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8.86KB ,
资源ID:84134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4134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x

1、人教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三垟中学 虞素微【单元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留意观察身边生活,养成科学观察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与习惯。 2、在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的积累,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说明语言的表达方式与语体特点,提高科学的表述能力。 3、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即不失时机地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科学”为主题编选了五课各具特色的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共六篇。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奇

2、妙的克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本单元,既要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共同提高。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传统课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学习这篇课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文章在点明“物候学”之后,对影响物候现象的几种因素作了条分缕析的说明。在这几段说明文字中,体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比如,文中不仅用具体事实作说明,而且运用了对比、比较的方法,还列出时间和数据,使说明更显准确而严密。仅从行文来看,似是表达的功能,而实际上是来自作者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

3、2.文章最后点明研究物候学的重要意义,使全文结构非常完整。全文结构大体可分为: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物候学)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作者行文思路清晰明了,说明问题逐步深入。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法和行文思路都值得我们学习。 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写的一篇文章。学习这篇课文,既要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更要从中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还要在此基础上,对科学这把“双刃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了说明什么是“克隆”,作者精心组织材料,分设四个小标题,把“克隆是什么”“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介绍得清清楚楚。但是作者又不限于一般

4、性的知识介绍,而是融人自己的赞赏之情和严肃思考。具体地说,本文既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科学知识,又展现了包括我国科学家在内的“科学精神”,同时又引领读者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这两篇短文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作者深广的科学视野和敏锐的科学眼光。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而且能从中学到作者多角度探索问题的思维方法。通过本课教学,要关注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的养成,比如,用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观点看问题,而非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学会从联系与比较中找到研究问题的焦点或解决问题的途径等。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所包含的两篇短文

5、的内容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特别是在说明方法上多有相通之处。 恐龙无处不在,仅从题目上看,好像在介绍恐龙曾遍布世界,但文章的中心议题却是论证“板块构造”理论。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而引发作者的深人思考,他不是停留在对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并不适应寒冷地区生活的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提出这一问题实质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维路径。可见,好问题或正确的提问角度不仅表明了研究价值如何,也暗示出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因此,在学习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提出有研究价值的好问题。这正是科学素养的一个方面。 被压扁的沙子与恐龙无处不在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开始并不急于

6、对所要阐明的主旨进行论证,而是先引入“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还是“火山”?摆出问题之后,才来探讨“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通过对斯石英性质和形成的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由于“撞击”而并非由于“火山”。两篇短文都谈到恐龙灭绝,但说明的起点和目的都不相同。恐龙无处不在以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支持“板块构造”学说;而被压扁的沙子则从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灭绝之因。前一篇“恐龙灭绝”是探究问题之据,后一篇“恐龙灭绝”是探究问题之的。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生物入侵者这篇文章的

7、价值绝不只是让学生体味结构的严谨,语言的形象,说明的生动。这是一篇与时俱进的经典之作。说起环保,人们头脑中立即闪现的是沙化的荒原,乱扔乱排后的浊水横流,乱砍乱伐等,“生物入侵”这一环保新课题,一般成人尚且不知,孩童更无法知晓。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开放程度的加大,由来已久的生物入侵如不提到议事日程,其后果不堪言喻。文本让孩子们首先植入“生物入侵”的概念,听到生物入侵敲响的警钟,并关注疗治的对策,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环保责任。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一篇随感式小品。本篇课文放在以“祟尚科学”为主题的第四单元,其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体验生活,在感受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坚持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努力

8、把自己培养成为感官灵敏、感受丰富而又有主体意识的人。【每课教学设计】16、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1、 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2、 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3、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教学过程一、 导入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

9、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 多媒体显示美丽的图画 春花的灿烂,夏空的明朗,秋枫的激情-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二、 检查预习1、 作者简介 竺可桢,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他的物候学、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论文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竺可桢在一生中,勇攀高峰,不仅为祖国争

10、得了荣誉,也为我国物候学增添了光彩。他的功绩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的。2、 生字词 翩然 孕育 簌簌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农谚纬度 连翘次第 周而复始 簌簌 风雪载途 草长莺飞 衰草连天 销声匿迹: 三、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 听范读,思考: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明确:“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2、 阅读思考(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有什么重要意义?(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明确:(1)(1

11、3)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2)(45)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610)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1112)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四、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1、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思路板书: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阐述研究意义 (现象本质 / 逻辑顺序)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

