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34.72KB ,
资源ID:832571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3257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学各章节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学各章节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docx

1、心理学各章节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习题心理学习题与解答第一章 一、概念解释1反射 2第一信号系统 3第二信号系统 二、填空1心理是 的机能, 是产生心理的源泉。2神经元与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 ,神经元传导功能的实现是靠 来完成的。3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其基本规律表现为 。4 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装置。5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和 等五部分组成的。6反射分为 和 。三、判断1大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大脑可以单独产生心理活动。2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区是各负其责,互不相干的。3感受器就是感觉器官。4条件反射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5大脑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6“谈

2、虎色变”与“谈梅生津”都是无条件反射四、选择1最早对条件反射进行研究的是 。A、谢切诺夫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冯特2、心理学是研究下列那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过程 B 认识过程 C 个性 D 心理现象3、的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A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B 能力、气质、性格 C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 D 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4、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那两个方面A 心理过程和个性 B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5、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A 马斯洛、罗杰斯 B 弗洛伊德 C 华生 D 皮亚杰6、心理学独立的时间是A 1789年 B 1879

3、年 C 1897年 D 1798年五、问答1、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应该遵循哪些原则?3、心理的实质是什么? 4、孩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反应。2、由具体的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称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3、由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二、填空1、脑 客观现实 2、突触 突触传递 3、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 4、1879 冯特 5、弗洛伊德 华生 马斯洛 罗杰斯 认知学派 6、人的心理现象 7、气质 能力 8、兴趣 信念三、选择 1 B2D3B4A5A6C四、简答题

4、要点1、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什么?(一)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二)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三)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2、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心理学研究的其它方法 1谈话法 2问卷法3测验法4个案法5活动产品分析法6教育经验总结法3、心理的实质是什么?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4、孩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这一事例说明,客

5、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社会生活条件是产生人的心理的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制约因素,如果一个人离开了人类生活的环境,即使有正常的人脑也不可能产生正常人的心理,更谈不上心理的发展。 第二章 一、 名词解释1、感觉 2、知觉 3、感觉适应 4、联觉 5、感受二、 填空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的 反映。而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的 的反映。2.根据人脑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 、 时间知觉和 。3.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 。4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并反映内脏器官的状态。它主要包括内脏感觉 和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叫 。三、选择题

6、1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曲,属于 。A. 感觉 B.知觉 C、观察 D、思维2感觉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是, 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A.强刺激 B.弱刺激 C.适宜刺激 D.阈下刺激3 观察力是构成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A.知觉能力 B.智力 C.认知技能 D.思维能力 4. 人体所产生的饥饿、便意、呕吐等感觉属于 。 A、肤觉 B、平衡觉 C、运动觉 D、机体觉 5.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 。 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四、 简答题1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2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3

7、 简述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4、感觉产生的条件。五、论述题1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2. 何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参考答案一、 名词解释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的整体属性的反映。2、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3、相同刺激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的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使感受性产生变化的现象。4、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5、引起人们产生感觉的能力。二、填空1、整体属性 个别属性 2、空间知觉 运动知觉 3、联觉 4、运动觉 平衡觉 5、感觉适应三、选择1B2C3B4D5C四、简答1、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区别:(1)反映内容不

8、同,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则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2)主生过程不同,感觉的产生是一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3)以产生的因素不同,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刺激物的质,而知觉的产生则依赖于已有知识经验.(4)复杂程度不同,感觉简单,而知觉复杂的多,它还包括记忆 思维 言语等在内联系:1.二者同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感觉内容愈丰富,知觉愈完整,愈深刻感觉和知觉不可分,因为客观事物的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因而感觉也不可分,在生活中我们通常把二者合称为感觉2 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理解性 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3 简述感觉在

9、认识过程中的作用(1)为想象、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提供感性材料(2)便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4、(1)必须具备一定强度的客观刺激物 (2)要有完好的接受客观刺激的相应的分析器及其活动。五、论述题要点1、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1)观察及观察力的定义(略)(2)良好观察力的品质(略)(3)观察力的培养:一是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二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a观察前作好必要的知识准备b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c导学生在观察时善辨多思d选择有效的观察方法三是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四是接着良好的观察力品质,即:客观性、全面性、创造性、敏锐性、精确性等2、何运用感知规律进行

10、直观教学。(1)根据被感知事物的强度律,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度,板书字迹、直观教俱和图表大小要适当,要保证教室里的充足光线。(2)根据同一感觉相互对比的规律,教师讲课要注意扩大差别,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感知。(3)根据感觉适应的规律,教师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根据需要,灵活变换教学方式方法。(4)根据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教学要发挥各种分析器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5)根据长期实践活动对感受性变化和影响的规律,教师应加强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教师的感受性行以相应提高。(6)根据知觉具有选择 整体性的特点,教学中要重视扩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以利于学生选择,获得清晰的感知

