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47.94KB ,
资源ID:8200923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2009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唯识宗的教育哲学.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唯识宗的教育哲学.docx

1、唯识宗的教育哲学唯识宗的教育哲学文珠法师第一章:导言第二章:唯识哲学的大意第一节:唯识哲学的历史观一、印度唯识哲学的成立二、中国唯识宗的传弘第二节:唯识与唯识教育哲学的定义一、 唯识的意义二、 唯识教育哲学的含义第三节:唯识教育的范围第四节:唯识教育哲学的研究法第三章:唯识宗的教育本质论第一节:种子的定义第二节:种子的类别第三节:种子的产生第四节:种子的熏习第四章:唯识宗的教育可能论第一节:性的定义第二节:唯识的三性说第三节:无记性的教育可能论第五章:唯识宗的教育目的论第一节:教育是否应有目的第二节:一般的教育目的第三节:唯识宗的教育目的第六章:唯识宗的教育方法与教材第一节:唯识教育的教材第二

2、节:唯识教育的方法第七章:结论唯识宗的教育哲学第一章:导言印度是一个学术思想极端发达的文明古国,在释迦牟尼佛未诞生以前,已拥有各宗各派的宗教哲学了。例如:四吠陀教的赞诵、明论哲学,净行书派的祭坛哲学,奥义书派的自我哲学,以及婆罗门教系统下的数论、瑜伽、胜论、正理、弥曼差、吠檀多等六派哲学思想,都是释迦降生前的宗教哲学。及释迦降生后,与其同时的又有摩诃婆罗多的叙事诗,顺世、耆那,和六师外道等不同的哲学。但这些宗教哲学中,除了顺世派倾向于唯物主义外,大都习熏于神权的崇拜,而忽视人性的尊严。特别是三千年前的印度社会组织,由于职业的分化和种族尊卑的观念,产生了四种不平等的阶级制度;而其中被视为特殊阶级

3、的婆罗门,又是那么专横霸道,不仅运用神的权威来压倒刹帝利的尊严,以掌握政治的大权,还利用祭礼、梵咒等迷信仪式,去封锁人民的思想,操纵整个学术界的自由,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与势力。当时社会的不协调,人民的不自由,几达顶点,有知之士,无不渴望各民族、各阶级平等待遇,平等化益的宗教家出现,以弥补社会组织的缺憾,和解救人民的痛苦。应这种要求而诞生,替印度宗教哲学写下新的一页的圣哲,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公元前第六世纪中叶,诞生于印度释迦族中的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宫,名悉达多太子。王宫的环境与享受,当然是异常的优美与迷人,但悉达多太子,并不沉醉于王宫物质的享受,反而常常在笙歌鼓乐中,沉思冥想关于人生的

4、问题。他无法了解政治上,为甚么要产生不平等的阶级制度?人与人之间,为甚么不能互爱互助?更无法了解人生为甚么会有生老病死等不幸的苦恼?宇宙为甚么老是那么神秘与虚玄?加以目睹那广大民众在不自由不平等的压迫中,所发出凄惨而哀怨的呻吟,于是激发太子革命的雄心,和解救世人的悲愿,他要改良印度社会的组织,要革新没有真理的神权宗教,要抢救被压迫、被虐待的全印度人民;更要克服生死循环不已的自私小我,以寻求常住真实的大我。所以决定舍弃娇妻、珍宝,与王位的继承权,去寻求真正的哲理。自从悉达多太子,划破现实的迷网,证悟宇宙人生的最高原理,成为宇宙的大觉圣者佛陀后,便一本救世的悲愿,到处把自己所觉悟的真理,平等而普遍

