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39.08KB ,
资源ID:81842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1842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与模型.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与模型.docx

1、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与模型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与模型倪丙杰1,俞汉青1,谢文明2,徐得潜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工程实验室,合肥(230026 2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合肥(230009E-mail :hqyu摘要:总结了目前好氧颗粒形成的各种机理,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探讨,建立了“三阶段成形”机理假说;并比较分析了目前用来描述好氧颗粒的数学模型,提出好氧颗粒污泥数学模型建模新思路。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X5061.引言好氧颗粒污泥是近些年发现的在一定条件下自发形成的细胞自身固定化颗粒,与传统的活性污泥相比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抗冲击负荷能力,可以实现污泥

2、系统的高生物持有量。目前研究发现好氧颗粒污泥可以进行生物脱氮1、除磷2,并能处理工业废水3-5和有毒废水6,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到目前为止,对于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没有统一的观点,且针对好氧颗粒污泥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甚少。2. 好氧颗粒污泥的基本特点好氧颗粒污泥一般为棕黄色,具有相对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外观及光滑的表面,边界清晰3。颗粒污泥的形状系数(shape factor 稳定在0.45,纵横比(aspect ratio 为0.79左右7。在序批式反应器(SBR 中,颗粒粒径多在1.94.6 mm 之间,稳定状态下形成的颗粒直径为4.6 mm 8。在多数情况下,SBR 中形成的颗粒污泥的相对

3、密度为1.0061.008 g/cm 3,稳定操作条件下的污泥浓度维持在3.26.9 g/L 。颗粒污泥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单个颗粒污泥的沉降速率在1835 m/h ,颗粒污泥体积(SV 为1430%,污泥体积指数(SVI 在2090 mL/g 之间(一般在36 mL/g 左右。颗粒本身的生物相极其丰富,主要是形态各异的细菌,有球菌、杆菌等。不同的培养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群落有一定的影响9。胞外多聚物(EPS 是颗粒污泥的另一种重要的化学组成部分,其主要物质是多聚糖、蛋白质、酶蛋白、核酸、磷脂及腐殖酸10。 图1: 颗粒形态(A接种污泥 (B好氧颗粒3(C电镜扫描成熟颗粒微观结构91本课题

4、得到2004年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20040358052的资助。3. 好氧颗粒形成机理3.1 “晶核假说”原理Lettinga11等提出了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晶核假说”原理。该原理认为颗粒污泥的形成类似于结晶过程。接种污泥或反应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无机盐沉淀或惰性有机物质为晶核,颗粒污泥在晶核基础上不断发育,最终形成了成熟的颗粒污泥。对于好氧颗粒污泥,研究也证实了“晶核假说”原理。Heijnen12等人向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BAS中投加一定量的惰性载体(直径0.1mm,球状,形成了具有去除COD和氨氮的能力好氧生物膜颗粒污泥。3.2 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5、Polymer,简称ECP假说ECP主要是胞外多糖、胞外多肽等物质,在改变细菌表面物理化学作用、促进细胞相互聚集生长、维持颗粒体的外形结构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3。近期研究表明,胞外多聚物中的成份和比例与污泥沉降性能有密切关系。Ross14等提出细胞通过胞外多聚物的架桥作用而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颗粒污泥。Schmidt15等在总结以往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胞外多聚物假说。3.3 自凝聚(auto-immobilization 或self-immobilization原理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会产生自凝聚现象,形成一种密度、体积较大,活性和传质条件都较好

6、的微生物同生体颗粒。Morgenroth 、Wang和Beun等人均在SBR 反应器中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71617。他们都采用了较短的沉降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其目的就是将沉降性能较差的絮状污泥洗出,只留下密度较大、沉降性能较好的颗粒污泥。Fang 指出,生物颗粒化现象是一种进化发展的过程,即在适宜颗粒污泥存在的条件下,细菌会慢慢的进化,最终达到颗粒污泥的状态18。3.4 细胞表面疏水性假说试验验证,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与细胞表面疏水性有密切关系。Tay19等发现以葡萄糖和乙酸为唯一碳源培养出来的好氧颗粒污泥细胞表面疏水性分别为68%和73%,而悬浮污泥的疏水性仅为39%。由此说明,较高

