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217.59KB ,
资源ID:83381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3381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物理 选修34知识点归纳.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物理 选修34知识点归纳.docx

1、物理 选修34知识点归纳选修3-4知识点归纳一、简谐运动1回复力:回复力是指振动物体所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是由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回复力的作用效果总是将物体拉回平衡位置,从而使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周期性的往复运动。回复力是由振动物体所受力的合力(如弹簧振子)沿振动方向的分力(如单摆)提供的,这就是回复力的来源。2平衡位置:平衡位置是指物体在振动中所受的回复力为零的位置,此时振子未必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比如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虽然回复力为零,但合外力并不为零,还有向心力3描述振动的物理量:位移总是相对于平衡位置而言的,方向总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的位置总是背离平衡位置向外;振幅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

2、大距离,它描述的是振动的强弱,振幅是标量;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4简谐运动:A、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 F=-kx ;B、单摆的周期。由本身性质决定的周期叫固有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振幅(振动的总能量)无关。(探究摆长与周期关系:P14-15)5简谐运动证明:弹簧振子、单摆+P12 26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x=Asin(t+0) 由振动图象还可以确定振子某时刻的振动方向简谐运动的图象:(1)意义:简谐运动的图象描述的是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在不同时刻的位移,因而振动图象反映了振子的运动规律(注意:振动图象不是运动轨迹)。(2)特点:只有简谐运动的图象才是正弦(或余弦)曲

3、线。(3)作图: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用平滑曲线连接各时刻对应的位移末端即可。如图1(4)应用:可直接读取振幅A、周期T以及某时刻的位移x;判断回复力、加速度的方向;判断某段时间内位移、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7简谐运动的能量: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振动是理想化的振动,此时系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振动的能量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越大。二、受迫振动和共振:物体在驱动力(周期性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其振动频率总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当驱动力的频率跟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受迫振幅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驱动力的频率

4、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差越大,受迫振动的振幅就越小反之,越接近,受迫振动的振幅越大(P18 图 共振实验;P19 图 共振曲线)对于有阻尼的真实振动,当驱动力频率略小于固有频率时,系统的振幅达到最大值,阻尼越大这两频率的差别越明显。P19 三、机械波1波的特征量及其关系(1)波长:波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相等的两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2)频率:波的频率由波源的振动频率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保持不变;(3)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的距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波速,波速由介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在不同介质中波速是不同的。(v =x/t )2介质中质点运动的特征:(1)每个质点都在自己平衡位置附

5、近作振动,并不随波迁移;(2)后振动的质点振动情况总是落后于相邻的先振动的质点的振动3波动图象(1)横波的形成过程 P24 图(2)规定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连结各质点位移量末端得到的曲线叫做该时刻波的图象(3)横波图象的作用:可知波动中质点的振幅A和波长;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知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反之亦然;(反爬坡法)相邻的波峰波谷点间的质点振动方向相同;从图象中可以间接地比较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速度、动能、势能、回复力、加速度等量的大小;若知波速v,可求此时刻以后的波形图,方法是把波形图平移x=vt的距离。4、波

6、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v =x/t=f=/ T。振 动 图 象 波 的 图 象 图象正(余)弦曲线正(余)弦曲线研究对象一个质点多个质点横坐标质点振动经历的时间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一个质点的位移各质点的位移物理意义一个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多个质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相邻两个位移最大值之间的距离一个周期(T )一个波长()判断质点在某一时刻运动趋势的方法看下一时刻找前一质点时间变化对图象的影响振动图象随时间的延长而继续延伸,原来的部分曲线无论它的形状和位置都不再变化。因为波形是某时刻介质中各质点所处的不同位置所连成的曲线,当时间变化,各质点的位置就要相应变化,形成新的小波

7、形图象,该图象是沿着x轴向传播方向平移。例: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图甲为t=0时的波动图象,图乙为介质中质点P的振动图象该波的波长为 m,频率为 Hz,波速为 m/s,传播方向为 (1m 0.5 0.5m/s -x方向)四、波的干涉和衍射波的特有属性(多普勒效应)1、能够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P37 波的衍射的示意图)。衍射任何时候都有,只是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区别。3、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而不互相干扰几列波的重叠区域中的任何一个质点的位移都等于几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 最能说明独立传播原理的是声波;几个人在一起同时

8、讲话,虽然声波在空间叠加,但人们仍然能分出各自的声音4、产生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列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干涉区域内某点是振动最强点还是振动最弱点的充要条件:(1)起振相同:最强: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即=n;(2)最弱: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0.5(2n-1) ;,即。根据以上分析,在稳定的干涉区域内,振动加强点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点始终减弱。 加强、减弱针对振幅而言,位移一直变化,可能为0,可能最大。(P40 波的干涉的示意图)5、声波是纵波,能在空气、液体、固体中传播可闻声波的频率大致在20HZ到20kHZ之间,声波具有波的共性,可以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

