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66.55KB ,
资源ID:844729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472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1、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中字词的含义。2能够流利地翻译本篇课文。3通过此篇文言文,我们能够学习到司马光身上的哪些品质。教学重难点:1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2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老师先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听。二、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1请同学把课文试

2、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1自读自悟。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2小组合作学习。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3全班交流。各组推荐代表说每句话的意思,互相评议,每句意思的说法不求完全一致,但求主要意思不错。学生说不准,教师应予以点拨。各组提出疑难问题,同学

3、讨论,教师点拨。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全文大意。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学做司马光的动作。(光持石击瓮破之)(2)讨论: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师走到学生中,询问了解学情。)(3)情景感悟:请一学生上台做做。你做这样的动作能帮助自己理解“持”“击”的意思吗?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这两个动作做得再好些。(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4)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怎么想?(5)继续探寻司马光的心理,感受一下砸缸之前司马光在想什么

4、。(6)小结: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马光砸缸砸得好!(7)了解结果,引读“水迸,儿得活”。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话?五、品读,读出理解和韵味。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2指名读。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3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六、拓展延伸。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

5、常有名的人,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 板书设计:司马光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翁破之遇事沉着有主张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学反思教学中,准确理解古文的意思与通过想象丰富故事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准确的理解是想象的基础,否则再丰富的想象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丰富的想象是准确理解的终极目标。而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课堂上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既要把古文理解准确透彻,又不显繁琐冗长,不留牵引痕迹;既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又不离古文文本,想象恰到好处。这两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操作起来往往容易失衡。2018新人

6、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掌声是沪教版二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个身有残疾,有点自卑的小女孩范小君,在一节课上犹豫了一番后,勇敢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而同学们先后两次将热烈的掌声送给她。从这以后,范小君开始和同学们交往、游戏,变得活泼开朗的故事。课文表现了同学间的关爱,以及掌声的力量,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把真诚掌声送给周围的人。本课是教材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初次提出“读课文,提出问题”的学习要求,意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因此本课立足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提问题”来开展教学。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尚小,认知能力和生活体验有限,较难与文中的范

7、小君产生情感上共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了解范小君在掌声前后的变化,领会掌声的含义,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以“掌声”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习边读边思,大胆提出读文时的问题,并以问题的解决为抓手,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二、教学目标 1、能在语境中独立认读本课10个生字,重点识记“残、疾、默、掌”,在语境中初步理解词语“犹豫、热烈、持久、经久不息、残疾”并积累。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范小君由自卑到自信的变化过程,感受掌声的意义以及同学间纯真的友情。 3、能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读文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读文解决问题。三、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根据学生实际

8、情况,我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指导读准词语“掌声”2、板书课题,巩固字形。齐读课题【教学说明】教学导入部分借助创设的情境适时学习“掌声”一词。“掌”是生字,该字的读音是南方孩子发音的难点,需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在此基础上当堂板书,引导学生发现“掌”字的部首和字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感受汉字的魅力。3、围绕题目进行质疑师:从这个单元起,我们要学习一项新的本领,那就是边读课文,边学着提提问题。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你想问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教学说明】本单元重点要学习“读课文,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后出示单元重点学习要求,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聚焦

9、学习重点。启发学生围绕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逐步引导学生读懂“掌声”对于范小君的意义找到了突破口。(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两次掌声。1、四人小组按照要求开展学习。2、反馈学习情况,了解故事的主人公范小君的情况。3、自由读文,初步了解这是两次怎样的掌声。过渡: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找找文中哪些句子在写掌声?(1)学生读文找句,划出相关句子【教学说明】阅读中要持续培养学生静心读文思考,边读边圈划的好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们要有意识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读读想想、圈圈划划,了解句子,建立句子的概念。(2)交流读句,理解“热烈、持久、经久不息”。(3)围绕词语进行质疑。【教学说明】 在这一环节中

10、,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了“热烈、持久、经久不息”的意思,再适时引导他们发现“热烈持久”与“经久不息”的意思相近,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这是在引导学生了解阅读中如果遇到一些意思相近的词时就应该问问“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可以不可以换成另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这样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并学习怎样在读文中思考并提出问题。(三)围绕质疑,反复读文,了解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1、学习第一节,了解小君“孤单”的原因。(1)指名读第一小节。(2)结合第一小节的内容,说说对小君的了解。指名交流 (板书:残疾 怕人取笑 默默地) 【教学说明】培养学生静心读文,准确从文中提取有关显性信息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当学

