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48.71KB ,
资源ID:81681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1681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慈善之痛.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慈善之痛.docx

1、中国慈善之痛其实,真正的本质上的慈善不是讲究名声、唯利是图的慈善,更不是伤害被捐助者自尊的慈善。则是中国慈善事业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阻碍。那些与感动无关的泪水 中国慈善之痛争议之源:高调行善是非观高调行善,自陈光标以来,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样去捐还不如不捐,这当然是实话,凭什么要强迫别人丢掉尊严来接受你的善心呢;有人认为捐赠本身已是对受助者最大的尊重,解人之困善莫大焉,何苦要对行善者苛求太多;但也有人表示即使捐得再多也应尊重受赠者的意愿,建立捐赠者与受助者的平等关系,这更是一种人文理念的体现。“一千个观众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这能引发社会各界的争议也自在情理之中。不可否认,行善是急人之所需

2、的崇高的行为,在帮助别人之后适度的宣传还能唤起人们的爱心,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得直面这样一个不争的现实,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部分人群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更多的行善者是为了将受助者的困境公之于众博取同情以换得社会各界对己身救助行为的认可与赞赏,高调行善已部分沦为企业或个人宣传自身或塑造良好公众形象的工具,受助者的尊严正面临被弃之于不顾的境地。“嗟来之食”与自尊的较量早已看过一组报道,某偏远山村的希望小学曾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个月必定会有几天学校会让所有的农村孩子停课休息,只让他们在泥泞不堪崎岖不平的山路旁久久等待,等待那些从陌生城市而来的衣着光鲜的人

3、们。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所乘坐的车中总是装着很多的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还有捐款,只要他们在记者的“长枪短炮”面前说几句感谢的话,或者是和那些西装革履的人多合照几张,有时候甚至答应这些人的要求对着镜头流些眼泪甚至下跪,就能得到那些能够减轻家中好一阵子负担的捐赠品。显而易见,捐助者的冷漠自私与受赠者的习以为常并不是问题所在,人们真正忽略的是照片中那些日益长大的孩子流下的既不是因为感动也不是刻意所致的泪水,这泪水送走了一车又一车心满意足的人们,却像利刃般划过这些背负着家庭重任的孩子逐渐成熟的脸庞,深深地刺进那些不断成长却又还是很稚嫩的内心。这便是不少祖国的下一代所生存的环境。不得不说的是,在我们的现实生

4、活中,很多受赠者面对行善者的要求往往只能选择屈从,不为别的,只为改观无奈的现实。这样的妥协,是极其无奈的选择,是被现实逼迫的选择。如果现实的境况能够更好一些,谁会愿意为了接受别人的捐赠而抱着钱对着镜头傻笑告诉全天下人行善者的善良呢?而当受赠者的意愿是“被自愿”的,那么这样的慈善与其说是行善,还不如说是买卖。慈善家用手中的金钱,去买受赠者的尊严,去买社会的良好评价,去买自己未来事业的前途;这样的行善,又怎么能与真正的慈善相提并论?当慈善之心遭遇受赠者的尊严“暴力慈善”高调现身在中国慈善界,“中国首善”陈光标是绝对的风云人物。众所周知,陈光标的慈善是十分固执、富有争议的,而他却又是真真切切地把自己

5、的财富捐给那些需要的人群,这是个十分纠结的社会现象。他曾在云南盈江地震灾区向两个寨子的群众发放救灾款,那张与村民举钱合影的照片也掀起过不小的风浪,还有大秀慈善墙,入台散善款等一系列慈善作秀对于陈光标的慈善公众颇有微词,从他的台湾之行就可以看得出一二。对于自己的慈善行为被定义为“暴力慈善”,陈光标也回应:“我觉得暴力慈善这个定位非常好,因为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大发展必须要用大暴力去推动”。不过,不管是不是作秀,陈光标十几年如一日,将数亿家财用于慈善而不悔,这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但陈光标式慈善作秀还是没有被大家所接受,还引来了公众异样的眼光。说实话,陈光标让灾民拿着两张钞票与他一起合影的行为,确实让人