5、的传播于社会每一角落,无论阶级的高卑,无论出身的贵贱,或环境的富裕与恶劣,上至国王长者,下至猎户农夫,甚至贩夫走卒,都获得他一视同仁的平等教化。使当时阶级的不平,种族的歧视,以及宗教界派别的纠纷,都在他慈悲博爱、自由平等的感化下打成一片。佛教,就是在佛陀数十年如一日的悠悠岁月中,平等教化而建立的。不过,佛陀自从觉悟后,直到涅盘的一代时教中,所宣说的真谛根本佛教的哲理,不外是阐明迷悟两种因果的原则,和说明外界一切现象之虚幻,而显示众生本具理性之真实。使众生在真理的启示下,冲破愚痴困惑的迷网,从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实践中,揭开物质的黑幕,粉碎私我的枷锁,以摆脱人世间的忧悲苦恼,跃登清净快乐的涅盘圣城。

6、其三无漏学的教诫,令人知行并重,虽然含有教育的意义,和哲学的依据,但其最后之目的,无非叫人出离生老病死的苦海,导向常住安乐毕竟无生的涅盘彼岸。这与本文无直接关系,姑置之勿论。佛涅乐一百年间,一向和谐共处、教海一味的僧团中,竟因佛陀的再传弟子见解互异,而产生部派佛教的哲学。但这纯粹是小乘佛教之争,亦与本文无关。及佛涅盘七八百年后(西元第三世纪末叶)印度大乘佛教突起,最初有龙树的中观哲学;接着一百年后(西元第四世纪末至第五世纪初)又有无着,世亲的唯识哲学,前者名空宗,后者名有宗,本文所研究的是有宗而非空宗。因为龙树的中观哲学之特色,虽旨在破小乘而建立大乘的特殊,但却偏于空的哲理,所谓宇宙万有,当体

7、即空,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我空,无我亦空;生死空,涅盘亦空;烦恼空,菩提亦空;有空,无亦空。总之,迷悟染净一切诸法都是空的,不但诸法空,空亦复空。像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种空的哲理,是立脚在般若智上面,用般若的智慧来扫荡一切法执,照彻一切法当体即空。虽有其湛深理由和崇高的价值存在,但对教育理论之实施,则贡献甚微。因为教育理论是入世的,面对现实而谋求改善现实的;而中观的哲学目的,却是独显其出世的第一义理。唯识哲学则不然,它不但理论上有莫大的价值,同时对于教育理论亦有很大辅导。可以说:唯识哲学是含有健美的教育哲学,它不仅具有启示人理智思想的功能,又可以作为

8、普通教育哲学良好的依据。教育学者果能运用唯识哲学作为教育哲学上的指导原理,则不但对于教育目的与价值问题,获得圆满的解答;还可以据此原理进而改善教育之实施,以完成教育的任务与使命。可惜数千年来,很少有人注意到唯识学上的教育哲学问题,亦未见有人提出讨论,此何止是教育界之损失,亦是佛教界的憾事。笔者有鉴于此,因而不揣愚昧,仅就一己所知,在唯识学中取其与教育学有关者,分为教育本质,教育可能,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各方面研究。然后站在客观的立场来批评其价值所在,使唯识哲学上原有之教育思想,得以明朗化,以供一般教育实际工作人员,或研究教育哲学者,作原理上之参考。另一方面藉以刺激起佛教人士对教育哲学研究之兴趣

9、,进而展开佛教教育事业,俾佛教哲学见益于实际,不徒有理论上的讨论,是为笔者写本文的宗趣与冀望!至于本文的取材,自当以唯识宗所依据的经论为资料。惟佛教起源于印度,唯识宗之鼻祖,亦是印度学者,故唯识宗的始祖,无着世亲等所着作的经论,俱属梵文,但笔者既不娴于梵文,且一时亦无法找到梵本,因此,只以中国唯识宗始祖玄奘法师所译的成唯识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解深密经,以及窥基大师所着述的唯识述记,作为原始材料,而副材料则取自佛教先进的注释。但这里必须声明的是以上所采取的原料或副料,仅可作为唯识哲学上的资料,关于唯识宗的教育哲学问题,不但佛教经论缺乏此种材料的给与,而亦未曾发现先圣有关此类之着述。所以本

