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0.65KB ,
资源ID:83669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3669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态学简答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态学简答题.docx

1、生态学简答题第一章1【简答题】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I.Haeckel: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评价:赋予生态学的定义过于广泛2。Elton:在最早的一本动物生态学杂志,把生态学定义为“科学的自然史”。评价:该定义较为广泛。3。克什卡洛夫:生态学研究“生物的形态、生理、行为的适应性”,即达尔文的生存斗争中所指的各种适应性。评价:定义广泛,与生物学这个概念不易区分4。C.krebs: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评价:强调的只是种群生态学。5。Warming:生态学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的影响;地球上所出现的植

2、物群落及其决定因子。”评价:此定义强调的是群落生态学。6。E。Odum: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评价:该系统侧重生态系统方面,比较抽象.7。马世骏: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评价:将两系统结合了起来,研究更加的全面。2【简答题】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特点。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向微观与宏观两个方向发展,例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现代生态学十分重视研究的尺度。(生态学中一般认为尺度有三种: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3【简答题】根据你对生态学学科的总体认识,谈谈生态学学科的特殊性.按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

3、系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按研究对象的生物分类划分有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此外还有独立的人类生态学;按栖息地划分如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按交叉的学科划分为数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等。生态学研究的特殊性应该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单位的特殊性。上世纪40-50年代,动物生态学研究单位主要是种群,而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群落;60年代以后,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生态系统。4【简答题】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5【简答题】如何理解生

4、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是指生物的生存会使环境改变,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生物的进化方向,而进化了的生物又继续使环境改变,最终形成一个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6【简答题】论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并简述各个阶段的特点。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可分为:生态学的萌发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四个时期萌发时期时间为公元16世纪以前,特点为在长期的农牧渔猫生产中积累了朴素的生态学知识;建立时期时间为17世纪到19世纪,植物生态学产生;生态学巩固时期时间为20世纪到20世纪中叶,以地区为背景分化为3个不同的学派;现代生态学时期,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向微观宏观发

5、展,研究方法手段改变7【简答题】列出3位世界著名的生态学家,并概括其在生态学上的最主要贡献。德国生态学家Haeckel提出了“ecology”一词,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植物生态学家Warming指出生态学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的影响;地球上所出现的植物群落及其决定因子.美国生态学家E。Odum指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他的著名的教科书生态学基础以生态系统为中心。对大学生生态学教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第二章1【简答题】为什么说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因为具有复杂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一种物种的消失不致引起整个生态系

6、统的失调,但食物网简单的系统,尤其是在生态系统功能上起关键作用的种,一旦消失或受严重破坏,就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剧烈波动。2【简答题】简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表示方法与评价1。食物链:研究能量流动方便实用但不能真正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关系;2.食物网:阐明了一个生态系统的结构(营养结构)但不是一个定性直观的描述,不便于各系统之间的比较和能量流动定量表达;3。生态学金字塔:克服了食物网的弱点,但仍有大量信息难以表达,如两种食物链的重要能量流动,每次能量流动因呼吸造成的损失;4。能量流动图:克服了以上弱点是目前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3【简答题】举例说明什么是食物链,有哪些类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食草性鱼

7、类一食肉性鱼类,类似于这样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与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与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食物链可分为捕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和寄身食物链。4【简答题】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基本功能。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其中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质合成为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质并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质中,为自身提供生存、生长的能量以及为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能量;消费者:进行能量传递,将能量由生产者逐级传递;分解者:把植物动物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

8、化合物,并释放能量;无机环境:为生物群落提供一个生活的环境,为生产者提供合成有机物质的无机物质。5【简答题】简述生态系统概念与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基本特征:结构特征、功能特征、动态特征、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特征、稳定平衡特征和对外开放特征。6【简答题】根据生态系统的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西部大开发,环境保护要先行.西部为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生态环境,一旦破坏,恢复较为困难。在这样的生态条件下开发建设,就必须贯彻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注意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环保先行,保护好绿洲

