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5.99KB ,
资源ID:8280895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808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学生物化学复习资料19页精选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学生物化学复习资料19页精选文档.docx

1、大学生物化学复习资料19页精选文档一、名词解释1、血液: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2、糖原合成与分解: 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糖原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原的分解。3、糖异生: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叫糖异生。4、有氧氧化:指糖、脂肪、蛋白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供二磷酸腺苷(ADP)再合成三磷酸腺苷(ATP)。5、三羧酸循环(TAC循环):由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 柠檬酸经一系列反应, 一再氧化脱羧, 经酮戊二酸、 琥珀酸, 再降解成草酰乙酸。而参与这一循环的丙酮酸的三个碳原子, 每循环一次, 仅用去一分子乙酰基中的二碳单位,

2、最后生成两分子的CO2 , 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反应部位在线粒体基质。6、糖酵解:是指细胞在细胞质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在供氧不足时,葡萄糖在胞液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一步还原乳酸。)7、血脂:血中的脂类物质称为血脂。8、血浆脂蛋白:指哺乳动物血浆(尤其是人)中的脂-蛋白质复合物。(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和转运形式)9、脂肪动员:指在病理或饥饿条件下,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FFA)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该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补充知识:脂肪酶催化甘油三酯水解的酶的统称。甘油三酯脂肪酶脂肪分解的限速酶。)10、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的氧

3、化很不完全,因而经常出现一些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是乙酰乙酸、-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知识补充: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而不是高血糖的产物。进食糖类物质也不会导致酮体增多。)11、必需脂肪酸:有些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如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需通过食物供给人体,因此称为“必需脂肪酸”。12、必须氨基酸:是人体需要而又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中的蛋白质供给的,所以称为“必须氨基酸”。1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由于食物蛋白质中限制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如将几种食物进行混合,能起到取长补短,使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量模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这种作用称

4、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14、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氨基酸-氨基转移到一种-酮酸上的过程。其实可以看成是氨基酸的氨基与-酮酸的酮基进行了交换。15、一碳单位:指某些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16、密码子:mRNA分子中每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编成一组,在蛋白质合成时,代表某一种氨基酸,称为密码子。17、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18、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一种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复制模型,其中亲代双链分离后,每条单链均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19、逆转录(

5、reverse transcription):以RNA以模板合成DNA的过程,是RNA病毒的复制形式,需逆转录酶的催化。20、转录(Transcription):以DNA中的一条单链为模板,游离碱基为原料,在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催化下合成RNA链的过程。21、启动子:是基因(gene)的一个组成部分,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启动子(Promoters)就像“开关”,决定基因的活动。22、翻译:是将mRNA分子中由碱基序列组成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密码破译的方式转变成为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该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23、点突变:也称作单碱基替换(single base s

6、ubstitution),指由单个碱基改变发生的突变。可以分为转换(transitions)和颠换(transversions)两类。(补充知识:转换其中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置换或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置换。颠换异性碱基的置换,即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嘧啶替换;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嘌呤替换。)24、变构调节:就是指小分子化合物与酶蛋白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像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25、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是指细胞在生命过程中,把储存在DNA顺序中遗传信息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分子。26、操纵子(operon):指包含结构基因、操纵

7、基因以及调节基因的一些相邻基因组成的DNA片段,其中结构基因的表达受到操纵基因的调控。27、化学修饰调节: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补充知识:化学修饰调节的特点及生理意义 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是在不同酶的作用下,通过共价键的变化使酶的活性状态发生变化。 化学修饰是一种酶对另一种酶的修饰,所以整个化学修饰过程有级联放大效应。 化学修饰调节的效率高但耗能却很少。 化学修饰与变构调节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代谢途径顺利进行。)28、顺式作用元件:是同一DNA分子中具有转录调节功能的特异DNA序列。29、胆汁酸肠肝循环:初级胆汁酸随胆汁

8、流入肠道,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的同时,受到肠道(小肠下端及大肠)内细菌作用而变为次级胆汁酸,肠内的胆汁酸约有95%被肠壁重吸收(包括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重回肝脏,经肝细胞处理后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道,再经胆道排入肠道。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补充知识:胆汁酸是脂类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是机体内胆固醇代谢的终产物。)30、胆色素(bile pigment):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ferroporphyrin compound)在体内分解的主要产物,包括胆红素(bilirubin)、胆绿素(biliverdin)、胆素原(bilinogen)、胆素(bilin)

9、等。(补充知识:胆红素是红细胞中的血色素所制造的色素,红细胞有固定的寿命,每日都会有所毁坏。此时,血色素会分解成为正铁血红素(haem)和血红素。然后正铁血红素依酶的作用会变成胆红素,而血红素则会重新制成组织蛋白。有间接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两种。游离胆红素的性质亲脂疏水,对大脑具有毒性作用。)31、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32、二氧化碳结合力(Carbon Dioxide Combining Power,CO2CP):是在厌氧条件下取静脉血分离血浆再与正常人的肺泡气(pCO25.

