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136.94KB ,
资源ID:821896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189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docx

1、高考历史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1(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B井田制的瓦解C人口膨胀的压力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2(2016届浙江省瑞安市四校高三12月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在浙江宁波等地发现了汉代瓷窑遗址,河南、河北、安徽、湖南等地的东汉墓葬中都曾发现瓷制品,而尤以江西、浙江发现的为多。据此不能判断( )A瓷器的发明最

2、迟不会晚于东汉B汉代我国南北方可能都已能烧制瓷器C汉代瓷器常作为冥器使用D汉代南北方形成青白两个瓷系3(2016届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唐宋时期,政府不仅不排斥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相反,把手工业者和商人纳人国家专卖制度中的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国家只在批发环节上控制商品经营;明清时期,国家对盐实行专卖,其他商品都可以自由经营。材料反映出( )A政府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政策B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C民间贸易完全突破了官府的限制D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严格管理4(2016届安徽宿松县凉亭中学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下图是宋应星在天

3、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5(2016届江苏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6(2016届安徽省庐江县六校联盟高三第四次联

4、考历史试卷)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这反映出( )A明清商帮势力强大B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C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D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7(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但王建汴路即事中云“天涯同比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对上述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唐朝的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B坊市制度不能满足交换的需要C草市已经广泛分布于

5、乡村地带D江南地区草市发展较快8(2016届陕西省西北农林科大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白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白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B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9(2016届福建省连江县尚德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经营项目数量产量收入(白银

6、)稻30亩90石90两桑10亩养蚕600个(卖出250个,织绢120匹)125两家禽58头(略)55两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商品经济比较发达B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C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D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特点、丝织业的发展、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10(2016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四)历史试卷)下表是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和农民劳动生产率,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统计时间人均耕地面积粮食亩产量人均农业收入战国晚期4.23亩216斤914斤西汉末3.76亩264斤993斤唐初3.76亩334斤1 256斤宋初3.

7、75亩309斤1 159斤明中叶3.28亩454斤1 118斤清中叶1.71亩460斤628斤A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农业劳动力减少,所以粮食亩产量低于唐朝B清中叶后人均农业收入减少是因为列强入侵破坏了农业生产C唐初粮食亩产量提升是因为耕种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D明清农业亩产量的提升与新航路开辟有关11(2016届广东普宁英才华侨中学高三月考历史卷)元史.食货志载:“(至元)二十一年(1285)年,设市舶都转运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给本,选人入蕃,贸易诸货。其所获之息,以十分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凡权势之家,皆不得用己钱入蕃为贾,犯者罪之,仍籍其家产之半。其诸蕃客旅就官船卖买者,依例抽之。

8、”材料中元政府的措施( )A抑制了海上走私活动B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C降低了对外贸易的风险D打击了外国商人的积极性12(2016届浙江杭州五校联盟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13(2016届四川乐山沫若中学高三12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

9、市的功能、地位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大约在距今4 0005 000年间,中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即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这些城市都是区域性的政治、军事中心。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地形成了大批城市,这些城市的出现都是中国统治者为了建立政治中心、军事据点而建立起来的。周执前古代城市发展道路的规律及其社会学意义材料二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

10、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l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材料三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年份全国总人数(万)城市人口数(万)城市化率(%)184041 2812 7686.7184341 7242 8256.6189333 6712 7698.2190142 6454 1739.8192044 7154 74210.6193146 8845 10610.9193646 9625 28111.2194954167576510.6摘

11、编自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城市化分期材料四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l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材料五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金融贸易区,上海外滩建筑大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2030年代建造的银行办公大楼,多以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折中主义风格相融合,建筑的造型、体量和轮廓线与建材的质感、色彩等呈现高度的和谐,代表了上海独特建筑文化背景,尤其是外滩沿线风格多样、鳞次栉比的各式

12、建筑沿江林立,久享“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浙江科技学院施得法教授中外建筑史课程调研报告材料六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194910.6195918.4196917.5195011.2196019.7197017.4195111.8196119.3197117.3195212.5196217.3197217.1195313.3196316.8197317.2195413.7196418.4197417.2195513.5196518.0197517.3195614.6196617.9197617.4195715.4196717.719

13、7717.6195816.2196817.6197817.9请回答:(1)据材料1,概括中国早期城市的特点。(2)根据材料2,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乡村城镇化的主要原因和特点,与材料1相比,材料2中江南市镇在功能上有何变化? (3)据材料3、4和所学知识,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4)根据材料5,指出近代上海城市建筑体现出的特点,并指出“万国建筑博览会”美誉形成的深层次原因。(5)据材料6和所学,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14(2016届山西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2月考历史试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加