6、看着很不舒服。公众的怀疑也不是空穴来风,他的救济是否真的能救人于水火尚不可知,又有什么能让灾民忘却自身不幸遭遇将自己灿烂的笑容展示在公众面前的呢?其实往深些想一想这也情有可原,公众是不在乎某个人有多高调怎么高调的,救来救去的把自己“救”火了把别人的尊严“救”没了,换成谁都会怀疑的。问题还不止如此。按照陈光标所说,“暴力慈善”是否真能推动公益进步?是否真能推动当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谁也不知道答案,只是能感觉到很多中国人都不能接受陈光标的“暴力慈善”。凡事高调,必被曲解,更何况是赤裸裸高调着的“暴力慈善”者。更何况慈善事业本是至善至美的高尚行为,很多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而“暴力慈善”无论如

7、何算不上一个纯褒义词,当温情脉脉的慈善与冷面无情的“暴力”联系在一起,慈善的声誉和受赠者的尊严会不会因此受到损害,显然值得商榷。舆论的质疑:应尊重受赠者的意愿无论如何,我们应首先肯定的是陈光标等一些行善者的善举是值得我们称赞的,毕竟这是在用自己的血汗钱帮助别人,但并不代表着我们就不能对其行为方式表达异议。陈光标的本意在于以高调慈善号召更多人加入慈善行列,推动中国慈善发展,初衷很好。可他慈善的时候要么请媒体大力宣传,要么直接展示受助者与百元大钞的合影,似乎受助人有了金钱就开心就满足了,无形中就给受助人的人格和尊严上带来了消极影响,甚至还有人怀疑受助者是被强迫拍照,这“暴力慈善”的实效如何尚不得知

8、,却引来许多人的反感和曲解。其实陈光标是一心帮助别人、捐款也都是真金白银,但人们似乎不能心气平和地接受他的慈善模式,响应他的富豪者更是微乎其微。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一味高调宣传而不尊重受赠者意愿、弃受助者人格尊严于不顾,能不能得到受助者真心感激还不清楚,又怎么做到让更多的人们认同并欣然加入呢?如此“暴力慈善”,又怎样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大发展?慈善家捐款拍照引发热议现如今,又出现慈善家李春平为患病少女捐款30万元并将现金摆在病人床头拍照公布的事情。如此镜头,其冲击力十足,但带给受赠者的伤害也丝毫不比这冲击力弱。看过的人难免是心情欣慰也有不悦,欣慰的是世间的爱心尚存,不悦的是无价的尊严被曝于天下。

9、慈善家李春平确实是一个好人,他自1991年从美国归来后就开始做慈善,在20余年里,平均每天捐赠3万多元,累计在全国捐款2亿8千万人民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了无数人。而这次来贵州,李春平同样善举不断,先是为贵州省江口县的贫困学生们捐出128万,又根据在飞机上看到的线索,为两名急需救助的白血病患者捐款45万元。这也是实实在在的善举,所以,我们也应当感激李春平。但是,当看到病人床头那一大堆刺眼的百元大钞时,相信许多人都会心生一种说不出的难受,觉得李春平直接把钱放到受助者病床上的做法实为不妥,因为在这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慈善是不需要这样“高调”的。 8月7日,网友“浮一大白”在贵网发帖这样的捐赠,你怎

10、么看待?,展示了一张广受争议的照片。这张照片是8月2日,慈善家李春平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向急需骨髓移植缺乏费用的贫寒少女杨柳,捐赠30万元现金时拍下的。照片发表后被广泛转载,还入选凤凰网一周新闻图片精选(2011.7.278.2)、雅虎画报一周国内图片精选(2011.7.318.6),引起广泛争议。凤凰网上,湖北省洪湖市网友“liuheng1028”说:“赤裸裸的人民币捐赠,是暴发户炫耀的施舍。慈善,由于方式的粗暴而变味。这种粗暴的行为,是对人格和尊严无耻的践踏。晃眼的人民币旁,更多的是生命的无奈。”“liuheng1028”的话马上遭到了网友的反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网友 “ifenglic