10、32kpa, pCO213.3kpa)平衡后的血浆CO2含量。33、碱储:血浆NaHCO3称为碱储或碱储备。(补充知识:血液酸碱度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下始终维持在7.357.45之间。pH调节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H20+CO2。)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及机体对其的调节: 血糖的来源有:食物糖(主要是淀粉)消化成葡萄糖,经吸收进入血液,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入血是空腹时血糖的直接来源;非糖物质如甘油、乳酸、某些氨基酸等在肝脏中通过糖异生合成葡萄糖而进入血循环;其他单糖(如果糖、半乳糖等)在肝中转化成的葡萄糖入血。 去路有:氧化供能:葡萄糖在全身各组织

11、细胞中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合成糖原:在肝脏和肌肉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而被贮存;转化成非糖物质和其他糖类;血糖超过肾糖阈时形成尿糖。(肾糖阈: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用血糖浓度8.899.99mmol/L表示) 机体调节:肝脏调节: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是在神经和激素控制下调节血糖的最主要器官;肾脏调节: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肾糖阀);神经和激素的调节。1来源:一人体每天吸入的糖类 二由肝脏向血液供糖来维持血糖的正常含量 三肝脏将其他物质如蛋白质、脂肪以及另外一些生糖物质通过“糖异生作用”变成葡萄糖供机体利用的能力. 正常人血糖的去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

12、况:血糖随着血流流向全身各组织,在组织中,细胞能将糖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以维持日常各种生命活动,这是血糖的主要去路。但是,如果我们吃得多,消耗少,人体就把过多的糖储存起来,有两种储存形式:一是把葡萄糖合成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其存储量是有限的;二是将葡萄糖转化为细胞的某些必要组成成分。保持血糖恒定,主要是通过激素的作用。人体通过降血糖的激素和升血糖的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自动、精细地保持血糖的相对恒定。2、试述五种脂蛋白的组成特点和生理功能(或意义):(我发誓我找到的再+张广献的ppt,说的脂蛋白都只有4种)(注:乳糜微粒CM 高密度脂蛋白HDL 低密度脂蛋白 LD

13、L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3、试叙述DNA与RNA结构与组分的异同点: DNA RNA链: 双链为主 单链碱基: ATCG AUCG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空间结构: 双螺旋 非螺旋4、简要说明血脂的来源和去路: 来源:食物脂类的消化道吸收;体内合成的脂类;脂库的动员释放。 去路:氧化供能;进入脂库储存;构成生物膜;转化成其他活性物质。5、试述进食过量糖类食物可导致发胖的生化机理: 适当的进食糖类食物可提供被人体摄入经消化成单糖吸收后,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细胞进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机体内糖的代谢途径主要有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糖异生以及其他己糖代谢等

14、。其中,葡萄糖经过有氧氧化生成的中间产物乙酰CoA可用来合成脂肪酸。糖分解代谢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还原成3-磷酸甘油。糖可分解产生ATP、NADPH+H+。然后由ATP供能,NADPH+ H+供氢,在3-磷酸甘油基础上逐步结合3分子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随着糖类食物的摄入,使得该反应不断向合成甘油三酯的方向进行。6、胆固醇的合成途径及与糖代谢的关系:胆固醇合成:部位:肝脏合成(7080%), 其次小肠(10%)亚细胞部位:胞液和内质网(ER)原料:乙酰CoA、NADPH供氢、ATP供能。原料主要由糖的分解代谢提供。合成过程:甲羟戊酸合成;鲨烯合成;胆固醇合成。与糖代谢的关系:糖的有氧氧化过程

15、中,ATP供能,NADPH+ H+供氢,且有乙酰CoA的产生,提供了胆固醇合成的原料,促进胆固醇的合成。6.胆固醇的合成途径是:乙酸(其实应该是乙酰CoA)-甲羟戊酸-异戊二烯衍生物-鲨烯-羊毛固醇-胆固醇。糖代谢为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提供能量,同时可以提供乙酰COA等中间物质,同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提供NADH等还原力。7、简述体内丙氨酸有哪些代谢去路: 在肌肉组织中,氨基酸经氨基转移作用,可将氨基间接转移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后者进入血液循环,被运送至肝脏。在肝脏,丙氨酸通过联合脱氨基作用释放氨。氨用于合成尿素。脱氨基生成的丙酮酸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运送到肌肉组织,经糖的氧化分解途径