9、等自然生态环境不能引进污染大、耗水大的项目,不能引进污染重的行业和产品。7【简答题】从负反馈调节入手,谈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比如在草原上有草、羊和狼,如果羊增多,狼也会多;狼多到一定数量,羊就会下降。即一个物种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后,由于食物或天敌等因素,数量又会下降,即为自我调节,羊少了以后,狼由于食物短缺也会减少。8【简答题】简述生态危机的概念与产生生态危机的原因。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到人类的存在。生态危机原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雷击火烧、人类修建大型工程、排放

10、有毒物质、喷洒大量农药、人为引入或消灭某些生物等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本身会受到伤害,从而引起生态失调,甚至导致发生生态危机9【简答题】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与平衡的标志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平衡的标志:能够自我调节和维持自己的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界带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10【简答题】系统概念与系统的特征。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事物有规律的联合的集合体,是有序的整体。系统特征:1。整体性:系统有界、水平分离特征、垂直分离特征;2.有序性:各组分间有一定的量

11、比关系制,约着系统性质;各组分通过联系的相互作用性;各组分在功能上的分工合作性;3。系统的整合效应性第三章1【简答题】如何测算次级生产量?简述其方法步骤。首先测定能流参数。包括摄取量(I)、呼吸量(R)、同化量(A);计算次级生产的生产效率;绘制能量流动图。2【简答题】简述几个基本能流参数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摄取量(I):一个生物所摄取的能量;同化量(A):动物消化道内被吸收的能量。对于植物:A指光合作用固定的日光能,常用总初级生产量来表示(GP或GPP),GP=NP+R呼吸量(R):生物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所消耗的全部能量生产量(P):生物呼吸消耗后净余同化能量值,以有机物质形式贮藏在

12、生物体内或生态系统中.对于植物:P指净初级生产量(NP或NPP)淇中:NP=A-R=GPR3【简答题】用热力学定律解释生态系统的有序性。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能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而热力学就是专门研究能量传递规律和能量形式转换规律的科学。一个体系的能量发生了变化,必然环境的能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体系能量增加了,环境的能量必然减少,反之,亦然。对于生态系统也是如此。4【简答题】概述生态系统中次级生产过程的一般模式。对食草动物来说,食物资源是植物(净初级生产量),对食

13、肉动物来说食物种群是指动物(次级生产量)。食肉动物捕到猎物后往往不是全部吃下去,而是剩下毛皮、骨头、内脏等等。所以能量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时往往损失很大.5【简答题】简述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过程能量损失的途径。(1)日光能中不能被光合作用利用的紫外、红外辐射的能量损失(2)可见光中被反射而不能利用的能量损失。(3)可见光中不具生理活性的生理无效光的损失。(4)吸收了,但不足以引起光合作用机理中电子传递的非活性吸收的损失(5)制造了糖类,但形成了不稳定中间产物的能量损失.(6)呼吸消耗的损失.6【简答题】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初级生产效率都不高,那么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有哪些?温度、捕食

14、、水、二氧化碳、光、营养等因素7【简答题】在食物链层次上进行能流分析特点是什么?举例分析。特点:食物链层次上的能流分析是把每一个物种都作为能量从生产者到顶级消费者移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当能量沿着一个食物链在几个物种间流动时,测定食物链每一个环节上的能量值,就可以提供生态系统内一系列特定点上能流的详细和准确资料。由图中可以看出,食物链每个环节的净生产量只有很少一部分被利用,未被利用的部分占很大比例。能量损失的另一个途径是呼吸消耗,植物呼吸消耗较少,动物则很大由于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从一种生物到另一种生物的流动过程中,未被利用的能量和通过呼吸以热的形式消耗的能量损失极大,致使鼬的数量不可能很多,因此鼬的

