位。ICL的输出时正电压,因此本次课程设计使用的是共阴极的七段显示器,其引脚分布图为图2.3.5 七段显示器引脚分布图七段显示器引脚如下:图2.3.6 七段显示器与AD转换器连接图2.4误差分析与纠正 2.4.1系统误差2.4.1.1 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K的变化产生的误差与纠正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可表示为:R/ R = KLL + KBB(1)式(1) 中: KL 为电阻应变片的轴向灵敏系数; KB 为电阻应变片的横向灵敏系数; L 为沿电阻应变片轴向的应变; B 为沿电阻应变片横向的应变。由式(1) 可见,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变化率实际上是2 部分的迭加,一部分是敏感栅

12、仅受L作用(B = 0) 时的电阻变化率,另一部分是敏感栅仅受B 作用(L = 0)时的电阻变化率。式(1) 又可表示为:R/ R = KLL (1 + H B/L) (2)式(2) 中: H = KB/ KL 为电阻应变片的横向效应系数。令C =B/L , 则可得:R/ R = KL L (1 + CH ) (3)对已贴片的电阻应变计, C表示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所以C由电阻应变片贴装处应变场特性和贴装方位所决定。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K 是式(3) 的一个特例,即:C =B/L = - 0X/X = - 0上式中:0 为电阻应变片金属丝材料的泊松系数;X 为电阻应变片金属丝的轴向应变。此

13、时:K = KL (1 - 0 H) (4)式(4) 表达了一般意义下电阻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它表明电阻应变片表现出的对应变的灵敏度是有条件的, K 值除取决于电阻应变片敏感栅的材质、形状之外,还与被测量点应力的状态和电阻应变片的贴装方位( C 值) 有关。2.4.1.1 电桥非线性带来的误差与纠正图2.4.1全桥式电桥电路全桥接法,同样BB 和DD 间的电阻是与放大器阻抗串联的,可忽略不计。由于AA 和CC 的导线电阻使加到应变电桥上的桥压降低为: 也就是说使K 值下降为: 所以,其误差为:当导线过长,必须修正。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温度变化除引起应变计电阻变化外,还会引起连接应变计和应变仪的连接

14、导线电阻变化。例如对于横截面积为0. 5 mm2 ,长为15 m 的铜导线,其电阻约为0. 6 。当温度变化5 时,导线的电阻将变化0. 012 ,灵敏系数为2. 0 的应变计,相当于100 10-6所引起的电阻变化。也就是说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应变仪读出100 10-6的虚假应变。可见温度变化也会导致很大的试验误差。因此,在试验时,工作和补偿应变计的连接导线应采用同一型号的电线,长度应相同,并且将它们捆扎在一起,使其受相同温度的影响,这样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也将被补偿。2.4.2随机误差机械滞后引起的误差确定方法及解决方法由于电阻片的特性不好,粘贴剂固化处理不好或胶层过厚,都会造成电阻片不完全服

15、从胡克定律或稳定性差,而使电阻片产生机械滞后。机械滞后的误差可从加载曲线得出,如图2.4.2所示。机械滞后对动态测量不仅会影响到所测应变得大小,而且在时间上还有滞后,这对于分析结构各部件变形的相互关系,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以修正。可采用对被测量试件反复加卸载的办法来减小机械滞后量,一般反复35 次即可。图2.4.2机械滞回曲线三、 系统调试与验证本次实验我产用了系统联调的方式,运用proteus进行了软件调试,使用了另外的调试电路来替换传感器,以达到验证系统的目的。调试电路如下:图3.1 调试电路通过改变输入电压以及RV4的阻值来打到调试目的,使显示部分显示不同的数值。总调试图如下:图

16、3.2 调试结果在此只列举了一次调试结果,但在本人的调试阶段,可以确认这个系统有效。四、 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本次课设计的总体思想是将待测的重量通过称重传感器转化为电压,再通过三位半A/D转换/显示译码芯片TC7107将电压信号转化为三位半的BCD码,再经过七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经过查资料,画电路图,仿真,经最终的验证,我们实现了课设所要求的所有要求,由于初次接触Proteus,难免有些不足的地方。虽然最终完成了设计,但通过这次课设我们还是找到了一些问题,在最初阶段,我们几个是想采用单片机来完成这项任务,但是后来发现用软件远比硬件麻烦的多,要有ADC0809,AT89C52,8155等芯片,而且

17、在Proteus库中只有8155H没有8155,ADC0809没有仿真模型还得找一个功能相同的芯片来代替,使用单片机就必须要用程序来控制,编程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汇编没发现错误并不代表程序就是正确的,只有运行出现正确的结果才行, 所以经过比较之后我们觉定采用硬件来做。短暂的课程设计一转眼就过去了,虽然历尽艰辛但却让我加深了对课堂上所学的东西的理解,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能明白的东西。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

18、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数电课程设计,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同时通过这次可设也让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提高:1 ,提高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我们在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加深了我们对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对一些常见逻辑器件的了解。另外,我们还更加充分的认识到,数字电路这门课程在科学发展中的至关重要性 2,查阅参考书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培养非常重要,我们在设计电路时,遇到很多不理解的东西,有的我们通过查阅参考书弄明白,有的通过网络查到,但由于时间和资料有限我们更多的

19、还是独立思考。3,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意识,一个项目或者一个课题往往不是一个人完成的,所以团队意识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重要。总之,中间虽然经过了很多的波折,但最终还是成功了,其实不管成功与否这次经历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将意义深远。附:一、参考资料1、中国集成电路大全编写委员会编,中国集成电路大全CMOS集成电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2、徐恕宏主编,传感器原理及其设计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3、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毕满清.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孙余凯.精

20、选实用电子电路260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26、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徐科军.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二、元器件清单Bill Of Materials=Design: C:UsersasusDesktop课程设计定稿wy.DSNDoc. no.: Revision: Author: Created: 13/06/19Modified: 13/06/20-1 R1 100k D100K 1 R2 10k D10K 1 R3 470

21、k D470K 1 R4 10k W10K 1 R5 51k M51K 6 R6,R7,R9-R12 100k M100K 3 R8,R17,R18 10k M10K 2 R13,R14 7k5 M7K5 2 R15,R16 1k M1k 1 R19 2k M2k Capacitors-1 C1 100pF Digikey 478-1027-2-ND 1 C2 1.0u Digikey 478-1264-2-ND 1 C3 0.047uF Digikey 478-1035-2-ND 1 C4 0.22u Maplin DT57M Integrated Circuits-1 U1 TC7107 3 U2,U7,U10 OP1P 1 U3 74LS04 1 U4 LM324 Miscellaneous-1 BAT1 1.5V 1 RV1 1K Digikey 3214J-102EDKR-ND 1 RV2 1K Digikey 3005P-102-ND 1 RV4 650k Digikey 3214G-102EDKR-ND 1 VR1 CN0805K11G 三、电路原理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