16、生成丙酮酸,从而构成一个循环,成为丙氨酸-葡萄糖循环。通过这一循环,肌肉组织代谢产生的氨以无毒的氨基酸形式运送到肝,又以合成尿素解除氨毒;同时肝又为肌肉组织提供了生产丙酮酸的葡萄糖。8、氨与胆红素对人体有毒性,人体分别如何进行氨与胆红素的运转,以避免其对组织的毒性作用: 氨的运转:通过NH4+Na+交换,可将管腔液中强酸盐中Na+换回,以重新生成NaHCO3,使强酸根以铵盐形式排出体外,避免终尿中形成强酸损害肾组织,提高了肾脏的排H+能力。 胆红素的运转:在血液中,胆红素结合血浆清蛋白后,随着血液进入肝脏。被肝细胞内的Y或Z蛋白运到内质网,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下,与葡萄醛酸结合成为葡糖醛酸

17、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随胆汁入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脱去葡糖醛酸,逐步还原成为无色的胆素原,在肠道下段与空气接触后,氧化为黄褐色的胆素,是粪便的主要颜色。肠道内的胆素原,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少部分被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的大多数仍以原形再排至肠道,形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小部分胆素原进入体循环,经肾随尿排出,再接触空气后,氧化为(尿)胆素,是尿的主要色素。8胆红素的转运:生理pH条件下, 胆红素分子的亲水基团包裹在分子内部而疏水基团暴露于分子表面, 呈亲脂、疏水的性质。所以在网状内皮系统内生成的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或自由胆红素透出细胞,进入血液后大部分与血浆清蛋白,少量与1球蛋白结合成复合物,进

18、行转运氨的转运:9、试叙述复制与转录过程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以DNA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在细胞核内进行。 不同点: 复制 转录产物 双链 单链引物 一段特异的RNA 无酶 DNA解旋酶 RNA聚合酶原料 dNTP NTP(补充知识:引物,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在核酸合成反应时,作为每个多核苷酸链进行延伸的出发点而起作用的多核苷酸链,在引物的3-OH上,核苷酸以二酯链形式进行合成,因此引物的3-OH,必须是游离的。)9相同点:以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新的链来.都需要酶的催化.不同点:RNA是单链,DAN合成的是双链.DNA复制中的酶有校正功能,而转录

19、的没有.二者用的原料不同,复制用的是dNTP,而转录用的是NTP.10、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核酸有哪些?各自作用如何?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排列由什么决定按什么规律进行?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核酸有mRNA,rRNA、tRNA。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而形成的一条单链,主要功能是实现遗传信息在蛋白质上的表达,是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桥梁;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由细胞核中的核仁合成,氨基酸的翻译就在核糖体上进行;tRNA的功能是携带符合要求的氨基酸,以连接成肽链,再经过加工形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排列由mRNA上所携带的密码子,让tRNA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

20、11、请叙述体内胆汁酸的分类、生成情况及其运用: 胆汁酸按结构可分为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按来源可分为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胆固醇在胆固醇7-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7-羟胆固醇,接着过程很复杂,需经过羟化、加氢及侧链氧化断裂等许多酶促反应,最后生成初级游离胆汁酸,即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它们分别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生成相应的初级结合胆汁酸,以钠盐的形式随胆汁入肠,发挥帮助脂类消化吸收的作用。之后,被肠道细菌水解脱去甘氨酸或牛磺酸,在发生7位脱羟基反应,由胆酸变为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变为石胆酸,即次级游离胆汁酸,经肠道吸收入肝脏。在肝脏中再次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结合,生成相应的次级结合胆汁酸。即胆汁酸

21、的肠肝循环。11:正常人胆汁中的胆汁酸(bile acids)按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游离型胆汁酸,包括胆酸(cholic acid)、脱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和少量的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另一类称为结合型胆汁酸,包括上述各种游离型胆汁酸分别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的产物。主要有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及牛磺鹅脱氧胆酸。12、黄疸有哪几种类型?其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血,尿,粪便检查变化情况如何? 由于胆红素呈金黄色,对弹性蛋白有较强的亲和力,浓度高时易扩散入组织将组织染黄,临床上称之为黄

