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43.42KB ,
资源ID:83176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3176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docx

1、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附件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站建设技术、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组织运行,并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指标和计算方法。本标准适合于经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包括退耕地造林、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LY/T 1626-2005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LY/T 1606-2003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

2、指标体系LY/T 1689-2007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1698-2007 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LY/T 1952-2011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LY/T 1721-2008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23233-2009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益监测评价LY/T 1872-2010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数据管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评估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effects of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

3、orest通过定位监测、野外试验等手段,运用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原理和方法,通过退耕后林地的生态环境与退耕前农耕地、坡耕地的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作对比,对退耕还林的净化大气、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进行评估。3.2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 special observation station of ecological effects of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是指承担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任务的各类野外观测台站。本规范中简称生态监测站。3.3 森林小气候要素 forest microclimate

4、factor描述森林小气候中的某些物理特征量。诸如:表征辐射的各种特征量、表征热的各种特征量、表征水汽的各种特征量、表征空气运动的各种特征量。3.4 雪/水当量 water equivalent of snow 当积雪完全融化后,所得到的水形成水层的垂直深度。3.5 总径流量 total runoff 封闭的集水区或水量平衡场内地表径流量、壤中迁出水量与不透水岩层上迁出至河流的水量之和。3.6 测流堰 weir通过一定的水工建筑形式来测定水流流量的量水建筑。3.7 净化大气环境atmosphere environmental purification退耕还林后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颗粒污染物

5、(PM2.5、PM10)和化学污染物的吸附、吸收、过滤、阻隔和分解作用,以及降低噪音、提供负离子和萜烯类(如芬多精)物质等功能。3.8 PM2.5 particulate matter2.5颗粒物在通过检测仪器时所表现出的空气动力学特征与直径小于或等于2.5m且密度为1gcm-3的球形颗粒一致的颗粒物。3.9 PM10 particulate matter10PM10又称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m米以下的颗粒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3.10 提供负离子negative-ion supply空气负离子就是大气中的中性分子或原子,在自然界电离源的作用下,其外层电子脱离原子核的

6、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很快会附着在气体分子或原子上,特别容易附着在氧分子和水分子上,而成为空气负离子。3.11 积累营养物质 nutrient accumulation 森林植物通过生化反应,在大气、土壤和降水中吸收N、P、K等营养物质并贮存在体内各器官的功能。森林植被的积累营养物质功能对降低下游面源污染及水体富营养化有重要作用。3.12 森林群落生物量 biomass of forest community森林群落单位面积上长期积累的全部活有机体的总量。3.12 土壤碳储量 carbon storage in soil 单位容积土壤所含碳素的质量总和。3.13 香浓维纳指数shanno

7、n-wiener index香浓维纳指数是衡量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指标,能够反映森林中物种的丰富度和物种分布的均匀度,指数越高,生态系统的物种越丰富,生态系统越稳定,其维持、繁衍和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能力越强。4 监测站建设技术标准4.1 生态监测站站址选择选择能代表该区域主要退耕还林类型且能表征土壤、水文及生境等特征,交通、水电等条件相对便利的典型植被区域。4.2 生态监测站分析实验室建设各生态监测站科研依托单位和生态监测站野外综合实验基地必须建立分析实验室,用以完成森林植物化学、土壤物理化学及大气环境化学的全部分析指标,室内的主要仪器设备参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LY/T 162

8、6-2005)。此外,各生态监测站均需购置监测PMP2.5与PM10的气溶胶再发生器与颗粒物监测仪。 4.3 森林气象监测设施建设 4.3.1 地面标准气象站建设地面标准气象站建设参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LY/T 1626-2005)。4.3.2 森林小气候观测设施设置 森林小气候观测设施建设参见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LY/T 1626-2005)。4.4 集水区测流堰设施建设 4.4.1 集水区测流堰布设位置选择在退耕还林类型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自然闭合的区域,该区域要求自然分水线清楚、底层为不透水层、地质条件一致、生物群落与周边更大范围的生物群落相一致、集水区与

9、周围没有水平的水分交换。在该闭合区流域出口处选择沟道顺直、沟床稳定、没有支沟汇水影响以及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立集水区测流堰,该区域生态系统的全部水分能经集水区出口处所修筑的测流堰流出,以测定全流域的径流和泥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增加对照集水区。4.4.2 集水区测流堰的附属设施生态监测站的量水建筑物应根据流量大小选择直角三角形量水堰或巴歇尔测流堰。对枯水流量极小、丰水流量极大径流测堰,可设置多级测堰或镶嵌组合堰。4.5 坡面径流场建设 4.5.1 坡面径流场设置针对退耕还林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林、经济林、退耕还草),按不同坡度设置(小于15度、15-25度、25度以上),监测坡面径流、泥沙、水

