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7.63KB ,
资源ID:82847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847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民版教师用书探索历史奥秘专题13.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民版教师用书探索历史奥秘专题13.docx

1、人民版教师用书探索历史奥秘专题13人民版教师用书探索历史奥秘专题13前言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遍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的教学而编写的。教师教学用书力图贯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所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内容与教科书严格一致,全书体例以“专题”为单位设计,每一专题编有“专题教学总体设计思路”,以明确专题教学的学时数,同时提出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三 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一些历史小说的了解,理解文学与史学的关系。通过对历史戏剧的了解,认识到历史剧对历

2、史知识普及的作用,古代戏剧是反映历史迹象的文化形式。通过对历史上一些咏史诗的了解,认识到诗歌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过程与方法】阅读一些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比较文学作品与历史真实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围绕现在影视作品戏说历史进行讨论,讨论题可设为:历史是否可以戏说?在班级举办一场咏史诗朗诵比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咏史诗中的名篇、名句,体会诗歌艺术中的语言美、艺术美,提高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对祖国历史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通过阅读历史小说,观看历史戏剧等活动,体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能够借助各种形式的史料去感知历史,认识历史。(

3、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通过小说里的历史故事、历史剧、史诗和诗史三个方面内容的介绍说明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小说里的历史故事】中国早期的小说,就有反映历史的特点。有的古小说,甚至被目录学家编列在史部的杂传类里边。古代有不少小说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毛泽东就把聊斋志异当做清朝史料看,还把红楼梦当做历史读。历史学家顾颉刚曾经说,红楼梦是一部有价值的史书。小说对于历史知识的传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宋代以来,已经有讲史的高手。三国故事就是通过这种文学形式深入人心的。这里要注意的是历史小说与历史不同,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历史剧】古代戏剧是反映丰富的历史迹象的文化形式。中国传统戏剧有大量的剧目直接取材于历史

4、故事。如申包胥哭秦廷的故事、韩信的故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等。自元代起,人们熟知的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剧目和曲名,已经有近20种。中国戏剧的取材,多数跳不出历史故事的范围。这对于戏剧的发展造成了局限,但是对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却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历史剧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顾颉刚在古史辨第一册的自序中写道,他的历史思索,竟然受到戏剧的启示。【史诗和诗史】许多民族都有叙述英雄传说或者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人们通常称这种诗作为“史诗”。而对于能够反映重大社会变迁的有历史意义的诗作,人们称之为“诗史”。比如,杜甫的诗,在唐代已经被称作“诗史”。唐人孟郊有“下笔证兴亡”的诗句,说明有的诗人已经有

5、以诗歌记录历史的自觉。古代有一种专门咏叹史事的诗歌门类,就是咏史诗。其实咏史诗可看作是诗化的历史评论。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的咏史诗,可能是现存最早的以“咏史”命题的诗作。晋人左思的咏史八首在诗歌史上也有重要的影响。以咏史怀古为主题的唐诗,形成了咏史诗发生和发展历史上的一座高峰。陈子昂的燕昭王。王维的李陵咏、西施咏、夷门歌,都借咏史表达了深刻的历史感知。杜甫、刘禹锡、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著名诗人,都是咏史名家。唐代后期出现了一批以撰写咏史诗为主的诗人。全唐诗中,汪遵有咏史诗61首,胡曾有152首,周昙有193首。宋代以后,咏叹古人古事以抒发自己的感想,更成为诗坛的时尚。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词还被

6、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借用为开篇词,影响很大。读古人的咏史诗,不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历史,也可以体味诗作者的历史情感。一些史学家注重在古人的诗作中发现历史信息,作为研究历史的资料。有的学者在元稹和白居易的诗中探索当时的历史痕迹,有了新的发现。有的学者利用唐诗资料考证唐代驿馆的设置和驿路的走向,有了显著的成就。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使学生理解小说、历史剧、史诗对于认识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意义。难点:如何帮助学生辨别历史小说、历史戏剧与真实历史的联系与差异。如如何认识三国演义中的拥刘贬曹现象等?(三)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王彭尝云:“途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