11、效果。板书要注意间隔、合理布局,讲课或朗读要注意正确停顿和间歇,把零碎的材料和内容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便于学生整体知觉。(7)根据知觉具有理解性和恒常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上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要善于利用虱常性在解决部下问题和对待学生时的积极作用,防止消极作用。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1记忆 2表象 3遗忘 4、联想二、填空1记忆的基本过程是由 、 和 构成的复杂的心理过程。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 。3表象的基本特征是 与 。4保持内容的量变有 和 两种情况。5按记忆内容,记忆可分为 、 、 、 四种,按信息保持时间长短可

12、将记忆分为 、 、 三种。6记忆的品质包括 、 、 、 。三、判断1遗忘基本上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2过度学习量越多越好。( )3前摄抑制是后学习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识记和保持的干扰。( )4机械识记是一种无用的识记。( )四、选择题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A、情绪记忆 B、动作记忆 C、形象记忆 D、逻辑记忆2“触景生情”是 A、再认 B、直接回忆 C、间接回忆 D、无意重现3及时复习的理论依据是 A、记忆恢复现象 B、遗忘规律 C、前摄抑制 D、后摄抑制4、“张冠李戴”主要是记忆的 太差造成的。A、敏捷性 B、准备性 C、 持久性 D、 准确性5、瞬时记忆最明显的例证是 。A、

13、感知觉 B、 幻觉 C、错觉 D、视觉后像五、问答题1、人为什么会遗忘?怎样避免遗忘?2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是什么?3青少年记忆力的特点是什么?应怎样培养? 参考答案一、 名词解释1、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2、 是指过去被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3、 是指识记后的内容由于干扰或保持不牢,导致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重现的现象。4、 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现象。二、 填空 1、识记 保持 再现 2、先多后少 先快后慢 3、直观性 概括性 4、增多减少 5、形象记忆 语言逻辑记忆 情感记忆 运动记忆 6、敏捷性 准备性 持久性 准确性四、选择题 1A2B3

14、B4D5D五、问答题要点1、人为什么会遗忘?怎样避免遗忘?原因:干扰说 消退说 措施:(1)复习 及时的组织复习 科学的组织复习 (2)适当的超额学习 (3)科学用脑2、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是什么?(1)识记的目的性(2)识记材料的意义性(3)识记材料的数量(4)识记材料的位置(5)识记时的态度(6)识记时的情绪状态(7)识记时的理解(8)识记时的感觉通道3、青少年记忆力的特点是什么?应怎样培养?青少年的记忆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二)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三)意义识记的方法逐渐占主导地位(四)抽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五)记忆广度增大良好记忆力的培养:(一)掌握

15、良好的识记方法1意义识记和理解记忆2多通道协同记忆4谐音记忆法 3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二)掌握有效的记忆术1定位法2联想记忆法3形象记忆法(三) 掌握有效进行追忆的方法 第四章 一、概念解释1思维 2创造性思维 3迁移 4功能固着 5想象二、填空题1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 与 过程。2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 和 3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及形态不同,思维种类可分为直观行动思维、 和 。4读者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工程师进行蓝图设计时的想象主要是 。5、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 。6、思维的品质主要有三大方面的表现: 、 、 。三、选择题1医生通过观察、号脉、能诊断患者的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

16、特性?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2学生解答问题时,能“一题多解”,说明是下列哪种思维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直觉思维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4会骑自行车的人,有利于学习两轮摩托车,这主要受下列哪种选项的影响? A、变式 B、定势 C、正迁移 D、负迁移5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 。A、表象 B、联想 C、做梦 D、幻想6“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下列哪种品质?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7教学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主要是 。

17、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掌握概念8、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9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下列哪一个解决问题的阶段?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四、问答题1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语言又是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才产生的”请分析思维和语言的关系?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3解决问题分哪几个阶段?4简述想象的功能5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6试分析怎样有效掌握科学概念。7试分析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

18、接的和概括的反映。2、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它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高极的思维形式。3、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4、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5、想象是指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加工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二、填空1、分析 综合 2、判断 推理 3、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4、再造想象 5、间接性 概括 6、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三、选择1B2C3B4C5D6D7D8A9B四、问答题1、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语言又是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才产生的”请分析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语

19、言是思维的工具,一切正常人,一切掌握了语言的人都是用语言进行思维的,但不依赖于语言的思维也是存在的。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环节?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过程。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贯穿于人的整个思维活动之中,其它过程都是通过分析综合来实现的,或者说是分析、综合过程的主要环节。3、解决问题分哪几个阶段?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一)发现问题(二)明确问题(四)检验假设(三)提出假设4、简述想象的功能 (一)预见功能(二)补充功能(三)代替功能5、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3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与想象力4培养

20、优良的个性6、怎样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1)充分利用日常概念的积极影响,限制其消极作用。 (2)充分利用感性材料帮助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3)注意“变式”在理解概念中的作用。 (4)及时给概念下定义。 (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使概念具体化。(6)通过概念的同化。与异化,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有助于科学概念地掌握与完善7、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一)问题中材料的组织形式(二) 定势的影响(三) 动机状态与情绪(四) 功能固着(五) 个性特征(六)想象 第五章 一、概念解释l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有意后注意二、填空1注意的两大基本特征是 和 。2注意的主要功能有 功能 功能, 功能。3根据

