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6.15KB ,
资源ID:83937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3937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5篇最新.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5篇最新.docx

1、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5篇最新中班数学活动反思15篇活动目标:1、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点数7以内的数。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的现象。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各种实物卡片、数字卡片、食物盘、摸箱若干,笑脸、哭脸粘图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等。活动过程:一、以“月亮姐姐”身份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二、开启“智力乐园”密码,复习7以内的数。出示数字5、7、6,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相应的数量三、参观“智力乐园”,感知7以内的数守恒。1、师讲解示范。2、幼儿自由操作。(1)比较两组实物卡片的数量。(2)比较盘子里两组实物的数

2、量。(3)比较两个箱子里的实物数量。3、交流操作结果。(1)出示大小、颜色、形状和排列形式不一样的实物卡片,引导幼儿感知7以内数的守恒。小结:虽然大小、颜色、形状、排列位置不一样,但数量一样。(2)验证。4、游戏“捉迷藏”。(1)介绍游戏玩法及规则。(强调先数再比一比)(2)幼儿游戏。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2、整个教学以月亮姐姐带小朋友玩游戏为主线,把各环节串联在一起,各环节层层递进,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完整性和主题性,便于幼儿掌握学习的内容。3、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在愉快的操作中感知数的守恒,让枯燥的数学

3、活动变得更有意思。4、不足之处:教师试图把所有的事情交代清楚,所以语言烦琐了一些,就怕孩子做不好,幼儿游戏兴趣高,可让幼儿多玩几次。设计背景进入主题“在秋天里”以后,孩子们逐步关注起秋天的季节特征,在散步时、在秋游活动中,他们会惊喜地发现树叶变黄了、变红了,数叶纷纷飘落了。与此同时,孩子们还非常喜欢捡树叶。考虑到孩子们对落叶的喜爱之情,落叶成为了我贯穿今天整个活动的主要线索。我通过树叶的不同拼贴组合,运用落叶不同的形状,不断激起孩子们数数的兴趣。第二幅落叶贴画中,既有对前一幅画中积累的数数方法的运用,又加入了封闭式数数、接着往下数等新的数数方法。活动目标1、尝试按一定顺序点数树叶,在操作中感知

4、数量的对应。2、乐意分享各种数数的方法,用语言简单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重点难点重点:请幼儿上前交流不同的数数方法(互相试试别人的好方法)。活动准备树叶贴画、落叶、笔、数字卡片活动过程(一)我眼中的落叶老师提问:我们在幼儿园里捡了许多落叶,你在捡落叶时有什么快乐的事情或是新的发现吗?(二) 数美丽的落叶1、集体欣赏树叶画导语:我们来变个魔术,把许多落叶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提问:落叶会变出一种有秋天特点的东西,会是什么呢?2、个体尝试数树叶要求:这幅“螃蟹画”中有几片树叶呢?请你仔细

5、数一数,把总数记录在横线上,可以用数字卡片,也可以用笔写下来。观察与指导:幼儿数树叶有哪些方法?是否记录总数?3、分享交流提问:这幅树叶画“螃蟹”中有几片树叶呢?你是怎么数的?按什么顺序?落叶照片1、集体欣赏树叶画提问:现在落叶变成了什么?2、个体再次尝试数落叶要求:每种图案用了几片落叶?请你按一定的顺序再来数一数,把总数记录在横线上。(三)幼儿和落叶做游戏要求:我们来个游戏“数落叶”,请你仔细数数图片上有几片树叶,并跑向贴有这个答案的地方。游戏观察与指导:观察幼儿点数情况,分享彼此点数方法。教学反思今天的活动还存在很多不够好的地方。我们在数第二幅落叶贴画时,当孩子们已经数清楚每个小画面中落叶

6、数量,开始数画面中落叶总数的时候,我预设给孩子们积累的是接着往下数的方法。这部分我处理的过于着急,感觉是告诉孩子们怎么接着往下数,而不是通过孩子们自主讨论的基础上得到好方法。因此,在最后一个环节,运用到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时,孩子们都没有运用到这个数数的好办法。此外,尝试计算教学后,我在追求自身回应清晰、有条理的同时,也一直追求活动的“趣味性”,今天的活动,也有这方面的思考。从今天的活动现场来看孩子们在活动中都很投入、很放松,在每个环节中都保持着热情,但活动的“热”度好像还欠缺一些,我想这与活动本身的设计是有关系的。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要更多地站在孩子们的需要上来思考各环节的设计。活动目标:1、通

