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57.65KB ,
资源ID:823222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322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1、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及课文内容理解(22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 窗槛(jin) 熨帖(y) 滇缅(tin) 埋怨(mn) 丰富多彩 B. 朱拓(t) 媛女(yun) 殡仪馆(bn) 萤火虫 少不更事(gng) C. 帽沿 规矩(j) 梵婀玲(fn) 瞋视(chn) 臭名昭著(zho)D. 牛虻(mng) 褪色(shi) 寒暄 陈抟(tun) 礼尚往来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得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林黛玉进贾府后,受到贾母的_。朝夕相处中,她

2、与宝玉产生了共同的思想和志趣,她从未像宝钗那样_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她向往爱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只能成为一种渺茫的希望。2013年,王立军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 ,不上诉。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 的现实,也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A宠爱奉劝 伏法 良莠不齐 B宠爱 规劝 服法 参差不齐C溺爱规劝 服法 良莠不齐 D溺爱奉劝 伏法 参差不齐3.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2013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B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

3、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C.2015年12月29日0时0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至此,2015年19次航天发射全部成功,我国航天发射“十二五”任务圆满收官。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4.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2分) ( )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B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C新业务的开展,承蒙贵

4、公司鼎力相助,终于小有所成,不胜感激。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5. 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我们赏景、读文生出来的感想,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观点,要把它说明白,写成文章,还得“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写作要用理性来审视,看它能不能“立得住”,要设法完善它,丰富它然而,写作不能满足于赏景、读文最初的直觉读文者因读者的际遇、处境和个性心理的差异,各人感受自然也不同赏景和读文的感受,往往各不相同赏景者对景色因时节和自己的心态不同而发生变化A. B. C. D. 6.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荷塘月色以“我”的游踪为线索,

5、缘情写景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点。散文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那时一个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B. 金岳霖先生第二自然段,在写金老先生的穿着的时候,也连带写了朱自清先生和闻一多先生的穿着。教授里穿夹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人,用其他人的穿着来衬托金先生穿着的与众不同,同时也照应了“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都保留着自己的个性。C.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的节选。曹雪芹在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时没有千篇一律,总是根据人物的不同特点来着笔。对黛玉和宝玉

6、,侧重其心理活动的描写;对凤姐,则侧重其言谈举止的刻画。D. 祝福采用倒叙的手法,开头写祥林嫂的死,为情节的开展设置悬念,接着作者抓住祥林嫂所经历的三个不同时期,用白描和画眼睛的手法,刻画了祥林嫂的精神面貌的变化,使读者看到了祥林嫂是死于吃人的旧道德礼教。最后她在别人祝福的热闹氛围中悲凉地死去,对比鲜明,深化了主题。7. 下面有关课文内容的细节描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王熙凤初见黛玉夸赞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么夸赞,黛玉舒服,老祖宗开心,迎春姐仨听着也不会酸溜溜的,王夫人、邢夫人也都高兴

7、,可见王熙凤八面玲珑。B.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宝玉摔玉这一动作细节,一则照应王夫人所说的“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二则体现贾宝玉率直的真性情,三则说明宝玉有叛逆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天命的不屑,对世俗礼教的鄙弃。四则说明宝玉有平等意识,脱俗。C. 在祝福中,鲁迅对祥林嫂外貌的描写前两次都有衣着方面的描写,但第三次省略了,因为不写,读者也能想象得到,长期的乞丐生活,肯定是衣衫褴褛,辨不出样式和颜色了。D. 鲁迅曾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他刻画祥林嫂的眼睛:讲阿毛的故事“直着眼”、行乞时“眼珠间或一轮”看出她精神有些麻木;捐门

8、槛后“分外有神”说明内心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问“我”魂灵有无后“忽然发光”,说明彻底绝望,将要死去的征兆。8. 选出与“寄言纨绔与膏粱”一句修辞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B. 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C.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D.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李牧连却之(使退却) 齐、楚之精英(人才) 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 洎牧以谗诛(等到)用心一也 (因为) 其实百倍(它的实际数目)C.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用兵之效

9、也(兵器) 其曲中规 (合于) 可谓智力孤危(智谋和力量) D.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腰带) 函谷举(被攻破)速祸焉(招致) 横槊赋诗(船桨) 10.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杳不知其所之也 燕赵之收藏 B. 二败而三胜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C. 灭六国者,六国也 客有吹洞箫者 D. 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1. 对下面一幅漫画的理解,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 诱惑往往带有危险性,不能只看到利益。B. 诱惑往往带有危险性,不能忽视危险的存在,置自身于险境。C. 无限风光在险峰,不怕牺牲往前冲。D.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有最诱人的东西。

10、二、文言文阅读(27分) 六国论(节选) 苏辙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李桢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

11、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六国论(节选)苏轼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

12、,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12.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1)藉之以蔽其西 (2)以阴助其急 (3)以四无事之国 (4)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13. 用“/”断句(限6处,共3分) 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4. 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 B因得以自安于其间C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D洎牧以谗诛1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跟例句“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

