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61.20KB ,
资源ID:82505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505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人民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单元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人民版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单元测试.docx

1、届人民版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单元测试专题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学期第三次摸底,31)1949年11月,中宣部曾表示,私营报纸“在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必要”,并要求扶助大公报:“拨给适当数目纸张,作为公股投入该报。”这类经济扶助()A为后来公私合营积累了经验B以贷款形式盘活了私营报纸C配合了城市经济改造的进行D稳定了民营报纸的产权结构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这是新中国人民政府在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和扶持,为之后的公私合营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借鉴,故A项正确;私营报纸因贷款形

2、式而被盘活,这点在材料中并没有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新中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未进行,故C项错误;政府报刊作为公股加入民营报纸,并不利于其产权结构的稳定,故D项错误。2(2017榆林二模,31)1956年,一汽总装线装配出第一辆卡车,毛泽东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1958年,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改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给轿车命名为“红旗”,毛泽东欣然题字。这反映了()A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B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C计划经济下的政治色彩D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C解析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出现于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汽车命名的问题,

3、没有提及对工业化的作用,故B项错误;从两辆汽车的名称“解放”和“红旗”可以得出这两辆汽车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也有政治意义,故C项正确;新中国在“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3(2017山西五校高三第六次联考,31)1956年,新中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年和1954 年两年的投资额;基本建设贷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上年的30.2%猛增到48%,造成国家财政紧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B“一五”计划提前完成C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D当时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材料论述了基本建设投资情况,不能

4、反映工业基础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一五”计划于1957年完成,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56年基本建设投资比上年增长70%,高于1953年和1954 年两年的投资额”,说明三大改造完成之际,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热情,故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基本建设投资,不能反映经济结构状况,故D项错误。4(2018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一,3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它反映了()A小农经济封闭性的要求B工业化水平高的要求C农业必须走合作化道路D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答案C解析题目中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克服很多农民在

5、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说明当时的小农经济分散经营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即农业必须走合作化道路,农业合作化正是为了克服小农经济分散经营的弊端,故A项错误;当时的中国工业化水平很低,农业合作化也是为了配合发展工业的需要,故B项错误;农业必须走合作化道路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建国初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还没有实行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5(2017济宁二模,31)毛泽东在与全国工商联负责人谈话时曾指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只要社会需要,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该讲话的发表()A确定了恢复国民经济

6、的基本方针B为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C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形式D有利于指导三大改造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说明是三大改造完成后,根据材料中的“只要社会需要,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说明形式比较灵活,体现了从当时实际出发,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故D项正确。6(2017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31)据统计,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29.2%上升到1957年的32.1%。由此可知()A“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B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C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D沿海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答案D

7、解析材料中“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是地区比重,而非整个工业化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上升到1957年的32.1%”表明经济重心仍然不在内地,故B项错误;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与材料中“1957年”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内地工业产值“上升到1957年的32.1%”可推断出沿海工业仍占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7(2018济宁一模,31)下图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B公有制成分已占据主体地位C新中国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D我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答案C解析示意图是19521957年国民经济结构比重变化示意图,社会主

8、义改造强调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改变,故A项错误;从示意图看不出公有制成分已占据主体地位,故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1957年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经济结构中工业的比重超过了农业的比重,故C项正确;图中只是体现出“一五”计划完成后,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变化,体现不出我国综合国力的变化,故D项错误。8(2017湖北华中师大附中押题考试,31)1961年初,我国政府规定,国家财权基本上集中到中央,缩小专区、县、公社的财权;国家预算从中央到地方实行一本账,保持收支平衡,不准列赤字预算。这表明我国()A开始加强计划的集中统一管理B试图改变政社合一的基层政权C简政收权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D奠定

9、工业高速发展的政治基础答案C解析从“1961年初,我国政府规定,国家财权基本上集中到中央,缩小专区、县、公社的财权”可得出有集中管理财权的措施,但这只是计划体制的继续,不是开始,故A项错误;“国家财权基本上集中到中央,缩小专区、县、公社的财权”没有涉及到政权组织的变化,只有财权的收缩,故B项错误;从“国家财权基本上集中到中央,缩小专区、县、公社的财权;国家预算从中央到地方实行一本账”可得出政令简化,地方财权缩小,故C项正确;材料所述是对20世纪50年代末追求高速度的“左”倾思想的调整,故D项错误。9(2017龙岩一模,30)“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新中国156个重点项目工程,史称“156项工