10、文凡是讨论及唯识哲学之于教育问题,俱系笔者根据佛教的意旨,和唯识学的原理推论出来的管见,错谬或不当之处,是所难免,恳望佛教先进大德,给予指正。第二章: 唯识哲学的大意第一节:唯识哲学的历史观一切佛学思想都导源于释迦牟尼佛所证的真理。虽然佛的哲学思想,有着吠陀和其他各派宗教哲学的思想为背景,但当佛觉悟宇宙人生真谛时,对于宇宙人生的问题,则有其特殊的见解和独创的哲理,这些哲理中,早已含有唯识思想的成份。例如:华严经的“三界上下法,唯是一心作。”解深密经的“诸识所缘,唯识所现”等经文,都是说明宇宙万有一切现象界,俱属吾人心识所含藏之功能变现出来的,故识是宇宙的本质,亦是人生的本体。还有其他密严经,如

11、来出现功德庄严经等,都曾论及“诸法唯心,万法唯识”的哲理,所以笔者认为佛在世说法时,早已构成“唯识”的明切观念了。一、印度唯识哲学的成立直至西元第四世纪后半叶,北印度犍陀罗国首府,布路沙城(当娄沙富罗城)的婆罗门种姓中,诞生一位大思想家无着大师。他最初是信仰婆罗门教的,后来皈依佛教,依化地部出家,修学小乘。后因偶读大乘经典,大有所悟,复得弥勒降临中印度阿逾陀国的佛学讲堂,为他演说瑜伽师地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论,辨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分别瑜伽等五部大论,便以阿逾陀国做他弘法的中心,专门弘扬大乘佛教。以识缘识现为本位,从心意识三方面推论,统一诸法不离于识的范围,而把外界一切现象无论是主观的,或是

12、客观的,俱归纳于“唯识”,因是奠下唯识哲学的基础。无着的着作很多,其中显扬圣教论,是述瑜伽师地论的纲要,说明瑜伽唯识的哲理。摄大乘论,是说明阿赖耶识缘起的理论,集论也是根据唯识哲学论述蕴处界等法的,后来这些巨着,都成为建立大乘法相唯识学的基本典籍。无着的胞弟世亲(后无着二十年诞生),也是印度当时一位佛学权威者,本从小乘出家,研究部派佛教哲理的有部学说,想取舍有部的教理,而匿名到有部的渊薮湿弥罗国,精研有部。四年后回到布路沙城,着作阿毗达磨俱舍论,用经部教义和自己的见解来批判有部,同时极力弘扬小乘而排斥大乘;后因无着的启示,遂舍小向大,一反昔日的作风,积极赞扬大乘,并以“唯识”为专题,写下第一部

13、不朽之作唯识二十颂,接着又写了唯识三十颂,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佛性论,十地经论,辨中边论,摄大乘论释等名着。于是唯识哲学,便宣告建立,成为一系统的独立宗派。世亲没后二百年,他那精深而广大的唯识哲理,竟弘布全印度,风靡一时,而成为印度佛教界的主流,与龙树的中观哲学相对并立。当时唯识哲学学者辈出,有所谓唯识十大论师亲胜、火辨、德慧、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等,与清辨同时。其中大成无着、世亲的唯识哲学最有力的,是护法论师。护法是六世纪前半叶诞生于南印度达毗荼国建志城的伟大学者,起先修内外教学,后奉承世亲学派,为名震中外古今的那烂陀佛教大学的学匠。他的代表着作为有成唯识论,成唯

