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8.01KB ,
资源ID:83305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3305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docx

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非专利药开发公司背景:非专利药(generics)是基本物质专利保护过期的药品。保护期满,任何人都可以无偿利用其发明创造。但这些药品绝大多数仍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非专利药的开发风险小、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而新药研发是多学科、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国外一个新药从发现到上市平均需要12年时间,耗资10亿美元。因此非专利药是一项巨大的公共社会财富,国际市场成长迅速。据IMS报告,20022005年,世界非专利药市场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3%,远高于商标名药CAGR的9%。2006年默克公司的辛伐他汀(simvastatin,Zoc

2、or)、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普伐他丁(pravastatin,Pravachol)、辉瑞公司的舍曲林 (sertraline,Zoloft)、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的唑吡坦(zolpidem,Ambien)、葛兰素史克公司的昂丹司琼(ondansetron,Zofran)以及诺华公司的特比萘芬(terbinafine,Lamisil)等6个重要品牌药物专利过期。据统计到2007年底将有35种重要专利药品到期,为非专利药提供了高达82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而在2011年到2015年间将有市值770亿美元的专利药品期满。可以说,非专利药物的市场潜力是无限的。在药品知识产权与国际接轨前提下,非专利药的开发与

3、生产成为我国制药工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因素看,2002年和2003年欧美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非专利药发展的相关法规,欧洲品牌药从2003年开始变原来的“10年完全保护期”为“未披露数据保护期8年,市场独占期2年”,同时非专利药厂商可以在原创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期未过的情况下进行非专利产品开发必需的试验;美国2002年中止了品牌药公司可以通过无数次的注册附加专利获得专利延长而数年屏蔽非专利药竞争的有关条款,从而为非专利药的开发提供了发展空间。市场定位:随着新药研发速度的减慢,非专利药正逐步成为药品消费的主流。为推动我国非专利药工业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分析世界非专利药工业发展动向和趋势,我们依

4、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非专利药物开发公司”。充分利用微生物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重点研制开发专利期满或是即将期满的微生物药物或原料药(如多杀菌素,纳他霉素,阿卡波糖,奥利司他),提升我国的非专利药物的综合竞争能力。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具有亚洲保存规模最大的微生物资源,是我院工业微生物技术实力最强、基础最好、队伍最大的研究机构。在啤酒酿造、微生物酶制剂、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等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产业化方面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八十年代初,以“维生素C的两步发酵法”数百万美元知识产权的转让为标志,微生物所奠定了自己在工业微生物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同时

5、,以在世界顶尖杂志Cell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为标志,开创了我国微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入国际前沿的先河。这两项成果说明微生物所完全可以在基础与应用研究上并驾齐驱,创造辉煌。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一直是微生物所的特点。研究所新建的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关键实验系统是突破工业生物技术整体发展瓶颈的最关键步骤,也是调整研究模式,建立从微生物资源开发、生物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自主创新体系的根本保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体系的建设:微生物的高通量培养和样品制备体系;自动化样品处理体系;微生物的高通量测定、验证和优化体系;微生物的高通量筛选数据采集和处理体系。计划在五年内完成微生物筛选1000万次,获得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6、的超级微生物6-8个,开发出高效生产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基化学品以及生物活性物质等若干大宗微生物发酵产品的新技术。“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视察微生物所时提出的殷切希望。我们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己任,推进我国的非专利药物的产业化发展。人才优势: 张立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高通量筛选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有16年微生物药物和生物技术研究经验。于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在美国亚特兰大Emory大学药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被晋升为助理教授。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细胞凋亡激酶ASK1

7、和信号传递蛋白14-3-3紧密联系,调控癌症过程。1999年2003年期间,张立新博士分别在美国Microbia, Inc.公司、Cetek, Inc.公司担任高级科学家、学部主任等职务,构建了用于新药开发的高质量微生物天然产物样本库,分离筛选出多种药物先导化合物。他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用新型基因工程方法将A.terrus产生降血脂药物Lovastatin的产量提高到现有工业生产菌株的2.5倍。2004年初,他创建了SynerZ Pharmaceuticals, Inc.公司,从事互动天然产物新药的研发。他在美国期间曾参与美国国家卫生部(NIH)的6项基金达上千万美金的支持,每次都顺利地完成任务

8、。多年来,张立新博士主要致力于微生物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十分注重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的结合。他有六部学术专著,11项国际专利发明,发表了60多篇科研论文。他被国际微生物学界多次邀请做大会报告或主持会议,是PNAS,JBC等9个杂志的审稿人,长期担任抗生素学报,应用微生物和生物技术等期刊的编委。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领域中影响系数最高的“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综述 (MMBR)”,“当前微生物进展评论” 以及“应用微生物和生物技术 (AMB)”学报邀请他撰写评论论文。2007年,“美国科学院院士学报(PNAS)”发表了他实验室发现新的互动海洋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的文章。并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推

