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82.34KB ,
资源ID:82983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983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分类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分类知识点.docx

1、必修一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分类知识点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物质的分类知识总结1、 简单的分类(1)氧化物 (2)酸 (3)碱 (4)盐 2、分散系的分类分散系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1)分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固、液)来分,有9种类型按分散质粒子大小来分,有3种类型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举例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溶液 小于1nm均一、稳定、透明 氯化钠溶液 能 胶体 1100nm之间均一、较稳定、透明Fe(OH)3(胶体) 能 浊液 大于100nm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泥

2、水、油水 否注意:a. 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b. 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胶体的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定系。2、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中那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注意: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的光柱,并不是胶体离子本身发光。丁达尔现象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1下列物质中,属于无色分散系的是()A60度的白酒 BFe(OH)3沉淀C水 DCuSO4溶液2著名歌手那英在歌中唱道“

3、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下列有关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是溶液,能永久在空气中稳定存在B雾是胶体,一段时间内能稳定存在C雾是乳浊液,不能稳定存在D雾是悬浊液,在空气中能沉降3、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 溶液中溶质微粒不能通过半透膜,胶体中分散质微粒能通过半透膜C. 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会出现明显的光带D. 溶液稳定,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胶体不稳定,放置后会生成沉淀(2)电泳现象 实验步骤在盛有红褐色Fe(OH)3胶体的U型管的两个管口处各插入一个电极,通直流电。 实验现象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颜色逐

4、渐变浅 解释及结论由于Fe(OH)3胶体粒子带有正电荷,在电流作用下向阴极移动注意:电泳现象表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而整个胶体分散系是呈电中性的。胶体粒子带电,是胶体稳定存在的重要原因。由于带电的离子如MnO4-在通电时也能发生定向移动,故不能用电泳现象来区别溶液与胶体。 胶体粒子带电规律 :正电荷:金属氧化物 氢氧化物负电荷:非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如Ag2S)、酸1、下列有关Fe(OH)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渗析法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用丁达尔效应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BFe(OH)3胶体的胶粒带负电荷,在通电的情况下胶粒向直流电源的正极移动,这种现象称

5、为电泳C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即得到Fe(OH)3胶体D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边滴加FeCl3饱和溶液,边用玻璃棒搅动,然后继续煮沸,制备Fe(OH)3胶体3、分散系的稳定性(1)溶液是最稳定的分散系这是因为这类分散系中的分散质(溶质)对于分散剂(溶剂)而言是可溶性的。溶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直径100nm)的形式分散在分散剂中,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时间稍长以后,分散质颗粒就会相互聚集在一起与分散剂分离。(3)胶体是介稳性的分散系胶体之所以具有介稳性,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状况下,他们之间

6、的相互排斥,同时因布朗运动使得他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B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CFe(OH)3胶体带正电荷D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107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2、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B医学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同半透膜类似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3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

7、中正确的是()悬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时都有一定的溶解度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A BC D4、分类方法标准的选择(1)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为标准来分: 化合反应:A+B= AB分解反应:AB=A + B 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 =AD+CB以得氧和失氧的标准来分: 氧化还原反 非氧化还原反应 (2)材料的分类以材料组成为标准来分:(1)金属材料(如合金)(2)无机非金属材料(如陶瓷)(3)有机高分子材料(如ABS工程塑料)以材料的功能为标准来

8、分:高功能材料(如超导)结构材料(如耐高温)信息材料(如液晶)5、胶体的聚沉(1)概念: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时,加入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是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叫做聚沉。(2)聚沉方法加入电解质: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增加了胶体中离子的浓度,而给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创造了吸引相反电荷离子的有利条件,从而减少或中和原来胶粒所带电荷。再加上粒子在不停地做布朗运动,就可以聚集起来,迅速沉降。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若两种胶体的胶粒带有相反的电荷,相遇时就会互相中和电荷,从而聚集成大颗粒而沉降。胶体粒子带电规律: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常带正电

9、;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常带负电。 加热能量升高,胶粒运动加剧,它们之间的碰撞机会增多,导致胶粒凝聚。 1. (双选)某胶体遇盐卤(MgCl26H2O)或石膏易发生聚沉,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相遇聚沉的效果就差一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胶体中胶体粒子大小约为109107cmB. 该胶体粒子带正电C. 该胶体遇BaCl2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D. Na使此胶体聚沉的效果不如Ca2、Mg2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 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 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 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

10、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 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胶体内,开始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 2 molL1 NaOH溶液B. 2 molL1 H2SO4溶液C. 2 molL1 MgSO4溶液D. FeCl3溶液随堂练习: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是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滤纸静置会析出黑色沉淀ABCD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溶液和悬浊液区别开来B. 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C.

