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30.22KB ,
资源ID:81756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1756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docx

1、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综合测试1、选择题1.1935年5月27日被罗斯福等人称为“黑色星期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到了年底,报纸将“最高法院下达判决,怒怼新政”选为1935年的年度新闻。这反映了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受到挑战B.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C.新政危害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D.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2.1933年7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4个月后,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的希特勒就赞许“罗斯福先生”,称其“不顾国会、游说团体、官僚体制的拦阻,直往目标前进。”希特勒之所以赞许

2、罗斯福A.为掩盖法西斯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本质B.企图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以减轻国际压力C.因为新政与纳粹的施政理念有相似之处D.希望以此换取美国援助以缓和经济危机3.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中提到:“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罗斯福)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爱情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反映出“新政”A.违背了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 B.整顿金融获得银行家的支持C.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D.维护了广大劳工的一些权利4.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认识,理论界有许多说法。依据下面说法可以断定“斯大林模式”A.是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方式

3、B.是高度集中的计划政治经济模式C.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 D.是导致日后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5.1933年7月,罗斯福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观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据此可知,罗斯福提出“一揽子规约”A.意在维护工人阶级权益 B.解决了因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C.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解 D.使严重的社会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6.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建立城

4、乡市场交换关系C.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D.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7.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A.二月革命时期B.国内战争时期C.农业集体化时期D.德军入侵时期8.20世纪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农户不再逐户加入农庄,而以整乡整区农民集体入社,有些地区纯粹是连片划入集体农庄。这突出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A.调动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B.推动了苏联工业化进程C.以行政命令干预强制推行D.改变了土地的经营方式9.1985年,莫斯科市长叶利钦听说某家肉店出售极其罕见的小牛肉

5、,立刻去排队,终于轮到他时却被告知已经卖完了。他暗中察看仓库,却发现“小牛肉就放在那儿的一间屋里,并正准备从后门卸走”。这说明当时的苏联A.经济负担因争霸而加重B.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明显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民众消费能力显著提高10.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11.下表为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的排名。由此可知苏联

6、1913年1928年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552电力15103钢553A.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B.第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C.成为外向型经济国家D.计划经济取得显著成就12.1927年1928年,由于苏联国家规定的粮食价格太低,农民并不急于卖粮,使粮食收购出现短缺。以斯大林为首的一些领导人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之一是苏联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农业提供的商品粮供给量呈不断下降趋势。这一判断A.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转型B.促使新经济政策逐步被废除C.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开创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13.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相对于租让企业,租借企业比较多,仅1924年就由国家租

7、出6488个。但是它们多是磨粉厂,碾米厂、榨油厂、制革厂甚至是一些小作坊,承租人多是原来的业主,另外大约有1/4的承租人是合作社。这表明当时苏俄(苏联)A.借助本国资本建立工业体系B.借此保障国内战争的胜利C.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工业化加速了农业集体化14.下表是1946年到1975年法国各产业就业人口比例的变化,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46363232195427335437319621573964471975101385514(摘编自马克斯坦恩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A.产业结构逐渐失衡B.服务业阻碍其它产业发展C.第二产业发展缓慢D.

8、产业转型加速了社会分工15.1933年5月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把粮食价格提到市场均衡价格之上,使农民每年以等量的农产品能够交换到相同数量的工业品。1938年2月,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A.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国家大力干预经济C.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D.稳定农产品的价格16. “供给侧改革”一经提出,便成为热点。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规模减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西方历史上曾经也有过类似的做法,下列与供给侧改革相似的是A.推行混合市场经济

9、B.西欧普遍实行福利制度C.鼓励出口刺激消费D.里根“经济复兴”实践17.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对全国6000万听众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他以亲切诚挚的声调、质朴实用的语句,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他说:“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其目的是A.克服金融危机B.调节工业生产C.解决农业危机D.化解劳资矛盾18.1933年5月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把粮食价格提到市场均衡价格之上,使农民每年以等量的农产品能够交换到相同数量的工业品。1938年2月,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美国国会又

10、通过了第二个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A.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国家大力干预经济C.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D.稳定农产品的价格19.下表为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的排名。由此可知苏联年份项目1913年1928年1937年工业生产总值552电力15103钢553A.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B.计划经济取得显著成就C.成为外向型经济国家D.第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福利制度,其根本目的是A.增加就业机会B.稳定金融秩序C.缓和社会矛盾D.增加工人收入21.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当时苏俄A.取消商品经济B.实行余量收集制C.实行农业

