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3.24KB ,
资源ID:83498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3498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写人叙事类课文.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写人叙事类课文.docx

1、写人叙事类课文安徽省“省培”淮北师大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送培送教讲稿之二中年级写人叙事类课文:教什么,怎么教今天上午,我与老师们交流的话题是:中年级写人叙事类课文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应该说,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课标学习与培训,这个话题不是什么新鲜的内容。这个话题让哪位老师谈,都能谈出一二,谈出个人的看法.我今天谈这个话题,一是当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当前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切合课标精神的现象;二是根据老师的经验思维、教学习惯,以及实际的需要,再明确一些认识,提出一些建议。首先谈第一个问题:我对研讨主题的一些思考。一、我对研讨主题的一些思考今天我与老师们共同研讨的主题,是小学中年级写人叙事类

2、课文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为了提高研讨的效果,我对这个研讨主题,有几点思考。写人叙事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体。写人叙事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大家知道,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写人叙事类课文,写景状物类课文,有说明性的文章,还有诗歌,以及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即图文结合的课文)。以上这几类课文中,写人叙事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写人叙事类课文既有写实性的(一般性的记叙文),也有虚构性的(童话、寓言、故事、神话等)。仅以三年级上册来看,全册32课,就有18课是写人叙事的.这18课分别是: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风筝、玩出的名堂、找

3、骆驼、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好汉查理.三年级下册32篇课文有20课,四年级上下册64篇课文有29课。中年级共有课文128课,其中写人叙事类课文就有67课,占中段课文总数的52%。从统计数字来看,小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课文半数以上是写人叙事类课文。学生学习这类课文,可以从中学到最基本的、最常用的写人叙事的方法,因此,他们写的作文也大都是写人叙事的。实践证明,孩子们也喜欢写这类作文.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写人叙事类课文,而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也应该以此作为重点。这样看来,今天我们研讨写人叙事类课文教什么,怎么教,是很有教学现实意义的,是十

4、分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的研修,抓住了写人叙事类课文,也就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写人叙事类课文一般具有记叙的性质.写人叙事类课文,不论是写实的(如一般性的记叙文),还是虚构的(童话、寓言、故事、神话等),大都以记事的形式,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寓情感和道理于事件之中。写人叙事类课文,以记事为依托,通过记事而写人。有的是以记事为主,有的是以写人为主。记事讲究一定的顺序,写人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等,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叙事类课文既要让学生读懂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又要让学生通过事件本身体会作者写了一个什么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白作者阐述的道理.以记事为

5、主的文章,主要是品读事件,明白道理;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主要是品读人物,把握形象。学生通过这类课文的学习,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思想上的启迪,提升人生的境界。当然,这些还仅是人文的东西,学习这类课文,更主要的还是学习作者写人叙事的方法,学习作者遣词造句构段的方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两个方面研讨今天的主题。今天,我与老师们共同研讨写人叙事类课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打算重点讲两个方面。第一,首先要让老师们明白,中年级写人叙事类课文,到底应该教哪些内容,教学中注意什么。第二,老师们把握了主要内容以后,我带领大家再重温一下语文课标的核心理念,让老师们了解当前语文教学的前沿动态.重温

6、核心理念,了解前沿动态,一定会有助于大家把握今天研讨的主题,会有助于老师们今后的语文教学。从三个方面提高研讨的效果.为了提高研讨的效果,我与老师们交流今天的主题,尽量注意三点。一是注意把中年级与低年级、高年级区别开来,让大家在区别的对比中,更易把握。二是紧扣语文课标,根据课标的年段要求,向老师们详细解读、具体讲清中年级写人叙事类课文,到底应该教哪些内容,应该如何教。三是因为写人叙事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主体,因此课标上提出的年段当中的主要要求,我们今天一般都会涉及。即课表中凡是与写人叙事类课文教学有关的,我一般都会讲到.在课标的年段要求中,与写人叙事类课文教学有关的,中年级提了7条,在三个年段

7、中最多,而低年级是5条,高年级是6条。不过,我会比课标要讲得更具体,更明确,更便于老师们在教学中操作.二、中年级写人叙事类课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A、关于教什么?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于朗读课文,低、中、高年级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是“学习用;中年级是“用”,高年级是“能用”.怎样区别呢?低年级偏重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熟练,这是个保底工程。下要得底,上不封顶。“有感情”是理想目标,不论目标能达到多少,首先要保证让每个孩子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熟练。少数朗读水平好的学生能读得有感情,应该予以表扬、鼓励.中年级除了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开始学习有感

8、情地朗读课文,到了四年级,学生应该能够把课文读得比较有感情。到了五年级,学生应该完全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年级老师教学的重点是默读课文,独立思考,理解体会。当前,学生能把课文真正读得有感情的,是极少数.多数学生能把课文读得很快,很熟,但没有感情,还有很多丢字添字错读现象。初步学会默读,不出声,不指读.二年级下学期学习默读;三年级继续学习;四年级能正确熟练地默读;高年级提出速度的要求(五年级每分钟200字、六年级每分钟300字).学习默读,关键是:不出声,会动笔,会思考,有发现,能交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工具书、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关于词

