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41.80KB ,
资源ID:82603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603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世界近代现代史3.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世界近代现代史3.docx

1、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世界近代现代史3第六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一、慕尼黑阴谋、背景:A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B希特勒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利益为借口,对捷提出了领土要求。、经过:A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英法企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与希特勒达成妥协,并希望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B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历史上把这种作法称为“慕尼黑阴谋”。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影响:A德国更加肆无忌惮,第二年控制了

2、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扩张的步伐。B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1939年8月,苏联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C.加速二战爆发。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二战爆发、德军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军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军节节败退,国土大片沦陷。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的态度和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英法宣战后,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奇怪战争、静坐战),致使波兰军民孤军奋战。不久,波兰覆亡。苏军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东方战线”。、西欧战场、德军西线的进攻和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4、5

3、月,德军开始在西线大举进攻北欧和西欧诸国,占领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德军绕过法军重兵设防的马其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被德军追逼到法国敦刻尔克的40多万英、法军队,经过拼死奋战,大部分撤到英国,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法国的沦陷(绥靖政策结果、军事思想落后):1940年6月,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宣战。不久,法国投降。、丘吉尔领导英国军民抗战:1940年710月,德对英发动了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屈服。丘吉尔首相领导英国军民坚持抗战,粉碎了希特勒的图谋。更多三、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1、苏德战争爆发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凌晨,

4、德军集中大量兵力,突然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苏军猝不及防,节节失利,大片领土沦陷,苏联军队和武器装备损失惨重。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德军开始进攻莫斯科。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奋力抵抗。1942年初,苏军展开反击,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2、太平洋战争爆发、日美矛盾的激化: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企图建立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本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这对战略物资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沉重打击。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战争准备尚未就绪之际,发动突然袭

5、击,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日军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了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太平洋舰队。同时,日军还在东南亚各地对美英军队发动进攻。1942年春天,日军侵占了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和太平洋上的许多岛屿。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背景:在“珍珠港事件”以前,由于法西斯势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美国中立的演变:1933年罗斯福要求国会授权总统在认为将武器运往某国会危及和平时实行武器禁运;1935国会通过中立法,禁止美国向发生战争的交战国输出武器和军备;1939

6、年,由于感受到法西斯的威胁,开始调整中立法案;1941年以租借法案代替中立法案,开始公开反对法西斯。中立政策发展了美国的对外贸易,壮大了美国的势力;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中立的实质是绥靖政策),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会晤,发表了联合宣言,史称大西洋宣言。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建立:1942年初,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至此,世界反法西斯

7、同盟正式形成。、意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以后,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考点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夏1943年春)、背景:莫斯科战役以后,受到重大损失的德军无力再对苏联发动全面攻势。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以便夺取苏联南方重要的粮食、石油产区,进而包抄莫斯科。、概况:1942年夏,德军集中150多万兵力向斯大林格勒发动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的苏联守军殊死抵抗,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1942年冬,苏军发动反攻,分区包围了斯大林格勒附近

8、的德军主力。1943年春,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目的:日本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过程:日本派出一支庞大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美军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伏击日本舰队,取得巨大成功。意义: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则由防御转为进攻。、阿拉曼战役背景:1942年夏天,德意军队进逼阿拉曼,开罗告急。概况

9、:1942年10月,英军在埃及的阿拉曼一带发动反攻。德意军队损失惨重,仓皇西逃。结果: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1943年,北非德意军队投降。、意大利投降:1943年,美英军队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背景开罗会议:在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变的形势下,1943年冬天,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会晤,发表了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德黑兰会议:1943年冬,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在伊朗

10、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通过了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会议决定于1944年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经过:1944年6月,美英等盟国军队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苏军也在东线向德军发动猛攻。从此,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不久,盟军进入巴黎,法国光复。、德国投降欧洲战场:1945年初,苏军从东面,美、英、法等国军队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东南欧各国人民加强斗争,纷纷举行武装起义,打击德国侵略者。雅尔塔会议:为了加快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内容有彻底消灭德国军

11、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准备在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德国投降: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同时,苏军攻克柏林,占领德国国会大厦,希特勒自杀身亡。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日本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军展开猛烈进攻,向日本本土步步逼近。中国等国的抗日武装也在亚洲各地展开反攻。、波茨坦会议:1945年夏天,斯大林、罗斯福(后是艾德礼)在德国的波茨坦会晤,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宣言

12、。、日本投降: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苏军围歼了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中国的抗日武装向日军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它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摧毁了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社会主义越

13、出了一国范围。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迅速发展。第七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考点一、 战后的国际关系一、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背景:西欧各国的衰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政治上,战后相当长时间操纵联合国。苏联军事力量的增强和政治影响的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在战争中苏联扩展了疆土,解放了东欧大片领土。战后,苏联的影响大增,成为

14、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及评价(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2)内容: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会议确定的有关内容。雅尔塔体系在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其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等。(3)评价: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上了大

15、国强权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开始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美苏两极格局特点是两大阵营阵线对峙,斗争表现形式是冷战,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经济上的割据)3、联合国的成立成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等。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二、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置、苏美英法对德国的分区占领和纽伦堡审判:二战后,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的纽伦堡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法西斯分子受到了应有的

16、惩罚。纽伦堡审判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战争罪犯的第一次法律制裁,是一次正义公正的审判,起到了警世作用。同时,苏、美、英、法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后苏与美、英、法矛盾加剧导致德国分裂。、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和东京审判:日本投降后,美国军队以“盟军”名义占领日本。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对日本法西斯战犯进行审判。东京审判从整体来讲,是一次正义和公正的审判,但美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对一些曾经杀害了许多中国人的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美国还设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使日本后来极右势力沉渣泛起。三、两极格局的形成(1)、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双方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