7、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折。”苏轼:东坡志林卷一民间“说古话”、“说三国事”的情形,反映了文学和史学怎样的关系?答案提示:文学作品有历史的影子,但绝不能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因为文学作品中包含有虚构和夸张的部分。如“说三国事”明显存在拥曹贬刘的倾向,这是站在封建帝王的立场,今天看来是不对的。2.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左传定公四年这一历史故事为什么会被传统戏剧反复借用?答案提示:申包胥爱国为民的精神能够经久感动后人。3.你看过哪些历史题材的戏剧表演?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答

8、案提示:略。4.唐人杜牧赤壁诗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作者是就什么历史故事发表这一感叹的?答案提示:赤壁之战的故事。【自我测评】背诵一首咏史诗,简要介绍诗作的主题和诗人的历史意识。答案提示:略。【材料阅读与思考】材料一 唐人杜牧有题乌江亭诗: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宋人王安石有乌江亭诗: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又有乌江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三首诗都感叹项羽乌江悲剧,但是对于项羽是不是应当东渡,观点却并不相同。你能就此谈一谈

9、自己的感想吗? 答案提示:杜牧在诗中为项羽没有过江东积蓄力量再与刘邦较量而惋惜。王安石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能够正确分析当时的形势,认为即使项羽过江东也难免失败的命运。李清照则称颂项羽是“人杰”“鬼雄”。杜牧身处唐代,没有外族大规模入侵的威胁;而李清照身处北、南宋之交,亲身经历了国力贫弱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她不可能以一种与时事无关的立场来看待历史。那么,当时的情形是金兵大规模南下,许多边关守将闻风而逃,与敌军连照面也没打。李清照在经历了颠沛流离的南迁生活后,翻阅史籍,项羽拼死一搏的形象在她心目中成为人杰、鬼雄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材料二 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写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

10、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在发抒思古之幽情时,也发表了精彩的史识。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总结潼关怀古的历史见解。 答案提示:在这里作者表达的历史意识是,不管历代王朝是兴还是亡,都给百姓带来灾难,战乱时冲锋陷阵的是百姓,战后重建宫殿卖力气的也是百姓,所以叫做“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倒霉的总是无地位的老百姓。(五)历史问题注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摘录】说三国志者,在宋已甚盛,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东坡(志林六)谓“王彭尝云,途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

11、,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在瓦舍,“说三分”为说话之一专科,与“讲五代史”并列(东京梦华录五)。 金元杂剧亦常用三国时事,如赤壁鏖兵诸葛亮秋风五丈原隔江斗智连环计复夺受禅台等,而今日搬演为戏文者尤多,则为世之所乐道可知也。其在小说,乃因有罗贯中本而名益显。 【申包胥哭秦廷】(吴国攻楚,占领楚都)于是申包胥走秦告急,求救于秦。秦不许。包胥立于秦廷,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曰: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乃遣车五百乘救楚击吴。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司马相如在景帝时曾任武骑常侍,因不

12、得志,称病辞职,回到家乡四川临邛。有一次,他赴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宴饮。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相如、文君倾心相恋,当夜即携手私奔。相如一贫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孙怒其败坏门风而不分给她一文钱。两人只好变卖所有东西后回到临邛开了家小酒铺。每日,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来,卓王孙心疼女儿,又为他俩的真情所感动,就送了百万银钱和百名仆人给他们。司马相如有财、有名后,又受皇帝宠幸,便宿娼纳妾,竟不理会卓文君。文君因作白头吟以诀别。【顾颉刚古史辨自序摘录】但在这时正是心爱着戏剧,不忍把它拒绝

