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4.29KB ,
资源ID:81995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1995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气象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气象发展规划.docx

1、气象发展规划气象发展规划( 20112015 年)来源:发布时间: 2011 年 12 月 08 日气象发展规划( 2011 2015 年)二一一年十二月前言“十一五 ”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 大力指导下,广大气象工作者奋发努力,气象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十二 五”时期,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科学发展 新局面的时代要求, 公共气象服务面临前所未有的需求, 气象现代化建设面临前 所未有的机遇, 气象科技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气象事业发展处于大有可为 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 2009 年 9 月中国气

2、象局和国 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气象发展规划( 2011 - 2015 年)(以下 简称规划)编制工作,期间对规划进行了多次讨论审议。规划以科 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全面落实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个五年( 2011 - 2015 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 意见(国发 2006 3 号,以下简称国务院 3 号文件)相关部署,是科学谋 划未来五年气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前言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二、 “十二五 ”时期面临的形势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四、强化公共服务,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气象保障水平(一)加强气

3、象防灾减灾(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三)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四)深化城市气象服务(五)加强重点领域气象服务(六)强化人工影响天气能力(七)大力发展气象信息产业五、加强业务体系能力建设,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一)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二)提高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三)强化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四)增强资料应用和信息支撑能力六、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一)气象卫星系统工程二)天气雷达工程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工程(四) 气候变化应对决策支撑系统工程(五)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六) 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气象保障工程(七)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工程(八) 人工影响天气工程(九) 海洋气象综合监测预报预警工

4、程(十)国家气象业务应急备份系统工程(十一)数值预报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工程(十二)基层气象台站能力建设工程(十三)区域和省级重点工程七、保障措施(一) 加强组织领导(二) 加大投入力度(三) 推进科技创新(四)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五)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六) 坚持依法行政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重点项目牛一五”时期的主要成就“十一五 ”时期,气象整体实力明显提升,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 康做出突出贡献,圆满完成了 “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气象发展思路更加清晰。 树立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 ”发展理念, 确立了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实现 “一流装备、一

5、流技术、 一流人才、一流台站 ”(以下简称 “四个一流 ”)的战略目标,明确了不断提高 “气 象预测预报能力、 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 力”(以下简称 “四个能力 ”)的战略任务,形成了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 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构成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新格局。气象防灾减灾取得重大成效。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 规划( 2009 - 2020 年)、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气 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等先后发布,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的气象 防灾减灾机制进一步健全,国家、省、地、县气象灾害专项预案体系初步建立。 气象灾害

6、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能力明显增强,气象信息发布手段和制度不断完 善,公众防范气象灾害意识不断增强。 有效应对了 2006 年“桑美 ”超强台风、2007 年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涝、 2008 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 2009 年冬麦区特大干旱 和初冬北方大范围暴雪、 2010 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农村防灾 减灾、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气象为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做 出了积极贡献。 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和整体效益不断提升。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 度保持在 80%以上,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 90% 以上。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作用日益突出。 发起并组织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专家 委员

7、会,参与编制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编制完成第一、第二 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牵头协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国内工作, 组织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 第五次评估报告编写, 积极参与 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国际谈判。 气候业务系统日益完善, 初步建成了中国气 候观测系统和多圈层耦合的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开展了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 水资源安全、 生态安全和重大工程等影响评估, 为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 战略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科学依据。 完成了全国陆地和近海高分辨率的风能资源评 估和区划。广泛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科普宣传。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气象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圆满完

8、成了北京奥运会、 新中 国成立 60 周年庆祝活动、 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气象保障任务。 与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建设的世界气象馆首次以气象主题独立参展世博会, 获得了 国际展览局颁发的上海世博会评委会特别奖。圆满完成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 青藏铁路、 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以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青海玉树强烈地震、 甘 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突发灾害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气象保障任务。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实施了气象卫星、 新一代天气雷达、 气象监 测与灾害预警等重点工程。 成功发射 4 颗气象卫星, 实现了极轨气象卫星技术升 级换代和上下午卫星组网观测、 静止气象卫星双星观测

