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90.20KB ,
资源ID:83802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3802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住宅产业化.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住宅产业化.docx

1、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从本义来讲就是要实现住宅生产、供应等的工业化。工业化的必须前提是标准化。“住宅产业化主要是将房地产与制造业统一起来,多个行业共同协作,从技术上来讲就是像汽车一样造房子。住宅产业现代化将全面开展来源:中国建设报; 作者:齐骥; 发布时间:2014-06-03; 全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现场交流会日前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出要求。现本刊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当前,我国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建造模式在住宅和其他房屋建设中仍较为普遍;与此同时,住宅

2、建造技术水平不高、劳动力供给不足、高素质建筑工人短缺,以及社会对于住宅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住宅建设又面临着更高的发展要求和更加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建造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来看,随着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建设必然要走集成集约、绿色低碳、产业高效的道路。发达国家的产业化建筑比重一般高达60%70%以上。相比之下,我国的住宅建设产业化处于较低水平,发展正处于转折点,必须通过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建设领域节约能源资源、促进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质量效益等发展战略目标得以实现。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实现住宅建设转型发展 首先,住宅产业现代化是落实

3、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了“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提高住宅工业化比例”的要求;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批示要加强以住宅为主的建筑产业现代化法规政策标准的研究并积极推进。在我国,住宅占全社会房屋建筑的70%以上,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产业化要求注重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以及建筑技术体系的建设,其核心是通过先进建筑工业化技术产品的应用,不断提高住宅建造的集成化、装配化水平,提升住宅质量和性能,并进一步达到促进建设领域技术进步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住宅产业现代化不仅是住宅建设自身的转型升级要求,也是推动我

4、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举措。 其次,住宅产业现代化是进一步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降耗的有力抓手。 目前我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12%,能源消费占到世界的20%左右,碳排放占到25%左右。这组数据说明,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但这组数据也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与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相伴的。有专家分析,建筑能耗,占能耗总量的1/3。大家都知道,建筑是钢材、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最大用户,如果将建材的生产、建造施工和建筑物的使用作为一个完整的全过程,广义的建筑能耗占我国社会总能耗的近一半左右。 因此可以说,实现我们国家的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建筑节能工作,必

5、须要有所作为,甚至是脱胎换骨。就建造施工过程而言,由于建筑建造方式的粗放落后,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低下,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筑节能效果的实现,而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有利于在住宅建造过程中提高节能、节材和减排方面的效益,这在许多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有关研究数据表明,产业化住宅在施工过程中相比传统方式可节约钢材10%左右、木材80%左右、水资源50%左右、砂浆80%左右、模板50%左右、降低施工能耗40%左右。此外,推行住宅产业现代化还可以有效降低建造过程所产生的大气污染和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推进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再其次,住宅产业现代化是带动技术进步、提

6、高建筑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6%,总量不小,但创造这个总量的基础是近4000万从业人员。我国目前人均年竣工建筑面积仅约为美国的1/4和日本的1/5,充分说明我们的劳动效率低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我国建筑业生产方式传统粗放、工业化水平低、技术工人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从国家层面,我们必须摆脱低效率、高消耗的粗放建造模式,从企业层面,必须从拼廉价劳动力、拼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管理模式转变。 住宅产业现代化在房屋建造中,将制造业技术模式、社会化大生产组织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加以融合,为

7、更多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房屋建造中的应用提供了用武之地。产业化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标准化设计、部品部件生产、现场装配、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等,其构成要素包括部品生产技术体系、结构体系、设计方法、施工组织、产品运输、连接技术、施工现场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等,能够从根本上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全面提升建筑业的生产效率。 最后,住宅产业现代化能够全面提升住房质量和品质。 近年来,住宅施工质量通病一直困扰建筑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饱受诟病,如屋顶渗漏、门窗密封效果差、保温墙开裂、楼板墙板隔音效果差、厨卫间管道壁渗漏等。究其本因,还是与传统的生产方式有关,落后的生产方式直接导致许多建筑

