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历史月考试题3山西大学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第一学期9月(总第一次)模块诊断历史试题考查时间:75分钟 1、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周初,唐国(晋国发祥地)四周遍布戎狄部落,当时一场叛乱刚刚平定,局势动荡不安。 据此分析,周天子应将此地分给 A.同姓王族 B.姻亲贵族 C.有功之臣 D.殷商后裔2.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的方向翻到,并能同时完 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犁壁的发明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农业 A.自给自足的特征 B.精耕细作的特征 C.脆弱性的特征 D.男耕女织的特征3.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2、”材料中的两个“制”依次指 的是 A.宗法制和郡县制 B.分封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宗法制 D.郡县制和行省制4.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 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 安城。”此诗 A.反映了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 B.说明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C.反映了唐代各地经济联系紧密 D.说明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5.虎符是古代的兵符,是帝王或将帅授予下属调动军队的凭证。从春秋战国一直沿用到魏 晋南北朝。能够体现后世统治者替代虎符作用的制度设计是 A.秦朝设立太尉 B.隋唐设立三省 C.宋代设枢密院 D.
3、清代设军机处6.某学者认为:“这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 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这位学者论述的是 A.晓市 B.夜市 C.街市 D.草市7.有学者这样描述晋商大院:他们修建的大院,遵循礼制、顺应风水,方方正正、面南为 尊,强化中轴、突出中心、经纬分明,主次森严、讲究对称、内外有别,其要点细节都 能在意识形态的礼制、等级、纲常中找到对应。该学者意在 A.强调晋商富可敌国 B.突出晋商大院的宏伟壮观 C.描绘晋商大院的建筑风格 D.揭示晋商衰落的深层原因8.康熙年间,苏州府吴江县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粮食的种植面积;松江府所属的太仓 州、
4、海门厅、通州等地区,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的已达十之七八;直 隶保定一带农村的农民见植棉获利大,往往将种麦子的好地方改种棉花。上述现象 A.表明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 B.证明当地人地矛盾已得以解决 C.说明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D.反映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9.狄奥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他可以用葡萄酒的神奇魅力融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公元前7世纪在雅典出现了大量民众种植、采摘葡萄和酿制葡萄酒以及酒神狄奥尼索斯 形象的瓶画和神话故事。据此可以推知当时雅典 A.葡萄产业为神话体系奠定基础 B.已经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 C.人们渴望解决尖锐的社会矛盾 D. 注重协调社会与神灵
5、的关系10.“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 死; 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十二铜表法的上述 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 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 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 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 D.司法不公,保护贵族利益11.屋大维时期,掌握“公开解答权”的民间法士可以按照以往定法的精神对法律作出解 释,使之成为新的法律。此举在客观上 A.有利于维护贵族法律特权 B.彰显罗马法律的平等精神 C.有助于司法独立初步形成 D.导致了司法解释的随意性12.当代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
6、显 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 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 这 一观点 A.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靠对外掠夺 B.认为西方的崛起更靠其内在的发展 C.认为西方的崛起与对外掠夺无关 D.认为西方的崛起更靠古罗马的法制 13.“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这说明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14.有学者分析,从古希腊到 19 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上层精英一直把民主看作洪水
7、猛兽。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康德这些先哲们,对民主最大的恐惧是所谓“多 数 暴政”。而 19 世纪中期,“到处都在促进民主”。这位学者认为民主制度形成的动力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B.民众广泛参与的革命 C.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D.欧洲君主制普遍瓦解 15.戴高乐曾指出:“18751940年我们更换过102届政府,而英国仅更换过20届政府, 美国只换过14届。”导致这一差异的历史原因是法国 A.民众民主意识浓厚 B.近代社会矛盾复杂 C.国民经济发展滞后 D.多次卷入对外战争 16.俾斯麦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被统治的,社会保险是一 种消除革命的投资。”在此俾斯
8、麦是针对 A.民众要求建立福利国家的愿望 B.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目标 C.德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日增 D.动员民众投入对外扩张的需要 17.2013年10月,美国政府与国会间的分歧无法解决,美国政府被迫关门,并造成了一 定的国际影响。导致该现象的制度原因是 A.总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 C.联邦制度削弱中央权力 D.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18.公社众人之中并无深谙马克思学说,也无通晓科学共产主义3月18日起义得 胜后不去追击兵微将寡的梯也尔政府,却只顾忙于备办选举公社,使慌乱之敌得以稳 住阵脚,便是一大失误。材料认为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因为 A.未建立工农革命联盟 B.缺乏科学