9、和在轨备份。 新建新一代 天气雷达 73 部,形成了由 164 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组成的雷达观测网,基本形成 风廓线雷达局部观测业务试验网, 全面实现高空观测技术换代。 地面气象基本要 素实现观测自动化,自动气象站覆盖全国 85%以上乡镇,建成了 400 座风能观 测塔、 1210 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 485 个全球定位系统气象观测站、 10 个空 间天气观测站。 温室气体实现在线观测。 启动了海洋气象观测系统建设。 建立了 全国基本观测业务设备运行监控系统和适应现行观测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要求的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国内气象数据收集、分发能力分别提高 6 倍和 16 倍 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总运

10、算能力达到 50 万亿次 /秒,自主研发的全球 /区域多尺度通用同化预报系统实现了准业务运行。 全国 24 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 85% 以上, 24 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比 2006 年提高 2% ,台风路径预报达到世界先进 水平。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组织实施了公益性行业 (气象)科 研专项,启动实施了天气、气候、应用气象和综合气象观测四项研究计划。气象 科技投入稳步增长, 科研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科研与业务紧密结合的气象科技创 新体系初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风云二号 C 星业务静止气象卫星及 地面应用系统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国梅雨锋暴雨遥感监测技术

11、与数值预 报模式系统 ”、“我国新一代多尺度气象数值预报系统 ”、“人工增雨技术研发及集 成应用 ”、“奥运气象保障技术研究及应用 ”、“气象防灾减灾电视系列片远离灾 害”等五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施 “双百计划 ”、“强基工程 ”等人才工 程,气象队伍学历层次、职称结构、专业分布逐步优化,继续教育和大规模岗位 培训成效显著,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气象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为主体、 以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为补充的气象 法律法规体系, 注重依法行政能力建设, 增强了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社会管理职 能。广泛推进开放合作, 积极开展气象

12、科技国际多边和双边合作, 国际影响力和 地位日益提高。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实现国务院 3 号文件第二步奋斗目标 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气象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提升 “四 个能力”、实现“四个一流 ”的攻坚时期。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 围绕提供 “一 流服务 ”的发展宗旨,气象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气象防灾减灾提出新需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 日益加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气象灾害及其次生、 衍生灾害对经济社会造成 的损失越来越大, 对人民福祉安康造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 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更 加重视气象防灾减

13、灾, 社会公众将更加关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有效防范。 气象 发展面临加强全社会灾害风险管理和增强公众防灾意识的新需求。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任务。 国际社会围绕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博弈将更加 激烈,由此引发的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成 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未来五年, 我国将制定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 加强适应气 候变化能力建设,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和战略政策对话, 积极参与国际谈 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 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 观测 和影响评估, 提升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 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科技水平, 强 化气候变化问题国家外交、内政决策

14、支撑作用,将赋予气象发展新任务。世界科技竞争带来新挑战。 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 各国 都把加强科技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竞相实施新的科技和人才战略, 力争重塑国家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加快推进地球环境观测、地球综合模拟预测、 气候系统模式和高性能计算机网络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 积极参与国际 合作与竞争, 打破少数发达国家在气象科技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不利局面, 将对 气象发展带来新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赋予新使命。 我国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 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以推进城镇化建设、 加强节能增效等为主要内容的经济 结构调整中, 在以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5、、 加强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 产业结构调整中,在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发展方式转 变中,在以大规模发展绿色经济、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 设中,以及在加快发展服务业、 服务市场开放的进程中, 蕴涵着大量的气象服务 需求,气象发展将面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新使命。构建和谐社会提出新要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求政府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 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方式,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为公众提供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生产的公共气象服务, 迫切要求创新和完善体制机

16、制, 进一步加 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切实履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气象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十一五”期间,气象发展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但是面对新机遇、 新挑战, 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 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仍然是气象发展的根本矛盾, 气象防灾减灾和 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强、 科技支撑不足、 体制机制不完善等依然是气象发展的薄 弱环节。 “十二五 ”期间,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破解气象发展难题。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17、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 把提高气 象服务水平放在首位,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着力加强 “四个一流 ”建设,着力 提高“四个能力 ”,构建整体实力雄厚、初具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保障民生和国家安全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争创一流。 服务科学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推进气象发 展方式转变。把建设 “四个一流 ”作为战略目标,把提高 “四个能力 ”作为战略任务, 把提供一流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注重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速度规模结构 和质量效益相统一, 促进气象现代化体系布局更