9、射等五、多普勒效应:当波源或者观测者距离发生变化时,(相对于介质运动不一定能发生:圆周运动)观测者会发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变大。 当波源与观察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变小。 现象:多普勒测速仪、“红移”、“彩超”。 (B超不是)六、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播1、麦克斯韦理论(1888年赫兹用实验证明其理论是正确的)(1)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_产生电场_,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_产生磁场_。(2)均匀变化的磁场产生恒定的电场,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3)振荡的(即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电场,振荡

10、的电场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2、电磁场:变化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电磁场3、电磁波 (1)定义:交替产生的振荡电场和振荡磁场向周围空间的传播形成电磁波 (2)特点:电磁波是横波在电磁波中,每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强度的方向总是垂直,且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波速取决于介质和频率,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等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的乘积。(3)电磁波与机械波的关系 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仅由介质决定,与机械波的频率无关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仅取决于介质,还与电磁波的频率有关,频率大,传播

11、速度越小 电磁波本身是物质,所以电磁波的传播不像机械波需要别的物质作为介质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七、电磁波谱及其应用1、电磁波谱: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1)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的速度和它的传播速度相同,在传播过程中可不需要介质,都具有波动的共性如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它又是横波(2)电磁波谱(P92 图)种类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x)射线频率频率增大,波长减小特性波动性强热效应,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能使人类产生视觉能量较高,化学作用、荧光作用、杀伤作用穿透作用强能量很高,穿透能力很强用途通讯、广播、导航等加热、烘干、医疗

12、、导向、红外摄影、遥测遥感照明、照相、加热等感光技术、日光灯、黑光灯、促进钙吸收,杀菌消毒、医疗等工业探伤、医学透视治疗等工业探伤、医用治疗等1、(P93)波长较短的光比波长较长的光更容易被大气散射,所以天空看起来是蓝色,大气对波长较短的光吸收比较强,傍晚,蓝紫光被吸收,阳光比较红。2、太阳辐射:黄绿光附近辐射能量最强,人眼最敏感。3、雷达: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微波电磁波:直线性好、反射性强;声呐:超声波机械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当雷达向目标发射无线电波时,在指示器的荧光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收到反射回来无线电波时.在荧光屏上呈现出二个尖形波根据两个波的距离,可直接从荧光屏上的刻度读

13、出障碍物的距离。八、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p461、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如果用n来表示这个比例常数,就有2、折射率: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虽然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一常数n,但是对不同的介质来说,这个常数n是不同的这个常数n跟介质有关系,是一个反映介质的光学性质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叫做介质的折射率 i是光线在真空中与法线之间的夹角r是光线在介质中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的折射率,叫做该种介质的绝对折射率,也简称为某种介质的折射率3、实验原理:将白纸铺在木板上用图钉固定

14、,在纸上画一直线aa,作为界面,画一条直线AO作为入射光路,过O点作界面的法线。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条长边与aa对齐,并画出另一长边的界面bb。在入射光路AO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在玻璃砖的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P1、P2的像,调整视线,使P2挡住P1,再在这一侧插上大头针P3,使P3能同时挡住P1、P2的像,再在P3的同一侧适当位置插上大头针P4,使P4能同时挡住P3和P1、P2的像。记下P1、P2、P3、P4的位置,移去玻璃砖和大头针,过P3、P4引直线OB交界面bb于O。连接OO,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i1和折射角r1,将i1、r1和sini1和sinr1的值记入自己设

15、计的表格中。重复步骤3、4,分别求出入射角为15o、30o,45o 、60o和75o时的折射角,及相应的正弦值。用折射定律计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sini/sinr的值,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是玻璃的折射率。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手不要触摸玻璃砖的光学面,严禁把玻璃砖当尺直接画界面;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白纸上,每两枚大头针的间距尽可能大些;入射角不能太小,入射角太小会增加测量误差;也不能太大(接近90o),太大不易观察到P1、P2的像;做实验过程中玻璃砖在纸面上的位置不能移动。数据处理:方法一: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折射角,据折射率公式n=可以计算出玻璃的折射率。方法二:以O1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半径要尽能长

16、些)画圆交入射光线AO1于M点、交折射光线O1O2于P点,过M、P作NN1的垂线MK、PQ,n=,据所推导的公式我们用刻度尺测出MK、QP的长度,即可求出折射率n。九、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1、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率用n表示,即n=sini/sinr =c/v,因cv,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大于1.2、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束变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1)同一种介质对红光折射率最小,对紫光折射率最大;(2)在同一种介质中,红光的速度最大,紫光的速度最小;(3)由同一种介质