7、过观察图片,能辨认数字,在认识数字前提下进行排序。2、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3、对数字变化后的形状感兴趣,并乐意尝试。活动准备:PPT、数字卡片、图片、彩笔、水粉纸活动重点: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字,知道数字代表的意义,感知数字无处不在。活动难点: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数字的有趣。活动过程:一、猜想数字、激发兴趣.(一)出示ppt1,并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2、呈现10个格子提问:“共有几个格子。”(二)出示ppt2,并提问.1、每个格子里藏着不同的数字宝宝,边看边猜它们分别是数字几? 2、给数字进行排队,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二、数字代表的意义.1、师:你在生活

8、当中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数字?2、出示ppt,师:为什么上面有数字,都是干什么用的?三、有趣的数字.1、出示ppt小鸡,师:看,这是什么,有哪些数字组成?2、出示图片冰淇淋,师:看,这是什么,有哪些数字组成?3、出示图片小猫,师:看,这是什么,有哪些数字组成?4、出示图片魔法师,师:看,这是什么,有哪些数字组成?四、 游戏数字,体验数字的有趣.1、展示数字创意画.幼儿逐一观察每个由数字宝宝构成的图形。说一说画的是什么图形?有哪些数字组成?五、活动延伸: 你能画出更多不同的数字画吗?微课反思优点:在第一个猜数字环节中,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厚,开始猜数字了,第一个幼儿看见的是1,因为1放的最显眼。在接下

9、来的猜数字过程中,也是有一些难度的,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站起来能说好多个,我也采取的相应的表扬,在表扬的方式上也要采取不同的语言。猜数字的环节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形式,感觉很有趣。在这里我想,吸引幼儿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在平时的活动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发展吸引幼儿兴趣的数学区角。不足:第二个环节中的引导不是很深入,对于每张图片的解释不是很到位。可以把这个环节做为整个活动的重点,再次开展数字宝宝的活动,深入了解生活中的数字。经过这次的课,我发现数学课,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搜集很多资料,在自己的脑海里有大量的信息存储,在引导幼儿的时候要把自己存储的信息简单化教给幼儿

10、,这样才能达到数学课的目标。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体会探索的乐趣,激发幼儿表现力和创造力。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点数的能力和按数量分类的能力。3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大胆尝试,用语言、艺术等形式表达自己获取的知识经验和想法。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前丰富幼儿有关昆虫、动物等小东西的一些常识。2教材的准备:较大的螃蟹两、三只;图画纸、彩笔;录音机、伴奏带;昆虫、动物的图片、头饰、标本;数字卡片。活动过程:1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教师:小朋友们,在美丽的秋天里我们和许多可爱的小东西交上了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是谁吗?(让幼

11、儿回忆已有的知识经验。)2出示螃蟹,让幼儿认识新的小东西,引起幼儿活动兴趣。3鼓励幼儿大胆地与螃蟹“交朋友”,观察螃蟹怪异的体态,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等探索活动感知螃蟹的特征和习性。(重点在数一数有几只螃蟹、每只螃蟹有几只脚。)4模仿螃蟹独特的行走姿态,在探索活动中随着音乐艺术地再现小螃蟹的动态特征。5让幼儿自由观察,比较一下螃蟹的脚和小朋友知道的其他小东西的脚有什么不同。6延伸活动幼儿自主选择进行观察活动,对几只脚的小东西进行简单的分类,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教师在活动中一边指导,一边寻找幼儿新的兴趣点。活动建议:1为了安全,螃蟹可用绳子绑住蟹壳,方便教幼儿观察。2活动建议采取分

12、组的形式,有利于幼儿探索、发现,有利于教师指导,帮助不同需要和不同层次的幼儿充分发展。3有条件的话可提供一些活的昆虫和小动物给幼儿观察。活动反思:有趣的小东西活动实质是一个促进幼儿语言、艺术、认知和情感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活动。活动选材投幼儿所好,把握住幼儿喜欢“小东西”的兴趣点,给幼儿提供探索与发现的平台。组织活动的过程坚持纲要中所提出的在教育与发展之间“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观点,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的原则。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人,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使幼儿尽情地与同伴、