13、,翻要替它深思。深思的结果,忽然认识了故事的格局,知道故事是会得变迁的,从史书到小说已不知改动了多少(例如诸葛亮不斩马謖而小说中有挥泪斩謖的事,杨继业绝食而死而小说中有撞死李陵碑的事),从小说到戏剧又不知改动了多少,甲种戏与乙种戏同样写一件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点的不同。一件故事的本来面目如何,或者当时有没有这件事实,我们已不能知道了;我们只能知道在后人想象中的这件故事是如此的纷歧的。推原编戏的人所以要把古人的事实迁就于他们的想象的缘故,只因作者要求情感上的满足,使得这件故事可以和自己的情感所预期的步骤和结果相符合。作者的预期,常常在始则欲其危险,至终则欲其美满;所以实在的事情虽并没有这样的危险,

14、而终使人有“不如意事什八九”的感叹,但这件事成为故事的时候就会从无可挽回的危险中得到天外飞来的幸运了。危险和幸运是由得人想象的,所以故事的节目会得各各不同。这是一桩;其余无意的讹变,形式的限制,点缀的过分,来历的异统,都是可以详细研究的。我看了两年多的戏,惟一的成绩便是认识了这些故事的性质和格局,知道虽是无稽之谈,原也有它的无稽的法则。【梁启超关于文学作品与历史关系的论述】中古及近代之小说,在作者本明告人以所纪之非事实,然善为史者,偏能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例如水浒传中鲁智深醉打山门,固非事实也,然元、明间犯罪之人得一度牒即可以借佛门作逋逃薮,此却为一事实。此类事实,往往在他书中不能得,而于小说

15、中得之。须知作小说者无论骋其冥想至何程度,而一涉笔叙事,总不能脱离所处之环境,不知不觉遂将当时社会背景写出一部分以供后世史家之取材。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4章说史料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班固的咏史诗】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左思咏史八首】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着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式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

16、庐。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三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临组不肯绁。对珪宁肯分。连玺曜前庭。比之犹浮云。 四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五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歘来游

17、。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六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七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八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饮河

18、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陈子昂燕昭王】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王维的咏史诗】李陵咏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结发有奇策,少年成壮士。长驱塞上儿,深入单于垒。旌旗列相向,箫鼓悲何已。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将令骄虏灭,岂独名王侍。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少小蒙汉恩,何堪坐思此。深衷欲有报,投躯未能死。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杜甫的诗】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

19、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石壕吏题解:见杜工部集。为三吏之一,作于公元759年。安史之乱后,唐由盛变衰,国不成国,民无宁日。是年,作者经新安、石壕等地流离迁徒,目睹官吏征丁后有感而作。三吏,分别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石壕,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戌。”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

20、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新婚别题解: 杜甫“三列”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此诗采用独白形式,全篇先后用了七个“君”字,都是新娘对新郎倾吐的肺腑之言,读来深切感人。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忽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白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蜀相题解:见杜

21、工部集。约作于上元元年(760年)。是年暮春,杜甫搬到浣花溪草堂,得暇赴成都武侯祠游览、凭吊,作了这首蜀相,以抒述婉惜之情。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题解:见杜工部集。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兵败,自缢于林中,其将田承嗣,李怀仙皆举地降。至此,河南、河北地区相继收复。时杜甫寓居梓州(今四川三台),乃作此诗。河南河北,指今洛阳一带及河北北部。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

22、下襄阳向洛阳。【文学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恩格斯在提到巴尔扎克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说的是巴尔扎克的作品,但是放眼观之,这番道理是完全适用于其他的文学作品的。 文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历史学提供具有研究价值的历史资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

23、文学,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通过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以及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由于文学高度的刻画能力和感染力,能够从多方面展开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进程,细致地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发展趋势,但这些丰富而广泛的内容不一定都能在历史记载中找得到,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甚至还比官方的历史记载更能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正如梁启超所说:“须知做小说中无论骋其冥想至何程度,而一涉笔叙事,总不能脱离其所处之环境,不知不觉遂将当时社会背景写出一部分以供后世史家之取材。”唐代诗人元稹有一首织女词,写道:“东

