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31.56KB ,
资源ID:84499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499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音韵学校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音韵学校勘.docx

1、音韵学校勘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马端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诸子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致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文献:具有一定历史和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二、什么是“文献学”呢? 中文三大基础工具课 传统中文学问中最显赫者 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性的学科对我们而言,它还是: 一门教人如何读书的

2、课(版本学) 一门教人如何查找资料的课(目录学) 一种方法论 一种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文献学的发展过程:(一)元典时期:先秦产生文献孔子:述而不作诸子:述而作文献学的初步形成:孔子(二)秦汉、六朝:文献学的积极探索文献整理:司马迁地下文献的第一次大规模整理传注之学:汉魏古注十三经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尚书:汉孔安国傅毛诗:汉毛亨傅、郑玄笺周礼:汉郑玄注仪礼:汉郑玄注礼记:汉郑玄注春秋经傅集解:晋杜预撰春秋公羊傅:汉何休撰春秋谷梁传:晋范宁集解孝经:汉郑玄注论语:魏何宴集解孟子:汉赵岐注尔雅:晋郭璞注(三)唐宋:文献学的全面探索1注疏之学大兴:疏不破注与疑古立说2文献学理论探讨:刘知几史通等3综合

3、文献的编订: 唐:初学记、艺文类聚、文馆词林、白氏六帖 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4金石学始兴5目录学兴起(四)明清:总结1大规模的文献整理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2汉学大兴3文献传播获得极大进步五)近代:多难兴邦张元济与近代文献整理伟大的新起点:甲骨文与敦煌文献的发现第三章目:条目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录是对书的内容、著作事迹、写作、出版等情况的说明,也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称序录或书录。 目录就是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的一批书目(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介绍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

4、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姚名达界定目录学为:“目录学者,将群书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推阐大义,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之专门学术也。”(中国目录学史)二、古典目录形态 1.一书目录 我国最早的目录是周易十翼中的序卦传,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也是史记的目录。 唐以前,目录一般是放在书尾的,以对各篇加以说明。唐初,为了检阅的方便,便将目放在书前,而录则省略,变成有目无录,且不反映页码,只反映卷数。2.群书目录群书目录基本要素为:书名、叙录、类序。但有些仅有书名,如文渊阁书目有些有类序和书名,如隋书经籍志有的则全部包括,如四库全书总目群书目录出现是文献大量出现

5、的结果,所以它不仅是一种文献形式,也是一种文献管理方法,而且经常伴随其他文献工作,如校勘。隋书经籍志:“每一书就,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叙而奏之。 第二节 群书目录分类1.六分法汉成帝时,刘向等人校书的分工是按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来进行。刘歆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图书目录分类著作七略。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 诗赋略:屈原赋二十家、陆贾赋二十

6、一家、 孙卿赋二十五家、杂赋、歌诗 兵书略:权谋、形势、阴阳、技巧 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鬼、杂占、 形法 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认为读书当以六种书为纲:史记明史源,淮南子知议论之要,论衡开广才智,说文解字识古字,汉书艺文志溯学术之流派,明目录之体。尹佚二篇。周臣,在成、康时也。 田俅子三篇。先韩子。 我子一篇。 随巢子六篇。墨翟弟子。 胡非子三篇。墨翟弟子。 墨子七十一篇。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 右墨六家,八十六篇。 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

7、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2.四分法魏晋时期,图书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经过汉魏之际的动乱,图书经历了聚散,需要重新整理编目,二是有些图书状况发生了变化,史籍增多,原来附目地位很难适应,必须加以调整。所以六分法开始出现向四分法转变的迹象。 四分法始于西晋荀勖的中经新簿。 甲部纪六艺及小学,相当于汉志的 “六艺略”; 乙部纪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相当于汉志的“诸子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丙部纪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相当于后来的史部;出自“六艺”之“春秋” 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相当于汉志的“诗赋

8、略”。 (东晋)李充四部书目改甲部记经书,乙部记史书,丙部记子书,丁部记集书。经史子集的次序从此决定下来。四库全书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此为四库全书编订契机。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抄写完毕,并用近三年的时间,抄写三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后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文源阁(圆明园)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被焚毁文宗(镇江)、文汇(扬州)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文澜阁(杭州)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现补齐藏浙江省图书馆。文渊

9、阁(故宫),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溯阁(沈阳),现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承德避暑山庄)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 。毁禁3100多种,全毁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四库全书总目经部:1. 易类 2. 书类 3. 诗类4. 礼类 (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仪、通礼、杂礼书 )5. 春秋类 6. 孝经类 7. 五经总义类8. 四书类 9. 乐类10. 小学类 (训诂、字书、韵书)史部1. 正史:纪传体正史。 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