9、荐申报“973首席科学家”,“中国青年科技奖”,“百千万领军人才”。2005年初,久负盛名的Humana 出版社发表了他和美国科学院院士Demain 教授编写的专著“天然产物和创新药物发明”。2002年8月,他应联合国和国际科学委员会邀请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会议暨地球峰会上的世界首脑大会和科学论坛上作了两个30分钟的报告。车永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9年于南开大学化获学士学位,之后分别于1995和2000年获Clarkson University和University of Iowa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在OSI Pharmaceuticals, Inc.和Givauda

10、n Roure,任高级研究员。2005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入选科学院“百人计划”。主要研究内容为:基于生态学观察,以生物活性为指导,从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发现具有抗细菌、真菌、及抗农作物害虫活性的新结构天然产物,并通过研究结果来阐明所观察的生态现象的化学基础;针对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以各种重要疾病为靶标高通量筛选,目标是发现具有潜在治疗价值、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常规及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极端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研究;天然调味品(增甜、增鲜功效)的研究与开发。先后主持参加国际合作项目“生色化合物库的构建及在细菌检测中的应用”,和“食用菌中天然调味剂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面上项目“源于特定真菌类群的抗真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筛选与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高通量筛选方法及模型的建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极端微生物及其功能利用的基础研究”子课题“极端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及潜在的应用价值评估”。 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3项。马俊才:日本三重大学生物资源系博士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助理,信息网络中心主任,研究员、中科院科学数据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科学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委员会理事、科技部科学数据

12、共享工程办公室成员、世界菌种保藏联合会WFCC执委、世界培养物数据中心WDCM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微生物菌种数据网络MSDN委员。目前主要从事于并行检索技术、超大规模全文检索技术、远程异构数据库的检索引擎技术、超级计算环境和超高速学术网络环境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微生物界率先建立了国际互联网络WWW服务器,研制网络化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使中国微生物资源数据库逐步从字符型单机模式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实现了中国微生物资源数据库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获1992年院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作者);主持中国微生物资源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微生物分部的工作,建立了我国微生物领域中最大的网

13、络站点,网上可共享信息超过200GB,先后获得1997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六作者)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六作者)。先后赴美国标准菌种保藏中心ATCC、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WDCM、英国国际真菌研究所IMI、德国菌种保藏中心DSMZ进行合作研究和工作访问。发表论文30余篇。刘志恒,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硕士学位。自1978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长期从事微生物多样性和放线菌系统分类学及资源开发研究。1989年3月至10月、1991年4月至8月先后赴波兰科学院免疫

14、化疗所进行合作研究;1994年9月至1995年3月和2002年11月至2003年2月先后受英国皇家学会资助赴Newcastle大学医学院和生物学院进行客座研究。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其中SCI 2.0以上35篇)。主编现代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2)、放线菌现代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科学出版社2004) 、放线菌系统学 (科学出版社2006 ),与人合著放线菌研究及应用(科学出版社1990),参加编写现代医学微生物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浙江科学出版社1998)、空间生物学(青岛出版社,2000)等书。研究成果多次获奖。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河北

15、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讲座教授。享受国家特殊政府津贴。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微生物学报、中国空间科学学报、航天医学和医学工程学报编委;科技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评委、农业部生物农药审定评委。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管理委员会第一、二届理事;国际菌种保藏联盟(WFCC)会员、ICCC-9生物多样性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国际放线菌生物学大会(ISBA97)和第14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ISSOL05)组委会成员;比利时GENT大学2004年博士生考试和答辩委员会国际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命

16、科学专家组成员,国家教委云南大学微生物资源开放实验室客座教授、昆明市微生物资源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海正药业科学顾问、山东银香伟业集团科学顾问。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中的多项研究课题。还主持有中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Q814,20022005)、中国波兰(P5,20012004)、中国比利时(A4,19982004)和中国捷克(36-23,20022004) 等多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朱宝利,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环境微生物基因组中心主任,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朱宝力于1992 年获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1985- 1995