11、 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D. 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且同种胶体微粒吸附同种电荷 3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4、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渗析、加热分解等。填出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的正确方法。(1)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颗粒,可采用_的方法将其除去。(2)实验室中制取的Fe(OH)3胶体中常常含有杂质Cl,可采用_的方法将其除去。(3)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_的方法。(4)粗盐中含有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氯化钙、氯化镁及一些硫酸盐,可采用_

12、和_的方法将这些杂质除去。(5)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采用_的方法。第二节离子反应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及电离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1、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1、 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 电解质导电必须是化合物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3、 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4、 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例如Fe、Ag等金属。5、 酸、碱

13、、盐、水和部分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大多数有机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为非电解质。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分类标准:按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程度大小)(1)定义: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部分金属氧化物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水等为弱电解质。)(2)强弱电解质的区别:能否完全电离,即电离程度不同。1、电解质的导电性(1)导电原因:电解质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2)影响因素: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所带电荷越多,导电性越强。【归纳总结】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电解质非电解质定义判断标准本身

14、能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 本身不能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物质种类大多数酸、碱、盐 金属氧化物,水等大部分的有机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氢化物混合物如盐酸(HCl与H2O的混合物)等, 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纯净物单质如铜或硫等金属或非金属单质, 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化合物非电解质一般大多数有机物,如乙醇、苯。非金属氧化物电解质强电解质强酸:HCl、HNO3、H2SO4、HI、HBr、HClO4强碱:可溶性碱NaOH、KOH、Ba(OH)2等大多数盐: NaCl、K2SO4、CaCO3、AgCl、BaSO4等部分金属氧化物:Na2O、CaO、CuO、Fe2O3等弱电解质弱酸:HF、HClO、

15、CH3COOH、H2CO3、H2SO3、H2S等弱碱:NH3H2O、Fe(OH)3、Al(OH)3、Cu(OH)2等水、极少数盐:HgCl2、Hg2Cl2、Pb(Ac)2等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固态HCl不导电,熔融态的HCl可以导电 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是酸 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 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A B C D2、有下列物质:HNO3 NH4HCO3 NaOH 铜 CO2 H2O BaSO4酒精 NaCl溶液 液汞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属于弱电

16、解质的是_,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电解质的电离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离子的过程。2、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概念: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溶于水时电离成离子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注意要点:1、原子与电荷必须要守恒2、原子团不能拆开写3、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在书写成离子时为可化为最简。2、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H+ 的化合物。(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3) 盐: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NH4+也可) 和 酸(式)根离子 的化合

17、物。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总结:步骤:“写、拆、删、查”。“写”化学方程式,必须根据实验事实;“拆”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其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态出现;如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气体、单质、氧化物、水(难电离物质)、沉淀等。“删”两边相同的离子,“查”两边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反应条件、沉淀符号、气体符号等。3.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H2SO42H+SO42 B.NH4NO3 NH4+NO3C.Na2CO3 Na2CO32 D. Ba(OH)2Ba2+2OH【牛刀小试】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碳酸钠溶液与硝酸溶液反

18、应(3)碳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4)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1、基本概念(1)概念认识的发展阶段例: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 :总结:氧化还原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初中有关元素化合价的知识1、单质的化合价为02、金属全部为正价3、非金属既显正价,又显负价。H:1O:2F:1S:4C:2,44、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的关系(2)基本概念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还

19、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得到的生成物。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得到的生成物。二、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O2、Cl2、浓硫酸、硝酸、KMnO4、FeCl3等。常见的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单质Al、Zn、Fe及C、H2、CO等。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1)箭号由反应物中某种元素引出,箭头指向生成物中的同种元素。(2)线桥跨过等号。(3)在线桥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总数。例:2、单线桥法(1)箭号由失电子元素引出,指向得电子元素。(2)线桥不跨过等号(在反应的一边)(3)在线桥上方标出电子转移总数,不