9、句,理解的方法是联系上下文,即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三个年段是有区别的:低年级为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大意。中年级是“理解,联系上下文弄清楚,准确把握。高年级是推想,可借助上下文语境,自己的直觉,即语感,还有自己的经验和积累。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了,有了一定的能力了,所以自己可以推想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目前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三个学段的不同是:了解词句大意-理解词句意思-揣摩词句意味。认识意义段,理解意义段的主要内容。关于段落教学,低年级是初步学习理解自然段;中年级继续理解自然段,重点把握意义段;高年级把握篇章结构.中年级应把握:1、认识自然段与意义段的

10、区别;2、区别意义段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3、理解意义段的主要内容;4、用摘句法理解意义段的主要内容;5、用段意归并法理解意义段的主要内容;6、认识并列、承接、总分,概括与具体等常见构段方式。目前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段的教学,目前有些忽视,高年级忽视篇的教学。段,是词句向篇章过渡的桥梁,不可忽视,应引起重视。低年级为认识自然段、理解自然段;中年级为认识意义段,理解意义段;高年级进入篇的教学,把握文章的结构顺序(时间、事情发展、地点转换、事物的几个方面、总分等).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低年级在这方面没提出要求,只要学生能把课文读好,读得正确、流利、烂熟,联系上下文了解了文中的

11、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可把握了。中年级,这方面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四年级更为明显.高年级阅读理解的重点,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看中年级。1、阅读时有抓文章主要内容的意识;2、能分辨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3、抓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领会主要内容;4、用段意归并法理解主要内容;5、抓住关键词句领会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低年级没提出要求,中年级是学习体会,高年级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我们看中年级。阅读浅析的童话、寓言、故事,能用感情朗读的方法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对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发表自己的想法。阅读这些作品,还要能复述作品大意.1、抓重点词句;2、反复诵

12、读;3、走进作品,设身处地,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4、联系生活,展示想象。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学生能否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品味词句段的言外之意,体会思想感情。关于文章的表达形式。中年级,学习哪些文章的表达形式呢?1、理清思路,知晓事件。把握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同时弄清叙事的目的,明白通过事件写了一个什么人。2、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及其表达效果;3、结合语境体会句子的准确表达、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4、在具体语境中认识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人物描写方法,并体会表达效果;5、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识作者叙事的方法,如叙事顺序、详写略写、首尾照应等。6、体会名句、格言、比喻句、拟人句等修

13、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学习文章的表达形式,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做的很不够。学习文章的表达形式,中年级与高年级是有区别的.中年级主要在词句段方面,在叙事写人方面,主要是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而高年级主题是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人称变换、顺序倒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关于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从中年级开始培养。中高年级培养阅读习惯都是这三条,只不过含义有不同.中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哪些阅读习惯呢?一是质疑提问;二是阅读积累;三是“课外阅读.目前这三项习惯,学生都缺乏。比如培养学生的质疑提问习惯,中年级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有提问意识。能对不理解的词

14、语、句子、段落等内容提出疑问,通过交流研讨或查阅资料进行解决。高年级则要求学生,阅读时有意地从文章的表达形式方面(遣词造句、构段谋篇、写作方法、标点符号)提出疑问,做出判断.提问交流和讨论时,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阅读中的疑问。B、关于怎么教?朗读.关于朗读,根据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注意激励,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2、教给孩子正确读书的方法,坚持去做。3、把朗读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主要方法、重要手段、主要目标、主任任务。4、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低年级主要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中年级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强调朗读实践,迈

15、向习惯。中年级孩子年龄还小,感悟、理解能力不够强,老师的示范、巧妙地引导不可少。教师备课要备朗读.教师能把课文朗读好,才能让学生把课文朗读好,才知道在哪些地方进行有重点的指导。一个朗读好的教师,才能教出朗读好的学生。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充分读书,深入体会,展开想象,教给技巧-停顿、轻重、疾徐、语气、节奏、连贯、基调等。这里特别提出一点: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要从部分再回归整体,把握基调,感情朗读全文。只有全文朗读好了,才算真正读好了课文。目前感情朗读全文的工作,做得不够。默读。当前的语文课,默读教学不被重视。课堂上,老师讲有余,学生学不足;课堂热闹有余,安静不足。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有耐

16、心,给学生留出充分地默读思考的时间。教师千万不要用问答追赶学生。教师心态不浮躁了,课堂才不浮躁,才会给学生留出充分地自读时间,让学生静静地读书、思考、体会。注意以下八点:教给方法;以问促读;耐心等待;安心阅读;紧张思维;组织语言;大胆交流;培养习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1、要教会学生能找到课文中的重要词句认真阅读,把握全文大意;找出重点段;在重点段中找到重点的句、词。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在重点句子里面,抓住重点的词;弄清这个词在词典里有几个义项,从这几个义项里面选择一个义项,作为该词语在上下文语境下的基本义项;有了这个基本义项,然后再联系上下文语境,思考这个词在上下文的语境下,生动而丰富

