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95.87KB ,
资源ID:845211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521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优获奖教案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优获奖教案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docx

1、优获奖教案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1认识生活中各种与力相关的现象。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感知力的大小。3探究力的作用效果。1通过观察图片、实验现象或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感受力的特点,从而认识力的两种作用效果。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学现象,自己设计实验,掌握转换法(微小力使物体形变的放大方法)的应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1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情趣。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1认识力的概念,分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1力的概念。2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大头针、两

2、根弹簧、篮球、小钢球、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一、情景引入投影“神舟十一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遨游太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老师提问:“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同学们知道有关“力”字的词语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力量、力气、能力、理解力、战斗力、“给力”、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的“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

3、中所说的“力”与生活中所说的很多“力”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在物理学中,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力是什么1展示并罗列现象。用多媒体课件上的图片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学生思考问题: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间是否必须相互接触?(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学生实验),人推车(学生举例)小结:在这些力现象中,都涉及两个物体。(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学生举例)上面这些实例中的力都与人有关,都伴随着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提问

4、:如果没有人是不是就没有力的作用呢?(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货物(学生举例)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均是直接接触的。由此可见,没有人的参与,也可以有力的作用。提问: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学生举例)小结: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的作用。2活动一:体验力。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物品互相设计并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举出生活中的实例)。看哪一组设计得又多又好,并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例手搬桌子手搬桌子1蚂蚁搬运食物蚂蚁搬运食物2运动员举起杠铃运动员举起杠铃3牛拉犁牛拉犁4磁铁吸引大头针磁铁吸引大头针【说出你的体会】要想有力的

5、话,需满足什么条件?思考:(1)力不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产生时两个物体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3归纳总结。以上现象的共同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起、排斥等都是对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4提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一个力必与两个物体有关,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体也一定有受力物体。让学生举例,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加深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如人用绳子提桶时,对于桶而言,谁是施力物体?是手还是绳子?5力的单位。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

6、学中对力的单位作出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感受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探究点二: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人们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1)实验探究。演示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把橡皮泥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力挤压气球。(2)多媒体展示图片,举例说明。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箭射出前拉弓。(3)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4)进一步理解。通过学生实验回答: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的程度相同吗?明确用很

7、小很小的力,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趣味小实验:拿出一面小镜子,将镜子放在处于向阳一面的桌子上,调整角度会发现有一束反射光线照射在墙壁上,当用手指叩击镜子附近的桌面时,墙壁上的光斑会发生什么现象。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理解微小力也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探究方法,理解转换法在学习中的应用。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实验探究。演示实验: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竖直上抛的篮球向上运动时越来越慢,向下运动时越来越快;用多媒体演示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的方向。请学生说明其原因。(2)用图片进一步展示、说明,学生描绘: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运动员A用脚踢它时给

8、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B用头冲顶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而改变运动方向;运动员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之后由运动变为静止。(3)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可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学生举例(各种球类运动),力还有别的作用效果吗?三、板书设计第1节力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1力2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学生对力有比较浅显的认识,但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的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第二节 弹力教师寄语: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

9、向学习目标: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3、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4、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心任务: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任务一:认识弹力。阅读弹力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_叫弹性,_叫塑性,_叫弹性限度。_叫弹力2、弹性和塑性的相同点与区别?请举出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弹性和塑性的实例。3、弹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出你知道的例子。任务二:阅读弹簧测力计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叫做_,

10、实验室里常用_来测量力的大小,其原理是_。2、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先观察哪些方面?如何读数?二、合作探究: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组内交流探究解决下面问题,并将组内合作探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们。(1)使用前应先观察_和分度值(2)检查指针_(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_(4)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能否水平测力?2.给你一个白色纸板,你能否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该测力计你将如何定零刻线及其它刻线?试着做一做,做好后试着用自制的测力计测一下文具盒、书等物体的重力。三、梯度训练A组1.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弹簧测力计是根据_的原理制成的2.如图使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观察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11、的分度值是_,最大测量值是_。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指针所示被测重力是_N。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的是: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指针要在_。使用过程中,指针、弹簧不得与外壳有摩擦。使用过程中,拉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_。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5.甲、乙两人各用10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测力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A、20NB、10NC、0ND、5N6.若某同学用一根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时,

12、在弹簧的下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对应的弹簧的长度也不同,具体数据见下表:钩码重力G/N024681012弹簧长度L/cm3456788.5(1)该同学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N;弹簧的原长是_cm (2)请你分析表中这些实验数据,你得到的一个重要的实验结论是_7.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1N)小红想将测力计的量程提高为2N,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1)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2)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 (3)直接改变刻度,把刻度是1N的地方改写成2N (4)增加刻度,在1N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直至2N你