20、需说明“得到”或“失去”。例:价态利用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到高,低到低(不交叉原则)最多归中,不能交叉。(3)是氧化还原反应。(4)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作漂白剂 BNa的金属活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C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它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的Fe也显+3价 例2、已知KH和H2O反应生成H2和KOH,反应中1 molKH(A)A失去1 mol电子B得到1 mol电子C失去2 mol电子D没有电子得失同步测试

21、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2HCl=CaCl2CO2H2O BCaOH2O=Ca(OH)2C2H2O22H2OO2 DCaCO3CaOCO2 2、下列各组物质发生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H2SSO2=3S2H2OB2NOO2=2NO2C4NH35O24NO6H2O DSO2H2O=H2SO33、下列反应表示二氧化硫被还原的是()ASO22H2OCl2=H2SO42HCl BSO22NaOH=Na2SO3H2OC2H2SSO2=3S2H2O DSO2PbO2=PbSO44、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氧化剂

22、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A12 B21 C11 D325、下列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6、在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氧化剂是_;还原剂是_;被氧化的元素是_;被还原的元素是_;氧化产物是_;还原产物是_;电子转移的总数是_。答案:H2SO4;Cu;Cu ; S;CuSO4; SO2;2e7、(1)在反应2KClO3=2KCl3O2中,电子转移总数是_,氧化剂_,还原剂是_,在反应中若生成7.45gKCl时有_g还原剂被氧化。(2)在反应2H2SSO2=3S2H2O中,氧化剂是_,还原剂是_,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_。一、

23、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判断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失电子的能力。1、依据元素化合价判断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如S2、I、Br、Cl等。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如浓H2SO4、HNO3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SO2等。(讲)物质一般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如:例:HCl(aq)具有哪些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酸性)2、依据方程式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例、已知:2KBrCl2=2KClBr2,2KIBr2=2KBrI2,试判断:2KClI2=2KICl2能否进行?解:氧化性:Cl2Br2I2,所以反应不能进行。

24、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讲)金属在反应中作还原剂,金属活动性与其对应单质的还原性一致,金属越活泼,对应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如何呢?金属还原性越强,越容易失电子,则其得到的阳离子越稳定,越难得到电子重新变成金属原子,即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4、根据反应条件判断例:16HCl(浓)2KMnO4=2KCl2MnCl28H2O5Cl24HCl(浓)MnO2MnCl22H2OCl24HCl(浓)O22H2O2Cl2判断KMnO4、MnO2、O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解:氧化性:KMnO4MnO2O2。(讲)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如

25、氧化产物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来判断。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1、价态利用规律(不交叉原则)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相遇时,若无中间价态时,则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价态变化不能交叉。例:CaH2 + 2H2O = Ca(OH)2 + 2H2 (归中反应)2Na2O2 2H2O = 4NaOH O2 (歧化反应)2、电子得失守恒规律(化合价升降守恒规律)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例:已知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M的化合价为_。答案:+6 。3、反应先后规律一般来说,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还原剂的

26、还原性越强,越容易发生反应。例:FeCuSO4=CuFeSO4(先)FeH2SO4=FeSO4H2(后)氧化性:Cu2H所以少量Fe粉加入时,无气泡产生。4、性质强弱规律(以强制弱)(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是:氧化性强的物质,可以制得氧化性弱的物质;还原性强的物质,可以制得还原性弱的物质。例1、(全国卷)R、X、Y和Z是四种元素,它们常见化合价均为2,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A.R2X2Z2Y2B.X2R2X2Z2C.Y2Z2R2X2D.Z2X2R2Y2解析:此题主要是考查由化学方程式比较氧化性大小关系。由X2ZXZ2可

27、知,氧化性:X2Z2;由YZ2Y2Z可知,氧化性Z2Y2。又由R与X2反应可知,氧化性R2X2。故四种阳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R2X2Z2Y2。答案:A例2、(上海卷)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SO3I2H2O2HIH2SO4 2FeCl32HI2FeCl22HClI2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B.IFe2H2SO3NOC.Fe2IH2SO3NOD.NOFe2H2SO3I解析:由第一个方程式得还原性:H2SO3I,由第二个方程式得还原性:IFe2,由第三个方程式得:Fe2NO,故选A。答案:A2、用下列方法均可以制得氧气2KClO32KCl3O2 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A3214 B1111 C2122 D12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