11、hone”反驳:“人家接受捐款你说人家是生命的无奈,难道让小女孩没钱治病才是你想要的?”贵网网友争论:好事还是缺德事在贵州,这张图引起的口水仗也不小。发帖的贵网网友“浮一大白”便在下面说:“受赠者也需要尊严,这样赤裸裸地将钱摆在身边拍照,是哪个干的缺德事。”在南明区小学上课的吴老师也不赞同这种捐赠方式:“这样放钱在床头是在讽刺钱,也是在讽刺赠钱的人太虚伪。善事要做就做得像个样子,让人看清钱确实有那么多没错,但是地方放错了。”不过,在贵阳文史馆工作的吴先生则认为这是好事:“虽然有些赤裸,但至少可以讽刺那些表面口号喊得响亮、但不付出,甚至变相赚钱的黑心慈善家。他这个来得干脆、直接,看得见、摸得着。

12、只是残忍了些,不过我们应该想一想,他为什么不把善款放到慈善机构或公益机构的钱袋子里,而是现金直截了当甩你面前?现在慈善界一团糟啊 ,慈善家也有很心急想做好事的。”做了几年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潇湘,觉得高调捐钱没什么问题,只是不要觉得有钱就了不起,尤其是非要对方和这堆钱在一起拍照。他说:“有些人来贵州捐赠,几百块钱娃娃还要高举着拍照,严重伤害娃娃的自尊心。不过就算受伤,娃娃得到真实的帮助,也好过得不到帮助。”点击进入贵网论坛参与网友讨论: 这样的捐赠,你怎么看待?传媒学者:慈善不是恩赐贵州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周湄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张照片,就觉得很不妥。他说,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照片里,钱的符号意义太

13、重,忽略了人,尤其是受助者,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感受上的不平等。也会对受捐助的人造成伤害,受捐助人会想,我虽然接受了捐助,但是我的尊严也被无视了。”周老师说,慈善是好事,但是需要有一种平等对待被帮助者的心态,充分考虑接收人的心理,给予足够的尊重。慈善的目的是人人互助,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自愿行为,不在于捐多少,10元、20元、200万元都是一样的,关键是慈善这种行为本身就有一种力量。成熟的慈善应该注意细节,建立平等的关系,而不是用一种恩赐的姿态。 捐款怎么搞得像拿钱砸人?这原生态的捐款让人放心! 2011年8月11日第13版分享到: “慈善家李春平,向急需骨髓移植缺乏费用的贫寒少女,捐赠3

14、0万元现金,并将钱堆在被救助者的身边,拍下这张照片。对这样的捐赠,你有什么看法吗?”昨日,网友“雾满拦江”的这条微博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是炒作和炫耀。慈善不应当变成“赤裸裸的施舍”;而也有网友认为,捐款就应该这样干脆、直接,看得见、摸得着。 而据记者了解,这已经不是李春平第一次引起争议了,这位坐过牢,出过书,“傍”过年长美国女星,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中国红十字慈善家”称号的李春平,一路走来,都是在被猜想和争议中 事件 30叠百元大钞 堆在贫寒少女的身边 据当地媒体报道,上图是8月2日,慈善家李春平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向急需骨髓移植缺乏费用的贫寒少女杨柳捐赠30万元现金时拍下的。据介绍,

15、李春平在飞机上看报纸,看到贵州的媒体报道杨柳急需骨髓移植,还需要30万医疗费,他下了飞机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到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给14岁的杨柳送去30万救命钱。李春平从助手手里拿过用黑色塑料袋装着的30叠100元大钞,共计30万的现金经再次清点后亲手交到杨柳的母亲手上。 据悉,李春平此次到贵州捐款,两天时间共捐了173万元,捐给贫寒少女杨柳的30万,就是其中一部分。而此次贵州慈善之行,除了15万元是由北京汇出,其余善款全是现金捐赠,由北京直接带到贵州。 争议 是“赤裸裸的施舍”? 还是“不骗人的帮助”? 不过,虽然在贵州善举不断,但30万元现金捐款直接堆在病人头边的照片,还是引起了网友极大