17、年任职助教,讲师和副教授。之后分别于英国剑桥The Babraham Institute以及美国纽约州 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任职美国加州, BACPAC Resources Center, CHORI, Childrens Hospital助理研究员,2005被聘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环境微生物基因组中心主任,研究员。从事多年的动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曾参加多项国际基因组研究项目。主要完成了盘基网柄菌( 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基因组2号染色体的全序列测定,脊椎动物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18、 Genomics of Vertebrates),猕猴基因组 BAC 文库的 Pooled Genomic Indexing 的研究,大猩猩免疫球蛋白基因组基因的比较基因组学,BAC 文库资源网络(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 Library Resource Network )等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细胞系的建立”,欧洲共同体BOREALIS家蓄研究项目“苏格兰牛(Angus)基因组图谱及牛角缺陷型基因的定位克隆”,美国 Roswell Park Cancer Institute (NCI)

19、与德国 IMB-JENA 合作项目 “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Genome Project”,美国 NIH 资助项目 “Rat (Brown Norway) Genome Project”,美国 NFS 资助项目“BAC Library awards”,加拿大 The British-Columbia Cancer Agency 资助项目“Cancer Genomics” 等。杨克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于加拿大达尔豪斯 (Dalhousie University) 大学生物系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The Univer

20、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2001 任职美国芝加哥FermaLogic Inc.公司高级研究员。2001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微生物生物技术中心副主任,2003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研究员。杨克迁研究员一直从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研究,并以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为材料及其产生的芳香角蒽环聚酮化合物杰多霉素 (jadomycin)为对象,研究芳香聚酮的合成途径及合成代谢的调控,完成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首先发现和证实了芳香聚酮环化后修饰中的脱水反应的可能机理,报道合成途

21、径中氧化酶的脱水功能,是该类酶氧化/脱水双功能的首次报道。利用杰多霉素特殊的合成机理,合成了多个新结构杰多霉素衍生物,并首先证实这类化合物的广谱抗肿瘤细胞毒性。演示了利用杰多霉素生成一个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库的可能。在抗生素抗性机理研究中,首先发现和阐明环肽内酯化合物etamycin 的酶促裂解机理。迄今,在国际知名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7 篇,被引用230 余次,其中3 篇的单篇引用次数超过30 次,申请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霉素N 扩环酶随机突变及底物专一性改造的研究”。参加国家863项目“未培养微生物基因资源的利用”,主要负责未培养微生物基因文库的构建,已经在构建文库的基础上

22、,在库中发现多个新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酶编码基因。李学兵,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于日本国立鸟取大学工学部分子工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00-2001年先后在日本国立鸟取大学工学研究科和日本农林水产省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2006年8月任日本北海道大学理学部生物科学系特聘研究员。2006年9月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成果有:(1)分析流感病毒、肠出血性大肠菌O157等感染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用生物和化学组合新技术制备出一系列抗感染糖链复合材料;(2)从方法学上研究糖鞘脂及其衍生物的有效制备,建立了人工模拟糖鞘

23、脂的分子文库,从中筛选具有抗癌等活性的药物先导化合物。(3)研制出一系列以硅藻土为载体的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超临界CO2介质中的糖苷化反应,开发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高效糖链合成新技术。迄今为止已申请了2项科技发明专利并在Angew. Chem. Int. Ed.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先后参加了日本科学技术厅的“COE”、日本通产省的“糖簇”(Glycocluster project)及文部省的“21世纪先端生命科学技术开发”等大型科研项目。主持了973课题 “细菌表面多糖的合成与功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糖链高效合成技术的研究”等项目。孙际宾,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4、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于德国国家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获得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之后于博士后,德国赫尔姆霍茨传染病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9月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系统生物技术和代谢工程研究。具有发酵工程、代谢工程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教育和研究背景,特别是掌握综合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工业生产菌株的关键技术。整合运用来自组科学的数据与知识,结合计算生物学深入分析和模拟细胞网络,理解高产机理,为工业生物技术菌种的理性设计和改造服务,以提供优化生物工艺过程需要的高产菌株模型驱动的大宗化学品和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及蛋白质产品的

25、生产工艺优化。迄今为止已申请了2项科技发明专利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12篇。先后主持参加了欧盟第五个框架计划QLK5-1999-01364 PROBIO: 1,3-Propanediol - a versatile bulk chemical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by novel biocatalysts and process strategies. 1,3-丙二醇生产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代谢工程改造,德国研究基金会 DFG 特别研究领域项目 SFB 578 从基因到产品的子项目“代谢和调控网络的生物信息学”, - 德国研究基金会

26、DFG 特别研究领域项目 SFB 578 “From Gene to Product”, sub-project B6 “Bioinformatics of metabolic and regulatory networks”, 德国教育科研部BMBF项目 “Modeling of metabolic and regulatory network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in Braunschweig Bioinformatics Competence Center “Intergenomics”等研究。徐岚,