9、理论指导 C.未接管法兰西银行 D.革命的爆发是偶然的 19.中国近代史时期有两个“辛亥”年,在这两年,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历史事件。 这两次历史事件 A.都把斗争矛头指向本国政府 B.都大大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C.前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体制 D.后者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20.史料记载,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大批汉族官员担任地方督抚十数年之久,集军 权、行政权、财权和用人权于一身,并左右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强大的地方实 力派。这体现了当时 A.中央集权严重弱化 B.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C.满清政府名存实亡 D.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21.1911年12月20日,南北双方达成主要内容为确立共和政体
10、,优待清皇室,先推翻清 政府者为大总统的协议。1912年1月15日,针对袁世凯的疑问,孙中山答复:“如清 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绝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 推袁氏。”材料表明 A.革命党人非常软弱 B.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 C.革命党人比较务实 D.袁世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22.仔细观察下面残图,它最有可能是 A.大革命时期北伐形势图 B.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 C.抗战初期国民党作战图 D.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大战役图23.顾维钧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 这条成语的,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
11、望百分百的成功,如 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 就无法达成协议自五四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 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此理 解较为准确的是 A.民众的爱国热情往往带有非理性成分 B.只有相互妥协才能取得成功的外交 C.只有“人民外交”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权益 D.顾维钧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寻找借口24.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3.2-9.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 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抵制欧美国家农产品的倾销 B.已确立计
12、划经济体制 C.农业服务于工业的国家战略 D.城乡经济交流的频繁25.严冬季节,美国一个煤矿工人家庭的母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子:“家里为什么不生 火?”母:“因为我们买不起煤。”子:“为什么买不起?”母:“因为你父亲失业 了。”子:“父亲为什么失业?”母:“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这反映当时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A.生产供不应求 B.生产相对过剩 C.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的矛盾 D.工人生活困难26.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后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阿登纳强调: “法国和德国必须进入一个经常对话的时代。此后四年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 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
13、0多个小时的会谈。这一系列举动 A.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B.消除了法德之间的意见分歧 C.提高了法德两国的国际地位 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27.据统计,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 64%。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是 A.政府打击私人垄断资本 B“经营者革命”的实施 C“人民资本主义”的影响 D“新中间阶层”的出现28.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的演变。此漫画 A是反映德国历史变化最有价值的史料 B可能是一位德国漫画家于冷战初期创作 C能反映多数德国民众对国家现状演变的情感 D折射的是二战后德国一步步走向分裂的史实29.不结盟运
14、动成员国1961年有25个,1993年增加到107个,2014年则为120个。这一 变化说明 A.世界两极格局开始受到冲击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得以建立 C.中国国际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D.国际关系民主化程度日益加强30.右图是乔治沃克布什(小布什)在2001年就任 美国总统后出现的关于其对外政策的一幅漫画,下 列措施中最能体现漫画内涵的是 A.部署国民警卫队阻止边境非法移民 B.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 C.2002年,美国宣布成立国土安全部 D.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推翻伊拉克政权31.据下图,分析我国城乡差距最小年份出现的原因是 A.城乡改革进度不同 B.改革开放刚刚起步 C.开放格局
15、尚未形成 D.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尚未确立32.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 效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这说明 A.技术进步影响文化全球化 B.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 C.大众文化审美的古今差异 D.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 二、综合分析题33.(16分)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其先在汉代,监察权由副宰相御史大夫来行使。当时御史大夫的监察范围,外面是中央地方内外百官,内面是王室和宫廷,全属御史大夫监察权所及。御史中丞是一个副御史大夫,这是专门监察王室和宫廷的,也可说是监
16、察皇帝的。另一御史丞,则监察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后来御史退出皇宫,单独 成为御史台,其职权便只限于监察政府,而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但政府官职中,还是由监察皇帝的,这叫做谏官。谏官也远自汉代便有,如谏议大夫之属,在 汉属光禄勋。就其官职名义,便是专叫他追随皇帝,在皇帝近旁,专来谏诤和讽议皇帝的言行。光禄勋乃九卿之一,隶属于宰相,则谏议大夫当然是宰相的下属。宋代则谏垣独立,并无长官。换言之,这些谏官,现在是不直接属于宰相了。而且宋制,谏官不准由宰相任用,于是台官(御史台)谏官同为须由皇帝亲擢了。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72-75页材料二 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