11、集体化D.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22.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A.以工代赈B.颁布工业复兴法C.整顿金融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23.苏联1954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只有500万公顷,这无法达到赫鲁晓夫要求的指标。赫鲁晓夫给各地官员下达了严令,各地官员派出各种执法队逼迫农民们改种玉米。1955年,苏联的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万公顷。赫鲁晓夫的这一做法A.增加了农民收入B.忽略/自然因素C.赶上了美国农业D.扩大了垦荒面积24.美国国会于1936年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规定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貼,换得他们放弃种植

12、,削减粮食生产。这反映出罗斯福政府A.保护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B.用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C.补贴农业以恢复金融信用D.以工代賑创造就业岗位25.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

13、呈报交售。”A.B.C.D.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了70个有关外国的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24个协议在冶金和全属加工工业,55个合同是与美国和德国的商号签订的。如苏联同福特公司签订的关于为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的咨询和供应设务的合同;美国勃兰德塔商行(帮助改造莫斯科汽车厂)和马基商行(设计和建造马格尼托格尔冶金联合企业)等都在苏联投资设厂。摘编白曹广金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苏美关系的影响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访问松下电器公司以后,松下电器开始在中国投资。12月18日,可口可乐与中国粮油集团签署了一份合同,获准向

14、中国出售第-批瓶装可口可乐在新中国成立后绝迹了30年的可口可乐重返中国12月19日,位于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宣布,中国将历史性地引进3架波音747客机。1984年,德国大众汽车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大众汽车是第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之一。摘编自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的知名外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和咨询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国外企业与苏联引进外国技术援助和咨询的共同点,并说明其不同的结果。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的俄国,一次

15、是在30年代西方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二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材

16、料三 美国在参战前的1940年,联邦政府的科研拨款仅为7400万美元,1952年达18,2亿美元,1965年升至130.1亿美元。国家对科研的拨款占全美科研费用的三分之二。除科研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社会保障开支在战后年代也大为增加,各种保险、保健形式的福利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60年代一般为15%,70年代已接近20%日本在19481949年两次制订了“经济复兴五年计划试行方案”,1951年又编制“自立经济的三年计划”。法国从1947年“莫内计划”起,已编制过7个中期经济计划。摘自王斯德、钱洪主编的世界当代史材料四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17、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摘自肖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俄调整经济政策的主要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经济发展中美国政府政策的主要变化。(3)依据材料三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发生的主要变化?(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列举中共在经济体制上摆脱

18、“路径障碍”的主要措施。28.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1)结合材料一说明苏俄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19、的办法失败后,又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材料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限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材料三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具体内容。结合材料二

20、、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20世纪20和30年代,苏俄和美国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恢复经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对照两国经济改革的内容不难发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说明了什么?试卷答案1.D材料“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可见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故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强调国家干预经济,扩大行政机构(总统)的职能,此时的最高法院对总统权力进行制约,正说明美国三权分立体制得到维护,从而维护了美国民主制度,故ABC错误。2.C由“不顾国会、游说团体、官僚体制的拦阻,直往目标前进。”结合所学可知此罗斯福新政时期具有独裁的特点,

21、与法西斯纳粹相似,故本题答案选C项;D项与材料无关。3.D罗斯福新政是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加强了国家的干预指导,但这在材料中不能明显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讲的是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整顿金融获得银行家的支持的信息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爱情婚配”讲的是罗斯福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与垄断资本家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将“新政”比喻成总统与人民之间的“爱情婚配”,即双方都带有异乎寻常的互相信任,这说明当时新政具有维护广大劳工权利的属性,因而才会出现类似“爱情”的特点,故D项正确。 4.B表格均是从“专制”“集权”“军事共产主义”等角度描述斯大林模式,显然是对斯大林模式高度计划经济政治

22、模式的批判。B正确;A是新经济政策;C属于斯大林模式积极的一面;D是从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不是特征。点睛: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5.C“全国复兴总署观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主要是解决劳资矛盾问题,有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C正确;罗斯福新政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A错误;B属于工业调整措施影响;D是以工代赈的作用。6.D1928年苏联的工业化已经开展起来,但斯大林认为“个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不能为