13、教师交流,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幼儿的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达到了活动的预期效果。活动目标:1、学习基本动作,训练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2、在蚂蚁搬豆的游戏中融入按颜色分类的数学内容。3、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黄豆、红豆、绿豆若干,垫子8块,红、黄、兰篮子各4个,蚂蚁头饰若干。2、天线宝宝头饰若干、红、黄、兰丝带若干,场景布置宝宝乐园。活动过程:1、活动引趣:以老师扮演蚂蚁妈妈,小朋友扮演小蚂蚁角色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2、小蚂蚁跟着“妈妈”做运动。(活动前准备动

14、作)3、小蚂蚁学本领(练习爬,将垫放在场地四周练习爬)1、 游戏玩法及规则:(1)介绍游戏场地(2)介绍游戏的玩法及规则:“这里有许多豆子,黄豆子、红豆子、绿豆子,我们把它们搬回家好吗?妈妈要求每只蚂蚁一次搬一个豆子,向前爬,将红豆子放在红篮子里,是绿豆子的放在绿篮子里,是黄豆子的放在黄篮子里,然后跑回再继续搬豆子,把这里的豆子全搬回家准备过冬。”2、 幼儿练习:教师指导幼儿将豆子分类放。3、 活动结束:教师:小蚂蚁我们一起把豆子搬回去吧。活动反思:蚂蚁搬豆游戏幼儿很感兴趣,我利用现有的教材资源进行改编,把原来的环境中单一的豆子改为红黄绿不同大小的豆子,把原来单一的投放改为分类投放相应的红黄绿

15、装篮子,就将原来单一的体育游戏融入数学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颜色归类,在游戏中幼儿扮演蚂蚁不厌其烦搬豆并按游戏的规则归类摆放,当一只蚂蚁“搬”错紧随其后的蚂蚁就会大声的说“你放错了”催他改错,当他第二次游戏时就不会犯错了,体育游戏与数学的整合,改变了单一、呆板、乏味的数学学习,让幼儿快乐的游戏、在游戏中学数学。老师们的评析:蚂蚁搬豆是旧的游戏,但教师在创设游戏的环境时巧妙的投放红黄绿不同大小的豆子和红黄绿装豆子的篮子,在原有的游戏基础上在玩法和规则中增加要求:搬到什么颜色的豆子就应该放在什么颜色的篮子里,自然地将按颜色分类的知识融入体育活动之中,为幼儿积累分类经验打下基础。活动背景:活动之前孩子们已

16、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为本和活动的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在各种图形中正确找出梯形。2、发展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各类图形若干、图形拼图-机器猫、塑料筐若干、幼儿作业纸每人一份、彩色笔,每人一支。活动过程:(一)幼儿自选图形,激发学习兴趣。小朋友,看到桌子上有很多图形了吗?让幼儿自选一个图形,说说你选的是什么图形。 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认识梯形。(二)初步认识梯形,了解梯形特征。(1)这是什么图形?请

17、幼儿说说梯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掌握梯形的特点,请幼儿观察说说梯形有几条边?一起数一数。看看上、下两条边是怎样的?总结出一共有四条边,上下两条边一条长一条短,并且是平行的另外两条边是不平行的。(2) 出示图片,我们一起来把机器猫身上的梯形都找出来,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把梯形从机器猫身上拿下来。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把梯形从机器猫身上拿下来。(3)幼儿找梯形,集体进行检查分析。(三)独立寻找梯形,巩固了解梯形特征。(1)分发作业纸,梯形宝宝现在藏到这里了,我们按找梯形的方法,将找到的梯形宝宝用线圈住。(2)检查孩子们作业的情况,及时纠正错误。(3)送图形宝宝回家。请幼儿将老师准备的各类图形(梯形、长方

18、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平面图形)送回相应的筐子里。活动反思:1、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本次活动的气氛轻松,将游戏融入到了活动中,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认识了梯形。2、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是由易到难的,因此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从认识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然后再是各种图形的混合体,最后是每一个孩子的独立思考,作业,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由浅入深。3、本次活动适合本班幼儿,但有1个孩子参与不积极,原因是近期请病假,对长方形、正方形、

