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54.34KB ,
资源ID:84141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141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复习.docx

1、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复习人文地理学课件思考题第一章 绪论1、阐述人地关系的内涵?答:人地关系具体表现为人与土地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两个基本要素或基本资源。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主体,为土地的利用与生产提供人力资源;而土地则是客体,为发展生产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这种土地利用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可称为主要的、直接的人地关系。再者,在人利用土地的生产过程中又必然发生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之为衍生的间接的人地关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地关系的两种内涵。2、人文地理的学科特征是什么?答:1)社会历史性,注重从社会、历史角度研究人文现象;2)区域性,注重从区域角度研究人文现象;3)综合性,注重

2、从多方面考察研究人文现象。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总体特征有哪些?答: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势。4、通过查阅资料,论述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答: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指导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对中国社会的贡献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地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存在肯定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当今地理学的研究始终离不开地球表层,离不开人类环境,离不开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时候,以人居环境为例,人们不

3、再像以前那样认为只要是大城市就适合居住,而是认为当今最适宜的居住环境是综合各方面来看的,如近几个月进行的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的评选以及幸福城市的评选,这些都体现了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在如今人文地理学的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起初的经济建设方面,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扩展到了环境保护民族关系等方面,以环境保护为例,中国飞速发展的GDP有一部分是建立在以牺牲环境的代价上的,有了环境保护等政策的陪伴,经济会更加健康的发展。2)、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发展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其发展形成的理论是对社会经济建设实践的总结,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决策者正确进行决策。以土地资源开发

4、利用为例,一个区域的决策者应该根据该地的自然条件如水源,日照植被等判断该地区是否适合土壤开发,并根据以往开发的历史确定该地区适合进行何种类的开发。3)、为文化及教育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一门科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各国和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是一门基础学科,为了揭示全国各地人文现象的分布的规律性,从中总结经验,协调好人地关系,更好的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服务,就必须积极而有计划的向社会宣传和普及人文地理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的知识。通过人文地理学的学习了解各地的不同文化掌握当今世界特别是我国的人文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使他们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识本国国情,充分不同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5、,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和谐发展。总而言之,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它在我国经济,政治及文化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简述文化区的分类及各自的概念和特点。答:文化区分为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三类。 1)形式文化区:【概念】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特点】自然状态下形成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2)功能文化区:【概念】某种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

6、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特点】非自然状态下形成存在功能中心、边缘明显、有执行功能的机构。 3)乡土文化区:【概念】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思,这种自我意思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特点】居民中长期形成并在头脑中存在的一种区域意识缺乏文化特征上的一致性、无功能中心、无明确的边界。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答: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1)扩展扩散,某文化现象出现以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播,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接触扩散又称传染扩

7、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例如电视机的传播就属于这种类型。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例如在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中,汉语普及程度高,在中小城镇上交往多使用汉语,而在土著居民家庭,特别是妇女间,汉语的使用就大为减少;在乡村中,政府部门的干部及服务部门人员使用汉语,农民中则很少使用。刺激扩散(适应性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例如,居住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土

8、著人,因温度低无法经营农业,只靠狩猎为生。后来南部草原上驯养牛、羊的刺激,开始训化只能在当地生存的驯鹿,结果获得成功,当地土著人就由狩猎转向放牧驯鹿为生。2)迁移扩散,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迁移而扩散。特点是速度快、易于保持原文化特征;与原文化区不连续。例如客家的迁移文化。3、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各自的主要观点。答: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文化生态关系,其中的功能过程是生态过程。文化生态学即是应

9、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J.W.贝里所称“强”式文化生态关系说。其基本观点是:“环境(自然环境)现象对所研究的文化行为的起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主导作用”。在这一研究中,环境被认为强有力地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地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2)网格型文化生态关系:J.W.贝里称其为“弱”式文化环境关系,即网格式文化关系。其观点是:在环境与文化的变因之间存在着“作用的相互依赖性”,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而不要总想确定确切的原因与

10、结果。文化与环境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欧奥尔特曼、马切默斯在其文化与环境论著中称为“社会体系的研究方法”。每一个变因与任何另外一个变因都可能是原因也可能是后果。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这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论。人类利用自然应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原则,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协调论不仅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4、文化景观的概念。 答: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需要,在自然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 5、挑战与应战学说的主要观点。 答:A.J.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主要观点: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

11、境与主体的人结合起来,并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为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6、德国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德国韦伯的宗教思想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首先出现在新教流行的荷兰、英国,而后再向其他地区传播,刺激了这些地区生产方式的改变,社会发展以及地理环境也因此而变化。一般是地理环境促进生产,生产影响社会及思想,而韦伯介绍的是思想先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是另一种人地关系。因此,这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的人地关系的精神作用进行分析有所启发。7、解释人地关系模式图式。图1 人地关系图答:该图式展现的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内人地关系的模式。其中有四个要素,即人口、

12、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人口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群体。人口的数量和文化状况在各地之间的差别往往很大。自然生物环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各地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也互不相同,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亦不相同。社会组织是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技术是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人们依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获得生存的基础,并且利用技术来改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在该图式中,四个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六对联系带,每对联系带又都受到另两要素的影响,因此该图式所反映出的系统具有复杂的关系。这个图式反映了文化的结构,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的关系。图式中的人地关系既反映了人的主动性