14、识宝生论,观所缘缘论释等。综上可知,印度唯识哲学的建立,共有怀孕、胚胎、出生、长成四个时期。怀孕时期为佛与弟子住世时的根本佛教哲理,根本佛教虽没有确立唯识学之体系,但已含有唯识思想的成份。后来经过无着把这些思想演绎出来,使其变为渐具肢体的胎儿。再经世亲的承继,把它构成一个整个的体系,而确立唯识哲学之系统,使那具肢体的胎儿宣告诞生。最后又得十大论师等特别是护法论师的抚养提携,唯识哲学便由呀呀待哺的孩提而长大成人,跃登当时佛学界权威的宝座。总之,唯识哲学思想,是出自释迦、弥勒启导于前,无着、世亲、陈那、护法绍述于后而建立的。二、中国唯识宗的传弘中国唯识哲学思想之出现,在唐玄奘以前,虽已见之于陈真谛

15、译的摄大乘论、转识论、显识论、决定藏论、大乘起信论,以及菩提流支等译的华严十地论,但中国唯识学之别竖旗帜,独成一宗,则始于唐玄奘留学印度归国后。玄奘留学印度先后十七年,其中得益最多的,是在那烂陀大学,从戒贤教授学习那一段时间。戒贤是护法的弟子,精通瑜伽法相,玄奘得其亲授归国后,便译瑜伽,唯识等论,倡导唯识哲学,独立一宗。因此,唐代唯识学风,盛极一时,几驾其他宗派之上。玄奘的弟子颇多,其中最有成就者,有神昉、嘉尚、普光、窥基等四人,被称为玄奘门下四哲。当奘译唯识三十颂释时,昉等四人本共检文纂义。后玄奘应窥基之请,遣余三人,独与基共译护法释,合揉安慧,德慧等九家之说,错综群言,楷定真谬,以为一本,

16、结果成一巨着名成唯识论。后再综合十家之说,口授窥基,基依之作述记六十卷,广阐唯识奥义,嘉惠士林,对唯识哲学贡献甚大。当时与窥基同时研究唯识学,而可与之竞美千古者,则为西明寺之圆测、普光、慧观、立范、义寂等五人,合窥基共为唐代六家,此六家各有研究着述,兹列于后:六家中最受人欢迎而流行最广的,为慈恩、西明二系。西明系是圆测法师之说,有胜庄、道证、太贤等人传承。慈恩系则为窥基法师一派,其传承者有弟子慧沼、义忠及沼之弟子智周等。慧沼曾写唯识了义灯,智周造唯识演秘,其他弟子中亦有研究注释摄论、因明、瑜伽、佛地、杂集、显扬、辨中边、成唯识等者,但传记事迹等俱失载。唯识哲学起源于印度,亦成长于印度,唯独发扬

17、光大于中国;唐代唯识宗之成立,该是唯识宗全盛的时代。自唐以后,虽因武宗之摧折,文疏散失,几为绝学;但宋朝有永明延寿禅师作宗镜录,广明唯识教理,明朝有蕴益大师作唯识心要,阐扬唯识哲学,虽注释多失,绝学难兴,亦为唯识学寿命之延继者。及民国初年,自杨文会仁山居士于日本,取回唐人注疏,翻印流通,于是唯识学又渐抬头。直至民国十年,佛教革新领袖太虚大师,与欧阳竟无、韩清净等又大开讲筵,恢宏绝学,唯识学因是踏上复兴之途,成为今日佛学界趋崇之学术。由上可知,唯识哲学在中国之弘传有三个时期,初传是北魏宣武帝正创年间之菩提流支,其次是陈代之真谛法师,最后则为唐朝的玄奘。三传中能发扬光大唯识哲学而使其独成宗派,最有