11、生进行反馈交流时,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清楚。同时,结合交流对范小君的了解,适时指导理解词语“残疾”,分步落实“残疾”这一新词的学习。(3)借助板书上的词语,完整连贯的说说范小君的情况师:现在请你不看书,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连贯地介绍一下范小君的情况。指名交流2、读文感悟第一次掌声的含义(1)引读第二节,了解“老师布置的任务”。(2)指名读句。(3)理解词语“犹豫”。A、正音B、尝试自主理解词意C、创设情境,体会范小君“犹豫”时的内心想法。师:很快轮到小君了,(对着一名学生)小君轮到你了,这时,你是怎么想的呢? 指名交流师:上去也不是

12、,不上去也不是,小君这时拿不定主意,这就叫(生读:犹豫)现在,谁愿意做做范小君,再来说一说?(媒体出示句式)指名交流【教学说明】这一部分教学重在夯实“犹豫”一词的学习。先在读句子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读准“犹豫”的字音,再通过教师介绍“犹和豫”这两种动物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字义来猜猜词语的意思。然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话,进一步理解“犹豫”,深入体会小君的心情。(4)感悟第一次掌声的含义A、引读,理解“热烈、持久”B、想象说话,体会第一次掌声的含义,解决疑问:为什么“骤然间”教室里会想起掌声?指名交流(5)齐读句子。3、反复读文,感悟第二次掌声的含义(1)引读描写第二次掌声的相关句子。(

13、2)围绕句子进行质疑。(3)引导学习第三节。生读文交流 (出声读)(4)体会第二次掌声的含义A、说话练习,感受掌声的含义。B、解决疑问:“经久不息”与“热烈持久”的意思相近,可不可以用“热烈持久”代替“经久不息”?师:词语的意思虽然相近,但使用的地方却不一样啊。【教学说明】对于文中为何分别用“热烈、持久”和“经久不息”来形容掌声这一问题的解决就借助老师的讲解来完成。辨析意思相近的词语在语境中的正确使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故对于这一问题的了解,学生只需有一点初步的感受即可,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学习,引导学生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意思相近的词时,能思考一下“为什么这里一定要用这个

14、词语?”4、联系首尾两节,感受掌声给范小君带来的变化。(1)男女生分节读,体会范小君的变化。(2)借助板书进行说话训练,深化情感。师:现在请你借助板书的提示,连起来说一说掌声给范小君带来的变化指名交流 (四)复习巩固,总结全文1、积累能表现掌声作用的词语(1)自由写词师:由此可见掌声能带来神奇的力量,掌声还能给人带来什么呢?赶紧把你所能想到的词写下来吧!(2)部分学生板书所写的词语(3)小结师:人人都需要掌声,因为掌声能给人以力量(勇气、信心、快乐),生活中,我们不要忘记把真诚的掌声献给别人。让我们再次读好课题。2、布置回家作业。板书: 27、 掌 声 范小君 (残疾)怕人取笑 默默地 自卑

15、交谈 游戏 自信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灰雀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认识“宁、惹、仰”等10个生字。会写“郊、雀、养”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多媒体课件。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16、。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2)全班交流。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3板书课题。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指名读:雀、郊、养、粉、粒、男、或、者。重点指导:或:半包围结构,不要漏写一撇。诚:左右结

17、构,注意不要写成“城”。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课堂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18、。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a学生交流。你对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体会朗读给大家听。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

19、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a学生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这句话。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地爱鸟!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

20、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灰雀 爱放 找捉列宁爱男孩 教学反思:灰雀讲的

21、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儿童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我课后让学生体会思想感情,同学间交流感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交流资料,了解故事背景。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3自学生字词,并检查。教学过程:一、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读题、质疑。1 什么叫阵地?2 手术台是谁的阵地?为什么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3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哪

22、国人?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是怎么做的?二、同学们在班上交流自己所查的资料。三、自读课文,自己解疑,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第二课时解决。四、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1读课文,纠正读音。2注意多音字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作巩固练习。3识记字形。“棒”左右结构,右下角是两横一竖,请不要多写一横。“续”左右结构,右边的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烈”上下结构,左上角四笔是“丶”,不要多加一笔“丶”。“仍”左右结构,右边是个“乃”字,不要多加一“捺”。“继”左右结构,右边的“米”字最后一笔是“点”。“迅”半包围结构,右上角第一笔不要写成“乙”。“速”半包围结构,右