7、的疏水性有利于形成颗粒污泥。Chiesa等在SBR反应器中发现,当微生物处于底物不足的情况下(即饥饿期,细胞的疏水性也有所提高20。Qin21研究的结果表明,经过选择压法培养后,好氧颗粒污泥细胞表面的疏水性为70%,而接种污泥的疏水性仅为20%。这表明选择压法有利于提高细胞表面的疏水性和凝聚性。3.5 真菌(丝状菌假说Beun17等在SBR反应器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时,提出了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首先,接种污泥中的优势菌真菌(丝状菌在较强的水力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而细菌在球状物上进行大量的繁殖。之后,随着氧传质的限制,真菌形成的球状物开始分解、破裂,在反应器中只留下密度较大的细菌。最后,留在

8、反应器中的细菌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好氧颗粒污泥。3.6 三阶段成形假说以上机理假说都是在单方面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好氧颗粒的形成做出了阐述。笔者认为这些假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没有将问题联合,因此结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阐述,提出了“三阶段成形”假说。第一阶段,微生物个体之间相互碰撞、吸附形成聚集体。Tay22等认为在这个阶段使微生物产生碰撞的作用力包括水力作用和布朗运动,而使微生物相互吸附的作用力则包括范德华力、正负电荷吸引力、表面张力、表面疏水性、丝状菌架桥作用、氢键、细胞表面脱水、细胞膜融合等。在这些作用力下微生物之间相互碰撞、吸引,从而形成聚集体。

9、在这过程中丝状菌的架桥和稳定作用也对保持这种稳定接触有重要贡献。丝状菌相互交织,构成网状,则在聚集体中起着骨架作用。第二阶段,聚集体中的微生物继续生长,且在水力剪切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形状规则的初生颗粒污泥。细胞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CP起着连接、稳定的作用,使得聚集体在强大的水力剪切力作用下不会解体。Liu23认为在高剪切力下刺激细胞分泌多聚糖,能够维持微生物聚集体的结构,而类似的现象在生物膜中也存在24。在水力剪切力的作用下,不规则的聚集体逐渐形成类似圆形或椭圆形的规则结构,形成初生颗粒污泥。第三阶段,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成熟。随着颗粒污泥表面疏水性的增加25和细菌分泌多聚糖的增多22,所黏连的

10、微生物逐渐增加,颗粒污泥的粒径逐渐增加3。但是颗粒污泥的粒径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在水力剪切力的作用下颗粒的粒径不再继续增加,此时颗粒达到稳定、成熟期。 图2: 好氧颗粒的形成过程4. 数学模型对于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来说,其系统优化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而通过模型模拟来进行系统优化则可以减少实验的工作量,提高效率。因此,建立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对于活性污泥以及颗粒污泥系统来说是必须的。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之后,人们针对活性污泥建立起了许多模型,例如:国际水协会所提出的活性污泥模型以及Delft大学所提出的新陈代谢模型等。活性污泥1号(ASM1模型作为参考模型,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其主要描述污水处理厂

11、运用活性污泥去除有机碳化物、氮以及污泥的产生过程。由于没有考虑到生物磷的去除,人们在1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2号模型很好的描述了活性污泥对C、N和P的去除过程。由于Henze26等发现聚磷菌具有反硝化作用,又在2号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得到了ASM2d 模型。之后,人们发现储存物质对异养活性污泥存在影响,因此人们在1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活性污泥的3号模型(ASM3。Delft 大学在考虑新陈代谢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磷去除的3号模型(ASM3-bio-P 。由于活性污泥与好氧颗粒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微生物的生长及衰减、物质的传质

12、和扩散、吸附和解吸附作用、污泥粒子的相互作用和反应器对污泥粒子的选择压力等方面,因此对好氧颗粒所提出的模型必须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Beun27等在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表1,得到了SBAR 中降低氧浓度对N 的去除模型。该模型认为颗粒污泥是球形的生物膜。模拟在不同溶解氧浓度下反应器对N的去除的影响。通过实验和模型模拟所得到的结论进行对比,发现该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溶解氧浓度对颗粒除N 的影响。Su and Yu28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颗粒内部复杂的生物反应,传质以及扩散的影响提出了好氧颗粒污泥SBR 反应器模型。该模型认为SBR 是一系列CSTR 系统组成的。根据研究