17、射向空气时,红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3、全反射: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的界面上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折射光线消失,只产生反射的现象叫全反射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a、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b、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两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才发生全反射。4、光导纤维:内层为光密介质,外层为光疏介质。5、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右图)。(玻璃到空气;i=45 o C=42o)十、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光的干涉(1)现象:符合一定条件的相

18、干光在相遇的区域出现了稳定的相间的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2)光发生干涉的条件:只有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一致的相干光源,才能产生光的干涉。由两个普通独立光源发出的光,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频率,更不可能存在固定的相差,因此,不能产生干涉现象。(3)双缝干涉:(1801年,英国的托马斯杨) 推导:如图所示,若S1、S2光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则符合时,出现亮条纹(n=0,1,2,3)符合时,出现暗条纹(n=0,l,2,3,)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之间的间距(相邻亮条纹中央间距,相邻暗条纹中央间距)为。图象特点:(1)明暗相间(2)亮纹间等距,暗纹间等距(3)两缝S1、S2中垂线与屏幕相

19、交位置是亮条纹中央亮纹 红光:明、暗条纹宽度最宽,紫光明、暗条纹宽度最窄白光干涉图象中央明条纹的最外侧为红色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内紫外红。2、几个问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用红色滤光片遮住一个狭缝S1,再用绿滤光片遮住另一个狭缝S2,当用白光入射时,屏上是否会产生双缝干涉图样?这时在屏上将会出现红光单缝衍射光矢量和绿光单缝衍射光矢量振动的叠加。由于红光和绿光的频率不同,因此它们在屏上叠加时不能产生干涉,此时屏上将出现混合色二单缝衍射图样。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遮闭其中一条缝,则在屏上出现的条纹有何变

20、化?原来亮的地方会不会变暗?如果遮住双缝其中的一条缝,在屏上将由双缝干涉条纹演变为单缝衍射条纹,与干涉条纹相比,这时单缝衍射条纹亮度要减弱,而且明纹的宽度要增大,但由于干涉是受衍射调制的,所以原来亮的地方不会变暗。(3)薄膜干涉:相干光源的由来: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膜、空气膜)上下表面的反射光束相遇而形成干涉现象图象特点: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相等单色光在肥皂膜上(上薄下厚)形成水平状明暗相间条纹(白光入射形成彩色条纹),上宽下窄应用:(1)干涉法检查精密部件的表面取一个透明的标准样板,放在待检查的部件表面并在一端垫一薄片,使样板的平面与被检查的平面间形成一个楔形空气膜,用单色光从

21、上面照射,入射光从空气层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形成相干光,从反射光中就会看到干涉条纹,如图2-3甲所示。如果被检表面是平的,那么空气层厚度相同的各点就位于一条直线上,产生的干涉条纹就是平行的(如图2-3乙);如果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2-3丙所示,A、B处的凹凸情况可以这样分析:由丙图知,P、Q两点位于同一条亮纹上,故甲图中与P、Q对应的位置空气层厚度相同。由于Q位于P的右方(即远离楔尖),如果被检表面是平的,Q处厚度应该比P处大,所以,只有当A处凹陷时才能使P与Q处深度相同。同理可以判断与M对应的B处为凸起。(2)增透膜增透膜是在透镜、棱镜等光学元件表面涂的一层氟化镁薄膜。当薄膜的两个表面上反

22、射光的路程差等于半个波长时,反射回来的光抵消。从而增强了透射光的强度。显然增透膜的厚度应该等于光在该介质中波长的1/4,光的强度由光的振幅决定,当满足增透膜厚度时,两束反射光恰好实现波峰与波谷相叠加,实现干涉相消,使其合振幅接近于零,即反射光的总强度接近于零,从总效果上看,相当于光几乎不发生反射而透过薄膜,因而大大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增强了透射光的强度。增透膜只对人眼或感光胶片上最敏感的绿光起增透作用。当白光照到(垂直)增透膜上,绿光产生相消干涉,反射光中绿光的强度几乎是零。这时其他波长的光(如红光和紫光)并没有被完全抵消。因此,增透膜呈绿光的互补色淡紫色。2、光的衍射(1)现象:光偏离直线传

23、播绕过障碍物进入阴影区域里的现象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2)产生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光波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此光波波长还小时,出现明显的衍射现象 由于可见光波波长较小,所以光的衍射需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被明显观察到;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小于0.5mm时,有明显衍射现象在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下,当窄缝变窄时,亮斑的范围变大,条纹间距离变大,而亮度变暗。(3)单缝衍射:单缝衍射a) 单色光入射单缝时,出现明暗相间不等距条纹,中间亮条纹亮而宽,两边亮条纹较窄、较暗b) 白光入射单缝时,出现彩色条纹 圆孔衍射:光入射微小的圆孔时,出现明暗相间不等距的圆形条纹 泊松亮斑 光入射圆屏时,在圆屏