13、,又反映了受自然生物环境的约束性。这四个要素是组成人地关系的基础,缺一不可。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如果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订研究步骤和计划。答: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虽然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课题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阶段与一般的科学研究程序一样,其典型模式是: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如果要写一篇论文,流程如下:(1)确定研究课题: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特长、已有条件和兴趣爱好等,符合科学性、创造性、需要与可行性的原则,确定需要研究的课题;(2)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确定后,紧接

14、着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研究的目的、目标、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研究内容的框架等;(3)收集、整理资料:收集资料时要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典型性、充足性和可比性;(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间接材料的认识,获得生动的直观印象;(5)分析研究: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和结论;(6)研究总结,成果评审:论文写作最后一道工序,将研究内容和结果整理成文。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4-1部分)1、农业、工业革命过程中人口发展特点。答: 1)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人口总量是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了,但也并非是一直如此;出生率和死亡率均

15、有上升,并不断波动;人口分布集中于农业发达区;直至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人口都呈现出如下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2)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密度进一步提高;死亡率先下降,出生率先上升后下降(工业革命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趋于下降; 发展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3)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极低的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分布相对集中

16、(北非,亚欧南部);狩猎和采集者通过迁移实现广泛分布(非洲(400万年)-亚、欧洲(180万年)-美、澳洲(2-3万年)。(补充)2、世界人口发展趋势。答:1)世界人口加速趋势;2)人口发展进入第四阶段(自发性增长逐步减弱,进入有计划的发展阶段,最终人口总数和自然结构趋于稳定。3、人口转变内涵、影响因素、人口转变的一般模式。答: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人口转变的影响因素:1)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妇女地位、家庭结构功能等的变化。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17、鼓励和限制生育政策。人口转变的一般模式:1)西北欧模式,人口转变模式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过程,出生率和死亡率自然、平稳、缓慢地下降。2)日本模式,与西北欧模式相比,日本的显著区别是采取了人为干预生育的措施,故人口转变速度快在几十年内走完了西北欧国家一两百年的道路。3)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发展水平较低,人为控制因素的作用更强。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4)印度的人口转变模式,印度生育控制因素较弱,政府和有识之士虽然早就认识到促进人口转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不少计划,但多属纸上谈兵,或遇难而退,实效都不大,这在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里是有代表性的。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转变模

18、式。答: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以西北欧为代表,人口转变是基于其经济起飞基础之上的,而在日本,紧随人口转变之后的经济发展明显为其人口转变彻底性提供了保障。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无疑给其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其特点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为人为控制的加速转变模式;人们节制生育的行为受国家人口政策和其它干预措施的制约;人口转变开始的晚,进程快,转变期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较快,在一定时期人口老龄化问题会非常突出。5、中国人口转变特点及成因。 答:中国的人口转变特点是发展水平较低,人为控制因素的作用更强。在大规模推进计划生育之初,人口转变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政策导向之间,以及人们的

19、生育行为与生育意愿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和谐。8090年代中国生产力高速发展,大大增强了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基础,上述不和谐已明显地趋于减弱。另外,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预计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将在16亿左右实现相对静止。6、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答: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人口发展与生态环境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自然资源提供的物质基础;2)人口构成:性别构成与发展,影响婚姻和家庭状况,进一步影响人口增长、移动和其它人口构成,人口年龄结构同样影响人口发展,文化构成影响生育观念、延长了劳动者受教育时间。3)人口政

20、策:包括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和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7、人口增长与发展的关系。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表现出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人口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或延缓作用。人口对发展只能起影响作用,而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只有社会生产方式。8、适度人口及意义。答:适度人口是指一个国家工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适度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1) 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区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具

21、有重要意义;2) 是制定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3)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多数国家人口已远远超过其适度人口。对于其人口政策的制定,促进人口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4-2部分)1、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农业人口密度、营养密度、比较密度的意义。答:1)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 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2)人口密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人口密度只是一个平均数,掩盖了内部差异。3)农业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反映农业人口对土地的压力。4)营养密度、比较密度分别是一个

22、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和单位农用地上的人口数量。所谓农用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和草原牧场(后者按3:1折算成耕地)。这些指标更能反映人口的压力程度。 2、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答:1)分布不平衡总规律:水陆差异、南北半球之间的差异、沿海与内地的差异、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洲际差异、洲(或区域)内差异、各国之间的差异、城乡差异。2)人口分布明显的指向性:中低纬(温湿)指向、近海岸指向、平原指向。3)四大人口密集区人类大陆3、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及原因。 答:1)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3)人口的低地指向

23、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4)四大人口稠密区:长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平原、四川盆地。另有集聚程度更高的小区域。4、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答: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矿产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与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3)历史和政治因素。5、人类迁移及分类。答:人口迁移:改变原居住地的人口移动。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人口迁移按其涉及的范围是否跨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按迁移的时间,可分为永久性迁移、季节性迁移等;按人口迁移的社会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人迁移、集体迁移、自愿迁移