23、工业化提供更多更大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也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所以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农业开始改造,消灭个体劳动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发展集体农庄,由个体分散的土地到集中大规模农庄,属于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调整,故选D;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应该是当时苏联面临的严峻国际局势,即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以及本国工业和经济水平的落后,故排除A;材料是要说明发展工业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的,在实践中的体现是采取措施解决这一矛盾,排除BC。7.B材料信息“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

24、故B正确;二月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时间信息,故A错误;农业集体化时期不符合可耕地面积缩减的信息,故C错误;德国入侵俄国是在1941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故D错误。【考点定位】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苏俄经济建设国内战争时期苏俄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苏俄(苏联)历史阶段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考查历史阶段特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这道题启示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关注教材的基础知识。8.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根

25、据材料信息“以整乡整区农民集体人社”、“连片划入集体农庄”等,材料信息能够体现出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行政干预、行政强制性比较强”,C项符合题意,正确;A项明显错误;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相符合,直接排除。故选C。考点:十月革命与苏(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运动9.B材料中并没有反映出争霸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反映的是物资供应不足,排除A;材料反映的斯大林模式下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商品的销售严格按照计划来进行,不是按市场需求来进行的,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和民众消费能力的提高,主要反映的是日常消费品供应不足,排除CD。点睛:根据题干可知叶利钦说指

26、的是斯大林模式时期,即高度集中的的计划经济模式时期,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重积累,轻消费,征收高额农业税,人民消费水平低,损害人民利益。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生产积极性不高。10.A依据材料“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知,这种做法解决了部分农民的生活问题,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结合材料时间“1953年”及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当时并未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城乡的比较,故排除C项。D项是1928年推行农业集体化的做法,是实现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在时间与内

27、容上都与材料不符。【考点定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及苏联三次社会主义改革点睛: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问题的能力。解答时需要明确: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只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触及了经济体制的实质。通过这个要点可以排除干扰项。11.D苏联经过两个五计划世界排名逐渐上升,说明斯大林模式时期实行计划经济的成就显著,故D正确;表格没有体现出农业经济信息,故A错误;表格说明是世界排名,体现不出第二产业持续发展的信息,故B错误;苏联属于内向型经济,故C错误。12.B13.C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对于国家不能经营的大型企业,以租让和租赁的形式租给资本家,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形式,故C正确;新经

28、济是借助外国资本发展经济,故A错误;此时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故B错误;D是斯大林模式时期。14.D表格显示二战后到70年代,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逐渐上升,说明产业转型加速了社会分工,故D正确;产业结构是逐渐平衡,故A错误;服务业是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故B错误;表格显示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变化,难以说明第二产业发展缓慢,故D错误。15.D罗斯福新政时期对于农业措施是减耕减产,提高农产品价格,故D正确;A不是材料中主要目的;B属于罗斯福新政特点;罗斯福新政不是实行计划经济,故C错误。16.D鉴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局面,里根政府上台实行减少政府开支,紧缩货币政策,故

29、D正确;A不符合材料供给侧的策略;福利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错误;C属于金融措施,排除。17.A经济危机从金融业开始,当时银行的信誉毁灭,“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主要目的是克服金融危机,故A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工业信息,故B错误;农业危机不是材料主旨,故C错误;劳资矛盾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错误。18.D罗斯福新政时期对于农业措施是减耕减产,提高农产品价格,故D正确;A不是材料中主要目的;B属于罗斯福新政特点;罗斯福新政不是实行计划经济,故C错误。19.B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苏联的重工业发展很有成效,在世界排名靠前,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

30、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农业的发展状况,我们不能得出这一结论;C选项错误,外向型经济是指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系的某国或某地区的经济体系,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特点;D选项错误,第二产业是指工业,材料反映的是重工业,没有反应轻工业的状况,不能得出这一结论。点睛:本题给出的表格有很多关键信息,我们要一一挖掘出来。首先我们要看出材料体现出的是重工业的内容,不包括其他行业领域,故一些比较性的总括性的句子,我们无法下结论。此外要注意时间,材料中反映出的时间正是斯大林模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这对我们解题很有帮助。20.C福利制度的建立是基于二战后的社会背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建立各自的福利制度来保障国家社会的稳定,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福利制度与就业机会的增加无直接关系;B、D选项不是其“根本”目的,只是一种直接的表现。21.D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后所采取的一项经济措施。A选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允许商品经济存在;B选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排除;C选项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时期才采取的措施,故排除;D选项说法符合史实,新经济政策发展经济是在国家资本主义上开展的。22.A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体现出一个山峰的形状。1933年失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