10、程”。该工程涉及钢铁、煤炭、冶炼、发电、造船等众多工业领域。它的实施()A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B造成了对苏联技术长期依赖C影响了此后中国工业化体制D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答案C解析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是19491952年,与材料中“一五”计划期间不符,故A项错误;在苏联援建中国的同时,中国科技人员学习了先进技术,没有完全依赖于苏联,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苏联援建中国的大多是重工业,故形成了中国在“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影响了中国工业化体系,故C项正确;打破美国对中国孤立政策的是1949年中苏建交,故D项错误。10(2017临沂二模,29)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

11、设项目开工12 694个,建成455个。1956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745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477个;不久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800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500多个。据此推知()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B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C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D“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答案A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新中国的“一五”计划期间,建设项目开工的数量和建成项目不断提高,据此可以推知新中国急于改变建国初期经济建设落后的局面,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故A项正确。11(2017三明二模,30)1962 年9 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农村人民公

12、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这一规定()A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B符合当时国情,奠定“一五”计划的物质基础C恢复农民土地私有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部分调整答案D解析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62年“一五”计划早已结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这一规定是对原有生产关系的调整,但并未恢复农民土地私有制,故C项错误;针对三年经济困难,1961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材料中的做法即为调整的重要内容,故D项正确

13、。12(2017衡水金卷高考模拟二,31)1954年,新中国宪法第13 条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这主要表明()A“三大改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B建国初中国并未重视市场机制C新中国“一五”计划效仿苏联体制D计划经济体制得到宪法的认可答案D解析材料中并没有三大改造的相关信息且在1954年前后三大改造刚刚起步,故A项错误;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合理调整工商业是党和政府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极为重要的举措,是对市场和货币关系的充分重视与利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刻意强调“一五”计划更未体现出以俄为师的

14、特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的出处1954年宪法可知,计划经济体制在此时获得了宪法的认可和保障,故D项正确。13(2018贵溪一中高考押题卷,31)1960年我国肥猪收购量是1 991万头,1961年降到历史最低870万头,1963年是4 015万头,1965年达7 859万头。由此可见()A农业“大跃进”运动成果显著B农村政策放宽调动农民积极性C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盛行浮夸风D农村经济结构有了根本性好转答案B解析“大跃进”开始于1958年,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1960年冬,我们国家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到1962年

15、,国民经济开始好转,1965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农村政策放宽调动农民积极性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14(2018安徽江南十校高三开年第一考,31)2015年7月8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拿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标志着该省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这意味着()A我国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B市场经济体制在小岗村已经确立C这18户农民已经拥有土地所有权并可以进行土地买卖D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答案D解析我国的经济所有制始终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小岗村有关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信息,故B项错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16、使农民有更大更多的土地经营使用权,但是并没有所有权,不能进行买卖,故C项错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下,农民获得了更多的经营权,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说明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不断前进,故D项正确。15(2017蚌埠一模,13)建国后,我国农村地区曾经一度出现过“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等称号,对这一时期描述正确的是()A“一五”计划期间区分农村阶级成分B“二五”计划期间打击投机倒把活动C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D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体现的是分户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属于改革开放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表现,故C项正确。16(2017石家庄三模

17、,31)1984年到1991年间,中国国内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卖方市场,只要厂家生产出来,就很容易卖得出去。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出现了一波自主创业的高潮,私营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神话。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市场经济目标提出激发创业积极性B缓和国内供需矛盾是改革的重要目标C政府开始调整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物资匮乏迫使中央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答案B解析市场经济目标提出是在1992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只要厂家生产出来,就很容易卖得出去”,可见国内商品供不应求,私营企业的出现有利于缓和国内供需矛盾,故B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政府就已经开始调整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不符

18、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这一时期中央鼓励私营企业发展,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无关,故D项错误。17(2017潍坊二模,31)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搞好集体经济,同时也指出“对于包产到户应当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这一通知()A确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B结束了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D实际上肯定包产到户的做法答案D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故A项错误;结束了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通知里没有体现任何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的信息,故C项错误;据材料

19、“对于包产到户应当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可以得出通知实际上肯定包产到户的做法,故D项正确。18(2017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三模,31)1990年深圳市政府为顺利推销股票完成发行,号召党员带头认购,并以任务的形式进行摊派。1992年,深圳市出现了群众大规模的股权抢购风潮。这种变化说明()A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日益深化B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C深圳市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D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大答案B解析股票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从股票“党员带头认购”“摊派”到“群众大规模

20、的股权抢购风潮”的变化,说明了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尤其是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人们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股票购买主体变化,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大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19(2017长沙一中高三月考四,24)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布公告表示:“全会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意味着()A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B改革从农村深入到城市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D开始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答案B解析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1984年中