8、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质量通病成为顽疾。推进住宅产业化,以高效率的装配化集成化作业取代传统作业,以科技密集型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取代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生产方式,以现代的住宅制造取代传统的住宅建造,减少人为错误,可以有效解决现场施工带来的系统性质量通病,并可减少对住宅的维修维护,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居住品质需求。住宅产业化工作已形成良好基础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2006年我部下发了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通过项目引领和示范,带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步入正轨。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强政策引领和标准支撑,依托产业化试点城市和基地企业

9、“双轮驱动”,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目前,产业化试点带动效果明显,推进机制已初步形成。 2006年开始设立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和实施引领了住宅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国先后批准了6个产业化试点城市、2个产业化基地园区和41个基地企业,评定了300多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项目,一大批建筑部品产品获得认证标识,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在这次会上,我们又将沈阳市命名为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增加北京、合肥、绍兴为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上海城建、中建国际、沈阳万融等17个企业新近成为产业化基地企业,为我国全面加速住宅产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示范

10、、试点带动下,目前另有十几个城市和多家企业正在积极申请试点城市和基地企业。可以说,住宅产业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为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过去多年来部分省市成立了住宅产业化领导小组和专职管理机构,建立了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在省级层面成立住宅产业现代化专职管理机构的有十余个,为推动本地区住宅产业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因地制宜探索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 各地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探索出台促进产业化发展政策,一些城市在出台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指导意见同时,还出台配套行政措施,有力促进了产业化项目的落地实施。上海、重庆、北京、河北、浙江、沈阳等近20个省市出台了有关

11、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各地的政策措施可主要概括为6个方面:一是在土地出让环节明确建筑项目产业化面积的比例要求,如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必须确保一定比例采用预制装配式方式建设。二是多种财政补贴方式支持产业化试点项目,包括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扶持产业化项目、优先返还墙改基金、散装水泥基金;对于引进大型产业化专用设备的企业享受贷款贴息政策,利用节能专项资金支持产业化示范项目;享受城市建设配套费减缓优惠等等。三是对产业化项目建设和销售予以优惠鼓励。如将产业化成本同步列入建设项目成本;在商品房预销售环节给予支持;对于产业化方式建造的商品房项目给予面积奖励等。四是通过税收金融政策

12、予以扶持。如将构配件生产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享受相关财税优惠政策;部分城市还提出对产业化项目给予贷款扶持政策。五是大力鼓励发展成品住宅。各地积极推进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开发企业对全装修住宅负责保修,并逐步建立装修质量保险保证机制。六是以政府投资工程为主,大力推进产业化试点项目建设。如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都提出了鼓励保障性住房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和成品住宅的支持政策。 在技术层面,相关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产业化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住宅产业化结构体系、部品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部分单项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在建筑结构方面,预制装配

13、式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住宅体系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应用,装配式剪力墙、框架外挂板等结构体系施工技术日益成熟,设计、施工与太阳能一体化,设计、施工与装修一体化项目的比例逐年提高;屋面、外墙、门窗等一体化保温节能技术产品越来越丰富,节水与雨水收集技术、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等得到了较多应用,这些产业化技术提高了住宅质量性能和品质,提升了整体节能减排效果,带动了工程建设科技水平全面提升。 经过多年研究和努力,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今年将正式执行,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导则等正在编制过程中。各地方出台了多项地方标准和技术文件,如深圳编制了产业化住宅模数

14、协调等11项标准和规范;北京出台了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的设计、质量验收等11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上海已出台5项且正在编制4项地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沈阳先后编制完成了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等9部省级和市级地方技术标准,为产业化项目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内生动力得到增强,市场机制得到逐步培育发展。 市场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建筑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与技工日渐短缺,从客观上促使越来越多的开发、施工企业投身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把其作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万科、远大等开发、生产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产业化