16、的争议,有网友形容其为“暴力捐款”。网友“浮一大白”评论说:“受赠者也需要尊严,这样赤裸裸地将钱摆在身边拍照,是哪个干的缺德事。”某大学教授表示,“照片里,钱的符号意义太重,忽略了人,尤其是受助者”甚至还有网友质疑,这张照片带有慈善家作秀的成分,不排除是一次炒作。 “虽然有些赤裸,但至少可以讽刺那些表面口号喊得响亮、但不付出,甚至变相赚钱的黑心慈善家。”支持李春平的捐款方式的网友评论道:“在一贫如洗、一筹莫展之下,30万元钱就是一条性命!”还有网友称,公益慈善机构最近曝光的各种事件已经让公众信任度大跌,这样直接的原始捐款方式,未必不是好事。 李春平对采访他的记者这样解释这种“现金捐款”方式“我

17、这是为了防止诈捐,社会上有的人捐款拿支票,之后不兑现,所以我直接带现金来。”另一种声音:不管高调低调,实实在在捐了,就是慈善对于一个医疗费都交不起的贫困家庭,30万元并非一个小数目。而许多人认为,李春平无私的将30万救命钱实实在在地摆在他们眼前,这才是对于一个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重症少女战胜病魔最大的鼓舞,让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重新看到希望,体现了人间大爱。提及此,许多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当中,甚至有不少更是直言快语、有话实说:“不管高调低调,实实在在捐了,就是慈善”,“没什么好争议的,好钢用在刀刃上,捐款给最需要帮助的人,就需要这种最实在的办法!”行善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值得人们尊敬,这也是李

18、春平高调慈善却依然有不少人支持的原因。如今搞得如此俗气,实在叫人惋惜。但即使是炫耀,或者一时忽视了人的尊严符号大于金钱,但也是可以理解的能拿出钱来捐款,挽救别人的生命,这是实实在在对生命的尊重。但我想问,这些无所不至的宣传和源源不断的采访对于这个家庭的影响和精神的伤害又该用什么来弥补呢?大家都忽略的问题在于,行善是给受赠者物质上的帮助,一旦不尊重受赠者意愿而高调宣扬,这在精神上又何尝不是一种伤害?更何况赤裸裸地宣扬之下,置受赠者尊严于何处呢?所以,慈善家将所捐金钱和病床少女合影照片放到网上的做法,确实有值得商榷之处。行善虽高尚,但也不是侵害他人尊严的理由与借口。为尊严:“绿色通道”的悲哀很多贫

19、困生不走“绿色通道” 夏天,广东省不少高校在向大学新生寄出录取通知书的同时,都附上了一张家庭情况调查表,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前申报“绿色通道”。不少高校在为贫困生“缓、减、免”学费之余,还为他们减免住宿费,发放200元至300元不等的生活临时补助,统一发放床上用品、日常生活用品等。 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来自广东灾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都免交了本年度学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还设置了“重灾区家庭学生接待点”,提供一站式服务;华南农业大学推出了“奖助减免贷勤”一体化贫困生资助新体系;南方医科大学专门为贫困大学生建立了档案数据库,及时准确掌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以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为了不让一个贫困生

20、失学,各高校使出浑身解数,想出种种办法来减轻贫困生的经济负担,减缓他们的就学压力。然而从开学报到的情况看,尽管贫困大学生占新生人数比例不少,但很多贫困生并没有申请缓交学费和助学贷款。 据记者了解,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重灾区学生申请“绿色通道”的人数只占贫困生的1%。而珠海校区新生报到3991人,仅有6%的人申请了缓交学费。中山大学有关方面负责人预计,全校接受援助的贫困生不会超过新生总数的10%,也就是说,只有800多名新生申请了缓交学费和助学贷款,而实际上需要接受援助的贫困生绝不止这个数。 贫困生不愿接受援助这一现象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中也很常见。他们为什么不愿走“绿色通道”,而非要背上沉重

21、的经济负担来完成学业呢? 宁愿借债不愿被贴“标签” 王华,来自粤西农村,父母都是农民,靠种地为生。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家里很高兴,但高额的学费并没有让考上大学的他变得轻松些。虽然也收到了学校寄来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但全家还是决定自己解决经济困难。王华怀揣着亲朋好友凑的几千元学费,带着梦想来到了大学。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他。 记者:为什么不走“绿色通道”,而非要自己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呢? 王华:(沉吟片刻)借亲戚朋友的钱上学是“借”,走“绿色通道”申请助学贷款也是“借”,但两个“借”含义不同。在家里,借钱上大学,是一件有面子的事,证明你有本事,将来会有出息,左邻右舍教育孩子,也会拿你当榜样。人前

