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42.77KB ,
资源ID:82634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634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教案五下.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教案五下.docx

1、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单元教案五下1 草原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2、感受草原之美。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

2、练习背诵第一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前交流: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欣赏草原风光。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4.教师导言: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光,去感受那独特的民族风情。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由通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并板书: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家

3、、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2.有感情地范读。3.学生自由练读。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有感情朗读,读出 “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2)如果此

4、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1)出示课件: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1)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2)课件展示,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5、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句子比较: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通过句子比较,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2)不同的心情对周围环境会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5.有感情朗读: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6.熟读成诵: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

6、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四、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2.将课文第一自然段背诵下来。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2、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1.回忆上节所学内容。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欣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3.引导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重点理解“洒脱”:(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

8、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1)课件出示词语: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2)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5.交流小结: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热情迎接:(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

9、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激情相见:(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盛情款待:(1)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2)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3)有感情地朗读。尽情联欢:(1)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

10、(2)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师导: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说说这句话的含义。此时,你就

11、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6.“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四、作业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五、配乐朗读全文。板书设计:1 草原 2*丝绸之路教学目标: 1认识“矗 凹”等九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激发学生

12、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指导学生看世界版图上画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2齐读课题。

1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

14、词语的。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4集体交流 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什么?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什么献给了中国。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2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 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 通过文章对两国人民一些动作表情的描写,例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

15、“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4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三)结合资料,深入理解 1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

16、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这一条道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就是著名的张骞。 4齐读课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体会? 6再读13自然段。 7回答课前两个问题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时板书。 四、小结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课件)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齐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2*丝绸之路

17、丝绸之路: 运货往返 商旅不绝 东西交流 养蚕、缫丝、冶铁、凿井、灌溉(技术)中国 中亚、西亚、欧洲 食品、动物、艺术等3白杨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的志向。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学重点:理解白杨本质特性和爸爸的心愿,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领悟爸爸的心愿。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审题:1.观看有关戈壁滩恶劣环境的录像片。2.导语:在这没有人烟的沙漠

18、上,生机勃勃地生长着白杨树。(板书课题) 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呢?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二、老师范读课文。三、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辨、介绍、抚摸、表白、沉思(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4)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5)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四、学生质疑问难。五、课内练习:1.写近义词:介绍( ) 抚摸 ( ) 分辨( ) 高大挺秀( ) 2.写反义词:清晰( ) 动摇 ( ) 软弱( ) 消失( )3.

19、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三个问句。 六、作业 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找出三个问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旅客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那么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是怎样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愿的呢?这是这节课学习重点。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幻灯片出示: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这节课我们就顺着这三个问句来学习课文。二、学习第一部分。1.列车在哪儿前进呢?齐读第一小节,读后回答:大戈壁是什么样的情景?2

20、.出示幻灯片:大戈壁。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黄沙。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凉呀!3.在这样茫茫的大沙漠上行车。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齐读第三小节,读后回答:大戈壁上的白杨树长得怎样呢?(高大挺秀:又高大又挺拔又秀丽。最高的白杨有35米高,相当于十层楼房那么高。)4.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的呢?分角色朗读413小节。5.过渡:兄妹只知道白杨很高很直,不知道它为什么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当哥哥提出这问题时,爸爸的脸色有什么变化?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三、学习第三部分。1.指名朗

21、读14小节。读后课件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然后逐句讲读。第一句:“这白杨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1)“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2)朗读比较,体会感情。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1)这句话讲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2)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三句:“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1)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2)幻灯再现白杨与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抗争的情景。(3)老师描述: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

22、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2.小结,指导有感情朗读。四、学习第三部分。1.启发过渡:爸爸介绍白杨树时为什么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了呢?他为什么要想一会儿才告诉儿子和女儿呢?2.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你能不能从下面的一段话中看出?3.引读16小节。读后讨论爸爸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不仅自己要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还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话既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又是在借白杨勉励自己,教育孩子。)4.引读17小节。过渡: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白杨的知识和做人的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了

23、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5.老师读18小节。读后讨论:(1)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2)为什么他又露出了一丝微笑?(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作者仅仅就是写小白杨吗?五、总结课文1.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成长。2.抓住三个问句,总结文章的结构特点。3.交流感受、升华中心。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板书:3、白杨介绍白杨表白欣慰风沙刮来,白杨

24、直雨雪打来,白杨坚强面对干旱,白杨不软弱面对洪水,白杨不动摇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煤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1、欣赏歌曲天路。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现在

25、,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美丽的拉萨。 (展示拉萨风光,师简介拉萨概况) 2、指名谈拉萨印象。 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 (揭题,读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

26、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 三、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1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3整体感悟:你觉得阅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读懂全文最重要?(第二问)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强调了这一点。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四、直击重点,自学探究 过渡:是啊,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读课文,勾出课文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 五、想象情境,领悟内涵 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7、 六、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形象 1拓展资源:青藏铁路工程足以让世界震惊。老师从网上获得了一些资料(大屏幕出示,老师讲述建设者的“苦”“笑”“酷”) 师:既然这项工程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小结: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联系生活,激发豪情:这就是壮丽的青春,这是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他们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他谱写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告诉大家一个好

28、消息,在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提前三年全线竣工。(大屏幕出示中国铁路交通图,红线标出青藏铁路走向。指名介绍) 七、总结板书: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面对困难 恶劣天气极度缺氧充满信心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目标: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教学难点: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

29、学内容:学习“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大中华。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师补充叙述: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浓郁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3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二、出谋划策,建立联系1走出我们现有的空间,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你们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想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吗?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4学生分小组交流探讨。5学生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三、集思广益,开展活动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2学生分小组商量。(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第二课时习作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