12、技巧明确: 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五、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 齐读6、10段,找出6-10自然段的关键句 板书:四个决定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古今(设问回答/眉目清楚) 2、合作探究: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这样安排有什么

13、好处?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是行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板书: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大小);空间时间/不能调换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六、作业1、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课后练习二 3拟几则环保小标语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

14、特点1、 赏读文章第1、2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齐读第1、2段 (1) 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明确: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2、 精读第1、2段,具体说说这两段文字好在哪里 明确:(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将大地拟人化,展现出一幅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燕子翩然归来写出了小燕子轻盈飞舞、活泼伶俐的情态,透露出喜爱之情。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写出了秋天的肃杀气氛。(2

15、)这一段运用了描写这种表达方式使文章生动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传语、暗示、唱歌都是拟人手法,好像这几种动植物都有人的思想感情,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农事,因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归纳: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的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3、小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回顾前面所学课文

16、,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明确: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卢沟桥两旁石栏上的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桥之美一文中:“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参考以下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 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善

17、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三、拓展延伸1、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只要你观察思考,随处可以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介绍一些农谚 2、除了农谚,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明确: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3、夏天人们往往到下列地方去避暑,根据本课知识说一说为什么? 北戴河、大连、青岛处于海滨,由于经度差异,夏季比内陆凉爽庐山、昆明海拔较高,由于高下差异,温

18、度比低处低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相关链接:节气、物候与谚语 把地球公转的轨道(3600)分成24个弧段,每150为一个节气。于是便有了如下的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至二暑连,秋处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

19、,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下面是一首流传于北方的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由引可见节气与人们的

20、生产生活联系之密切。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物候。 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它包括三个方面: 1、 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黄和叶落等现象; 2、 候鸟、昆虫以及其他动物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 3、 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法。为了准确形容,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

21、,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将其称之为这一候的花信风。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栋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 下面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有关植物物候的谚语: 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 柳树发芽暖洋洋,冷天不会有几长。 荷花开,秧

22、正栽。菊花黄,种麦忙。 桐子树开花,霜雪不再落。 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梅子金黄杏子肥,榴花似火桃李坠,蜓立荷角作物旺,欣欣向荣见丰收 物候是大自然最直接的语言,候鸟、昆虫的出没分明是在告诉我们时令的变迁:家燕惊蛰始见,立冬南飞; 蝉惊蛰始鸣,白露绝鸣; 蟋蟀清明初鸣,秋分终鸣; 大雁清明始现,秋分绝见; 蟾蜍清明出现,寒露不见; 青蛙春分初鸣,秋分终鸣。 有关动物物候的谚语也不少: 狗猫换毛早,冬季冷得早。 画眉多藏粮,大雪下得长。 麻雀囤食要落雪。 狗进灶,雪就到。 猪衔草,寒潮到。 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布谷布谷,种禾割麦。 黄鹂唱歌,麦子要割。 癞蛤蟆

23、出洞,下雨靠得稳。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蚂蚁垒窝要落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龟背潮,下雨兆。 泥鳅静,天气晴。 气象活动对我们的影响可谓细致,所以人们又总结到: 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鬼。麦盖三场被,枕着馒头睡。 冬至大白霜,来年谷满仓。 冬天有浓霜,必有好太阳。 春霜不隔宿,隔宿就要赖。 三朝迷雾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 春雾有雨夏雾热,秋雾转凉冬雾雪。 晨雾即收,旭日可求;晨雾不收,细雨不休。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 露水重,天气晴。 霜夹雾,旱得井也枯。 霜后南风连夜雨。 物候现象有明显的地带性差异。 “江南

24、水乡春风早,北国阡陌花开迟”,充分表达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物候现象的不同。南京桃树一般在3月31日开花,北京的桃树要到4月19日才开花,相差19天。 我国东部和西部的物候现象也不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春季和秋季都比内地来得迟。因为海洋吸收太阳热量多,春季不如陆地升温快,到了秋季,海水的热量散发慢,所以沿海地区的秋季也比内地来得迟。就以山东来说,烟台在沿海,而济南在内陆,每年烟台苹果树开花要比济南晚半个多月,正好花期避开春寒,这是烟台苹果丰收的原因。烟台的秋天也比济南来得迟,苹果有较多的成熟时间,这使烟台苹果更美味可口。 由于海拔高度平均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因此,一般来说,海拔越高的地区