18、加优化、 功能更加完善, 不断增 强气象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面向需求,服务引领。以需求为牵引, 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的引领作 用,促进气象更好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统筹好气象现代化体系各部分的协 调发展,更加注重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 促进气象业务技术更加适应需求, 业 务领域更宽、服务功能更强、 业务流程更合理, 显著提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坚持科技创新,人才强业。 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 促进科研与业务结合更加紧密, 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科学管理明显加强, 科技和 人才保障作用更加突出。 加快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

19、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 力争 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取得新突破,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气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坚持统筹集约, 协调发展。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推进西部气象跨越发展, 促进中部气象快速发展, 支持东部气象率先发展。 加大支持西藏、 新疆等民族地 区气象事业发展力度, 落实东部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推动国家与地 方气象事业、气象行业协调发展。 注重强化气象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中的 地位和作用,使气象在政府工作中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坚持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以改革开放作为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进一步调 动各方面积极性, 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推进公共气象服务、 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

20、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不断拓展合作开放领域, 注重建立和完善有 利于气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气象信息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和共享。(三)发展目标到 2015 年,基本建立满足国家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公 共气象服务系统、 气象预报预测系统、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建成较完善的气象科 技创新体系和充满活力的气象人才体系, 显著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优化 气象法制、文化、管理等发展环境,为实现国务院 3 号文件确定的 2020 年奋斗 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应对准备、应 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21、社会参与 ”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进 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步降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高。 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 适应气候 变化的对策更加科学,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显著进展, 为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内政外交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高气象现代化体系更加完善。 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能力明显增强, 气象预报预测 水平进一步提高,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更加完善, 气象资料应用和信息支撑能力显 著提升,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公共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更 加显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 气象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建设符合气 象发展

22、要求, 气象依法行政能力和标准化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初步实现基本公共 气象服务均等化,显著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进程, 气象信息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十二五”时期气象发展主要指标 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 95% 以上,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保持在 85% 以上。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 15 30 分钟发出。人工增雨(雪)作业效率提高 10% 。24 小时晴雨和暴雨预报准确率分别保持在 85%和 22% 以 上,温度 24 小时预报准确率达到 70% 以上,台风路径 24 小时预报误差减小到 100 公里以内。 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在本世纪前 10 年基础上提高 3% 5%。 实现单颗静止气象卫星每 1

23、5 分钟获取一次云图,卫星全球资料获取时效提高到 2 小时以内。天气雷达观测覆盖率提高 10% 左右。自动气象站乡镇覆盖率达到 95% 。 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运算能力达千万亿次,卫星、雷达资 料占同化资料总量的 85% 以上。四、强化公共服务,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气象保障水平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把提升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作为重点任务, 着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 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 资源开发利用、气象为农服务、气象为城市运行服务以及江河流域、海洋、交通 等重点领域的气象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强化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 加强关键

24、性、 转折性、 灾害性天气和极端气候 事件预报预警和实时监测分析, 做好旱涝、冷暖等气候趋势预测, 重点加强台风、 暴雨(雪)、大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服务和雷电、 龙卷风、 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服务。 建立和完善跨地区跨部门联动、 区域流 域联防的气象灾害监测预防体系, 重点做好大中城市、 人口密集地区、 重点保护 部位和边远山区等气象灾害易发或防御薄弱区域的监测预警。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 完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制度。 充 分利用已有资源,完善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手段, 积极拓宽预报预警信息传播渠道, 加快推进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形成国家、省、地、

25、县四级相互衔接、规 范统一的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体系, 提高预报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有效性和时效性。 加强预报预警信息发布规范管理。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深入推进气象灾害风险普查,重点加强公共场所、 人群密集场所等高风险区的气象灾害隐患排查,完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数据库, 开展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评估和区划, 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风险管 理水平强化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 度,面向城乡规划编制、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农(牧)业结构调整、重大工程 建设等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努力减轻气象灾害影响。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应对。 推动各级政府编