18、功勋的,要算是玄奘法师了。第二节:唯识与唯识教育哲学的定义一、唯识的意义唯识一词,始见于佛经,梵文matrata译名唯,vijnana译为识,合称之为唯识(vijnanamatravada)。唯是唯独,仅有的意思,同时含有不离、简持等义。义林章卷一中说:“梵云摩恒刺多,此翻为唯。唯有三义,一简持义,二决定义,三显胜义。”窥基大师撰的唯识述记卷一中亦说:“唯言显其二义,一简别义,遮虚妄执,显但有识,无识心外物;二决定义,离增减数,略为决定,有此三故,广决定有八种识故。”识是心识或识性,心理学说是意识,含有知、情、意三方面的作用。但此中言识,是心的别名,不过就其能分别了知的作用立名故曰识。唯识家认

19、为此唯识是宇宙人生的最高原理,亦是宇宙万有之本源,其本质(体)是单纯的,经常不变而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其活动(用)却有各种不同的方式,且施于几类不同的对象。因此,就其作用之方式与取境之不同,而用不同的名称分之为八识。此八种识心,归纳之可分为三大类,在唯识学上又名三能变识。即是阿赖耶识,末那识,和前六识。兹为易于叙述起见,将其分为四类:一前五识:是指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此五识是人体上眼等器官,受外界的刺激所引起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感觉。物体对于光反射出一定的波长的光波,这便是我们视觉中的颜色。颜色分有彩色与非彩色两种,彩色就是红黄蓝绿等,非彩色就是黑白和灰。彩色和非彩色之间的区别,

20、是以明度来分别的。但彩色的特征又有三种区别,那就是明度,色调与饱和。我们所谓红黄蓝等那是指色调,饱和是指一种颜色色调表现的程度,例如:鲜红、翠绿、深篮等都是饱和的颜色;淡红、淡绿,都是不饱和的颜色。正常的视觉,在适合之光度下,可以分辨出一百五十个色调的变化,大约二百个由白到黑的明度变化,否则,便是色盲。但这只是普通心理学家的说法。佛经说色有显色、形色、表色、无表色等。显色是指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及空一色等;形色是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等色;表色谓取舍屈伸行住坐卧等有所表示的动静状态;此外,还有一种潜隐不现没有表示的无表色。除无表色外,其他显色、形色、表色等,都是眼根所缘的境象,由眼根缘于色

21、境,再由色境的刺激而产生视觉眼识,所以眼识的引生,必有其所缘境的。其他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亦然,兹列表以明之:二第六意识:这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亦是人类在生活行动上种种活动的基础,人类心理活动中的许多过程如知觉、成见、猜想、想像、思想、情绪、感情、意志等心理作用,都是建立在这意识上面,心理学称之为知觉或观察力。知觉是建筑在感觉之上的,同时,知觉又包括着很多感觉,例如:当我们看见天空白色的东西时,我们的视觉所感到的只是那白色的一片片的浮动着的东西,一刹那间,我们就知道那是云,或者那是一团叫做云的水蒸气,这便是我们的知觉了!这知觉在唯识学上名为“五俱意识”,或名“同时意识”。因为这五俱意识,恒与

22、前五识同时发生作用的,除非前五识不与外界接触,否则,当前五识受到外界的刺激发生感觉时,此识便马上帮前五识的忙。比如我们的眼睛刚与外色接触,被外色刺激而起反应时,此识立刻帮助眼识分别这是黄色、白色、好色、不好色;当我们耳才闻声时,此识亦敏捷地协助耳识分别这是男声、女声、动物声、植物声、可意声、不可意声;乃至身识觉触时,此识亦同样地热心帮助身识作种种分别计度,故又名为同时意识。此外还有一种名“独行意识”。独行意识,是在离开眼、耳、鼻、舌、身等五官感觉而单独构成的,类似心理学所谓想像。因为此独行意识在离开前五识的作用时,仍然可以自行起分别,推理,想像等作用,如追忆过去,想像未来等。但此独行意识的工作