14、紧研究制定推动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盐业体制改革总的方向是“政企分开,取消食盐专营”。此消息一出,公众与业界反响强烈,皆认为在我国持续了2600多年的食盐专营制度将要废除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管仲开创了中国食盐专卖制度,使得齐国国力大增,为称霸诸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开始任命御史大夫张汤等实行盐铁官营,对食盐经营进行严格管理,禁止富豪雇人擅有山泽之利。对私自煮盐者,没收煮盐工具,还要处以“铁左趾”的酷刑。汉昭帝六年(公元前81年),举行了中国经济史上著名的“盐铁会议”,形成了重要文件盐铁论。在宋太宗至真宗这段时间,主要实行禁榷法。禁榷法包括官卖、计口授盐、计税

15、敷盐、计产敷盐和常平盐等。明朝主要实行民产、官收,就场专卖的办法。专卖制主要有三种:开中法、计口授盐法、商专卖法。其中商专卖法是盐专商直接与灶户交易,官府不再向灶户收盐,而令灶户按引纳银,商人则直接向灶户购盐而不经官。摘编自曾双余中国2600年盐制演绎寻踪材料二1913年,袁世凯与英、法等五国银行团签订了善后借款合同条款,承认要在外人襄助下,对中国盐税征收办法实行整顿改良。根据善后大借款合同,英国人丁恩担任盐务稽核所会办,丁恩在印度实行的“就场征税、自由贸易”的盐政政策卓有成效。来华前,对中国的盐务已做了较深研究,到任后第二天,他就给财政部提出了改良盐务条议的条陈,明确提出:“盐政欲增加收入,

16、罗致巨款,政府不必独揽制造。如能设法于盐斤未离滩之先,即将课税全数征收,则收入自然源源不穷。”尽管遇到种种阻难,但开放引岸(指定给请引行盐的盐商的专卖区)、自由贸易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在丁恩及其国内改革派的努力下,民国初年的盐务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国初年的这次盐务改革,客观上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过程中建立的稽核制度,对后来的中国盐务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盐务近代化的开端。后人评价丁恩为“热心改革家”、“主张废除专商最力之第一人”。摘编自潘前芝1913,中国盐务大改革(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盐政发展的历程。(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盐政改革的原因,并

17、简要加以评价。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古代中国思想科文答 案15DBBDC610ABCDC1115DAABB1620DBCDD2125BBCAA2630BCADA3135DCBAC3640AADCC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古代中国思想科文解 析1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相违背,故D项正确。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在孔子思想的发展,故C项错误。23从材料中“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可以排除A选项,并看出韩非子中含有一定的民本思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C选项错误,法家主张的就是变法图强;D选

18、项错误,法家不是不重变革,而是要精简变革。45材料“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体现了孔子积极入世的人生追求;材料“重视天人关系”“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因此两人不同天人观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故C项正确,BD项错误;两人都生活在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6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荀子强调礼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胡适认为“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故A项正确;礼制主要是儒家思想,诸侯治国的依据主要是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隆礼重法”就是将道德教化与法律约束、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使礼与法共同化导人心、共建社会秩序,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

19、;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78A选项错误,最早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是董仲舒;B选项不够准确,汉代儒学不仅仅是继承而是另有发展;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材料;D选项不是材料的主要内容,故排除。9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儒学既吸收了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又吸收了道家老子的宇宙观,即当时儒学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自身正确但也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是强调继承而是强调融合其它家的学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011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

20、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相违背,故D项正确。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在孔子思想的发展,故C项错误。1213陆王心学把内心反省作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的信息,排除C;材料认为要发明本心,认为“千经万典皆为我之所用”,并未体现用儒学经典指导实践,排除D。由材料“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揭示了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故选A。1415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古代“忠”是忠君的意思,“忠”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也就反映了君主专制主义日益强化,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忠”字的增多和专制主义日益

21、强化无关,选项A错在“忠”理解的错误,“忠”不等于伦理教化,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思想控制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官方在强化忠君,这和史官自身的思想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6据材料“乾隆皇帝推崇两汉经学对程宋理学提出质疑更重视五经而冷落宋儒推崇的四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推崇两汉经学而冷落理学,说明当时君主权力对思想领域的控制,故D选项正确;推崇两汉经学而冷落理学,这并不是儒学的复兴,故A选项错误;经世致用思潮早在明清之际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已有,故B选项错误;推崇两汉经学而冷落理学也不能说明思想领域渐趋保守,故C选项错误。故选D。1718本题考查明末