26、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完善 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和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共享平台, 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社会动 员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基层队伍建设。 强化军地和部门联防互动的应急联动 机制。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力度, 深入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进农村、 进 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厂矿、进工地,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 自救互救能力。(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服务。 积极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 加强气候变 化影响评估尤其是重点区域和行业风险评估。推动提高国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发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作用。针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 资源安全、灾害风险

27、管理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热点问题, 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 加强面向政府部门、专业人员和广大公众的应对气候变化知识培训和素质教育, 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加强气候变化科技支撑。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服务, 稳定获取并提供具有代表 性、准确性和均一性的气候资料。 加强温室气体的网络化观测, 为温室气体排放 源和吸收汇监测评估提供依据。 探索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规律, 研究人 类活动、自然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研发气候系统模式关键技术, 完善高分 辨率气候系统资料数据集和极端气候事件数据库, 推进中国气候观测系统数据共 享和气候资料质量控制标准化,提高气候模拟和气候变化预估水平。加强气候资

28、源开发利用服务。 发展现代气候资源调查评估技术, 开展空中云 水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和农业、林业、山地、海洋等气候资源调查评估,完 成第三次全国气候区划。发展风能、太阳能预报技术,完善风能、太阳能资源专 业观测网,为风电场、太阳能电站选址、建设、运行和电网调度提供气象服务。 加强农业、海洋、旅游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服务, 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加强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 务实合作。加强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开展科学评估及国内工作的组织协 调,科学分析和应用评估结果, 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领域国际谈判并提供有力的科 技支持。积极参与制定国际适应气

29、候变化的相关制度。 推进南南合作, 为发展中 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支持。(三)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形成气象为农服务整体合力。 发挥政府对气象为农服务的主导作用, 将气象 为农服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建立政府统一领导、 综合协调, 相关部门 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气象为农服务组织体系。探索气象为农服务的提供方式, 充分利用各种农村公共服务机制和社会资源, 拓展气象为农服务领域, 努力形成 气象为农服务的社会整体合力,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整体效益。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提高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水平, 加强农业气象观测 和试验,强化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提高干旱、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重大农业气 象

30、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 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 加强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 产力布局、 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评估。 加强粮食产量 动态监测、预报和综合评估, 发展与我国粮食进出口有关的国外主要粮食作物产 量预报业务。大力发展气象兴农网。积极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完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和农村气 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 开展农业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积极推动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 强化涉农部门气象灾 害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四)深化城市气象服务强化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防御。 完善适应城市

31、精细化、 网络化管理 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突发强降水、高温、雾霾、内涝等城市气象灾害 监测预报预警服务, 推进城市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 加快构建国家重点城 市群的气象灾害监测防御体系。加强城市生命线运行保障气象服务。 加强城市高影响天气的气象预报预警服 务,完善与交通、市政公用、电力、水务等部门的气象灾害响应联动机制,为有 关部门的调度、指挥、联动提供优质气象服务,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加强城市公众气象服务。 优化城市气象观测布局, 加强适应城市居民生活多 样化需求的精细化气象服务, 完善多种手段互补的城市气象信息发布体系, 及时 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气象等级预报和紫外线辐射、 花粉

32、、人体舒适度等影响城市居 民生活的各类气象信息。加强重大活动气象保障。 推广应用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庆祝活 动、上海世博会、 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经验和技术成果, 推进重大活 动气象服务体系的常态化建设, 不断完善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管理运行机制和业务 服务体系,为重大活动提供优质气象服务保障。五)加强重点领域气象服务加强江河流域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服务。 强化江河流域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 预警服务,提升覆盖江河流域和山洪地质灾害多发重发区域的综合气象观测能力 和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加强水文气象业务服务, 着力提高灾害易发区的强降水精 细化监测分析和短时临近预报、 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 降水落区预报、 流域面雨 量预报和强降水洪涝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能力。加强海洋气象服务。 加强海洋气象监测服务, 推进海上大风、 海雾和台风等 海洋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技术研发, 提高海洋气象灾害影响区域和强度的预警预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