17、的情境意味;让学生习得相应的语文学习方法。意义段的教学。如何让学生认识意义段、理解意义段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段,理清课文顺序,学习归纳段意。分段和归纳段意,是语文学习的一种传统方法。从中年级开始,对一些段落比较多、结构比较复杂的长课文,可以让学生借助此法.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方法能够更深入地、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有助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许多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之所以浮浅,正是因为一刀切地不引导学生进行分段和概括段意。建议从三年级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分段和概括段意。现在不要以为课标上不提分段了。只要我们不是为分段而分段,不是课课必分段,而是因为理解课文的实际意义,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际需要,对语文学

18、习有好处。这种好的学习方法但不可丢弃。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摘句法、段意归并法、抓住关键词语法、标题扩展法。注意四点: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不是概括主要内容,不能拔高要求;2、要在学生充分读书,对全文有了全面地了解和透彻地认识,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做这项工作;3、不同的文体和文章的特点有所不同,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也应该不同;4、教师应有方法的引领和点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1、主要方法:抓主要事件;抓关键语句;抓关键段落;抓课文题目;考虑文体特点。2、注意四点。扣住语言,多读多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教师少讲,学生多读;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文章的表达形式。认识了表达形式,能更准确地理解课

19、文内容.1、学习一篇课文三步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即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最后学生收获的是语言文字,学习的是表达方法。当前的语文课只走了前两步,就停下了,没走到头。2、一篇课文学习语言表达要集中,一课一得.既要教过,更要教会.许多语文课,面面俱到,像撤胡椒面。什么都教了,蜻蜓点水,什么都未教会。3、要给学生创设语言形式运用的情境,让学生课堂上运用,读写结合。语词的运用,句式的运用,叙述顺序的运用,人物描写方法的运用,景物描写方法的运用等.可以当堂运用,也可以作为语文书面作业布置,要认真检查。关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可以成就一生。

20、实践证明,三个星期可以形成一项阅读习惯。如何培养呢?方法正确;严格要求;坚持去做;进行鼓励。关键在教师。三、家常课应自觉走出过去思维的定势走出过去思维的定势,即从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为主要任务,转变为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主要任务,这是个教学习惯的改变问题.从语文课程标的核心理念看。课程标准给语文的定性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由此可知,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其学习的方法应该是听说读写的结合、理解运用的结合、课内课外的结合,以及工具与人文的结合。语文学习还应该是以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亲自读写为主,而不是以老师的讲解告诉为主。语文课以学习语言文

21、字、积累语文学习方法、提升语文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学习语言的运用,是语文课主责;关注表达形式,是语文课独当之任.当前的语文课,在这个方面做得很不够。从顶层要求看.我说的顶从要求,即全国小语会提出的要求.今年6月45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会在广州举行。会上,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先生作了重要讲话。讲话中,他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当前语文教学需要从人文主题的教学习惯中走出来。以往各版本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内容.材料中,人文教育加强了,但语言文字训练弱化了.老师们的语文课,也主要是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22、学生学习了一篇篇课文,留下的印象主要是人文的东西,至于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能力、语言的理解、运用与积累等,都极为弱化,是零星的、浮浅的、一知半解的。学生缺乏相应的语文能力,缺乏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真正的写作能力。课堂效率极低,怎么办?课内损失课外补,课外让学生做大量的作业。几年下来,学生学会了做作业的能力,应付考试的能力,但真正的语文能力并没有学到手。许多学生升到了中学,便没有了后劲,到了八年级,不少学生的成绩明显下滑!因此,陈先云理事长提出当前的语文课要走出人文教学的习惯,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为主要目的.教育部根据2011年版新课标编写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已经看不到人文的主题了,主要是

23、将语文训练贯穿教科书的始终,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策略、语文习惯等。第二,语文教学要注重“一课一得”.我们目前仍使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仍然是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内容。我们应该怎么改变过去偏重人文教学的习惯呢?陈先生提出“一课一得”。得,即学习一篇课文收获最大的那一块,那一方面,应该是语言方面,是语文方法、语文能力,而并非人文的东西。当然,得了“语文”的东西,“人文”的东西也包含其中了。我们该怎么“一课一得”呢?1、树立语用观.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提升读写能力,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认为,阅读教学应该为读写教学.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也认为,讲文本,不能

24、不讲文章之道,不能不讲文章之法.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最大任务,是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是最重要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2、因文而异.因文而异,从文体的角度来说,主要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写人叙事的文章、写景状物类文章、说明性文章、以及诗歌等。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表达特点。表达特点不同,语文教学也应该体现出不同。教叙事性作品与教说明文完全不一样,教记实性作品与教文学性作品也不会一样.这个“不一样”,包括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不同.关注文体,即关注表达.目前语文教学关注文体、因文而异,还做得很不够。许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缺乏文体意识。3、突出重点。突出重点,主要弄清学生学习语文欠缺什么,容易产生什么错误, 哪些方面需要提升。语文教学要从课文中挖掘学生的读写训练点,致力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总之,老师们,走出思维定势,改变教学习惯,是课标要求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但是,走出定势,改掉习惯,并非易事。教师们要自觉,要有勇气,不怕阵痛,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