21、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的开始,故B项正确;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是在1992年十四大上提出的,故C项错误;开始全面深化改革是在1992年南方谈话后,故D项错误。20(2017江西八所重点中学高三4月联考,29)“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邓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是基于“南方谈话”()A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指导了怎样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D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答案D解析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第一次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

22、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故D项正确。21(2018山西高三第一次联考,12)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外资到上海去,当然不是整个上海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下列改革措施直接得益于此讲话精神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在川粤等省创设经济特区C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D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答案C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对农村的经济改革,并非开放,故A项错误;我国并未在四川省创设经济特区,故B项错误;据材料“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

23、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联系所学可知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故C项正确;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属于对城市的经济改革,并非开放,故D项错误。22(2017菏泽一模单科,13)从1984年到1986年,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达14万多项,用汇额达100亿美元,其中沿海14个开放城市到1986年底累计引进技术4 200项,用汇额31亿美元,项目和金额都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这反映出我国()A对外开放的领域不断深入B公有制经济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C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格局D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说的是我国引进各类先进技术(设备),特别是沿海14个开放城市引进技术的力度比较大,也说明

24、了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最先受益,故D项正确。23(2016德阳二模,31)在古代,有“闰七不闰八,闰八用刀杀”“七上八下”的俗语;但改革开放后,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这反映出()A粤语成为时尚潮流的象征B人们价值观的根本转变C珠三角的经济影响力上升D市场经济体制趋于成熟答案C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粤语成为时尚潮流,故A项错误;题干并不能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根本转变,故B项错误;“由于粤语八的发音类似发,八作为吉利数字的说法很快遍及全国”,说明粤语地区的影响力提升,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成熟,故D项错误。24(2016重庆高三11月调研

25、,31)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国进出口总额与国内外生产总值的比值。阅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世界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 对外开放战略成效显著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A BC D答案D解析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世界的说法明显不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史实,故错误;题干中并未表现出对外贸易长期保持顺差,故错误;题干图中自1979年开始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说明对外开放战略成效显著,故正确;自1979年开始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也说明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25(2017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3)世界现代史上,曾出现过三种比较典型的现代化模

26、式,即苏联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A都是为解决当时本国的经济困难B都是以国家力量为主导推动经济的发展C其道路都是先重工业后轻工业D都为本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答案A解析三种模式都是为解决当时本国的经济困难,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与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以国家力量为主导推动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其自身的诸多弊端和缺陷也使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遭受了重大挫折,抑制了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

27、(第26题25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2017黑龙江哈三中二模,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即所谓的“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读书杂志3卷7期设“统制经济特辑”,申报于1932年1月25日开始在“专论”一栏连载数篇苏联论。恪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训条的大公报也大谈苏联,还把苏联五年计划成功史誉为“记者不可不读”之书。30年代初,谈论苏联已成为一种时尚。郑大华、张英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影响材料二在编制“一五”计划初期

28、,中财委根据测算结果,提出工业的发展速度以每年递增百分之十四为宜。周恩来赴苏谈判前,李富春同志把它改为百分之二十点四。这一发展速度和指标的设定是为了出访苏联、听取苏联意见和争取苏联援助做的准备。同时期,在全国范围内也兴起了一股“俄语热”。当时流行着一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学习了俄语就可以直接接触苏联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到1952年底,中国建立起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摘编自孙璐的苏联对中国“一五”计划经济速度设定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知识界兴起“苏联热”

29、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热”的变化,并加以评析。(15分)答案(1)原因:苏联“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希望借鉴苏联成功的经验;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国民政府致力于围剿中共,对外战争准备不充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进一步暴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2)变化(特点):主体从知识界引领到政府主导;手段从理论宣传到实践行动;领域从经济到科技、文艺等。评析: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共成为执政党;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冷战背景下新中国推行“一边倒”政策(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借鉴苏联经验并争取苏联

30、援助。评价:推动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俄语人才;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滋长经济建设的冒进情绪;导致俄语人才过剩。27(2017济南模拟)(13分)新中国的经济体制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957年,中央各部直接管理的工业企业,从1953年的2 800多个增加到9 300多个,中央下达给工业企业的指标有: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职工总数、工资总额、劳动生产率、利润等12个指标。企业利润和拆旧基金全部上缴国家,纳入国家预算,企业全部费用由国家拨款解决。摘自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材料二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材料三全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 93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422元,实际增长7.7%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 6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90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6992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 97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40万人。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概括这种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2)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