10、、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2. 编年: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3. 纪事本末: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 。通鉴纪事本末4.别史:旁出正史之外,纪一代史实。东观汉记、大金国志、契丹国志 5.杂史:具一事始末,非一代全编;述一时之见闻,只一家之私记。遗文旧事,足以存掌故,资考证。国语、战国策6.诏令奏议:右史之事。7.传记:一圣贤,孔子编年、杜工部年谱、杜工部诗年谱。二名人,魏郑公谏录。三总录,如列女传、唐才子传、百越先贤志 。四杂录,如骖鸾录之类8. 史钞:取诸众史而成书。9. 载记:割据政权史。吴越春秋 。

11、10. 时令:记述时令风俗,岁时广记、御定月令辑要11. 地理:宫殿、总志(一统志)、都会郡县(地方志)、河防(水利)、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纪(记外国地理风物)。岭海舆图、广东通志、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岭表录异、六朝事迹编类、岭南风物纪、徐霞客游记。12. 职官:古今职官变迁史实。唐六典 。13. 政书: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通典、唐会要、文献通考 。14. 目录:经籍、金石。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 15. 史评 :评论性史料,史通 子部1. 儒家:除已经列入经部的论语、孟子之外的儒家著作,孔子家语、荀子 2. 兵家:原兵家著作。3. 法家:原法家著作。4. 农家:农书

12、。5. 医家:医书。6. 天文算法:天文著作,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九章算术。 7. 术数: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 8. 艺术:书画、琴谱、篆刻、杂技(音乐、棋)9. 谱录:器物(香谱、古今刀剑录)、食谱(茶经、北山酒经)、草木鱼虫(洛阳牡丹记、蟹谱)10. 杂家:立说者谓之杂学(或其学不传,后无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于寥寥不能成类者,并入杂家),如墨子、鬼谷子;辨证者谓之杂考,白虎通义、容斋随笔;议论而兼叙述者谓之杂说,论衡、梦溪笔谈;旁究物理、胪陈纤琐者谓之杂品;类辑旧文,涂兼众轨者谓之杂纂,意林;合刻诸书、不名一体者谓之杂编 。11. 类书: 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

13、,非子非集。 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 。12. 小说家: 述杂事, 西京杂记、世说新语、大唐新语;记异闻, 山海经、穆天子传;缀辑琐语,博物志酉阳杂俎。 别教1. 释家:佛教典籍。2. 道家:道家典籍,道教典籍,服食、符录、房中、神异。集部:1. 楚辞2. 别集3. 总集御定全唐诗、御定全金诗、御定历代赋汇 。4. 诗文评5. 词曲:词为五类:曰别集,曰总集,曰词话,曰词谱、词韵。曲则惟录品题论断之词,及中原音韵,而曲文则不录焉。王圻续文献通考以西厢记、琵琶记俱入经籍类中,全失论撰之体裁,不可训也。其他分类法 五分法为梁祖暅(xun)所立,其五部书目看似五部,其实只是在四部之外增加了 “术

14、数”部而已,这与他是一文天文学家有关。 七分法是南朝齐代王俭七志所创,分为经典志(六艺、小学、史记、录传)、诸子志、文翰志(诗赋)、军书志、阴阳志(阴阳图纬)、术艺志(方技)、图谱志(地理书与族谱),并附见道经、佛经二部。名为七分,实为九分。 目录学的功用 王鸣盛: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即类求书,因书究学”。 (章学诚校雠通义序 )目录的用途: A.学习的工具:快速掌握大量信息、了解学术源流、指示治学门径。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王鸣盛十七史商榷B.工作的工具面对复杂的工作,不知主干,不明方向

15、: 1.搜集材料,准备建立目录。 2.随着材料的丰富,目录逐渐丰富。 3.合并、调整目录,找出主干。或者已知工作方向、任务: 1.尽可能详细地预设目录。 2.有目的搜集材料,及时调整目录。 3.更为广泛搜集材料,建立对比目录。 4.找出主干。私藏目录:1.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2.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3. 宋尤袤:遂初堂书目;4. 明高儒:百川书志;5. 清钱谦益:绛云楼书目;6. 清毛扆(y):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7. 清钱曾:也是园书目读书敏求记;8. 清徐乾学:传是楼书目9. 民国张元济:涵芬楼烬余书录。专科目录:集部书目1. 元钟嗣成:录鬼簿;2. 王国维:曲录;3. 黄文阳:

16、曲海总目提要;4.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5.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6. 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目;7. 一粟(周绍良、朱南铣):红楼梦书录;8.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 崔富章:楚辞书目五种续编);9. 万曼:唐集叙录;10.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11. 李灵年、杨忠主编:清人文集总目。举要目录:张之洞书目答问(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丛书目录:1.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2.阳海清编:中国丛书广录;3.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知见目录:1.清邵懿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经邵章增订为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经眼目录。与知见目录不同,此类书在于全是亲眼所见。主要有

17、1.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2.孙殿起: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 禁毁目录:1.清姚觐元编、邓实增补、商务印书馆补遗:清代禁毁书目,收禁书3011种;2. 孙殿起编:清代禁书知见录,收禁书1400余种。第四章校勘学的定义 :从上可见,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校雠”与“校勘”意义相同。应劭风俗通:“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清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不可读,而

18、其书以废。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遂成一专门学。”(清代学术概论)(一)文献存在的错误(1)脱(原有今缺,脱字、脱简、脱页)。 今本墨子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在唐代初学记果木部、白氏六帖九十五引此作“公输子削竹木因为鹊,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则今本脱一“鹊”字。 (2)衍(原无今有)。后汉书郑玄传所载戒子书:“吾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阮元在郑玄墓地看到金代刻后汉大司农郑公碑,碑文无“不”字,后来陈鳣(zhn)见到元大德本后汉书,“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句中也无“不”字,说明“不”字为衍文。 3)倒(原文颠倒

19、)。古时钩改文字称“乙”,所以倒文又称“乙文”或“倒乙”。倒文被纠正称为乙正或乙转。淮南子人间训:“家富良马”。王念孙指出:“良马”本为“马良”,与“家富”相对为文。 (4)讹(文字错误,但异写、俗字不是)。讹文,又称“误文”,就是文献原有文字写错了。晋代葛洪说: “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九遐览)因此,古人将文字错讹的现象成为“鲁鱼亥豕”。造成讹文有以下几种原因:字形致误由于汉字形体几经演变,篆、隶、章草、行、楷以及印刷字体,又由于便于抄写而产生大量俗字、简字以及重文省略、缺字空围等符号,造成各种字形致误的类型。江南本汉书田

20、延年传:“今县官出三千万自之,何哉?王念孙认为“自”当为“匃 (gi) ” 。广雅:“匃,与也。”汉纪“出三千万钱与之”,可为旁证。因隶书“匃”作“匄”,字形与“自”相似,因此讹为“自” 。语音致误 语音致误的原因是汉字形音义的矛盾,即同音而异形异义,其表现就是因字形的不同而造成误字。如,荀子儒效:“若夫謪德而定次。”王念孙认为,“謪”为“谲(ju) ”之讹误。因“谲”、“决”古音通,则意同,为“决其德之大小而定位次”。另如,韩非子有度:“攻尽陶魏之地。”顾千里指出,“魏”当为“卫”。韩非子饰邪:“魏数年东向攻陶卫”,可为佐证。于鬯(chng)又加以补正,列举吕氏春秋应言览:“魏举陶削卫。”战

21、国策魏策:“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列。”(5)标点错误。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怎样发现文献的错误:有碍理解时注意查证、通过不同版本的对照、熟悉古代文献的一般特征等等(二)校勘学的功用 1、校勘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符合或接近原稿的文献。2、校勘是鉴定现存文献是否符合或接近原稿的方法。3、校勘有益于书籍的整理与出版。三、校勘的方法 1、本校法本校法,就是以本书校本书,在本书内部找证据。掌握本书的文法句例、韵例,目录与正文可以互校,注文与正文可以互校。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观堂集林卷5史籀(zhu)篇证序。据观堂集林目录,此篇当作史籀篇疏证序,脱“疏”字,可据目

22、录校补。本校对校对一书内部失误很有用处,但较为简单、机械。2、对校法 对校法,就是将一部书的不同版本进行对读,发现差异和错误就标示出来。对校的关键是找到各种不同的版本,版本越多,可以参考的范围就越广。其优势在于发现不同,难处在于判断正误。3、他校法:以他书校本书。北宋曾纮读陶渊明读山海经诗有“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周必大考证山海经:“刑天,兽名,口含干戚而舞。”认为“形夭無千歲”应为“刑天舞干戚”,因字形相近而误。他校可以取材的范围很广泛。难度在于怎样从庞杂的材料中搜寻到有用的校勘内容。4、理校法 理校法,就是推理的校勘,主要是从语言、体例、史实三个方面着手的。理校要留意语言注意体例注意史