22、,我们不会因为借钱低人一等;人后,也不会因为借钱遭人嘲讽。申请助学贷款就不一样了,那是借国家的钱,大家都在看着你,衣食住行,都在别人的监督之下,各种各样的眼神,什么话都有。 记者:可“绿色通道”能帮你解决经济困难,完成学业。 王华:是的,可有时候它又是贫困生的一个“标记”,无形地在学生中间划了一道鸿沟,这边是穷学生,那边是富学生。我无法选择家庭出身,但我可以选择人生之路。改变自己,拯救家人,帮助穷人,是我的三大理想。 记者:刚才你说两个“借钱”含义不同,可结果都是一样的“借债还钱”。 王华:同是“还钱”,含义也不同。还亲戚朋友的钱,不用还利息,更有人情、人味。我有困难了,亲朋好友伸出的是温暖手

23、,掏出的是贴心钱。哪怕我一时还不起,朋友也会理解、宽容。我知道上学的钱来之不易,会更加发奋读书,回报关爱过我的人。可借国家的钱,是一份写在纸上的合同,借款数额和还款期限都有规定。现在就业这么难,如果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还背一身债,同学瞧不起,自己也苦闷。心里的苦只有自己扛着。贫穷不是罪,贫困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志气。 既要助学也要保护学生隐私 据悉,全国目前有700多万在校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占19%,特别困难的占9%,建立贫困大学生助学支持系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非常必要。许多家庭困难的大学生靠着政府提供的助学贷款,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但目前有关大学生助学扶贫政策尚不完善,缓解贫困的措

24、施多是经济保障,如奖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等,经济支持多,情感关爱少。而我们有些不恰当的助学方法,虽然救了大学生的贫,却伤了他们的心。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老师,从事了多年的高校教育工作。他说,最近在某高校,每位想申请助学贷款的贫困生都必须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陈述自家的贫困状况。为了避免尴尬,一些家境不好的学生只得放弃申请贷款。有的贫困生宁愿四处举债,也不愿意接受社会资助。他们像保护“隐私”一样保护着自己的“贫穷”,惟恐因为贫困而在众人的视线里曝光,成为同学中的“另类”。有的地方搞爱心助学,爱心捐款,轰轰烈烈,又是上报纸,又是拍电视,搞得“地球人都知道”,一点也不考虑贫困生的感受。有的学校在给贫

25、困生发放救助物资时统一样式,买同样的衣服,发同样的生活用品,就像在给贫困生贴“标签”,效果适得其反。李老师说,现在一提贫困生不愿走“绿色通道”,就说他们自卑,怕被人瞧不起。其实,我们应该好好反思,贫困生为什么不愿走“绿色通道”?是我们一些居高临下、带有施舍意味的做法把他们挡在了“绿色通道”之外,好在一些学校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 李老师说,对贫困生的关爱,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贫困生的帮扶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从经济上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还要从学习、心理、就业等多方面对他们进行帮助,注意助学解困的技巧和方法,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面对挑战的能力、应付困境的能力,使其毕业后更加适应社会需要,乐观

26、自信地生活。 让贫困生健康地成长 近年来,高校学费不断提高,贫困生的人数也不断上升。由于经济压力,贫困生的心理容易敏感、脆弱,需要应对生活中更多的挫折和磨难。尤其是刚步入大学校门的贫困生,亟须适应新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的变化,他们的适应能力更令人敬佩。 目前广东各高校除了为贫困大学生开辟入学的“绿色通道”之外,还特别重视贫困大学生的“绿色成长”。据悉,针对部分贫困新生入学第一学期心理波动较大的情况,目前广东各高校配备了专职辅导员给予关心,并且为所有大学生开设入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等。 南方医科大学还推出了“绿色成长方案”,为贫困学生建立档案数据库,并开发了“南方医科大学经济困难学生管理系统”,