10、质。同时,至少在某一对照未退耕地设置地表径流场1个。 4.5.2 坡面径流场数量 每个植被恢复模式及不同坡度至少设置1个固定坡面径流场。4.5.3 坡面径流场规格 投影面积规格为5m20m。4.5.4 坡面径流场设置方法 使用不透水材料布设径流场时应使长边垂直于等高线,短边平行于等高线,原则上坡度应在10度以上。4.6 集沙槽建设4.6.1 集沙槽设置在风沙区针对不同的植被模式和树种,设置集沙槽,监测单位面积、一定时间的集沙量,集沙槽质地为混凝土预制件。4.6.2 集沙槽数量 每个植被恢复模式和林种分别设立2个3个固定集沙槽。4.6.3 集沙槽规格 规格为3m0.5m0.5m。4.6.4 集沙

11、槽设置方法在布设时,要根据当地主风方向,在保持与当地主风方向垂直条件下,将混凝土预制件埋设在与地表同一水平面上。4.7 固定标准地建设4.7.1 固定标准地设置设置固定标准地,监测退耕还林工程区林草生长过程及生物生产力动态变化,标准样地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用采用全站仪、测绳或皮尺确定样地及被测林木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在标准地四角地面下埋设1.2m水泥桩作为永久标记。4.7.2 固定标准地数量对于每个植被模式和树种,至少设置2个固定标准样地。4.7.3 固定标准地规格退耕还乔木样地:20m20m;退耕还灌木样地:10m10m;退耕还草样地:5m5m;未退耕样地(对照标准样地):10m10m。4.8

12、 土壤监测设施建设4.8.1 土壤监测剖面设置土壤剖面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宽阔的地段,不宜跨越道路、沟谷和山脊。森林剖面则在坡上、坡中、坡下分别设置。4.8.2 土壤监测剖面规格剖面规格宽0.8m、长1m、深1 m1.5m,土层深不足1m 时挖深至母岩风化层。4.8.3 土壤监测剖面数量 每个退耕植被模式的土壤剖面不得少于3个重复。5 监测站生态效益监测指标5.1 气象观测指标各类观测指标见表5-1。表5-1 气象常规指标指标类别观测指标单 位采样频率大气降水降雨量mm0 Hz -1000Hz风风速ms-11次/s风向1次/s气压气压hPa6次/min空气温湿度最低温度年月日时分秒6次/m

13、in最高温度6次/min定时温度6次/min相对湿度6次/min地表面温度地表定时温度6次/min地表最高温度年月日时分秒6次/min地表最低温度6次/min土壤温度10cm土壤温度6次/min20cm土壤温度30cm土壤温度40cm土壤温度蒸发蒸发量mm6次/min辐射日照时数hh6次/min总辐射Wm-2MJm-2净辐射长波辐射紫外辐射光合有效辐射Wm-25.2 森林小气候观测及梯度指标各类观测指标见表5-2。表5-2 森林小气候观测及梯度指标指标类别观测指标单 位采样频率气压气压hPa连续观测风林冠上方5m处风速ms-1连续观测林冠上方3m处风速林冠层0.75H处风速林内距地面1.5m处

14、风速林冠上方3m风向(E,S,W,N,SE,NE,SW,NW)连续观测空气温度冠层上方5m处温度连续观测冠层上方3m处温度冠层0.75H处温度林内距地面1.5m处温度地被层温度树干温度地上1m-1.5m处温度连续观测地表面温度和土壤温度地表温度连续观测10cm深度土壤温度20cm深度土壤温度30cm深度土壤温度40cm深度土壤温度80cm深度土壤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林冠上方5m处湿度%连续观测林冠上方3m处湿度林冠层0.75H处湿度林内距地面1.5m处湿度地被物层上方湿度土壤含水量10cm深度土壤含水量%连续观测20cm深度土壤含水量%30cm深度土壤含水量%40cm深度土壤含水量%80cm深度土

15、壤含水量%辐射a总辐射量Jm-2连续观测净辐射量直接辐射反射辐射紫外辐射日照时数h注:H为林冠层高度。a 已成林的乔木林按林冠层、林冠下层、地表上方1m 3个层次做梯度观测,其他只按一个层次(H/2)进行观测。5.3 净化大气指标各类观测指标见表5-3。表5-3 净化大气指标指标类别观测指标单 位采样频率吸附空气颗粒物PM2.5吸附量ugm-2连续观测PM10吸附量ugm-2连续观测释放负离子空气负离子含量个m-3连续观测吸收污染物吸收二氧化硫kghm-2连续观测吸收氟化物kghm-2连续观测吸收氮氧化物kghm-2连续观测5.4 森林土壤指标各类观测指标见表5-4。表5-4 森林土壤指标指标

