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83.40KB ,
资源ID:82217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217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5单元 第14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5单元 第14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 Word版含答案.docx

1、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5单元 第14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 Word版含答案第14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目标解读 1.了解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繁荣、手工业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基本史实。2.掌握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和工商业市镇的兴起。3.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重大史实 商帮、会馆、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1.农耕经济的繁荣(1)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2)灌溉工具:明清时期出现了。(3)

2、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2.手工业(1)生产规模: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易错点拨】 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手工业产品,主要是官营手工作坊生产的。(2)成就制瓷业:明代烧制了带有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根据欧洲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丝织业: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3)产品享誉世界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西汉时开通“丝绸之路

3、”,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赢得“丝国”的誉称。瓷器大量出口,中国被称为“瓷器大国”。3.商业(1)城镇商业繁荣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增强。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和晋商。【知识拓展】 明清时期商帮出现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和自身安全。(2)商业市镇发展: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发展成为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4.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的发展。(2)出现: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

4、系逐渐产生。(3)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严重;发展缓慢。(4)影响:促进了明清经济的发展和儒家思想的活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以小说为代表的市民文学的繁荣。【问题思索】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是,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并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5.“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2)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3)表现:明清时期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加征民营商业的商税。(4)评价封建社会初期的积极作用:保护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

5、的地主阶级政权。消极作用:强化了自然经济,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中国的落后。6.“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政策原因表现影响明朝“海禁”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1)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2)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清朝“闭关锁国”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认为天朝大国无须与外国进行贸易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民片板下海考点一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1.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

6、源远流长。(2)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曲折发展,明中后期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产生资本主义萌芽。(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种类繁多,工艺先进,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5)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不断进步。(6)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相应变化。(7)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史论结合】史料1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礼记王制史料2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民窑不过20座。但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很快

7、衰落下去。为完成上贡任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由民窑烧造。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清代御窑仅6座。解读(1)史料1主要叙述了周代的手工业劳动者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他们既不可兼作他事,也不能改变行业。这体现了手工业劳动者的地位低下,世代为官府服务的特点。(2)史料2体现了景德镇制瓷业中从明初官窑占据主导地位到明末民窑占据主导地位的变化,其原因之一是官窑管理模式的陈旧、腐败,成本高昂。问题综合上述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2.私营手工业艰难经营的原因(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2)官营手工业的压

8、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私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其征收重税。(4)社会动荡:私营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史论结合】 2018安徽宿州质检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这一现象反映了 ()A.明清两代统治者主动放弃了传统的经济政策B.资金来源和产品投放的差异导致了经营的不同结果C.江南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普

9、遍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D.苏州丝织业引领了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潮流解读明清时期属于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一个转型期,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差异明显。对这些材料的解读,一要把其放在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认识、理解;二要区分明清时期不同的政策、措施及其发展成果的差异。考点二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五大特点(1)经济功能不断增强。自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宋代以后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明清时期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如苏州、景德镇等。(2)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加,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市场不断繁荣。汉唐时期对“市”

10、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唐长安的市已发展为常设的商业区。到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都市商业繁盛。明清时期,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4)对外贸易发达。明代以前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是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史论结合】史料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市镇,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一个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史料2明朝中后期,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出现了“

11、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棉纺织业中心松江的一些暑袜店主统一购进原料分给当地居民,让其在家中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中出售获利。史料3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更有甚者,“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解读(1)史料1说明,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门的工商业市镇,经济发展有明显的区域性特色。(2)史料2反映了“机户”和“机工”之间、“店主”和“居民”之间实际上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存在的典型现象。(3)史料3表明,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社会拜金风气盛行。问题(1)依据史料1、2

12、,概括指出明清时期主要城市繁荣与发展的主要原因。(2)史料3体现了一种什么社会风气与观念?有何影响?考点三“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比较“重农抑商”与“海禁”政策的不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时期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目的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小农经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内容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影响封建社会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史论结

13、合】史料1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耶!海防纂要史料2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史料3既禁以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故有以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解读(1)史料1反映了“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为它具有封闭性、保守性。(2)史料2反映了明朝因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明势力和倭寇入侵而实施“海禁”政策。(3)史料3体现了“海禁”政策的恶果,

14、它既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问题依据以上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的危机。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18全国卷27明朝的朝贡贸易依托主干知识,综合考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2016全国卷27明末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从社会现象切入,考查明代工商业的发展2015全国卷27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创设新情境,考查明代跨区域贸易2014新课标全国卷27清代对外贸易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关于钱币的记载入手,综合考查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考题1 2018全国卷 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15、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考题2 2018海南卷 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 ()A.农本思想被否定 B.重商主义盛行C.传统义利观废弛 D.抑商观念削弱考题3 2018江苏卷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

16、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考题4 2016全国卷 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考题5 2015广东卷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

17、位考题6 2015全国卷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考题7 2015江苏卷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考向1明清时期的农业1.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期末 明代沈氏农书记载:“种田地力最薄,然能化无用为有用

18、;不种田地力最省,然必至化有用为无用。何以言之?人畜之粪与灶灰脚泥,无用也;一入田地,便将化为布帛菽粟。”材料反映了明代()A.农民合理施用肥料改造自然的思想B.利用田间管理技术提高农业产量C.商业的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D.重视农业先进技术的实验和应用2.2018山西太原二模 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549万多顷,乾隆三十一年增至741万多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051万项;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这些现象反映了 ()A.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B.中西方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D.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考向2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

19、展3.2018甘肃兰州模拟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民窑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C.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4.明洪武元年(1368年),全国产铁总量高达1 847.5万市斤。七年,铁总产量近905.3万市斤,其中官铁占总额的二分之一。到二十八年,内库存铁3743万市斤,故明太祖下令官冶停办,民营铁矿的课税率只取十分之一。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铁矿冶炼水平超过前代 B.官营工场规模不及民营C.铁矿经营政策相对保守 D.朝廷鼓励民

20、间兴办矿业考向3明清时期的商业和对外贸易5.2018江西部分高中质检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据此可证实 ()A.明朝商业近代经济因素的缺失B.明朝商业发展没有法律保障C.传统儒家思想制约商业的发展D.商业发展深受商人素质影响6.明清时期,兴起于民间的金龙四大王信仰,由民间护佑漕运的水神上升为国家祭祀的黄河和运河之神,大运河沿线、黄河下游河段形成了庙宇密集的祭祀带,并向周围地区扩展。这说明 ()

21、A.政府推崇金龙信仰以强化统治B.国家祭祀利于扩大漕运开发范围C.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经济的命脉D.民间与官方漕运安全的诉求一致考向4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7.2018广东东莞二模 明初,朱元璋曾谕户部: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正统元年(1436年),又将赋役名目统一后折银征收,减少征收环节,使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渔利。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A.减少贫困以缓和社会矛盾B.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C.限制苛扰以促进农业发展D.适应封建商品经济发展8.2018辽宁大连一模 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能力者的“膳田”“寡守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 ()A.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主导地位B.遗产继承以和谐家族关系为出发点C.社会保障制度在清代已经发展完善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