27、对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学校特困生伙食补助、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安排、社会助学等方面实现网络化管理和数字化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贫困生的基本情况。 为了让贫困生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南方医科大学还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工作小组,设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并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他们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在节假日、学生毕业前夕等敏感时期进行重点排查,对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学生发放预约咨询信,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问题

28、,注重心理辅助的方法和技巧,注重学生隐私的保护,给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有尊严地健康成长。 一位教育专家认为,与解决经济困难的“绿色通道”相比,关注大学生的“绿色成长”更加重要。 为钱:“贫困演讲”的闹剧当个人的隐私和自尊必须被摆到台上时,将自己多么贫困对着上百名听众讲述后,伴随着一阵掌声所谓的民主投票将决定着贫困生的产生。是不是所有人都要用一把鼻涕一把泪来博取同情来拉所谓的选票?父母双亡,车祸我不希望台上所说的人所讲述的是真的,因为这是一个家庭谁也不想看到的悲剧。如果确实有如此的不幸,逼着弱者将伤痛摆上台,于心何忍?作为组织者,没有一点基本的人文关怀,是仗着一点极其微不足道的小官的小小权

29、利来俯视弱者吗?台上的各位如果真的贫困就心甘情愿接受这种形式的申请吗?原谅我的怀疑,会有人拿自己的自尊家人的来健康换取台上虚假的眼泪吗?作为听众,我相信大多听众都是有同情心和爱心的,但也许有更好的方式让贫困者得到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而还得到心灵上的帮助。如果我所言都是胡言乱语,那我希望,不管是台上的,还是台下不敢上台的,都不要出现下一个马加爵。与其说演讲,不如说这是场戏。如果人们都只剩麻木,我也只有闭上眼,期待鲁迅重生。“选举”贫困不必有“贫困演讲”可保留 易 晖 昨日春城晚报报道,昆明理工大学一些学院的班级通过民主测评投票的方式“选举”贫困生,申请贫困生的学生上台演讲,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票

30、数最多的就入选贫困生资格,引起很大争议。 如果贫困生可用“选举”产生,那么贫困县、贫困乡的认定同样简单多了,只要将县长、乡长们集中起来搞个“谁更惨”的主题演讲和投票选举,看谁最能飙泪就选谁,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等着领扶贫款了。多数大学生并不傻,知道有的同学人缘好,无论贫困与否都会被选上,还有的“富二代”装贫困、搞贿选,这很不公平。所以,对“民主测评”不可轻信,而单一的“选举”贫困生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贫困。 教育部、财政部在2007年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经过多年磨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形成了严格的工作制度、规范的工作程序,其中规定,先由学生提出个人申请

31、,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救助档次。同时提交乡(镇)、街道办事处盖章的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或乡(镇)、街道办事处盖章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证明,或提供能辅助证明家庭经济困难的其他证明(下岗证、低保证、残疾证、受灾证明等),然后进入资格审查阶段,包括进行班级评议:各班班委会和部分学生代表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评议。还得通过班主任谈话审核、学院审核、班级范围内公示5个工作日、建立信息库进行信息反馈等阶段。如今,各大学针对贫困生的助学金僧多粥少,到底给谁成了头疼事,但只要严格执行教育部、财政部的指导意见,就不难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昆明理工大学宣传部刘部长对记者说:“关于现在所提的民主评选贫困

32、生的做法,学校并没有这样的规则,只是个别老师、班主任在做,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什么。”刘部长还说:“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学校依据家庭情况调查表,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引入学生进行评议,但是学生评议的结果只作为学校认定贫困生的参考,而不是最终选择。”这些回应是比较理性的。至于个别老师、班主任之所以另搞一套,可能是误读了院领导的意图,或者将制度当中的班级评议搞成“快男快女海选”了。有学生对记者透露,院党委书记在三生教育课上跟同学们说,因为大家不了解各自家庭情况,所以进行这个演讲,让大家了解真实的情况,不必有什么心理压力。院党委书记可没指示要“选举”贫困生。 在我看来,如果仅是结合三生教育,让学生讲述家庭情况,倒不失为一种可贵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形式。时下,各种“幸福演讲”太多,掩盖了贫困和苦难。如果去掉“选举”乱象,以贫困为主题的演讲大有必要。一位女生在短短的4分钟演讲中,哭了3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