16、类别观测指标单 位监测频率地表状况土壤风蚀量gcm-2每月一次,风期连续观测森林枯落物厚度mm每年 1 次持水量%每年 1 次土壤物理性质土壤颗粒组成%每 3 年 1 次土壤容重gcm-3每 3 年 1 次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及非毛管孔隙度%每 3 年 1 次土壤含水量%每 3 年 1 次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全氮%每 3 年 1 次水解氮mgkg-1每 3 年 1 次土壤全磷%每 3 年 1 次有效磷mgkg-1每 3 年 1 次土壤全钾%每 3 年 1 次速效钾mgkg-1每 3 年 1 次土壤有机碳gcm-3每 3 年 1 次5.5 森林水文指标各类观测指标见表5-5。表5-5 森林水文指标

17、指标类别观测指标单 位监测频率水文指标径流量mm每次降水时观测土壤侵蚀模数thm-2a-1每次降水时观测水质pH值每年1次Ca2+,Mg2+,k+,Na+,CO32-,HCO3-,Cl-,SO42-,总P,NO3-,总Nmgdm-3或ugdm-3每年1次微量元素(B,Mn,Mo,Zn,Fe,Cu),重金属元素(Cd,Pb,Ni,Cr,Se,As,Ti)mgm-3或ugdm-3有本底值后,每5年1次,特殊情况需增加观测频度注:水质样品应从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流、土壤渗透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获取。5.6 森林群落学特征指标各类观测指标见表5-6。表5-6 森林群落学特征指标指标类别观测指标单 位

18、监测频率森林群落结构森林群落的年龄每3年1次森林群落覆盖率%每3年1次森林群落的密度株hm-2每3年1次森林群落的树种组成每3年1次森林群落的动植物种类数量每3年1次森林群落的郁闭度每3年1次林下植被(亚乔木、灌木、草本)年平均高m每3年1次林下植被盖度%每3年1次森林群落乔木层生物量和林木生长量树高年生长量m每3年1次胸径年生长量cm每3年1次乔木层各器官(干、枝、叶、果、花、根)的年生物量kg hm-2每3年1次灌木层、草本层地上和地下部分年生物量kg hm-2每3年1次森林凋落物量林地当年凋落物量kg hm-2每3年1次森林群落养分C,N,P,K,Fe,Mn,Cu,Ca,Mg,Cd,Pb

19、kg hm-2每3年1次群落的天然更新包括树种、密度、数量和苗高等株hm-2,株, cm每3年1次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每3年1次6监测方法PM颗粒物采样及称重:于每月的上、中、下旬在树冠的上、中、下部位及东、南、西、北方向各采集针阔叶。每个样地选取3棵标准木,将采集的树叶并封存于塑料袋中,带回实验室后采用气溶胶再发生器与颗粒物监测仪获得PM2.5与PM10颗粒物质量。 其他各项监测方法严格参照“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LY/T 1952-2011)”执行。7 评估方法7.1 数据来源本标准所用数据主要有三个来源。a)退耕还林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及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

20、位研究网络(CFERN)所属森林生态站所开展的长期定位监测数据集;b)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清查数据;c)权威机构公布的社会公共资源数据。7.2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见表7-1,共包括7个类别15个评估指标。表7-1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指标类别评估指标净化大气环境吸附PM2.5 吸附PM10 释放负离子吸收二氧化硫吸收氟化物吸收氮氧化物涵养水源调节水量水质保育土壤固土保肥积累营养物质林木营养积累固碳释氧固碳释氧防风固沙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保育7.3 评估公式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实物量评估公式见附录A。8 组织运行8.1 行政管理退耕还林生态效

21、益监测工作归口国家林业局主管,实行三级负责制,即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管理办公室为一级管理单位,各省级退耕还林管理办公室为二级管理单位,各县级退耕还林管理办公室为三级管理单位。归口管理单位全面领导开展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工作,结合国家、区域要求,制定国家、区域生态监测站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组织处理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在生态监测站基本建设、经费保障、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等方面予以支持。承担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工作的国家林业局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所属台站应遵循本规范开展相应监测工作。8.2 技术管理国家林业局设立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中心,挂靠在中国森林生态系

22、统定位研究网络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开展全国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观测科学研究,组织拟定相关技术标准与规程,协调指导各台站开展工作,组织开展技术培训与合作交流,负责生态监测站及网络具体建设及日常运行。各台站技术依托单位为各地林科院及相关院校。8.3 数据报送和发布生态监测站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完成规定的观测指标和内容,对观测数据进行规范化整理、分类、保存,确保观测数据的原始性、真实性和科学性,每年定期同时向省退耕办、网络中心提交本年度各阶段的观测数据。观测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不断提高综合观测和数据管理能力。应有专门人员负责数据日常管理。数据管理具体参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数据管理规范(LY/T 1872