13、发现反应器中氧的液-固传质速率相对于气-液传质速率较快,因此反应器中气-液传质过程是氧传质的控制过程,而相传质到达颗粒表面的氧的量应等于扩散进入颗粒内部的氧的量,以此来模拟氧传质过程。对于扩散所运用的是用Fick定律表示的径向的一维模型,即:i eim i mi m i m D k r S r r S t S +=222 (1 将每个颗粒则沿着粒径方向分成许多小层条(图3,通过计算不同小层条得到底物浓度及生物反应。对于生物反应过程则用在简化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ASM1模型,考虑了有机物去除、硝化、反硝化和水解以及异养微生物对可溶性易降解微生物的储存及利用储存多聚物进行生长的过程。通过相同条件下模

14、型计算值和实测值的比较、验证,发现该模型不仅证实了其可行性和正确性,还验证了其适普性。表1: SBAR 中转化速率的动力学表达式27过程 速率表达式 异养微生物 好氧PHB 储存 H Aco ae p X M M q .2max ,好氧醋酸消耗 HNHAco aeAc X MMM q.2max,基于醋酸的好氧维持 HAc o X M M .2好氧PHB 消耗 HNH AC o nPHB PHBPHB X M I M f k (2基于PHB 的好氧维持 HPHBAC o XMI M.2缺氧PHB 储存 HNO Ac o anp X C M I q.100.tanh(.32max , 缺氧醋酸消耗

15、 HNO NH Aco anAe X C M MI q.100.tanh(.32max ,基于醋酸的缺氧维持 HNO Ac o X C M I .100.tanh(.32缺氧PHB 消耗 HNO NH AC o nPHB PHBPHB X C M I I fk .100.tanh( (32基于PHB 的缺氧维持 HPHB NO AC o X M C I I .100.tanh(.32衰亡 HPHB AC H XI I b .自养微生物硝化 ANHA OA NH X MM q .,max 4维持 ANHA OA X MM.,衰亡ANH A A XI b ., 图3: 好氧颗粒污泥分层示意图28D

16、e Kruke29在活性污泥生物磷去除的3号模型(ASM3-bio-P 基础上针对SBR 颗粒污泥提出了新的模型。通过实验和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模型很好的描述了SBR 反应器中同时去除COD 、N 和P 的过程。对于氧浓度,温度,颗粒粒径,污泥负荷率以及循环周期参数对去除底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模型分析了在20,DO 为2 mg/L 的条件下,底物去除的最佳条件。颗粒污泥的最佳粒径为1.21.4 mm ,最佳COD 负荷为1.9 kg/m 3.d 。在每个周期内加入一个缺氧段有助于提高N 的去除。污泥龄只要不超过30天,出水的P 浓度就可以保持较低。以上介绍的模型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Be

17、un 的模型没有考虑到生物除磷对颗粒模型的影响,Su and Yu 的模型在扩散作用中运用的是一维的径向模型,不能够准确的描述颗粒污泥的实际扩散情况而De Kruke 的模型没有考虑到水动力学以及好氧颗粒与活性污泥的不同性质。结合目前活性污泥的模型以及颗粒污泥本身具有的特性,建立起合适的好氧颗粒污泥数学模型是今后模型发展的重点。为此,笔者对好氧颗粒模型提出了建模思路(图4。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系统,在这系统中进水组分、反应器形状、运行条件以及颗粒性质都影响系统中液相组分浓度、水动力学以及颗粒粒径分布,再结合反应动力学和颗粒传质、扩散作用,可以得到系统中任意时刻液相浓度

18、,进而模拟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反应过程。 图4:好氧颗粒污泥模型结构示意图 5结论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是目前新兴的技术, 颗粒污泥良好的特性对于今后的运用具有重要意 义。 到目前为止好氧颗粒污泥大部分都是在实验室中运用合成水或工业水培养成功的且对于 好氧颗粒的形成机理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本文对好氧颗粒的形成机理假说进行了试探性的 阐述,提出了三阶段成形机理,并对目前典型的好氧颗粒数学模型进行了描述,提出了自己 对好氧颗粒污泥模型的看法,希望对好氧颗粒的应用与研究作出指导。 参考文献 1 Mosquera-Corral A, de Kreuk M K,Heijnen J J, Van Loosdr