25、,物候也就越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是对这一物候高低差异的描述。 17 奇妙的克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克隆的定义、克隆的发展过程以及克隆领域的研究成果。2、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 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思想感情。二、情境导入: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吧,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替他分忧解难。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不过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世界去探究一番。三、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胚胎 胰腺 囊 鲫鱼 蟾蜍 繁衍

26、哺乳2、作者简介:生物学家谈家桢,复旦大学教授。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逾60年,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四、欣赏图片欣赏克隆绵羊“多利”、克隆马“普罗梅泰亚”、克隆山羊、克隆兔、克隆牛“科科”、克隆鼠等图片,感受克隆的奥妙。五、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什么叫做“克隆”?联系课文的有关介绍,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吗?2、课文介绍了科学家在克隆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3、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学生浏览课文,思考并讨论。明确:1、克隆,是Clone的译音,意为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简称为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不

27、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2、1960到1962年,英国科学家克隆非洲爪蟾;1978年,我国科学家克隆黑斑蛙;1979年,中国科学家克隆鲫鱼,此后克隆出新鱼卵-鲤鲫鱼.;美国和瑞士科学家成功克隆了灰鼠;1995年7月,克隆羊多利诞生.。3、可以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可以挽救珍稀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免疫学、人类的寿命有很大作用。六、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的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2、.第二小结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3、.克隆的突出特点是

28、什么?4、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七、想象训练: 假如我会克隆内容: 你想克隆什么?为什么要克隆它? 要求: 1、想法要奇妙; 2、想法要有益于人类;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八、自由论坛: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曾成为世界的焦点,首先阿拉伯媒体说萨达姆患了淋巴癌。接着,萨达姆指责科威特盗取伊拉克石油,战争阴雨再度笼罩波斯湾。然而,最令人震惊的消息是:伊拉克科学家克隆人技术取得突破,萨达姆曾利用这种尖端的技术,想克隆100个小萨达姆。 克隆人在这个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似乎正款款向人类走来,意美权威科学家相继宣布携手共同展开克隆人的努力,英国政

29、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从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区。那么,你赞成克隆人技术吗?反对克隆人的理由:1、克隆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克隆人可能有很多先天性生理缺陷。2、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他们与被克隆者之间的关系无法纳入现有的伦理体系。3、人类繁殖后代的过程不再需要两性共同参与,将对现有的社会关系、家庭结构造成难以承受的巨大冲击。4、克隆技术有可能被滥用,成为恐怖分子的工具。5、从生物多样性上来说,大量基因结构完全相同的克隆人,可能诱发新型疾病的广泛传播,对人类的生存不利。6、克隆人可能因自己的特殊身份而产生心理缺陷,形成新的社会问题。支持克隆人的观点:1、“不让我们克隆人,就是不让

30、我们修正我们的错误,人类历史难道能够这样构造吗?” 2、“当然应该克隆人,如果谁第一个掌握了这个技术,他就是我真正的、也是唯一的竞争对手。” 3、“克隆人绝对是科学上了不起的进步,克隆技术必将创造世纪的辉煌。”4、“人体商业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无与伦比的成就,毫无疑问,克隆技术的出现将为世人创造一个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市场。”5、在我们社会上有两种价值观允许人们在复制人类这件事上随心所欲,一个是绝对的个人主义,另一个是对完善生命的追求。九、课后作业:克隆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相关链接

31、:克隆”是从英文“clone”音译而来,在生物学领域有3个不同层次的含义。 1在分子水平,克隆一般指DNA克隆(也叫分子克隆)。含义是将某一特定DNA片断通过重组DNA技术插入到一个载体(如质粒和病毒等)中,然后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所得到的大量完全相同的该DNA片断的“群体”。 2在细胞水平,克隆实质由一个单一的共同祖先细胞分裂所形成的一个细胞群体。其中每个细胞的基因都相同。比如,使一个细胞在体外的培养液中分裂若干代所形成的一个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细胞集体即为一个细胞克隆。又如,在脊椎动物体内,当有外源物(如细菌或病毒)侵入时,会通过免疫反应产生特异的识别抗体。产生某一特定抗体的所有浆细胞都是由一个B细胞分裂而成,这样的一个浆细胞群体也是一个细胞克隆。细胞克隆是一种低级的生殖方式无性繁殖,即不经过两性结合,子代和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生物进化的层次越低,越有可能采取这种繁殖方式。 3在个体水平,克隆是指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或更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