24、后的影区内有一亮斑(4)例子:1818年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提出光的波动理论;数学家泊松推算出在圆板阴影的中心应有一个亮斑(即著名的泊松亮斑),后被实验证实,即说明泊松亮斑是由光的衍射形成。)3、光的偏振(1)光是横波,是电磁波,场强E和磁感强度B的振动方向均与波传播的方向垂直所以光有偏振现象(2)自然光:在光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光振动(指E的振动)沿各个方向振动强度都相同的光如由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3)偏振光:在光波传播方向的垂直平面内,只有沿着某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如自然光经一偏振片作用后的光,再如自然光射到两介质分界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和折射角和为900时),反射光线和

25、折射光线是光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光(4)应用:自然光通过第一个偏振片P1(叫起偏器)后,相当于被一个“狭缝”卡了一下,只有振动方向跟“狭缝”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通过自然光通过偏振片Pl后虽然变成了偏振光,但由于自然光中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强度都相同,所以不论晶片转到什么方向,都会有相同强度的光透射过来再通过第二个偏振片P2(叫检偏器)去观察就不同了;不论旋转哪个偏振片,两偏振片透振方向平行时,透射光最强,两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最弱光的偏振的应用:光的偏振现象在技术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拍摄水下的景物或展览橱窗中的陈列品的照片时,由于水面或玻璃会反射出很强的反射光,使得水面下的景物和橱窗中的

26、陈列品看不清楚,摄出的照片也不清楚如果在照相机镜头上加一个偏振片,使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与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就可以把这些反射光滤掉,而摄得清晰的照片;此外,还有立体电影、消除车灯眩光等等十一、激光的特性和应用1、由来:是一种人工产生的相干光2、特点及应用:产生明显的干涉图象(频率单一相干性好);利用激光通过光导纤维实现通讯、全息照相 (利用相干性好,所以它能像无线电波那样被“调制”,用来传递信息);激光雷达测距测速(平行度好,结合多普勒效应);VCD、CD唱机,电脑光驱(平行度好);医学上“激光刀”(光强度大);受控核聚变(光强大、能量集中)十二、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1、狭义相对性原理:一切惯

27、性系中,所有的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不能解释光速问题)2、光速不变原理:在所有惯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具有相同的量值c。(麦克耳孙莫雷实验)十三、狭义相对论的几个重要结论 1、同时的相对性:两个时间是否同时因参考系的不同而不同。2、时空的相对性:(经典物理学认为空间和时间是脱离物质而存在,是绝对的,空间与时间之间也是没有联系的;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时空的相对性的最早证据更宇宙先的观测有关)(1)长度的相对性:物体相对观测者运动时,在运动方向上,观测者认为它们的长度要缩短,也称为“长度收缩”或“尺缩效应”; (P102 最后一段)(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杆的长度

28、没有变化)(2)时间间隔的相对性: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在不同的参考系内观测是不同的。这种效应也称为“时间膨胀”或“钟慢效应”。 (P103 最后一段) 3、相对质量:物体的质量会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4、质能方程:E = mc2 即一定的质量总是与一定的能量对应着。但 “质量不是能量、质量不可以转变为能量”。选修3-5知识点归纳一、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 叫做物体的动量。动量的表达式P = mv。单位是千克米 / 秒。动量是矢量, 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因为速度是相对的, 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则系统的总动

29、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 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m1v1+m2v2=m1v1/+m2v2/ (规定正方向) p1=p2 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系统所受的不受力、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碰撞、爆炸、反冲)注意:内力的冲量对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没有影响,但可改变系统内物体的动量。内力的冲量是系统内物体间动量传递的原因,而外力的冲量是改变系统总动量的原因。某一方向动量守恒的条件:系统所受外力矢量和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的力为零,则系统在这个方向上的动量守恒。必须注意区别总动量守恒与某一

30、方向动量守恒。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 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 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 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 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 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 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动量是矢量, 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 而不是代数和。 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 但

31、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 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 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 还是电力、磁力, 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 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 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 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 还是分裂成碎块, 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3、碰撞: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间极短, 作用力又很大, 其他作用相对很小, 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化的现象叫做碰撞。 以物体间碰撞形式区分, 可以分为“对心碰撞”(正碰) 和“非对心碰撞”, 而物体碰前后速度沿它们球心的连线; 以物体碰撞前后两物体总动能是否变化区分, 可以分为:“弹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