17、命运。此项行动使用一种特殊的选票,即陶片或贝壳。人们把威胁者的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投入会场的陶罐中。如某人得票超过6000,就将被判流放国外10年。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陶罐,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根据“XX百科”相关条目整理(1)据材料一,说明汉、宋两朝监察制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由此带来的影响。(9分)(2)据材料二,评价古代雅典的陶片放逐法。(3分)(3)综上,谈谈你对实施监察制度的看法。(4分)34.(25分)阅读材料,
18、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72年,西门子向中国提供指针式电报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电信事业的开端。 1879年,西门子接到一笔来自中国政府的照明设备订单。西门子提供了一台10马力的蒸汽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的照明,大大提高了港口的工作效率。 1899年西门子在北京建造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厂,为城区照明以及电车轨道提供电力,成为中国发电行业的先驱。 1899年,西门子在北京建造了中国最早的有轨电车,俗称“铛铛车”,连接郊区的马家堡火车站与永定门,是当时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 1903年西门子为青岛啤酒厂提供一台电机,这台电机几乎没有出现过故障,直到1995年新设备投产后才光荣退休。 1912年,西门
19、子在云南省的云南湖畔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 1921年,西门子开始在山东省枣庄市实施中兴煤矿公司的电气化工程,该工程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采矿工程。 从1949年到70年代初的时间里,西门子对中国的出口额低得可怜,其中大部分产品是医疗器械。西门子同香港贸易公司捷成洋行开展合作,由捷成负责在中国市场分销西门子的产品。 1979年,西门子向宝山钢铁厂提供了冷轧自动化系统。 1984年,西门子为中国建设了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这条输电线可以将1200兆瓦的电力从位于长江中游的葛洲坝水电站输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市。 2001年1月,包括西门子在内的德国财团获得了一份订单,建设连接上海浦东国
20、际机场和市区的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高速磁悬浮铁路。 2002年,西门子将世界先进的双源炫速CT引入中国,为患者提供更细致的呵护。 2004年3月,西门子获得上海振华港机有限公司总价为2800万欧元的单个项目合同,包括PLC控制和人机界面、AFE驱动装置、主电机及相关传感器。 2008年,西门子将先进的燃煤发电技术,助力上海高桥第三发电厂,大幅度提高燃煤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世界燃煤行业竖起“中国标杆”。 2010年,西门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提供配电、照明、楼宇及安防等方面的节能解决方案,以及先进科技,用心诠释“绿色世博”。 摘自140年西门子携手中国南风窗2012年第19期 (1)根据
21、材料归纳西门子公司与中国经济交往的各主要阶段的特征,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18分)(2)根据材料概括西门子公司与中国经济交往的特点。(4分)(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应该如何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往?(3分)35.(11分)(注意: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1)完成一篇游记。根据自己曾参观过的一处历史文化遗址或革命圣地,侧重写出其历史人文价值或现实意义。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字迹工整,不低于300字。(2)完成一篇书评。根据自己曾读过的一本历史人文类的书籍或文章,着重写出其与众不同之处或自己读后的所思所想。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字迹工整,不低于300字。山西大学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
22、年级9月模块诊断(总第一次)历史参考答案2、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5:ABBCC 610:DDCCA 1115:CBDAB 1620:CDBAA2125:CBACB 2630:DBCDD 3132:AA二、综合分析题33.(16分)(1)变化:汉代御史大夫行使监察权,监察范围包括文武百官、王室宫廷(皇帝),同时有隶属于宰相的谏官谏诤和讽议皇帝;(2分)宋代,御史只监察政府,不再监察王室宫廷(皇帝),谏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只对政府谏诤和讽议。(2分)影响:加强了对政府的监督,有利于正确决策,但也会影响政府的正常施政行为,削弱其权力;(2分)皇权失去监督,便利了皇权的加强,但也加大了
23、决策失误的几率,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3分)(2)陶片放逐法有利于维护公民权益及正常的民主秩序。但是,依此法做出的判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鼓励及其他因素波动不定,其判决也就未必准确,这样又不利于民主秩序及公民利益的维护。(3分)(3)有效、合理的监察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国家机器的合理运转;监察官员的选拔应有一定标准;监察制度的实施应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任意两点即可,或能充分结合材料,至少从两个角度分析,言之有理亦可)(4分)34.(25分)(1)阶段一:187220世纪早期(清末民初),阶段特征:初步交流。(2分)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第二次工业
24、革命的影响,西门子公司的电气发明占有技术优势;(任答一点2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门洞开,洋务运动的开展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近代工业的发展),对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有着巨大需求。(2分)阶段二:1949年70年代末,阶段特征:交易额锐减,通过香港间接交流。(2分)原因:美苏冷战,中德两国分属不同阵营(西方的封锁、意识形态的矛盾);(2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计划经济、左倾),相对封闭。(2分)阶段三:改革开放以来,阶段特征:深化交流。(2分) 原因:国际格局的变化;全球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的扩张;德国紧跟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在高科技方面继续保持优势;(任答一点2分)中国改革开放,积极引进国外高技术产品。(2分)(2)与中国的业务联系历史悠久;产品以电气设备为主;技术上的单向交流;出口产品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填补了中国的机电、交通、采矿、医疗器械空白)。(答出任两点可得4分)(3)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先进国家优秀的文明成果;(2分)必须坚持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1分)35.(11分)(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