19、三角形认识不清,有畏难情绪,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完成了任务,在今后的活动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我班的教室在3楼,每次小朋友排队下楼梯时,都会手扶着幼儿扶手。由于扶手是沿着楼梯的走向加设的,扶手会由上而下越来越贴近楼梯台阶。所以孩子们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走一段楼梯的最后几阶时如果手不离开扶手的话,身体就必须弯下来或蹲下来,看上去就像人变矮了;而转到下一段楼梯后,站直身体就能扶到扶手了,看上去就像人又长高了。孩子们对这个游戏乐此不疲,觉得自己仿佛是个魔术师。为了提高幼儿对高矮的兴趣,将这一现象从生活中的偶发情况转化提炼为数学知识,我先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有关比高矮的瓶娃娃材料,让幼儿初步感知物

20、体的高矮。幼儿在探索感知一段时间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不会正确使用比较高矮的方法,对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做比较还不甚理解,对两个物体高矮差别不显著的比较易出错等等,有部分幼儿使用“高”、“矮”的词不当,把“矮”讲成“低”等等。于是,我设计安排了数学活动比高矮。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学着比较高矮和一样高;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活动难点是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并注意要将高矮差别不显著的物体进行正确排序。在活动开始时,我选择两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孩子从小铃下走过,通过一位

21、幼儿走过小铃没有碰到,而另一位幼儿碰到了小铃发出声响这一直观现象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高矮;然后通过两两比较高矮得出比较的正确方法,即站在一个水平线上直立比较;最后,通过图片比较印证上一步得出的结论。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比较好的是在幼儿分组操作时,第一组:两两比较,分出高矮。第二组: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最高和最矮的物体。第三组:按高矮排序。第四组:目测物体高矮。这样操作的目的性比较明确,层次清晰,由易到难的让幼儿能根据自身情况多层次的选择操作。最后,我通过游戏找朋友比高矮让幼儿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当性。活动结束后,我认为幼儿都能正确分辨物体的高矮;能找出一组物体中最高和最矮的物体;能将物体按高矮排序;

22、能正确运用高、矮、一样高的词语。但我在活动设计上没有突出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虽然也有要求幼儿两两比较、感知高矮。可由于要求幼儿站在地上比较,没有为他们提供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的机会,仅仅通过教师小结性的语言将概念灌输给幼儿,反而使幼儿对于物体比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线上直立进行的概念理解不深。虽然在设计时希望通过下一步图片比较来印证概念,可由于上一步的薄弱,使得图片比较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通过上课、反思,我觉得应该调整课的流程,增设材料。如:在幼儿两两比较高矮时为幼儿提供一些大型积木、椅子等,让幼儿有机会站在不同水平面比较,能自己寻找出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同时将高矮的相对性引出,做到不人为割裂课的

23、层次,使层次与层次之间过渡自然。过关课的紧张忙碌总算告一段落。事先有意识到数学活动的开展必定要准备很多教具,所以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开始准备了,而且我的活动环节中还有一个情境创设,所以准备量相对来说又大了许多。我有考虑过再上一个语言活动,但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还是决定要尝试一下不同领域的活动课程,所以在有了方向之后我便投入了我的过关活动准备。在上课的前两天领导考虑到我们的工作量,所以决定新教师的过关课和家长开放日的课放在一起上。有喜有忧,喜的是可以少准备一个教学活动,忧的是,第一次面对那么多家长还有领导,我能很好地完成和孩子们的互动吗?于是我的担忧和紧张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活动结束,准确地说是直到活动进

24、入状态,与孩子们一起的时候我似乎忘记了家长和领导的存在,看来我的心态似乎又好了些。活动结束了我心中的石头也总算放下来了,不过等待我的就是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对我的成长非常有利的必要环节,就像教学活动中的结束部分,一个有效巩固知识而又简短有利的环节。对于这个教学活动领导和师傅也给了我很多建议和许多值得思考的细节问题,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活动背景:中班数学活动我们去郊游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情景中巩固6以内的数量,理解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实际含义。活动中,运用情境导入“我们去郊游”激发幼儿兴趣,再到按物取数,动作感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感知数量。接着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中体