24、、被迫迁移、自发移民和有组织移民等。6、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答:国际永久性人口迁移规模小;客籍工人为主要形式;国际难民;发展中国家智力流失严重;发展中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7、国内人口迁移形式。 答:1)历史人口迁移:支边、战争、自然灾害等。2)1954至1984年我国的人口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流动数量较少自发的迁移少,以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迁移为主。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 ,以自发性的移动为主。8、人口迁移的空间取向。 答:英. 拉文斯坦,提出了他的7条迁移法则:短距离迁移为主,大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阶段性。两地间净迁移量不大。乡村居民比城

25、市居民更具迁移性。迁移中的性别差异。大部分迁移是年轻人。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主要动机是经济。9、人口迁移主要理论(推-拉说、期望收入、迁移距离理论)。答:1)李(E.S. Lee)“推拉理论”: 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把它分为“推力”与“拉力”两方面。他认为,前者是消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后者则是积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城市的吸力(高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增长和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推力作用综合作用结果使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2)期望收入理论:发展中国家存在城市失业人口,但同时农村人口继续流入城市。特达罗认为取决于城乡收

26、入差距和农村人口在城市中找到工作机会大小。由于城市存在失业,农村人口找到工作有机会问题,出现期望收入。3)迁移距离理论:英.拉文斯坦提出“迁移定律”:迁移发生率与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斯托福(S. A. Stouffer) 提出了干预机会理论:认为,迁移一定距离的移民数,与目的地的机会数量成正比,与沿途的“干预机会”成反比。10、四川、重庆民工南下北上东进的意义。 答:四川、重庆民工劳动力转移对于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民工南下北上东进改变中国城乡发展格局(自行回答)(4-3部分)1、人种及与环境关系。答: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

27、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与地理环境:1)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所有人类种族本源于一个地方,此后由于扩散迁徙,各自在不同自然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在其体质形态等方面产生一些具有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类群体。2)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在种族分化早期,自然条件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种形成的作用逐渐减弱。2、地理人种与世界主要地理人种。 答:地理人种:在相当于洲的范围内,由于地理隔离所形成的在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性的人群。 世界主要地理人种:1、亚洲地理人种;2、欧洲地理人种;3、非洲地理人种;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5、印度地理人种;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其余

28、三个为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地理人种和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3、民族及形成、民族特征,民族与种族。 答: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 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民族等五个发展阶段。民族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如满族、唯吾尔族)、共同经济生活(如蒙古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唯吾尔族、俄罗斯民族见面礼)。民族与人种不同,人种是在人类历史早期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隔离的不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属于生物学范畴;

29、而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4、世界主要民族分布与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答:世界主要民族及分布:汉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占汉族的97.8%;印度斯坦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占99.7%;美利坚人主要分布于美国,占99.3%;孟加拉人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占58.7%)和印度(41.2%);俄罗斯人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巴西人,99.7%分布于巴西;日本人(大和民族)主要分布于日本,占98.7%;德意志人主要分布于德国,占90%;比哈尔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占94.8%;旁遮普人主要分布于巴基斯

30、坦(75.3%)和印度;墨西哥人主要分布于墨西哥(86.2%);爪哇人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占99.3%;意大利族主要分布于意大利,占82.5%;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和韩国,二国合占94.5%中国现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92%,其余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8%,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中国民族分布呈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主要特点。5、举例说明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答:任何一个民族,很少能够完全与外界处于长期孤立的状态,而都要与其它民族的文化相接触,并受其影响,形成新的整合。1)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当居住于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殖民者向西发展时,与印第安人发生冲突。

31、大草原上的印第安人经过激烈的斗争之后,有的被殖民者消灭,有的被迫不得向西迁移。20世纪50年代以来,因受外界文化影响,在各个保留地的印第安人文化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欧洲多国民族在美国的整合:美国是由多民族来源形成的一个具有多样性新文化的国家。这种在来源上各不相同的民族,在语言、宗教以及生活习俗上存在差异,迁移到美国后,混居在一起,通过交流、汇合、融合,形成一个在某种程度上的共同文化,也有人称其为一个新的民族美利坚民族。6、民俗及形成,举例分析民俗与环境关系。答:民间文化又称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民

32、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形成:1)民俗是历史社会地理的产物;2)许多民俗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3)有些民俗则是由宗教信仰而产生的;4)民俗对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民俗与环境:1)民居:居民的住房,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关的文化传统。这类建筑物依靠传统,通过实践与经验积累一代代继承下来的。凭经验与记忆建造其不同用途的房屋,如住房、谷仓、教堂、磨坊等各种有形的文化景观。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与建筑外形与内部特点上,均能表现出与环境的关系。2)饮食民俗:举例:南方爱吃米,北方爱吃面;拉丁美洲人爱吃玉米,东欧人爱种黑麦。东方吃猪肉,西方吃牛肉,以及相应的乳制品。3)服饰民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与西南、南方少数民族服饰。4)节庆、婚娶、丧葬及其他:【节庆】汉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傣族:泼水节;回族:开斋节;国外: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