15、潜在捕食者(如猫头鹰)即使能够存活的话,也要在该地区以外的大范围内捕食才能维持其种群的延续.因此,由于能量在流动中的损失和消耗,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不可能很多。8【简答题】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收获量测定法;氧气测定法;CO2测定法;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叶绿素测定法。第四章1【简答题】全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模式图及特点模式:水循环可以分为一个水分大循环和两个水分小循环。水分大循环:海洋中的水受热蒸发以水汽形式进入到海洋上空,海洋上空的水汽在太阳能的推动下通过大气环流进行大尺度的移动,移动到陆地上空,陆地上空的水汽通过降水降落到陆地的地表,以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水等径流的形式又回到海洋,构

16、成了一个水分大循环。两个水分小循环:海洋水分小循环和陆地水分小循环.海洋中的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受热蒸发,以水汽的形式进入海洋上空,海洋上空的水汽通过降水直接回到海洋,这就是一个海洋水分小循环;陆地表面的水一部分以物理蒸发的方式,通过通过地表或物体表面进入陆地上空,另一部分通过植物叶片的蒸腾的方式通过植物叶片进入陆地上空,这两个过程可以称为一个蒸发散,蒸散的水分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表面,这就是一个陆地水分小循环。其次,全球水量平衡,河流,湖泊,海洋表层的水及土壤中的水都在不断地通过蒸发进入到大气中,而大气中的中的水分又通过降水回到陆地表面,总的来说,地球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在一定时间内总是相等的,即

17、蒸发量=降水量.特点:水循环是在太阳能推动下进行的,大气、海洋、陆地形成一个水循环系统,水循环也是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地球上的水分通过降水和蒸散两种形式,基本达到平衡状态;海洋水分小循环和陆地水分小循环,其蒸发和降水并不平衡,一般而言,海洋蒸发大于降水,陆地降水大于蒸发,海洋与陆地之间通过水分在大气层的大尺度移动和陆地水分径流完成二者之间的平衡。2【简答题】N循环模式图及特点。模式图:氮的循环大致通过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是将大气圈中的气态氮通过与氧或氢的结合,形成硝酸盐、亚硝酸盐或者与氢结合形成氨以后,进入土壤的过程。其中,固氮可分为三类,一是通过生物固

18、氮,这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自身固氮菌通过氧化有机碎屑获得能量,根瘤菌通过共生的植物提供能量,而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二是高能固氮,即通过闪电、宇宙射线、陨石、火山爆发等,形成氨和硝酸盐,随降水而到达地表;三是工业固氮。通过以上三个途径,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硝酸盐、亚硝酸盐或者氨进入土壤,植物通过过根部的吸收合成各种蛋白质,构成植物体的组成成分,将各种无机态的氮变成有机态的氮植物通过食物链的过程在生态系统中的各营养级之间转移,各营养级其尸体、枯枝落叶及排泄物通过氨化作用将有机态的氮进行分解和转化。氨化作用:有机氮(氨基酸、核酸)在氨化细菌和真菌作用下,生成氨气和氨化合物,氨气与水结合生成

19、镂盐(被植物体吸收利用);硝化作用:是氨的氧化过程,其第一步是通过土壤中的亚硝化毛杆菌和海洋中的亚硝化球菌将氨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进一步被土壤中硝化杆菌和海洋中的硝化球菌转化为硝酸盐;反硝化作用:第一步是把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释放NO.这种主要出现在有渍水和缺氧的土壤中,或水体生态系统的沉积物中,它是由异养类细菌所完成。然后亚硝酸盐进一步还原产生N2O和分子态氮,两者都是气体。特点:(1)固N作用:高能固N:闪电、宇宙射线、陨石、火山等作用,形成镂和硝酸盐,随降水而到达地表。08。9kg/hm2.;工业固N:20世纪末全世界固N能力达到了1亿吨/年。;生物固N:固N菌、根瘤菌、蓝藻等自养生物

20、和异养微生物进行固No大约占地球固N的90%。叁100200kg/hm2。(2)无机态氮被植物吸收,形成有机态氮,生物之间转移(3)含N有机物的转化和分解过程:氨化作用一一硝化作用-一反硝化作用3【简答题】C循环模式图及其特点.模式:碳在大气、水体、土壤和岩石等库的循环大致经过以下途径:碳的循环主要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蓄库开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经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它固定,生成糖类,绿色植物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后再转化为植物体的碳化合物,在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成为动物体的碳化合物植物和动物通过呼吸作用把摄入体内的一部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另一部分则构成生物的机体或机