22、清初反理学思潮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理学束缚人性和思想发展的弊端愈发突出,故产生李贽、黄宗羲等思想家对理学进行批判,故C选项正确;抗清斗争与反理学思潮没有直接联系,故A选项错误;明朝灭亡的原因不是理学思想导致,故B选项错误;当时还没有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在中国传播,故D选项错误。故选C。19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道德教化有利于政事国家,所以正确选项为D项;风俗关乎国家命运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所以A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政治改革以及君主专制的黑暗。所以B、C项错误。20李贽的观点主要体现在“昨日是而今日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商法?”上,他认为,没有

23、固定的标准,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不够准确,李贽主要强调的是变化,而不是针对皇权;B选项与材料无关;C选项错误,李贽并不是认为没有标准,而是说标准随着时间发展而变化。2122由“得其正而安之,不得其正而弃之,是为君子”“人欲正当处即是理”“欲不可纵,亦不可禁”可以看出三个人是要求正当地把握人欲和社会秩序的关系的,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中的“彻底打破”说法错误;C项错误,程朱理学是主张“存天理、灭人性”的,与题干描述不同;D项错误,题干描述的三人的思想不是新思想的表现。2324从“以经命名”,以及“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来看,古代科技发展具有儒

24、学化特征。故答案为A项。B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儒学对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排除D项。2526“唐末渐有印书”、“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等信息可以看出是印刷的书籍逐渐传播到各地,而唐代没有出现活字印刷术,故选B而排除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点睛:“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这是历史学习最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选项只有在材料中体现的内容才可以是正确的选项,凡是材料没有体现的选项,即使是正确的说法,也是不能作为正确答案的,比如CD就是这种情况,需要排除;还有就是本身不符合史实的选项,也要果断排除,比如A项就是这类。2728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前一个文字的笔划比

25、较繁琐,后面的比较简单,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使用文字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而造成的笔划的简省。,所以出现了这种现象。它是主要因素。D项是秦统一后推行的,它是干扰项,其他两项是无关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争霸战争服务的,变法并未涉及文字的演变问题,所以排除C项。西周到战国时期书写材料是有些变化的,但这种变化并不是字体简化的原因,它对字体由繁到简的变化影响不大,并不是字体简化的主要原因。2930由“汉画题材重经史故事和人物”“至汉武帝,更反对艺术,而独对绘画予以重视,搜罗天下法书名画”可以看出政府主要是利用绘画进行教化服

26、务,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汉画的理论发展;C项错误,汉武帝不是推崇汉画,而是为了维护自身统治;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艺术的感染力。31题干强调的是汉字的作用而不是特点,排除AC;B项“完全”说法太绝对;根据“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可知汉字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内聚性,D正确。3233依据陆游的诗内容可知诗人熟悉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将它们引入文学创作之中,可以说明文学创作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A项不符合题意,与“野人无历日”相违;C项不符合题意,陆游这首诗是反映农人的生产和生活,而非贵族化;D项在题文中没有表述。34根据材料中的

27、“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而可以死,死可以生。”,说明作者主张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3536“通俗读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反映了大众文化的发展,是文艺世俗化的表现,出现文艺世俗化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BC与材料无关;材料无法体现“通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排除D。37认真观察图片信息,第一个人物,头戴软巾诨裹,着长衫,腰扎带,脚穿袜,口中含着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正在吹哨,当为副净色;第二个人物,头戴软巾,着长衫,敞胸露腹,腰系带,裹腿穿袜,左手托一鸟笼,当为副末色;第三个人物,头戴幞头,身着圆领长袍,腰系带,

28、手拿一幅立轴画,上身微俯,似在讲述剧情,当为末泥色;第四个人物,头戴东坡巾,穿圆领长袍,前襟掖起,露出双膝,右手捧一物,左手指着戴展脚幞头的人,作对话状,当是引戏色;第五个人物,头戴展脚幞头,身穿圆领大袖袍,左手执笏,右手握笏,正在倾听他人说话,当为装孤色。由此可知,图中的图案体现了杂居中的不同角色,说明此时已经有了明确的角色分工,故A正确;京剧是由徽剧和汉调演变而来,故B错误;杂剧是以文学、戏剧、诗歌、音乐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故C错误;杂剧主要取材于民间生活,故D错误。383940据所学可知乾隆后期,京剧并未形成,且京剧艺术并不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故A项排除;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故B项排除;据材料“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可得出清廷的上述做法客观上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空间,故C项正确;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与材料内容不一致,故D项排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