13、相同的的一项是(2分) ( )A彼秦者将何为哉? B. 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 月出于东山之上。16. 翻译下列句子(12分)(1)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2分)_(2)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2分)_(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分)_(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分)_(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2分)_17有人说:“历史是小姑娘,任人去打扮。”秦统一六国是历史趋势,作者

14、不过是借题发挥,论古讽今。联系课文,你认为四篇六国论的作者对六国的灭亡持什么观点?讽什么今?(4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18.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月圆 杜甫 旅宿 杜牧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注: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未缺:指月圆。列宿:众星。(1)月圆的尾联和旅宿的颈联感情真挚,都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请赏析。(5分)答: (2)联系旅

15、宿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的寓意。(3分)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9. 补写语句空缺的部分。(1)金樽清酒斗十千, 。 (李白行路难)(2)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 (杜牧阿房宫赋)(6) ,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7)蜂房水涡, 。 (杜牧阿房宫赋)(8) ,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五、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2题。(10分)金岳霖先生汪曾祺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

16、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他后来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一只的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后来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好一些,眼镜也换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他身材相当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麋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

17、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除了体育教员,教授里穿夹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金先生教逻辑。在中学里没有听说有逻辑这门学问,大一的学生对这课很有兴趣。金先生上课有时要提问,那么多的学生,他不能都叫得上名字来,联大是没有点名册的,他有时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那时联大女生在蓝阴丹士林旗袍外面套一件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穿蓝毛衣、黄毛衣的极少。问题回答得流利清楚,也是件出风头的事。金先生很注意地听着,完了,说:“Yes!请坐!”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

18、看了很多小说。从普鲁斯特到福尔摩斯,都看。听说他很爱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有几个联大同学住在金鸡巷,楼上有一间小客厅。沈先生有时拉一个熟人去给少数爱好文学写写东西的同学讲一点什么。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题目是沈先生给他提出的。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领,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学家的教授外,时常来往的,据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沈从

19、文,张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金先生是个单身汉,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他到处搜罗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比输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给他的小朋友,他再去买。金先生晚年深居简出。毛主席曾经

20、对他说:“你要接触接触社会。”金先生已经八十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蹬三轮车的约好,每天拉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我想像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金先生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除了一本大学丛书里的逻辑,我所知道的,还有一本论道,其余还有什么,我不清楚。 (有删节)20.概括选文着重写了金岳霖先生的哪几件事?从中可看出金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 21.作者是用怎样的观察方法描写金岳霖先生的外貌的?在具体的事件描写之前作这些外貌描写有何作用?(3分) 22.结合文章内容,任选下面一句赏析加点的词。(3分)“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

21、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领,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题。(15分)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

22、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

23、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有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

24、过的碗,自言自语(他可不在乎这个):“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

25、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23.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3分) 24.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4分) 25.本文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构安排?(4分) 26.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

26、用意。(4分) 六、作文(7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一期末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及课文内容理解(22分,每题2分)1. D。A滇缅(din),B媛女(yun),C. 帽沿(檐)2. B宠爱:偏

27、爱、厚待、倍加关怀、照顾;溺爱:过分地、无原则地喜爱,以至姑息、纵容、一味迁就,含贬义。此处语境无贬义,且“溺爱”不能与“受到”搭配,应为“宠爱”。规劝:郑重指出错误,提出正确意见,劝告别人改正;奉劝:用道理劝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敬辞。此处语境是以客观立场陈述,不适用敬辞。3. C。 A杂糅;B“调动”与“ 思维能力”不搭配;D缺主语,去掉“随着”4. C 5. B。6. C. 对黛玉,侧重其心理活动的描写;对宝玉和凤姐,则侧重其言谈举止的刻画。7. D。捐门槛后“分外有神”、问魂灵有无“忽然发光”说明内心又有了希望;不让祝福,“失神”“窈陷”说明绝望了。8.A。孤帆借代船,例句借代,“纨绔

28、”是细绢做的裤子,“膏粱”是肥肉精米,指代富贵子弟。B.比喻,C对偶,D通感9. B. 齐、楚之精英(收藏的珠宝)、 用兵之效也(军队)、横槊赋诗(长矛)10.D。A(助词,的;动词,往)B(再,递进关系;可是,表示转折)C(代词,的人;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11. C。二、文言文阅读(27分)12.(1)遮挡 (2)暗中 (3)战事 (4挺身而出13.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4. D。(A依据 B得以,能够 C是以,所以 D因为)15A宾语前置16. (1)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

29、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3分,溺、视各1分)(3)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这就是六国所以能够有一时的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2分,先1分,判断句式1分)(3)秦王朝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只有让后代人去哀叹它的灭亡;后代人哀叹秦的灭亡却不能引以为鉴,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秦的覆辙)。(3分,不暇、后人、鉴各1分)(4)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每日割地,每月割地,以致趋于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3分,为、劫、被动句式各1分)(5)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而自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事(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2分,苟、故事各1分)17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理论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这种明辨六国是非曲直的见解,显然有超越前人之处。李桢认为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秦有擅形变之利,而又得天助,以一种天命论思想作为明王朝倾覆的强心剂来麻醉自己。苏轼强调了“士”的作用。他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要求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