27、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发酵工程系,英语通过六级和国家人事部职称英语-理工A级考试。1991-98年在微生物所发酵工程部工作,任工程师。1997-98年在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高级外贸英语培训班”学习,获结业证书.1999年初由竞聘上岗调至科技处从事外事、专利成果等科研管理工作,近九年的管理工作历练,使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心得体会,外事工作上已能独挡一面,为配合所领导开创微生物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新局面、为微生物所最终成为院重点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从事专利成果等科研产出管理工作期间,促使专利申请量迅速增加,已突破100项(中国科

28、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从建所到1999年申请专利总共38项),其中5项国际专利,授权专利也突破60项。由她起草的微生物所技术成果转让合同(BMTA)已经上所网为科研人员服务,且使之与哈佛大学成功签订了菌种交换协议。她积极参与同外方签订合作协议的谈判,协助所长及课题组长审核、修订合作项目协议书,特别是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条款,以保护微生物所的利益;积极与所法律顾问联络,为盘活微生物所菌种保藏中心的菌种库献计献策。宋福行,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天津天士力集团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副研究员。主要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研究”,国家863计划“海洋

29、动植物生物活性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 “利用宏基因组技术筛选深海微生物中互动抗真菌活性物质”,国际大洋协会项目“深海微生物来源的活性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和发现”等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制备工艺、制剂工艺、质量标准以及次级代谢产物的指纹图谱研究,在活性测试、产物分析和指纹图谱跟踪分离次级代谢产物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发表海洋天然产物结构及活性研究相关文章14篇,第一作者SCI论文5篇,其中3篇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活性先导化合物并研究其提取制备工艺。傅深展,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

30、究所,两次赴牛津大学进行合作研究,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产业发展处项目经理。曾作为发起者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了中科院组织的第三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苑杯”知识创业大赛,题目是“新型表面保鲜材料-真菌疏水蛋白的开发和利用”并最终成为唯一获奖的生物类作品,获得了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发表相关文章多篇,第一作者SCI论文3篇。吴林寰:硕士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生物信息学专业。在比利时期间,利用生物信息学和结构生物学手段,对帕金森症致病基因的蛋白质产物进行结构模拟和预测,进行帕金森症致病机制及寻找治疗靶点的研究。现于微生物所信息中心从事生物信息学及专利预警、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参与撰写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年度

31、发展报告2007以及中国氨基酸、抗生素等领域的专利分析及产业调研报告。该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具备了从菌种资源、基因资源、生物合成和修饰、天然产物提取和制备、高通量筛选等各方面的人才,相信在非专利药的应用开发中能够发挥所长,为推动我国非专利药工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贡献。项目简介:项目1:多杀菌素多杀菌素(spinosad)是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经有氧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多杀菌素从发现、确定生物活性和早期开发,整个过程历时约12年,最终成功开发出以Spinosyn A和D为主要成分的商品化产品“多杀菌素”(spinosad)。多杀菌素已经被证明

32、在控制多种咀嚼昆虫的害虫如毛虫、绿叶虫、蚯蚓、苍蝇和甲虫等对棉花、树木、水果、蔬菜、草皮和观赏植物的危害中有效。多杀菌素是一种新型绿色广谱生物杀虫剂,属于微生物源生物化学农药。目前多杀菌素为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独家生产,1997年产品在美国登记注册,1999年在24个国家超过100种作物上登记注册,在我国商品名为菜喜(含量2.5)和催杀(含量48),产品专利2007年底期满。与一般杀虫剂相比,多杀菌素见效快、无副作用、有选择性、对天敌安全、半衰期短、易降解,并且残余物缓和、产生抗性的可能性低。多杀菌素兼有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合成农药的快速效果,因其低毒、低残留、对天敌安全、分解快而获美国“总统绿

33、色化学品挑战奖”。因此,应尽快研究其生产工艺,尽早实现其国产化。国内已经有四五家研究机构和公司开始研发该产品,但技术水平都不高。项目2:纳他霉素纳他霉素(Natamycin)由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natalensis)产生,属于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高效的杀真菌剂,用于抑制霉菌、酵母及真菌。目前,纳他霉素作为眼科用药治疗真菌性角膜感染,作为妇科用药治疗阴道真菌感染。另外,由于该产品对人体十分安全、可靠,又不影响产品风味,在世界范围广泛应用于干酪、肉制品、糕点、果汁等食品,同时它也作为防霉变剂应用于各种水果的长期储存。2005年纳他霉素的市场销售额已近50亿美元,而且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其市场还会逐渐增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