17、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2)、美国的冷战政策:1946年3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一所学院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1947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极权主义威胁为由,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紧接着,美国开始实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所谓的“马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随着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3)、两极格局的影响:一

18、方面美苏争霸,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另一方面,相互制约,在近半个世界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激烈争夺。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德国分裂,“柏林墙”成为德国分裂的标志。在亚洲独占日本,“扶蒋反共”,分裂朝鲜,发动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并公然派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考点二、 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美国(1)、美国战后(5070年代)经济稳定发展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新兴工业。政府还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

19、管理。凭借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掌握世界经济霸权。(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70年代):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1973年,美元再也无法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解体。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1975年以后,经济危机结束。但经济发展缓慢,进入“滞胀”阶段,甚至出现停滞现象。(3)、美国经济的复苏:8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企业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

20、出现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4)、繁荣时期:90年代,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美国经济增长加快,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逐年递减,甚至出现盈余,呈现繁荣景象。在此期间,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二、西欧1、西欧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及表现原因:a.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各国(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损害。战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它们纷纷实行改革,调整政策,发展社会经济。如密切同美国的联系,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表现: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都已恢复到了战

21、前水平。五六十年代,发展迅速,国力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呈现繁荣景象。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1967年欧共体成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70年代以后,与日本冲击美国霸主地位。其中,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尤其迅速,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2、联邦德国迅速崛起原因: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比较稳定;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美国对联邦德国采取扶持政策,还通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转。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联邦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和辛勤劳动。表现: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60年代初,联邦德国已经超过英法,

22、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3、欧洲共同体背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进程。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为维护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建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51年,法、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国之下,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域国际联盟组织。作用:欧洲共同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随着力量的

23、增强,欧共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日益重要作用。4、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70年代以来,欧洲共同体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开始积极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西欧国家和日本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三、日本、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战后,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日本战后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国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

24、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2)、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表现: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日本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增长。1987年,日本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7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日本军事力量膨胀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高度警惕。四、矛盾与问题、阶级矛盾仍然存在。A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表面相对缓和。但是,由于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阶级不满情绪也在增长。同时,矛盾冲突时有发生。B20世纪50年代“冷战”时期,“麦卡锡主义”(反共)在美国的

25、盛行就是最典型的事例。、社会危机加深。民权运动、种族歧视、毒品泛滥、邪教横行、社会暴力日益猖獗。如校园枪击案发生。、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如在德国,纳粹分子以新的面貌出现,80年代以后再度活跃。在日本,不断有人为侵略战争开脱,企图重温军国主义旧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本右翼势力始终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日本政府也一直没有真正向饱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谢罪。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再度抬头,经常有日本内阁成员发表粉饰侵略历史的言论,包括政府要员在内的政治人物几乎每年都去供奉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祭拜。日本右翼势力还一次又一次地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对亚洲人民的

26、侵略罪行。考点三、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战后初期的苏联(1)战后初期苏联的主要成就、背景:苏联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日、意法西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措施:苏联开始执行第四个五年计划(19461950)。、成就: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195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1940年的73%,农业总产值接近战前。国防工业也取得重大成就,1946年建成了原子能反应堆,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2)苏联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所存在问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在抵制西方思想渗透、

27、反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斗争中,苏联在文艺界和学术界开展了广泛的批判运动,许多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进行批判,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背景:A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形势,使帝国主义力量遭到严重削弱。B在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C东欧各国的解放方式虽有不同,但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这种政权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2)东欧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

28、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3)东欧国家解放的主要方式:A主要依靠本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法西斯武装力量,苏军只起着配合帮助的作用,如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B本国的反法西斯力量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追随法西斯轴心国的反动政权,转向同盟国,在苏军的协助下获得解放,如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C本国反法西斯的武装力量不够强大,主要依靠苏军的“铁犁”把那里的法西斯势力铲除掉,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D在苏军占领区建立了人民政权,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4)东欧国家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A这些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的革命斗争;B社会主义苏联强有力的援助。(5)东欧各国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

29、体制:19481953年,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东欧确立。这种体制在一段时间内,为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经济曾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初步改变了这一地区的落后面貌。随着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种体制逐渐束缚社会主义各国的发展,它的弊端日趋暴露,为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人民政权建立初期,东欧一些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铁托、哥穆尔卡等人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提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随着战后东西方之间冷战的加剧,苏联加紧了对东欧的控制(1947年9月,受苏联控控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情报局成立。苏联要求东欧各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再允许它们探

30、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1948年,反对苏联控制的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开除出情报局。东欧各国与苏联模式不同的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一律被斤之为“民族主义道路”和仇视苏联,一些党的领导人遭到清洗)。三、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1)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5年10月,蒙古依照苏联和当时中国政府达成的协议,举行全民投票。1946年初,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在历史上称“外蒙古”,属中国的一部分。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签订的雅尔塔密约规定:“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经过十多年的经济建设,1958年蒙古人民革命党宣称,蒙古已由一个畜牧业国

31、家转变为农业工业国。1959年蒙古政府宣布,完成了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2)美苏军队进驻朝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日本投降以后,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的北部和南部。1948年8月,在朝鲜半岛南部成立了大韩民国,以汉城为首都。1948年9月,在朝鲜半岛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平壤为首都。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3)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1945年8月,越南人民在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1945年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胡志明任共和国主席。不久,法国重新侵入越南。越南人民进行了9年抗战,1954年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法

32、国被迫签署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以北纬17度为界,越南北部获得解放。四、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1)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诞生的世界历史意义:1949年,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枷锁,开始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有力地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2)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及其作用:苏联、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很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开始在各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至此,苏联和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