15、技术研发,在行业内已经形成较好的品牌效应。整个建设行业走产业化道路的内生动力日益增强,标准化设计、专业化、社会化大生产模式正在成为发展的方向。 一些地方政府着力打造市场环境,对市场发展的培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提供充分的市场需求,通过政府投资工程,特别是保障房建设增加应用,同时对一定条件的开发项目制定强制执行措施,为产业化市场提供较为充裕的项目来源。二是通过引导产业园区和相关企业发展,加强产业化产品部品生产供给能力,如沈阳建设了铁西等四个园区,吸引了多家大型企业进入园区。合肥通过引进多家企业,使得预制装配式建筑面积已超过200万平方米。 在上述基础上,产业聚集效应凸显,基地企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16、。 目前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大体可以分为4种类型,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龙头的产业联盟;以施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的代建类型企业;以大型企业集团主导并集设计、开发、制造、施工、装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开发主体;以生产专业化产品为主的生产型企业。基地建设为推动全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发挥了先行先试、创新探索、引领示范等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由基地企业为主完成的产业化建筑面积已占到全国总量的85%以上,产业集聚度远高于一般传统方式的建筑市场。 基地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优势,积极开展住宅标准、工业化建筑体系的研究开发,带动众多科研院所、高校、设计单位、开发企业、部品生产、施工企业参与产业化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化

17、、集团化发展模式。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步体现,住宅产业化实施主体带动作用越发突出。 总体而言,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已经初步形成纵向指导与横向推进相结合、政策引导与市场资源配置相结合、试点示范带动与区域集聚发展相结合的格局,形成了较好的发展氛围,为下一步更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去年11月,俞正声主席主持召开以“建筑产业化”为主题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会上多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肯定了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取得的成效,同时也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如产业化工作缺少相关政策法规支撑,创新发展整体机制还没有形成;财政税收及有关配套政策不足,激励引导措施有待增强;支撑产业化发展的

18、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完善,缺乏完整的产业化建筑技术体系;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企业创新体系还不健全;产业链集成度偏低,缺乏有效整合,综合效益不高;专业化人员和队伍严重缺乏,产业化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现行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需要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求实的工作来逐步推进解决。全面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 推进住宅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上下游产业链长,涉及面广。我们要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促进以住宅产业现代化为重点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重点做好6个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扶持。 完善总体设计研究。我部将结合落实国

19、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等要求,以住宅建设为重点,研究并适时出台“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指导意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和宏观指导。研究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中长期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 加强政策扶持引导。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支持以住宅为主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政策措施,重点参照或结合绿色建筑节能扶持政策,对符合产业化条件工程项目的开发、设计、施工、生产企业,争取国家层面的财政、金融、税收和用地等方面政策支持。 二是因地制宜,分步推进。 从试点城市发展经验看,我国住宅产业现代化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路径。一是技术集成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初期,一些地方暂不具备全面推

20、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可以先从部分部品部件产业集成入手,如推动屋面、外墙、门窗一体化保温节能技术产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备和厨卫设备的产业化应用等,这些集成技术和新产品的探索同样能有效提高住宅整体性能品质。二是“以点带面”发展阶段。重点发展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基地企业,开展产业化项目试点,夯实技术研发基础,培育产业集群,通过企业引领、项目带动,促进地方住宅产业化发展。三是区域规模发展阶段。以产业化试点示范城市为抓手,以城市区域总体推进为系统动力,以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公共建筑为载体,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社会参与、市场选择“四位一体”的产业化均衡可持续发展格局。 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

21、支撑。 要抓紧研究制定住宅产业现代化标准体系和实施机制。完善项目设计、部品部件生产、预制装配式施工、竣工验收、使用维护、评价认定等环节的标准、规范和规程,建立产业化技术、产品和部品部件的检验、检测、评价认定的质量保障体系。近期要抓紧编制完成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对已出台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要做好标准细则跟进,加强宣贯。建立通用部品标准化体系。借鉴国外“产品目录设计”经验,重点引导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板、阳台板、建筑装饰部件等预制构配件的系列化开发、规模化生产、配套化供应。提供适应于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产业园区、不同市场定位的产业化住宅解决方案。 要不断加大技术引导力度。充分