21、体内贮存,植物或动物死后,残体中的碳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最终释放到大气中。当发生地质运动的时候,一部分动植物尸体在被分解之前被层积物所掩埋成为有机层积物,这些层积物经过漫长的掩埋,在热力和压力的作用下变为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当它们风化过程中或作为燃料燃烧时,其中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通过水体生态系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雨水和地下水中成为碳酸,一部分,一部分碳酸能把石灰岩变为可溶碳的重碳酸盐,并被河流输送到海洋中,海水中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含量是饱和的,吸纳新输入的碳酸盐便有等量的碳酸盐沉积下来,通过不同的沉积过程就形成为石灰岩,白云石等,当发生地质

22、运动时,在化学和物理作用下,这些岩石被破坏所含的碳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另一部分的碳酸由于在水中不稳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水中的二氧化碳参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然后进行这类似于陆生植物的过程,生物体内的碳最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到大气中;火山爆发也可使一部分有机碳和碳酸盐中的碳再次加入碳的循环特点: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通过呼吸和分解作用而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等。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升高的趋势;二氧化碳在大气和水圈的界面上通过扩散作用而相互交换,其扩散方向取决于两侧的相对浓度;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速度相对较快,最快几

23、分钟或几小时就能够返回大气,一般在几周到几个月返回大气。4【简答题】简述物质循环的一般模式.物质循环泛指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化学元素及水(作为介质)在繁转移和循环流动。一般模式:水循环(所有物质的循环都是在水的的推动下进行的。其库包括大气、海洋、江、河、湖、泊。)气态循环,这类循环,参与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化合物主要以气态的形式参与循环过程,其主要储存库是大气和海洋。沉积循环,参与循环的物质及其分子或化合物主要通过岩石的风化和沉积物的溶解转变为可被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其储存库为岩石,土壤,沉积物。5【简答题】论述有毒物质的循环及生态危害.有毒物质循环是指那些对有机体有毒

24、有害的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富集或被分解的过程.有毒有害物质循环特点是具有生物放大作用(食物链的富集);生态危害:a。这些物质不易被生物内的酵素分解,危害生物体内的代谢作用,也不易排出体外,便累积于生物体内(易累积于肝脏和脂肪中);bo经由食物链中各环节的消费者的食性关系而逐层累积。c.在愈高级消费者体内,该有毒有害物质累积浓度愈高(形成生物放大)(生物放大是指有毒物质的浓度通过食物链加以浓缩的过程)第五章1【简答题】论述低温对植物危害的机理与类型。低温对植物造成影响主要是在低温时植物体内酶的活性受到影响。其类型主要包括:冻害:当温度低于零下一摄氏度时彳艮多物种被冻死。这是由于细胞内冰晶

25、形成的损伤效应,是原生质膜发生破裂,蛋白质失活或变性;寒害:即冷害,指喜温植物在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这可能是通过降低了植物的生理活动及破坏平衡造成的;冻举:由于土壤冻结时,通常距地面一定深度的土壤中开始,逐渐向上加厚,由于在冻结时,会发生膨胀,植物的跟随着冰的形成而上移,而在解冻时,植物的根部便会露出,因而对植物造成损伤;冻裂:多发生在温差较大的西南坡面上,由于下午太阳照射树干,夜间气温突然大幅度下降,木材导热慢内膨胀,外冷缩的弦外拉力使树干纵向开裂;生理干旱:冬季或早春,土壤解冻时,根系不活动,如果气温过暖,地面蒸腾加剧,但由于根系不活动,根系不能补充,时间长了,就会使树叶干