25、验集合感知。结束环节按物取数,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知识。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6以内数字的认识,理解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实际含义。2、运用多种感官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提高对数量的感知能力。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同伴间的合作精神。活动重点:巩固认识6以内的数字,并理解各数所表示的意义。活动难点:利用自身的动作来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活动准备:1、教具。(1)情境布置(一个房子,两只兔子,三颗小草,四只蜗牛,五棵果树,六朵花)。(2)实物卡片:小狗卡、小猫卡、青蛙卡(上面画有数量不等的动物)。(3)圆点卡片:1-6圆点卡。(4)五颗果树上面贴有苹果、梨、桔子、桃子、香蕉。(5)带有果

26、子、数字标志的水果券。(6)大的统计图1张(7)房子、小草、蜗牛、果树、花的小图片各一张,小圆点若干,数字卡16。(8)音乐磁带2、学具:每人6张数字卡片。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小朋友,今天陆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喽!(边听音乐边走入情境)我们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呀?(幼儿讨论)分析: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去郊游,教师将幼儿带入活动室的实物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欲望。情境的运用有利有弊,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因为我在布置情境五棵果树里面有不同种水果贴在果树上面,在下一步让幼儿自由回答的环节中证实了我顾虑到的问题。确实这样的布置干扰了幼儿的视线。果子我

27、原本是考虑在最后一个环节的摘果子游戏,而早早地出现在幼儿观察得到的视线里面,细心的幼儿早就发现了,并且也用语言传递给我了。所以一开始应该把这五棵果树上的果子贴在反面,到最后一个环节的时候把果树反过来,这样一来就不会干扰幼儿视线了。或者干脆画一幅情境图让幼儿观察,果子树到最后一个环节的时候再运用。这样会不会好一些呢?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二、层层递进,感知数量(一)按物取数1、在郊游的时候你看到有哪些东西?(出示统计表)它们各有多少?(出示小圆点表示物体数量)2、除了小圆点,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它们的数量呢?(请幼儿拿出数字卡片)一个房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举数字卡片后,教师在房子标志

28、图后出示相应的数字)分析:把观察到的实物数量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考验幼儿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创造了让幼儿用语言表达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幼儿感知到了按物取数,物体与圆点、数字的对应。正是因为第一环节情境的布置五棵果树上的果子干扰了幼儿的视线,所以细心的幼儿告诉我一棵果树上有二十五个桃子。当时我只能表扬那个幼儿观察的真仔细。所以后来我引导幼儿观察统计图,再观察实物情境,一起看着实物数数,最后有点惊险地完成了那张统计图。(二)动作感知我们来做个游戏吧。1、(出示实物卡)请幼儿表演相应数量的动作,如实物卡上有1只小狗,幼儿模仿小狗叫1声)2、(出示圆点)几个圆点就拍几下手。(出示数字)数字几就拍几下手(集体感

29、知到个别感知)在动作中感知数字,在游戏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掌握本领。分析:在动作中感知数字,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幼儿会觉得很有意思,并且在模仿的过程中让声音和动物的数量一一对应,在圆点和拍手的过程中也让幼儿亲身体验到了动作与数量的一一对应。从集体到个别利用了集体教学与小组教学的模式更加清楚地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与此同时也让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掌握本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对于游戏规则的表述还不够清晰,强调的不够明显,教师应该在规则方面既要表达的清晰又要注意简单明了。这样幼儿更容易理解也不会隐形地浪费时间。(三)集合感知游戏许多树叶边表演边演唱。1、表演结束时,教师出示圆点卡片或是数字卡片。如数字

30、3,就三个幼儿抱一起。2、亲子游戏。请家长一起参与,方法同上。分析:音乐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无疑是非常感兴趣的,加上家长的参与,整个活动气氛会更加浓郁,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既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又巩固了数字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有家长的参与,让整个活动推入了高潮,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家长的积极配合以及我的引导,整个活动室除了孩子们美妙的歌声就是愉快的笑声,充满了浓浓的暖意。(四)按数取物。亲子摘果子。你们今天的表现可真棒,陆老师奖励你们去摘果子。(出示水果券)看清楚是什么水果,数字几?按照要求摘果子。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去摘果子(家长手里有事先发给他们的水果券)。幼儿采摘,家长检查。三、水果丰收,快乐回家我们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一定有些累了吧。请你拿着你的水果,搬起你的椅子回家休息去喽!分析:又一个与家长的互动游戏“摘果子”,在体验乐趣的同时让幼儿有自主操作的机会,幼儿去摘果子,然后家长帮助幼儿检查,避免隐形浪费时间的同时家长也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