22、疸。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堵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破坏过多,释放大量的血红蛋白,致使未结合胆红素产生过多,超过了肝脏的转化能力,造成血清中游离胆红素浓度升高。从而使血液、肾以及肠道中胆素的含量增高。尿呈酱油色,有血红蛋白尿,但尿中无胆红素。阻塞性黄疸:胆汁排泄发生梗阻(可因肝内或肝外病变所致,常见为胆道梗阻),胆中的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而出现黄疸。在临床上可检测到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含量增加,尿中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却减少或消失。干细胞性黄疸是因为肝脏的病变导致肝脏功能减退,造成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等作用发生障碍。由于病变导致肝细胞肿胀,压迫毛细胆管或造成肝

23、内毛细胆管堵塞,使已生成的结合胆红素有部分反流入血。由于血中间接、直接胆红素均增加,尿中胆红素、尿胆原也都增加。 (1)溶血性黄疸:由于红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破坏,释放的胆红素大大超过肝细胞的处理能力而出现黄疸。血清中胆红素的增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如新生儿黄疸、恶性疟疾或因输血不当引起的黄疸,都属于这一类。后者可有寒战、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尿呈酱油色,有血红蛋白尿,但尿中无胆红素。(2)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广泛损害,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结果造成间接胆红素在血中堆积;同时由于胆汁排泄受阻,致使血流中直接胆红素也增加。由于血中间接、直接胆红素均增加,尿中胆红素、尿胆原也都增加

24、。肝炎、肝硬化引起的黄疸属于这类。(3)阻塞性黄疸:胆汁排泄发生梗阻(可因肝内或肝外病变所致,常见为胆道梗阻),胆中的直接胆红素反流入血而出现黄疸。在临床上可检测到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含量增加,尿中胆红素阳性而尿胆原却减少或消失。由于胆红素等胆类物质在体内潴留,可引起皮肤瘙痒与心动过缓。胆石症、肿瘤等压迫胆道导致的黄疸属于这类。13、简述人体是如何调节体液平衡的: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使体液平衡。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包括抗利尿激素的调节、醛固酮的调节、心钠素的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与释放受体液渗透压、血容量和血压的调节。体液渗透压升高,血容量和血压下降,会刺激感受器,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增

25、加,肾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水的重吸收加强,则血浆渗透压下降,血容量和血压回升。反之则释放减少。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H+-Na+和K+-Na+的交换过程,从而加强肾脏对Na+的重吸收,提高血液中碱储备,促进排K+泌H+作用。心钠素抑制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和钠的重吸收,增加肾小球的率过滤,抑制肾素、醛固酮和加压素的分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14、何谓高(低)血钾?其与酸碱平衡和物质代谢有何关系?主要危害是什么? 血K+3.5mmol/L,则为低血钾;血K+5.5mmol/L,则为高血钾。主要危害是血钾是人体,肉组织的主要的元素,钾低了;会引起肌无力,重的会引起肌麻疲、软瘫痪,还会

26、引起呼吸肌的麻痹、窒息的危险,最主要的是对心肌的危害。容易引起心脏邹停。高钾也是主要对心肌的损害。14血清钾离子5 mEq/L称为高钾血症,67 mEq/L为中度高钾血症,大于7 mEq/L为严重高钾血症。当人体血浆中钾离子浓度低於3.5 mEq/L时称为低血钾 高血钾常与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同时存在,严重时出现心跳缓慢,心律不齐,低血压,甚至发生心跳骤停。 低血钾短时期内发生缺钾,症状出现迅速,甚至引起猝死。15、血液正常pH值是多少?它的相对恒定是由体内什么机制调节的?了解血液pH值对判断酸碱平衡有何意义? 血液是pH7.35-pH7.45。其相对恒定是由血液的缓冲系统、肺呼吸对CO2的排出控

27、制以及肾脏的排泄与重吸收。当血液偏离正常范围时都会对机体产生影响,无论酸中毒或是碱中毒都会破坏机体内环境稳态,导致酸碱平衡紊乱、水电解质紊乱,引致各器官系统的紊乱。(补充知识:血液的缓冲系统见解析题33。肺呼吸对CO2的排出控制:通过呼吸运动控制CO2排出量,影响血浆中 H2CO3;肺呼出的CO2量受呼吸中枢的控制;呼吸中枢对血浆H和PCO2极为敏感;肾脏的排泄与重吸收主要机制为:H+-Na+交换、NH4+-Na+交换、K+-Na+交换。)15血液是7.35-7.45 在体内担任调节酸碱工作的主角是钙游子,通俗的说,我们体内钙充足,则调节酸碱的能力就强。所以要多吃一些含钙的食物人体各处均有酸碱