23、-2010)。生态监测站应遵循科学数据保密制度,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与站网以外机构开展数据交流时,需视情况报经网络中心审批、备案;涉及国家规定的数据资料使用需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托生态监测站观测数据完成成果均应确定标注,专利申请、技术成果转让、申报奖励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重大数据成果发布需报经网络中心审批、备案。国家林业局每年定期颁布全国退耕还林典型区域生态效益监测白皮书。附录A(规范性附录)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实物量评估公式及参数设置功 能 类 别指 标计 算 公 式 和 参 数 说 明 净化大气吸滞PM GPM为林分年吸滞PM2.5与PM10量,单位:t.a-1;QPM为单位面积

24、林分年吸滞PM2.5与PM10量,单位:kg.hm-2.a-1; A为林分面积,单位:hm2。提供空气负离子 G负离子为林分年提供负离子个数,单位:个.a-1;Q负离子为林分负离子浓度,单位:个.cm-3; H为林分高度,单位:m; L为负离子寿命,单位:分钟; A为林分面积,单位:hm2。吸收污染物吸 收二氧化硫量 G二氧化硫为林分年吸收二氧化硫量,单位:t.a-1;Q二氧化硫为单位面积林分吸收二氧化硫量,单位:kg.hm-2.a-1; A为林分面积,单位:hm2。吸 收氟化物量 G氟化物为林分年吸收氟化物量,单位:t.a-1;Q 氟化物为单位面积林分吸收氟化物量,单位:kg.hm-2.a-

25、1; A为林分面积,单位:hm2。吸 收氮氧化物量 G氮氧化物为林分年吸收氮氧化物量,单位:t.a-1;Q氮氧化物为单位面积林分年吸收氮氧化物量,单位:kg.hm-2.a-1; A为林分面积,单位:hm2。涵 养水 源调 节水 量 G调为林分调节水量功能,单位:m3.a-1; P 为降水量,单位:mm.a-1;E 为林分蒸散量,单位:mm.a-1; C为地表径流量,单位:mm.a-1; A为林分面积,单位:hm2。注:林分蒸散量可自行观测或参照自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观测数据。保 育土 壤固 土G固土为林分年固土量,单位:t.a-1; X1为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单位:t.hm-2.a-

26、1; X2为无林地土壤侵蚀模数,单位:t.hm-2.a-1; GN为减少的氮流失量:t.a-1; GP为减少的磷流失量:t.a-1; GK为减少的钾流失量:t.a-1; N为土壤含氮量,单位:%; P为土壤含磷量,单位:%; K为土壤含钾量,单位:%; A为林分面积,单位:hm2。 保 肥营养物质积累林木营养积累固氮量G氮为林分固氮量,单位:t.a-1; G磷为林分固磷量,单位:t.a-1;G钾为林分固钾量,单位:t.a-1; N营养为林木氮元素含量,单位:%; P营养为林木磷元素含量,单位:%; K营养为林木钾元素含量,单位:%; B年为林分净生产力,单位:t.hm-2.a-1; A为林分面

27、积,单位:hm2。固磷量固钾量固 碳释 氧固 碳植被固碳 G植被固碳为植被年固碳量,单位:t.a-1; R碳为CO2中碳的含量,为27.27%; B年为林分净生产力,单位:t.hm-2.a-1; A为林分面积,单位:hm2。土壤固碳 G土壤固碳为土壤年固碳量,单位:t.a-1;F土壤为单位面积林分土壤年固碳量,单位:t.hm-2.a-1; A为林分面积,单位:hm2。释 氧 G氧气为林分年释氧量,单位:t.a-1; B年为林分净生产力,单位:t.hm-2.a-1; A为林分面积,单位:hm2。防风固沙防风固沙(风沙区) G固沙为植被固沙量,单位:ta-1; X1为林地单位面积输沙量,单位:t.

28、hm-2.a-1; X2为无林地单位面积输沙量,单位:t.hm-2.a-1;A为林分面积,单位:hm2。附录B(规范性附录) 生态监测站野外调查观测数据管理表B1 生态监测站点信息表1 地理位置及地貌表站点名称省/区市/县依托单位纬度(ddd-mm-ss)经度(ddd-mm-ss)最高海拔(m)最低海拔(m)平均海拔(m)水系注:水系指站区所属一级河流。表2 气候概况表 气候带年平均气 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 )年积温(10)年 均降水量(mm)年 均蒸发量(mm)年日照时 数(h)年 总辐射量(Wcm-2)无霜期(d)注1:气候带缩写字母=FZ/CT/TZ/WT/SZ/TR。其中,寒带:FZ (frigid zone);寒温带:CT (cold temperate zone); 温带:TZ (temperate zone);暖温带:WT (warm temperate zone);亚热带:SZ (subtropic zone);热带:TR (tropic zone)。 注2:以上各项(除气候带)均为多年平均值。表3 监测样地信息表 编号 名称 纬度 经度 海拔(m) 坡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