22、借鉴国外经验,梳理总结国内相对成熟的产业化结构技术体系,特别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和完善,加强对各地产业化项目的技术指导,加快装配式结构、部品、部件的推广力度。 四是大力培育基地企业,促进以点带面发展。 发挥基地企业龙头带动作用。通过基地企业以点带面,整合设计、部品、施工企业等各方主体,完善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各地要加快培育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能够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链重点企业成为基地企业。通过政策引导,让基地企业积极承担产业化示范工程。要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兼具住宅设计、产品部品生产和施工能力的企业优先承担产业化示范工程。我们积

23、极倡导基地企业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参加国家行业级标准的编制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改善。 五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良好市场环境。 各地应积极探索产业化工作的组织模式和激励扶持政策。这方面许多省市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提供了样本。希望各地多借鉴其他地区经验,结合本地发展阶段性特点,勇于改革不适应产业化推进的障碍,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组织管理实施体系。试点和拟申报试点城市应明确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机制,制定推进目标,编制地方产业化工作指导意见和产业化发展规划,并推动实施。 要研究改革现行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和模式。在部品生产、工程计价、招标投标、开工许可、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探

24、索,使其适应产业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制定相关工程定额,完善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加快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充分发挥建筑工业化效能和产业链优势,促进产业化综合效益提升。 要积极培育市场需求。各地要借鉴已取得的经验,如创造条件,使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选择产业化建造方式;对商品住宅明确产业化建造的比例,可在土地出让和施工招标中提出必要的约束条件。通过积极的市场培育,提高社会对产业化的认知和认同,通过规模发展、降低成本、完善技术,使其逐步在更广泛的建筑领域得到推广。 要强化产业化技术的研发。加大对产业化项目规划、设计、建造到使用全过程的研发投入,组织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对产业化集成技术、结构技术体系等进行联

25、合攻关。探索推行产业化住宅评价标识体系建设,引导产业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可通过建立研发中心、检测检验中心、技术推广中心等形式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是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部门、产业化工作机构和企业要紧密配合,结合相关标准规范开展宣贯,对开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监理、检验检测等全产业链的企业人员进行全面培训。要重点做好对产业化工人队伍的培训,引导农民工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同步转型为产业工人。要将产业化建筑知识作为相关专业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研究在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专门课程培养相应产业化人才。注重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

26、引进国际先进经验。还要特别关注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的产业化发展问题。各地要围绕住宅产业现代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行业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围绕其突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形式,开展有广度有深度有声势的宣传,使社会各方面逐渐形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为推动住宅产业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通过提前对整体工程建模,并在设计、施工、营销等各个步骤中进行数据的输入和完善,形成一个建筑工程的大数据,从而减少由于各个环节沟通不畅等因素而

27、导致的成本加剧、资源浪费等。在建造时,设计师利用BIM技术首先进行了建模,然后传到了制造端进行技术的编码。此过程既节省了工期时间,也节省了造价成本。除此之外,在对建筑进行GPS、激光等辅助设备的安装之后,利用BIM技术还可以提升建造过程中装配的精准度。住宅产业化也称住宅工业化,简单而言就是通过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制造住宅,即“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在发达国家相当普遍和成熟,其工业化率普遍达到75%以上。相比传统建筑业高能耗高污染、低品质高成本的造房方式,住宅产业化将墙板、叠合楼板、梁柱、阳台、门窗等在工厂生产完好,施工现场只需要进行机械化总装,这种方式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资源,具有质量可控、生产速度

