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9.68KB ,
资源ID:81570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1570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普通土壤学.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普通土壤学.docx

1、普通土壤学普通土壤学绪论1五大土壤问题:土壤侵蚀、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污染2土壤的作用(1) 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是农林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2 )土壤是制定农林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和依据(3) 土壤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自然资源(4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5 )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在农作物生产中有什么作用?(1) 营养层作用(2) 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3) 雨水涵养作用(4) 生物支持作用(5) 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3土壤:地球陆地上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具有肥力的岩石风化物疏松表层。

2、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1)固体部分:包括颗粒大小不同的矿物质颗粒及无定形的有机质颗粒(2 )液体部分:主要是水分 -土壤溶液(3)气体部分:一部分是由地上大气层进入,主要为 02, N2等另一部分则是由土壤内部产生的(4 )各种生物(原生动物、微生物)4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土壤满足植物生长对水、肥、气、热的供应协调 能力。普遍认为土壤肥力至少包括水、肥、气、热 4个因素,它们各自作用不同,水、肥、气是物质基础,热是能量条件,这4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它们是土壤肥力 的4个指标。5土壤生产力:指土壤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土壤表现出来的实际生产植物产量能力。6提高作

3、物产量:改变土壤本身的属性即肥力状况2改善土壤的外界环境条件7土壤肥力:自然肥力:指土壤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发展起来的肥力人工肥力:在耕作熟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肥力2有效肥力(经济肥力):耕作土壤中能被作物直接利用产生经济效果的 潜在肥力:耕作土壤中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产生经济效果的第一章成土母质与土壤矿物质第一节形成土壤母质的矿物和岩石1土壤母质:处于地球陆地表面的岩石、矿物,受到自然界水、气、热以及生物的影响而产 生的风化物质就是土壤母质,土壤母质是形成土壤的基础。2矿物: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 然产物。自然界矿物按成因分 3种:原生矿物、次生

4、矿物、变质矿物原生矿物: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下,由岩浆直接冷凝和结晶而形成的矿物,成为原生矿物, 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等次生矿物:在地表或接近地表常温常压下, 原生矿物经过风化、 沉积等作用而形成的一类矿物,称为次生矿物,如黏土矿物、岩盐、石膏等变质矿物:早期形成的矿物,再次遇到地壳构造变动或岩浆活动等的高温高压条件, 经过变质作用之后而形成的新矿物叫变质矿物,如石榴石、蛇纹石、红柱石等3、 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结 构和构造特征。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4、 主要成土矿物:硅酸盐矿物是主要的成土矿物(长石类、云母类、角闪石和辉石类)

5、2氧化物类矿物(石英和铁矿类矿物)3简单盐类矿物(碳酸盐类矿物、硫酸盐类矿物)4黏土矿物主要成土岩石:主要的岩浆岩 (花岗岩和流纹岩、闪长岩和安山岩、辉长岩和玄武岩、正长岩和正长斑岩)2主要的沉积岩(砾岩、沙岩、页岩、石灰岩)3主要的变质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第二节岩石风化与母质类型1岩石的风化: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P17-P202、土壤母质的组成与常见类型组成:碎屑物质次生黏土物质可溶性盐类类型:定积母质(残积物)2亏积母质 (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海积物、风积母质、塌积物、第四纪沉积物)第三节土壤矿物质1土壤矿物质:