24、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短短的两行诗明确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工艺传授的世袭问题,为了生计,技术只能传给继承家业的儿子。诗中的东家因为没有儿子,无奈之下把挑纹技术传给了女儿,所以这两个女儿就不能出嫁。这首诗就是一则关于封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史料。至于杜甫、白居易的诗歌,就更是具有史诗的性质,杜甫的“三吏”、“三别”和兵车行、丽人行等作品,自居易的新丰折臂翁、 卖炭翁、 上阳白发人等作品,描写人民的疾苦,深刻反映了当时民不聊生的状况。而冯梦龙、凌濛初等人编纂的“三言二拍”等诸多小说作品集,其中有对商业资本的发展、私营手工业作坊内部雇佣关系和生产情况等方面的表现,为研究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问题提

25、供了可贵的经济史料。还有许多作品既是文学作品,又是历史资料,比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杨之的洛阳伽蓝记等等。 文学作品为历史学研究所提供的历史资料,主要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对于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比较密切联系的文学作品,历史学家可以利用它们来丰富、充实自己的历史著作。司马迁就是这样一位善于从文学中取材的历史学家。他采用了诗经中雅、 颂、 国风等部分的内容来充实周本纪和一些诸侯世家的内容;在秦始皇本纪中备录了秦始皇封禅名山的刻石文字,将垓下之歌写进项羽本纪;在高祖本纪里面记录了刘邦所做的大风歌;在屈原、贾谊、司马相如等人的传里也都收录记载了个人的文学作品。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到杨贵妃的专宠败政

26、,也引用了“生男勿喜生女勿悲,君今看女作门楣”的民歌。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常常被各个历史学家用来说明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另一方面,文学作品中的材料,可以用来对历史著作进行定谬、佐证和补缺的工作。古代的历史学家运用诗文来证补历史事件的,不乏其人。近代学者陈寅恪更是在这方面开辟了历史考据的一条新途径,他既利用历史记载来笺证诗文作品,又反过来用诗文佐证检验历史记载。他以诗证史的成功之作有韦庄秦妇吟)校释、 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 元白诗笺证稿等等。他笺证白居易的新乐府阴山道时指出,诗中所咏“缣丝不足女工苦,疏织短截充匹数,藕丝蛛网三丈余,回鹘诉称无用处。”表现了朝廷以不合

27、格的劣质品来抵偿马价,正好可以与旧唐书回纥传中关于回纥用马匹换取缯帛,贪得无厌的记载两相参照。唐传奇中所包含的丰富史料也为陈寅恪所注意到并且加以很好的运用。他根据陈鸿祖东城父老传中所写的“长安少年有胡心”,来佐证天宝以后长安风俗逐渐胡化的历史事实。他在顺宗实录与续玄怪录一文中,征引李复言续玄怪录中辛平公上仙的一段故事,指出续玄怪录 “假道家兵解之词,以纪宪宗被杀之实”,从而揭示出为官修史书所讳言的唐代后期宦官专权以至于谋害皇帝的宫廷隐秘。他还通过对元稹所著的莺莺传中崔张恋情的考释,用以分析唐代中期以后社会门第和道德观念的演变。现在,以诗文证史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被普遍地运用于历史学的研究中。

28、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学作品虽然可以为历史学提供资料,但是,由于作家个人的艺术加工和创作,它反映的已经不再是自然形态的社会生活,而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后的社会生活,所以,在利用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的时候,必须要经过历史学家的鉴别和抉择,去伪存真、弃虚留实。梁启超在中国历史法一书中说过: “中古及近代之小说,在作者本明告人以所记之非事实,然善为史者,偏能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例如水浒传中鲁智深醉打山门,固非事实也,然元、明间犯罪之人得一度牒即可以借佛门做逋逃薮,此却为一事实; 儒林外史中胡屠户奉承新举人女婿,固非事实也,然明、清间乡曲之人一登科第便成为社会上特别阶级,此却为一事实。此类事实,往往在他书中不能得而于小说中得知。梁启超所提到的“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就是要求历史学家在对待具体的文学作品时,需要有真知灼见,善于鉴别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真实的,经过科学的分析,从中发现反映客观历史真实的材料,从而达到为历史学研究服务的目的。王明辉主编何谓历史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5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