23、上角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敏捷:是迅速而灵敏的意思。课文中用“敏捷”一词既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医术高明,也说明他在危险的情况下十分镇定。沉思:是深思的意思。文中“沉思”一词含义比较深刻。面对师长让他离开的决定,作为一名“八路军战士”,当然不能不服从,但作为一名医生,又必须坚守岗位。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沉思”准确地再现了白求恩复杂的心理活动。“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在处理伤员和自己撤留的问题上,白求恩大夫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突出表现了白求恩大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仍然: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恢复原状。课文中两次出现“仍然

24、”一词,第一次是在“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的情况下,为伤员做手术,两天两夜没休息的白求恩大夫“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第二次情况更加危急,“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联系上下文,充分表现了白求恩大夫临危不惧,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崇高品质。镇定:是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乱。课文中是说白求恩大夫既没把形势危险放在心上,也没有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迅速:指速度非常快。课文中的句子是“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5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陆续”、“继续”、“连续”的不同用法。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中间有间

25、隔。文中指从火线上先先后后不时抬下伤员来。继续:指原来做某件事,中间被其他事耽搁后,接着再做下去。联系课文内容,白求恩正在给伤员做手术时,有人传来师长请他撤离的决定,白求恩沉思后作出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自己留下来和战士们在一起的决定,然后又接着给伤员做手术。连续:指不间断地做下去。文中指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不间断地工作了69个小时。五、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思考“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六、作业:生字、字词、读熟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的精神。教学过程:一、齐读课题,回忆文章内容。1课文主要写的是谁?板书:白求恩2谁

26、能把白求恩与课题连起来说一句话?(白求恩把手术台当成阵地。)(手术台就是白求恩大夫的阵地。)3白求恩大夫在什么情况下把手术台当成阵地?他在这块阵地上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下面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二、细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1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战斗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2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用横线画出描写小庙周围情况的句子。(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小庙周围的情况。板书:弹片纷飞(3)你觉得情况怎样?(危险。)(4)朗读指导,读出当时的危险。(5)这么危险的环境,白求恩大夫是怎么做的呢?用书的一句话回答。板书:仍然镇定(6)你从哪看出当时白求恩大

27、夫仍然很镇定。(读书上的句子。)(7)圈出白求恩做手术的动作词语,这三个动作词语说明了什么?(8)朗读训练,用对比读的方法。读情况读白求恩的反映体会到他的镇定。(9)看板书练习说话:将“情况”与“做法”连起来说,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学习第三自然段。 板书: 对工作极负责随着战斗激烈地进行,小庙周围的情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2)指名读所画的句子,然后回答你知道了什么?板书:不断爆炸 继续手术(3)看板书,练说话。(4)把白求恩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然后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白求恩【不顾个人安危】,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手术台当作自己与敌人战斗的阵地,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

28、的事业。)(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白求恩的精神。板书:不顾个人安危4学习第四自然段。(1)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2)汇报自己学懂的内容。板书:火苗扑来争分夺秒(3)看板书,练说话。(4)有语气朗读。5学习第5自然段。(1)看板书纵向总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板书:【越来越险】(2)【在这种情况下】,白求恩是【怎么做的】?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出:环境越是危险,气氛越是紧张,师卫生部长催促越是紧急,就越能体现出白求恩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板书: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做的坚守阵地忠于职守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作业:1、把课文中带有“陆续”、“继续”、“连续”三个词的句子抄下来。2预

29、习31课,查找资料。板书设计: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请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学会请教别人。 2请教别人时如何把问题和困难说清楚,表达要有条理,注意有礼貌。 3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教学重点】 注意使用请教的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 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同学们,明天要有很多领导和老师到我们班里来听 课,一想起来老师的心呀就怦怦直跳。老师心里有些紧张了。我想请教请教同学们,怎样做才会让老师不紧张,不害怕呢?(学生自由发言) 哦,谢谢同学们了,听你们这么一说,老师真是信心倍增,我们能做到最棒吗?看来,我以后遇到困难得多向你们请教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会如何向人请教。 (课件出示 1)请教(板书:请教) 二、组织游戏,学会请教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闯关游戏吗?今天就让我们 在快乐的闯关游戏中增长知识,学会本领。 (1)(课件出示 2)百科知识 (2)游戏中有四个字,每个字中都藏着一道题目。 在闯关的过程中,遇到难题自己不能解决时,你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向人请教,当你们全部闯关成功时,你们会得到一份意外的惊喜哟。 大家想要吗?好,谁先来闯关?你想闯哪关? (3)(课件出示 3)海的女儿 小锡兵 灰姑娘 小红帽 拇指姑娘 冰雪女王 白雪公主 睡美人 (4)哪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