23、相当复杂,范围也相当广泛,在唯识学上,据此而分为三种,又名三位意识,即是梦位、散位、定位。梦位意识,是当人休息时或在梦境中,前五识已经不起作用,但我们的第六识仍然在活动中,甚而凭着它的幻想,构造种种不同的梦。散位意识,是人在清醒时,心理散乱而非集中统一的作用,例如:我们眼等五识都停止了工作,但内心仍然情绪纷纷,思潮起伏,这种现象,固然是属于散位意识的境界,而科学家的分析,哲学家的推理,文学家的思考,艺术家的想像,革命家的计划,宗教家的意志等,都属于散位意识所摄。定位意识,是一种精神平静而和谐的心境,并非一般人所常有的经验,必须要有相当的修养工夫,或如法修行的人,始有这种的安宁表现。梦位意识是颠

24、倒错误的,表面上似真,事实非真,表面上似能推理,其实非理,唯识家名之为非量识。散位意识中,固然有贯通前所经验成为推理不误的比量知识,而亦有错误的非量知识,其中尤以后者居多。定位意识则很少起主观作用,只是一种明朗的意境,多属现量之直接知觉。所以意识概括现实人生的一切心理作用,而且支配了整个人生的行为和意志,因为其中包括有现量,比量,与非量的意境。所以人世间一切是非的分析,善恶美丑的观感,人我自他的纠缠,社会团体的纷扰,无一不是这个精神界的杰作,它可以使人成为功首,亦可使人成为罪魁。然当意识发生现行时,必须以末那识为所依据,同时更要具足根缘、境缘、作意缘,根本依,和种子依等条件,始能发生其功能。三

25、第七末那识:梵语末那,译名意。为第六意识所依根,虽有影响人的行为作用,但并非一切心理势力之基础。一切心理势力之基础,是此识所依据的第八阿赖耶识。依唯识学家的意见,认为此识含有“恒审思量”和“依止”两种意思。因为人的八个识心中,前五识既不审亦不恒,只能照了现实境界而已;第六意识虽然对外界有着敏锐的审察力,甚而因分别而产生我法二执,但有时间断,审而非恒。第八识体虽然永恒相续,所谓“无始无终”,但不能分别审观外界的事物,恒而非审。唯有此第七末那识,不独永恒在生死洪流中相续不断,而且念念不忘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所缘境,而建立私我的范畴,由于私我的观念,便有感觉与知觉的第六意识产生。可以说:末那识无异是前六

26、识幕后活动的潜势力,由此潜势力而产生第六意识;第七识既是第六意识所依根,故含有思量和依止二义。四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梵文原为(alaya)译为藏,唯识述记言:“阿赖耶者,此翻为藏。”藏有三义,一能藏,二所藏,三执藏。能藏:是指此识的特殊功能而言,此识不独具有含藏一切善恶染净诸法种子的功能,更有保持一切种子而使含藏在它自体中的种子不失不坏的作用,因此一切种子为所藏,阿赖耶识则为能藏。所藏:是对被藏的一切杂染诸法而说。因为阿赖耶识,能为诸法种子的所依止的储藏室,由此储藏室内的种子所发展出来的诸法现象为能藏,而此为诸法现象的种子所储藏处的阿赖耶识则为所藏。执藏:又名我爱执藏,是从第七识与第八识的

27、关系方面立名。因为第七末那识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所缘境,而在恒审思量中不自觉的诞生我爱的固执,执此识之见分为自我,故此识的见分,便成为第七末那识所爱执之处所,因名我爱执藏。如下表:因为阿赖耶识既能含藏宇宙诸法的种子,作为开创宇宙的总机关(能藏),又能为一切染净善恶诸法的集中营,以及现行熏习的总汇(所藏),另一方面,更能作为第七末那识执爱的对象,成为自我的源泉(我爱执藏);所以唯识家视此识为宇宙万有的始创原料,亦为组织社会人生和发展一切差别现象的最高机构。在现实世界里,内而人之生命与器官的感觉,外而宇宙万有及自然界之生长,无一不是从此识内在潜能所变现,而由此识内在潜能所变现的诸法,是虚假不实,短暂无