13、认为可行的方案是_。另外几种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什么?B组1.在物理学上,利用力产生的_来测量力的。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_,实验室常用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_,它是依据_的道理制成的。3.使用弹簧秤的时候,首先要看清_,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_。4. 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第二节 弹力三、梯度训练.A组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 0.2N 5N 05N 1.6N3. 零刻线上 最大量程 4. B5. A 6. B7. (1) 10 3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8.(2) 同一根橡皮筋,量程时不会发生改变的,直接在1N的

14、下方加刻度,会超过橡皮筋的弹性限度。B组1.效果2.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 量程 超出它的量程 4. B第3节 大气压强教师寄语:科学研究就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而我喜欢钻厚的。爱因斯坦学习目标:1、了解由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4、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5、通过大气压强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中心任务: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

15、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1.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观察图9.31中图甲、乙、丙小实验,并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1)图中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_(2)大气压强,简称_或_。2.初识大气压的测量方法。观察课本托里拆利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课本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因此是_支持管内水银柱不落下,当下降到760mm高时,不再下降,说明_与_产生的压强相等。(2)若实验当中大气压强支持的水银柱有760mm高,则大气压强是多?(3)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的科学家是_标准大气压是_Pa。(4)若大气压支持的水

16、银柱有760mm高,若换用粗管高度将如何变化?若向上提一提(管口未露出液面),则高度将如何变化?_。若再向槽内增加水银,则高度将如何变化?_。若将管子倾斜,则管内的液柱高度将如何变化?_。3.认识气压计(1)利用自制气压计,完成课本“想想做做”中的实验,观察现象:从一楼到五楼,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_,这说明_。(2)_叫气压计,用的比较多的是_气压计,例如氧气瓶上的气压计。(3)大气压的大小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_。(3)讨论课本42页“科学世界”,认识大气压的应用,说出抽水机的工作过程。二、合作探究1.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管是利用了_作用。

17、2.已知人的皮肤的表面积约为1.5m2。那么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多少N?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什么?(P0=1.0105Pa)三、梯度训练A组1.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A、托里拆利B、牛顿C、伽利略D、焦耳2.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少量残余空气,则( )A、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B、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C、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不可以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 )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D、河堤的下段比上

18、段要造得宽4.下列过程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5.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B、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C、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D、用力下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6.天空中的氢气球,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会爆裂,以下正确的是( )A、这一高度的大气压值,把气球压裂B、高空中的温度很低,气球被冻裂C、高空中的大气压值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裂D、高空中的紫外线很强,将气球照裂7.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使玻璃管倾斜,那么管内的水银柱( )A、长度减小B、高度不变C、高度增大D、高度减小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中的水银

19、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将( )A、往上喷出B、稍微降下一些C、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D、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9.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汁”之说,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_,导致水的_的缘故。10.如图所示,将玻璃杯中盛满水,然后将硬纸片紧密盖住杯口,再倒转过来,并缓慢的向各个方向转动,结果回复发现纸片将_(选填“会”或“不会”)掉下来,这个实验说明了_。11. 如图所示表示出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一架“波音747”客机正常飞行在9千米高度,此时飞机外的大气压值约为_由图还可以

20、分析出大气压与高度变化的规律是:_。如果在离海平面1km的高度烧水,则水沸腾时的温度 _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12. 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会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如图所示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像。已知某同学家的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g取10N/kg,大气压值取1.0105Pa)13. 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容积为20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各一只,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小实验,主要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

21、,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18N(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为10cm请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B组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C、人潜水时感觉胸口很闷D、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将两块合在一起,很难分开2.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面哪种情况对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影响( )A、玻璃管的粗细B、玻璃

22、管倾斜C、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D、外界大气压变化3. 如图所示,把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或书包,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分用以下四句话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之间空气被挤出;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所以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或书包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A B C D4.把装满水的杯子浸入水中,口朝下。然后抓住杯底向上提,在杯口离开水面前,杯子露出水面的部分( )A、充满水B、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C、没有水D、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5.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应用了大气压的知识,例如:抽水机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请你仿照示例列举出有关大气压应用的实例。a_b_ _第三节 大气压强三、梯度训练A组1.A2.C3D4.CF5.D 6.C7.B8.C9. 低 沸点低 10. 不会 大气压确实存在 11. 31kpa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小于12. 1.7105Pa 123 13. 0.9105Pa B组1.C2.D 3.B 4.A 5.a用吸管从瓶中吸取饮料b使用带吸盘的挂衣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