21、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的努力程度不同,可把注意分为 与 。4、注意的品质主要有 、 、 、 。三、选择1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分散注意2指出下列事例哪个是有意注意 。A、观看一幅别出心裁的广告 B、专心做功课C、一个身穿异服的人引起别人的注意 D、围观车祸现场3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这是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4、人在高度注意时其注意的范围是 。A、缩小 B、 变小 C、 变大 D、 变化不大5、有的学生在上课时边听边做小动作,

22、这是注意的 。 A、广度 B、 分散 C、转移 D、 动摇6、“一目十行”是注意 品质的表现。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四、问答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什么?2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3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出任何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3、有意注意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4、有意后注意是指自觉的、有目的的,但无需特别的意志努力的注意。二、填空1、指向 集中 2、保持功能 选择功能 调节功能 3、有意注意 无意

23、注意 有意后注意 4、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选择 注意的稳定 注意的分配三、选择1B2B3A4A5D四、问答题要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是什么?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2)剌激物之间的差异。(3)剌激物的新异性。(4)剌激物的运动变化。2人的主观状态。(1)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2)人的已有知识经验。(3)人对事物的期待。(4)人的精神状态、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1明确的活动目的和任务。2稳定的间接兴趣。3合理地组织活动。4坚强的意志力、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一)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优化教学环境,以防止干扰,保持学生注意的稳定。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

24、,以吸引学生的注意。3教学方法要生动、灵活,以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二)在组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有意注意规律的运用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2正确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疲劳现象的发生。3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 第六章 一、概念解释1情绪、情感 2激情 3应激 4.道德感 5理智感 6美感 7心境二、填空1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 体验。2情绪与情感的功能是 、 、和 。3情绪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久度和紧张度可把情绪分成 、 、 、 。4情感大体上可分成 、 、 它们组成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5、人的表情主要

25、有 、 、 。三、选择1伴随着情绪、情感发生的身体动作、姿态的变化叫 。A、情绪 B、情感 C、表情2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是以 为中介的。A、动机 B、需要 C、体验3情感是在人的 中产生的。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倾向性4红楼梦中林黛玉“见花落泪,见月伤心”,她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 B、激情 C、应激5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属于情感中的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6怒发冲冠、暴跳如雷是 的表现。A、心境 B、激情 C、应激 五、问答题1简述情绪、情感的关系。2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是什么?3怎样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情绪情感的?4简述情绪与人健康

26、。 参考答案一、 名词解释1、情绪、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心境是一种使人的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相应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3、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体验。4、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和危险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5、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6、理智感是人们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二、填空1、态度 2、调节功能 信号功能 感染功能 3、心境 激情 应激 4、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5、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言

27、语表情 三、选择1C2B3A4A5B四、问答题要点1简述情绪、情感的关系。认识过程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情绪、情感反过来又会影响认识过程,2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特点是什么?(1)情绪兴奋性高且易波动起伏(2)情绪出现心境化和文饰现象(3)自尊感强烈、过敏而易波动3、青少年健康的情绪情感的培养(一)树立正确人生观,确立远大志向(二)组织各种活动,丰富人生阅历(三)进行情绪知识学习,掌握控制和调节技术1努力从学习和个人成长中获得满足,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2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3理智引导,让情绪得到适当表现的机会(1)情感升华(2)自我暗示调节(3)请人调节(4)合理宣泄(5)转移调节

28、4、简述情绪与人健康。情绪与人健康密切联系,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健康,不良情绪影响人的健康。据调查,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情绪的关系最为密切。也就是说情绪的好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联系。 第七章一、概念解释1意志 2意志行动 3、双趋式斗争二、填空1意志行动可分为 和 两个阶段。2意志行动的特征是 、 与 。3“优柔寡断”、“冒失”与意志的 品质相反。4轻易相信别人,没有主见,易受干扰是缺乏意志 品质的表现。5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 、 、 、 四个方面。三、选择1缺乏 的人表现为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A、自制性 B、果断性 D、自觉性2人的意志是人 表现。A、有明确目的 B、意识的主观能动

29、作用 C、深思熟虑3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是 。A、动机斗争阶段 B、采取决定阶段 C、执行决定阶段4魏征曾对唐太宗李世民说:“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每至所失。”这说的是意志要有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这种心理矛盾属动机斗争中的 。A、双趋式斗争 B、 双避式斗争 C、 趋避式斗争四、问答题1意志和认识、情感有什么关系?2试以生活中的事例分析意志行动的过程。3请剖析自己的意志品质。4怎样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5、简述意志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2、意志行动是指那些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必须作出巨大努力的自觉的行动。3、二双趋式动机斗争: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它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二、填空1、采取决定 执行决定 2、自觉目的性 与克服困难相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