28、常的,更不能离开人之识心而独立。因此唯识家说:“唯识所现”,又说:“万法唯心”。唯识所现,是据从体起用言,由上而下,从至简至高之原理,而演绎宇宙人生林林总总的差别现象。万法唯识,是就摄用归体论,由下而上,从至繁至低之事物,以求其背后所依据之原理;再由各种事物之原理,渐次概括其要,而达于最高之原理。前者由简单而趋于复杂,由善美而趋于恶化,是属于下降的;后者由复杂而归于简单,由恶化而趋于至善,是上升的,但无论是上升或下降,俱不离识。下降是唯识,上升亦是唯识,唯识哲学就是根据此理而诞生的。二、唯识教育哲学的含义教育与哲学,无论是在历史上、理论上,或事实上,都具有密切的关系。教育如果没有哲学为依据,则

29、其本身将永不能获得完全清楚之解释,而解决教育上的根本问题;反之,哲学如无教育的实施与考验,亦无法实现其理想与使命,更无从评判其价值。所以杜威博士说:“哲学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又说:“教育使哲学不落于空洞,而使其切乎实际生活;哲学使教育不流于机械,而使其活泼有生气。”不错,教育的实施,必须以哲学的理论为基础;而哲学的价值,又须以教育实施的结果来考核。只要打开一部西洋教育史看看,便知道哲学思潮的变迁,往往影响到当代的教育理论和实施;而教育之目的、教材、教法,以及一切根本问题,又须赖人生哲学和社会哲学来决定。正因为教育有赖于哲学,哲学亦有赖于教育,所以历史上的大哲学家,亦同时是大

30、教育家;亦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推行真正的教育。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谁都知道他们是希腊古代的大哲学家,但他们同时也是大教育家,其教育理论,仍然为现代教育家采用。又如罗马时代的寿舍(Icero)舍纳卡(Seneca)勃罗他克(Plutarch)等人,都是当时的大哲学家,但他们都是或曾从事教育,或于着作中论及教育,或有教育专着的教育家。还有,中世纪的圣.汤姆士.爱格诺斯,近代的笛卡儿、洛克、莱伯尼兹、卢梭斐萨特,直到现代的杜威,他们都是着名的哲学家而兼教育家,不独在文学上和哲学上有莫大的成就,而且对于教育上亦有巨大的贡献。再说印度圣哲释迦牟尼佛,他是一位宗教家兼哲学家,但却以教育为

31、他终生的事业,由此可知哲学与教育关系之密切了。至于最初把教育与哲学二词,堆砌成一名词的,大概是十九世纪末叶的德国哲学家卢圣克让兹(Rosenkranz)。卢氏所着的教育学的体系(DIE PADAGOGIK ALS SYSTEM),经过美国毕克(Brackett)的翻译,其译名教育哲学(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这就是教育哲学一词的起源。但该书的原名和内容,仍是“教育学的体系”。后来美国的汉尼(HHHorne)在一九零四年发表的教育哲学(Philosophy of Education)一文,其内容分述教育的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哲学的五方面的基础,但其

32、性质仍是教育的体系。及一九一二年马克.沃纳(Mac Vannel)的(Outline of aurse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才是首先从哲学的知识论和社会观等来讨论教育问题的一部着作。后来杜威(TOHN DEWEY)在他的钜着民主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Qemcracyand Education),副准题是(Q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中,用实用主义的哲学来对于教育目的、教材、方法、教育价值的应用,而构成一种教育哲学的体系。接着克伯屈(Kilpatrick)、德贸夫(Jr de Hovre)等人,亦先后发表有关于教育哲学的着作。所以,教育哲学一词,是一种新兴的学问,它的内容如何,至今还没有一确定而统一的说法。例如:德国的泡耳生(Paulsen),克里克(Krieck),美国的柏格莱Bagley),认为教育哲学,是综合教育科学的知识而成一整个的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