28、快、成本可控、安全文明、节能环保等优势,正在成为建筑业的主流生产模式。 “标准化的构件加上严谨的施工,带来的将是抗震性能更好、安全性能更高的建筑产品。在日本就有许多工业化住宅,在大地震中都没有倒。”远大住工浙江公司董事长朱国华在接受访问时表示。 既然是标准生产,造出来的房子是否就无法个性化呢?对此,朱国华的解释是:“好比造汽车造手机,同一条生产线只能生产同一款汽车、手机,但如果有很多条生产线,就能生产各种车型与手机。”目前中国的建筑业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经营的行业,还在依靠大量的人力来完成建筑施工。工业化建筑由于成本较高、无行业标准、生产规模较小、成本不降反升等原因,开发商的积极性并不

29、高,因此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住宅工业化以其工期短、人工少、能耗低等优点被认为将是建筑业的朝阳产业,已经有诸如万科、远大住工等先驱企业寻求突破,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行业预期不错”。谈及住宅工业化,不得不提及远大住工。在2008年时,远大住工的住宅工业化率已经达到85%。其实,所谓住宅工业化,即标准化、批量化生产楼梯、墙体、外墙面砖、窗框、浴室等部件,将部件运输到项目现场后拼装组建成整体住宅。简而言之,盖房犹如“搭积木”。事实上,住宅工业化最核心优势有两点,首先是降低人工成本,其次是缩短工期。“以国外成熟案例来看,例如以传统浇灌方式建楼需要1000名建筑工人,如

30、果采用工业化方式运作,可能只需要400人左右即可。”上述人士说。他坦言,对于房企最看重的建筑周期,在采用工业化运作后,基本上可以缩短40%50%。目前,在国内如万科、远大住工、瑞安房地产等公司都在开展住宅工业化技术探索,而且在住宅工业化的路上已经走了十几年。万科自1999年开始探索工业化生产模式。2007年,万科住宅工业化研究基地落成,并获批成为“国家住宅工业化基地”,开始了技术成果向实践转化的推广应用阶段。而远大住工则早在1996年,便开启了住宅工业化之路,最初远大住工基本从日本、德国方面引进建筑体系。作为国内首家综合性的住宅整体解决方案制造商,远大住工在长沙、沈阳等十余个城市共拥有8家住宅

31、工业化工厂。 成本不降反升 尽管业内普遍认同“住宅工业化是未来建筑产业趋势”,但一线房企对住宅工业化多处于观望中,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住宅工业化属制造业范畴,在构件没有规模化生产、工业化住宅建设没有大规模推开之前,其成本将远远高于现有的建筑模式。从衡量住宅工业化水平的指标预制率(即实现预制建筑构件数量与总建筑构件数量的比率)来看,2007年万科住宅工业化技术在上海第一次运用,预制率30%,到2012年,万科南京上坊保障房项目预制率超75%。不过,从公开信息来看,目前万科住宅工业化项目的预制率从11%到75%不等。据上述远大住工内部人士称,正常来说,像日本这种住宅产业体系完善的国家,预制率越高,平

32、均成本越低。“不过,在国内,按现阶段的产业链情况,预制率越高,成本则越高。”上述远大住工人士坦言,相对于工业化设备和建筑材料而言,国内人工成本更为便宜,而工业化恰好对设备材料要求较高。他举例称,例如PC(预制混凝土)外墙模具是可以反复使用,但如果生产规模不大,所生产的PC外墙摊薄下来的成本就会更高。“简单来讲,如果建筑构件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加上额外的研发费用、运输费用,项目总体成本并不低。”万科执行副总裁王文金此前也曾公开表示,住宅工业化在国内尚属于发展培育阶段,其材料采购成本、所需技术人员人工还相对较高,在目前较小的规模下总体成本高于传统施工方式。 据统计,日本建筑人工费基本上占到建筑成本的50%左右,香港的比例则为30%-40%,而国内仅占16%-17%。“住宅工业属于制造业范畴,目前国内还没有哪一家房地产公司拥有真正的建筑构件生产线。”前述曾工作于远大住工的人士称。而万科方面也印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