19、echt M C M. Effects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on N-removal in a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reactor. Wat Res 2005,39: 2676-2686. 2 de Kreuk M K, Heijnen J J, Van Loosdrecht M C M. Simultaneous COD,Nitrogen and Phosphate Removal by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Biotechnol Bioeng 2005,90: 761-769. 3 Su K Z ,Yu

20、H Q.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erobic Granules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Treating Soybean-Processing Wastewater. Environ Sci Technol. 2005, 39: 2818-2827. 4 Schwarzenbeck N, Borges J M,Wilderer P A. Treatment of dairy effluents in an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pp

21、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5, 66: 711-718. 5 Norbert Schwarzenbeck,Ron Erley, Belinda S M S, Peter A W,Robert L I. Treatment of Malting Wastewater in a Granular Sludge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Acta hydrochim hydrobiol 2004,32:16-24. 6 Liu Y, Woon K H,Yang S F, Tay J H. Influence of phenol on cu

22、ltures of acetate-fed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Lett Appl Microbiol 2002,35: 162-165. 7 Morgenroth E , Sherden T. Aerobic Granular Sludge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Wat Res 1997, 31: 3191-3194. 8 竺建荣,刘纯新. 好氧颗粒活性污泥的培养及理化特性研究.环境科学 1999,20: 39-41. 9 Tay J H, Liu Q S, Liu Y.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

23、f aerobic granulation in sequential 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 Appl Microbiol 2001, 91: 168-175. 10 Liu Y Q, Liu Y, Tay J H. The effects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on the formation and stability of biogranules.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4,65: 143-148. 11 Lettinga G, van Velsen A F

24、 M, Hobma S W, de Zeeuw W, Klapwijk A. Use of the upflow sludge blanket (USBreactor concept for biological waste water treatment especially for anaerobic treatment. Biotechnol Bioeng 1980, 22: 699-734. 12 Heijnen J J,Van Loosdrecht M C M, Mulder R, Weltevrede R,Mulder A. Development and scale-up of

25、an aerobic biofilm air-lift suspension reactor. Wat Sci Tech 1993 ,27: 23-26. 13 Sheng G P, Yu H Q. Characteriza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of aerobic and anaerobic sludge using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matrix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at Res 2006,40: 1233-1239. 14

26、Ross W. The phenomenon of sludge pelletization in the anaerobic treatment of a maize processing plant. Wat SA 1984,10: 197-204. 15 Schmidt J E, Ahring B K . Granular Formation in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 Reactors. Biotech Bioeng 1996,49: 229-246. 16 Wang Q,Du G C and Chen J. Aerobic granular

27、 sludge cultivated under the selective pressure as a driving force.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4,39: 557-63. 17 Beun J J , Hendriks A. Aerobic Granulation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Wat Res 1999,33: 2283-2290. 18 Fang H H P. Microbial distribution in UASB granules and its resulting effects. Wat Sci

28、 Tech 2000,42: 6 201-208. 19 Tay J H, Liu Q S, Liu Y. Characteristics of aerobic granules grown on glucose and acetate in sequential 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s. Environ Technol 2002,23: 931-936. 20 Chiesa S C,Irvine R L and Manning J F. Feast/famine growth environments and activated sludge popu

29、lation selection. Biotechnol Bioeng 1985,27: 562-569. 21 Qin L, Tay J H, Liu Y. Selection pressure is a driving force of aerobic granulation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Process Biochem 2004,39: 579-584. 22 Tay J H,Liu Q S,Liu Y.The effects of shear force on the formation,structure and metabolism of

30、 aerobic granules.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1,57: 227-233 23 Liu Y, Tay J H. The essential role of hydrodynamic shear force in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 and granular sludge.Wat Res 2002,36: 1653-1665. 24 Ohashi A, Harada H. Adhesion strength of biofilm developed in an attached-growth reactor. Wat

31、 Sci Technol 1994,29: 10-11. 25 Zheng Y M, Yu H Q,Sheng G P.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anular activated sludge from a sequencing batch airlift reactor.Process Biochem 2005,40: 645-650. 26 Henze M, Gujer W, Mino T, Matsuo T, Wentzel M C, Marais G V R, Van Loosdrecht M C M. 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 2d, ASM2D. Wat Sci Technol 1999, 39: 165-182. 27 Beun J J,Heijnen J J,Van Loosdrecht M C M. N-removal in a granular sludge sequencing batch airlift reactor. Biotechn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