28、缓冲系统NaHCO3(弱碱性)与H2CO3(弱酸性)就是一对。(血液中有很多钠离子)当血液偏碱时, H2CO3转为NaHCO3当血液偏酸时, NaHCO3转为H2CO3。这两种变化处于动态平衡,都不会使血液PH大幅改变。其他酸碱缓冲对有:Na2HPO4NaH2PO4,等这样,血液就能保持相对恒定。16、简述一下物质的代谢来源去路:(这题搞死人了)一、血糖:正常人血糖的来源主要有3条途径。饭后食物中的糖消化成葡萄糖,吸收入血循环,为血糖的主要来源。空腹时血糖来自肝脏,肝脏储有肝糖元,空腹时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蛋白质、脂肪及从肌肉生成的乳酸可通过糖异生过程变成葡萄糖。正常人血糖的去路主要有

29、5条。血糖的主要去路是在全身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人体利用消耗。进入肝脏变成肝糖元储存起来。进入肌肉细胞变成肌糖元贮存起来。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转化为细胞的组成部分。二、血脂:血脂的来源有二:是外源性的,即消化道吸收来的;是内源性的,即由体内组织动员或由肝脏合成而来。去路:进入组织储存;氧化供能;构成生物膜;转变为其他物质。三、丙酮酸 四、乙酰辅酶A五、脂肪酸六、氨基酸七、氨八、谷(丙)氨酸九、胆固醇十、乳酸(这道题就靠同学们努力了我晚点会继续完善)17、简述一下代谢的大致过程和意义:一、有氧氧化和三羧酸循环:见名词解析题4、5。二、糖原合成与分解:见名词解

30、析题2。三、鸟氨酸循环:指氨与二氧化碳通过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生成尿素的过程。肝细胞胞浆中的氨基酸经转氨作用与-酮戊二酸形成的谷氨酸,透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在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氨形成游离氨。形成的氨(NH4+)与三羧酸循环产生的二氧化碳、2分子ATP,在氨基甲酰合成酶I的催化下生成氨基甲酰磷酸。氨基甲酰磷酸在线粒体的鸟氨酸转氨基甲酰酶的催化下,将氨基甲酰基转移给鸟氨酸生成瓜氨酸。瓜氨酸形成后即离开线粒体进入胞浆,在ATP的存在下,由精氨酸代琥珀酸合成酶的催化,与天冬氨酸缩合成精氨酸代琥珀酸。天冬氨酸在反应中作为氨基的供体。精氨酸代琥珀酸通过裂解酶的催化生成精氨酸和延胡索酸。精氨酸在胞

31、浆精氨酸酶的催化下水解产生尿素和鸟氨酸。鸟氨酸可重新进入尿素循环。四、脂肪酸的氧化: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羧基端的位C原子发生氧化,C链在位C原子与位C原子间发生断裂,每次生成一个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两个C单位的脂肪酸,这个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脂肪酸的 氧化。五、酮体的合成与分解:合成:两个乙酰辅酶A被硫解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氧化的最后一轮也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乙酰乙酰辅酶A与一分子乙酰辅酶A生成-羟基-甲基戊二酰辅酶A,由HMG辅酶A合成酶催化。HMG辅酶A裂解酶将其裂解为乙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D-羟丁酸脱氢酶催化,用NADH还原生成-羟丁酸,反应可逆,不催化L-型底物。乙酰乙酸自发或由乙酰乙酸脱羧酶催化脱羧,生成丙酮。分解:羟丁酸可由羟丁酸脱氢酶氧化生成乙酰乙酸,在肌肉线粒体中被3-酮脂酰辅酶A转移酶催化生成乙酰乙酰辅酶A和琥珀酸。也可由乙酰乙酰辅酶A合成酶激活,但前者活力高且分布广泛,起主要作用。乙酰乙酰辅酶A可加入-氧化。丙酮代谢较复杂,先被单加氧酶催化羟化,然后可生成丙酮酸或乳酸、甲酸、乙酸等。大部分丙酮异生成糖,是脂肪酸转化为糖的一个可能途径。18、结合你所学的生化知识谈谈缺钙时如何补钙: 影响钙的吸收因素有:1,25-(OH)2-D3:维生素D3不足或D3羟化受阻使钙吸收下降;肠内酸度增加,钙吸收加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