26、枯,脱落。2【简答题】简述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植物对光的适应光因子是指绿色植物所吸收的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将一部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它不仅能供给自身的需要,而且还维持着人类和食物链中所有成员的生物量及生命过程。生态作用:紫外线95%97%被表皮吸收,只有3%5%进入叶肉,其破坏细胞分裂及生长素,促使植物矮化;破坏分子化学键对生物组织有破坏作用,并引起突变;可促使氧气的形成;蓝紫光被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吸收,还可抑制植物的伸长生长,促进花青素的形成;红橙光为叶绿素吸收最多的光,光和效益强,其中红光还可促进叶绿素的形成,赤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形成;红外光可促进植物茎的伸长

27、生长,同时红外还可提高植物体温度,有利于种子和抱子的萌发植物对光的适应:植物对光质的适应:不同植物的光合色素有一定的差异,例如,陆生植物和分布在水表层的绿藻主要含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深海中的红藻含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褐藻和硅藻含叶黄素,这些色素种类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植物对它们光质的适应;植物对不同光强的适应:光强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所以说在无光萌发时会产生黄化苗,其实这里出现的黄化现象就是对光强的一种适应。同时,光强还会对植物的形态产生影响,如茎干和冠行、根系和开花结果、叶面结构等。很多植物叶子每日运动反映了光强度和光方向的日变化,而温带落叶树叶子的脱落是对光强度的年变化反应。还

28、有因为接受不同光强的植物会有喜光植物、中性植物和喜荫植物的区别其主要是喜光植物光补偿点位置较高,光合作用速率和代谢速率都较高,喜荫植物则相反,而中性植物介于两者之间;植物对光周期现象的适应: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适应,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3【简答题】论述高温对植物危害的机理与类型。机理:当环境温度超过植物的最适温度范围以后,再继续上升达到最高忍耐点后(一般45C-55C),对植物产生伤害.高温可导致植物蛋白凝固变性、酶失活或者代谢的组分不平衡,例如植物呼吸过程快于光合作用而导致饥饿,最终导致细胞

29、死亡另外就是破坏水分平衡,蒸腾大于呼吸,植物萎鬻干枯。分类:1。皮烧:是形成层,树皮组织局部死亡,多发生在树面光滑的成年树上,给细菌侵入创造了条件;2.根颈灼烧:由于土温升高,使幼苗根颈处形成灼烧的环带,一般宽几毫米,因高温杀死疏导组织和形成层而死亡。4【简答题】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的综合性: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环境中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其它因子发生变化或反作用。一个生态因子不论对生物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也只能在其它因子的配合下才能表现出来;主导因子作用:组成环境的所有因子,都是生物直接或间接所必须的,但在一段时间或一定条

30、件下,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因子起主要作用,这种起主要作用的因子就是主导因子;不可替代性和可调剂性: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生存条件一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不是等价的,但却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而且任何一个因子都不能由另一因子来代替,此为生物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同等重要性规律。另一方面,在一定情况下,其中一个因子在量上不足,可由其它因子的增加或加强而得到调剂,并且仍然有可能获得相似或相等的生态效益;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由于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变化所引起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

31、接作用因子能够直接以物质和能量的形式输入,或直接进入生物体的反应系统。间接作用因子主要通过影响直接因子去影响生物。即间接作用因子对直接因子起重新组合、排列、分配的作用。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常常重要.5【简答题】简述有效积温,评价其意义和局限性。有效积温(E)是指日平均温度高于生物学起点温度的那一部分的总和,即E=N(TB)其中N为大于生物学起点温度的天数,T为N天的日平均温度值,B为生物学起点温度。评价:克服了S、B的缺点;局限性:但未能考虑生物学最适温度以上的高温对植物的危害。如B=10C,N=1天,T=34C,E=(3410)X1=24CB=10C,N=2天,T=22C,E=(22-10)X2=24C34c一天与22c一天对植物的生物学进程不同。6【简答题】简述水因子的生态作用。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水:其中水是生物物质组成部分,参与生理生化反应,使生物保持一定形状,稳定生物体温度.大气中水对长波辐射的吸收,是维持地表温度,是不致剧烈变化的重要因素。水循环对地球表面的能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水分太少会使植物萎鬻,生长停止;水分太多使根系缺氧、窒息、烂根;水分适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