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42.48KB ,
资源ID:82503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503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马说 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马说 教案.docx

1、马说 教案马说教案 马 说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学生查找有关马的成语,并作解释。 3.教师准备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有关“伯乐相马”“知己”等词的来历。 【设计思路】 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鼓励学

2、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

3、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

4、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

5、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

6、: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

7、,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五、拓展探究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 七、教后记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短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背诵课文。 【自主学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祗()骈()槽枥()尽粟() 一石()食马者()一食()其真无马邪() 外见()辱()伯乐() (二)题解和

8、作者 1.说:说是古代的一种(从表达方式角度)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特点:写法灵活,讲究文采,言辞华丽,跟杂文相近。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2.韩愈(768824)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韩愈,字,代著名家、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他几位是:、。 (三)解释加点的字词: 虽有名马祗骈死 是马也安 【合作探究】 1.一词多义 食:一食食马者食不饱 之:虽有千里之能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食之不能尽其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找出下面

9、词类活用的词并加以说明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食之不能尽其材 4)策之不以其道 3.翻译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即时训练】 1、请从文中找出含有通假字的四个句子抄写在下面,并按“读音、所通的字、含义”格式解释。 2、欣赏阅读。 “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法看起来很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本文中的五个“也”字就是如此。 找出本文中的五个“也”字句,并读读其

10、语气。 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的感情 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的感情 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的愤怒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 是马也,提醒读者注意 3、请你写出含有“马”字成语五个 4、背诵课文 【课时小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自主学习】 1、探究文章寓意。 千里马的处境(悲惨遭遇)是(原文回答) 千里马的特点是(原文回答) 千里马遭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原文回答) 食马者的愚妄无知表现在(原文回答)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原文回答) 揭示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原

11、文回答) 【合作探究】 (一)阅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千里马有哪些不幸的遭遇? 答:2.千里马的才能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答:(二)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答: 2.你觉得作者是仅仅在替千里马鸣不平吗?伯乐、千里马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 (三)把握主旨,感悟作者的情怀 写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请同学们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借“

12、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运用表达方式,用了的表现手法法,围绕 的观点展开论述,揭示了 ,表达了作者。 【即时训练】 请同学们阅读韩愈马说的姊妹篇杂说龙说,完成下列题目。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 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龙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之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失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龙说:选自杂说,为其首篇,题目为编者加。嘘:喷吐。伏:遮蔽。景:通“影”。神变化:语出管子水地篇“

13、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为蚕(虫蜀)说明,此为一个字zh,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泉,变化无日,上下无时,谓之神。”水:名词用作动词,下雨。汩:漫。云从龙:语出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从:随,跟随。固:本来、当然。汩:淹没。无以:没有可以用来。信:确实、的确。9.于:比 (1)理解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云固弗灵于龙也(于:)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是:) 龙亦灵怪矣哉(亦:) (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3)理解。 文中龙比喻()云比喻() 作者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

14、间(宇宙间)”的传说,比喻: 【课时小节】教学目标: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分辨其中的议论和记叙;2.掌握文中的字词解释,通假字的用法;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重点:1、掌握常见字词含义及用法。2、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所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请学生列举和马有关的成语(如:一马当先、老马识途、驷马难追、马到成功、悬崖勒马、马革裹尸、指鹿为马、快马加鞭、车水马龙、害群之马、一马平川、千军万马、万马奔腾、厉兵秣马、马失前蹄、蛛丝马迹、鞍前马后、走马观花、兵荒马乱、马首是瞻

15、、心猿意马、走马上任、五马分尸、塞翁失马,青梅竹马等)那么我们把能日行千里的马称为什么呢?(千里马)听说过伯乐相马的故事么?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知己”的来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千里马往往难以遇到伯乐,自己的才华也很难发挥出来,今天,让我们一同来

16、学习一篇唐代韩愈写的古代杂文马说,看看作者对于千里马的现实命运又有怎样的评说。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父母早亡,由嫂抚养。卒谥“文”,又世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苏轼说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指得就是韩愈的文章胜过前八个朝代,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2、背景介绍: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

17、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3、文体介绍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等。 三、理读课文,使学生做到读准、读懂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2、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3、讲析课文,统译全文。 4、归纳文言知识,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推究文理 (一)学习课文第1段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

18、之间的关系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头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连词“然后”,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后事续前事而起,没有前事就没有后事。 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二)学习课文第2段1、千里马不以千里称的原因是什么?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食马

19、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2、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三)学习课文第3段。1、“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2、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

20、“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全段综述不识马者的表现,活画出不识马者昏庸无知而又妄言天下无马的丑态,归结到要害是不知马。呼应了前文,证明了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伯乐。6、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7、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其真不知马也。(四)深层探究 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无限痛惜;愤怒谴责;深刻嘲讽。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

21、者。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托物寓意”的写法。千里马比喻人才。五、归纳课文。中心思想:本文围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六、课外拓展 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六、归纳写作特点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

22、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六、课外拓展 1、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2、现代社会需要伯乐吗? 飞人刘翔和教练孙海平;一代影后章子怡和张艺谋等。鼓励学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运用正

23、确的学习方法,刻苦勤奋,努力学习,成为一匹千里马。策马扬鞭,马到成功。七、板书设计: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食马者无知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天下无马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通假字和一词多义。 2、借助注释和古汉语字典自主翻译课文,并能当堂背诵课文。 3、理解作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认识识别人才的重要。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4、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理解作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认识识别人才的重要。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

24、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跨栏飞人刘翔已经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可是有哪位同学知道在他成为一名跨栏选手之前竟然是一个跳高运动员呢?那么又是谁发现了他的跨栏天赋并培养了他呢?这个人就是刘翔的恩师孙海平教练。可以说,如果没有孙教练这个伯乐,就不会有刘翔这匹千里马,也许他还在跳高领域默默无闻呢。可见,伯乐对于千里马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唐代大散文家韩愈的马说,看看他是如何论述两者之间关系的。 二、介绍作者作品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

25、并称“韩柳”。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祗zh食s马者一石dan骈pian死其真无马邪y 2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节奏 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4、学生自主翻译课文 这篇短文文字不深,不须逐字逐句的翻译,让学生在前面对照注释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共同讨论。 教师指出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和重点实词,要求学生重点掌握 通假字(1)食马者“食”通“饲”,喂,喂养 (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