23、实遇到复杂问题要综合考虑常用校勘用语某,某本作某。某本某字下有(无)某(某某)字。某当(疑当、或当)作某。某本某某互乙。某本某句在某句下。某句于某本作某某。读懂校勘记:曹旭诗品集注例言:底本:元延佑七年圆沙书院刊宋章如墨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本。校本:吟窗杂录本、格致丛书本、诗法综录本、硃评词府灵蛇本、龙威秘书本等。序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 。“序曰”,吟窗、格致、诗法、词府同,其它诸本均无。“性情”, 吟窗、格致、诗法、词府诸本作“情性”。“舞咏”,龙威本作“歌咏”。案,作“舞咏”是,“歌咏”或联想而误。论文写作校勘原则:引用文献前一定要对所引文献进行校勘,以免引用错误文献。

24、引文文献一定要用所引原文献进行校对。转引文献不必校对原始文献,用文献源校对即可。著名戏剧学家王季思在集评校注西厢记一书中说道:同样是封建道德,但这两种道德应该区别开来。一种是显亲扬名的道路,是完全维护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的,和封建统治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另外一种道路是希望在家做一个悠闲的、老老实实的人,供养父母。蔡伯喈选择的是第二条道路,他的本意就是呆在父母身边做一个孝子”。王季思集评校注西厢记第2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版古人云:“风虽无正色,然亦有声。”8转引自试论古代诗歌中的风意象.荣小措撰.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5月 第五章:文献检索检索方法A分段检索:适用于某一问题高

25、峰时期文献搜索B回溯检索:从当前往后推,便于较短时间掌握最新科技C时序检索:按照时间先后顺时检索,便于了解研究发展历程D引文扩检法:快捷把握核心文献网络检索四角号码查字法 横一垂二三点捺 叉四插五方块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 点下有横变零头 1、取角顺序:(1)左上(2)右上(3)左下(4)右 2、取角方法:(1)一笔可分角取号。例“以”,上取为2,下取为7。(2)一笔的上下两段和别笔构成两种笔形的,分两角取号。例“水” 上取1,下取9。(3)下角笔形偏在一角的,按实际位置取号,缺角作0。例:妒右下角缺,取为0。(4)凡外围是“口、门(门)”的三类字,左右两下角改取里面的笔形。例:田=6040。(5

26、)一个笔形,前角已经用过,后角作0。例:王左上角为一横,取1,右上角因为前面已经用过,所以取0。 一、现存古籍查找1.四库全书2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凡批评清王朝统治内容,含有反礼教、反传统或宣传异端倾向,“未越群流”的平庸之书、“归于小道”的无谓之书、“难以考信”的伪托之书,以及著作时代切近者、重复之书均列为存目,共6793种。 1992至1997年,国家古籍整理委员会整理影印4508部存目古籍,由齐鲁书社出版。 3.丛书集成初编、续编丛书集成初编凡4107种,4000册,王云五主编。于19351937年陆续印出3467册。未出者533册。1985年起中华书局用上海商务印书馆本影印,未出者亦补

27、齐,共4000册。现代文献分法。上海书店1994年6月影印出版的丛书集成续编,选取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丛书100部,删除各丛书相重复以及与丛书集成初编相重复的书,共收古籍3200余种 。四部分法。4.续修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从1994年开始,到2002年4月完成,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共1800册5213种 。收录范围既包括对四库全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也包括四库全书成书后着述的续选。补选之书主要是被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 。建国后古籍整理新成果:古籍整理图书目录(中华书局 1949-1991)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岳麓书社, 1949 至200 3)

28、全国总书目(中国现行国家书目。年刊。19491955年各年度由新华书店总店编辑,主要反映新华书店发行和经销的图书,仅选录部分私营书店图书。1956年度以后改由版本图书馆编辑,1966中断,1971年恢复,出版了1970年度全国总书目,以后陆续出版19721982年各年度的全国总书目,1987年出版19661969年各年度全国总书目,1988年出版1971年度全国总书目。 )查一书的著录与流变:中国历代书目丛刊(许逸民,常振国编, 现代出版社, 1987 )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原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编。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书中将汉书艺文志等二十种史传艺文志(经籍志)以及清代禁书总目等汇编成

29、索引,以书名和作者姓名为条目,书前有笔画索引。 )二、查篇名、作者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作者篇名索引小说类检索文献程毅中古小说简目(中华书局1981,收五代前小说450种)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江苏社科院1990,收唐至清末通俗白话小说1160部)全唐诗索引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小说类检索文献程毅中古小说简目(中华书局1981,收五代前小说450种)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江苏社科院1990,收唐至清末通俗白话小说1160部)三、查人物中国人名大词典(上海辞书1989,古代部分收录1949年10月1日前去世人物14000,现代部分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去世的和在任的中央和地方的党政军高级领导人以及各领域、各部门的著名人物17970余人。每人都有较为详尽的介绍。 )中国人名大辞典(商务印书1921,1958年重印,共收人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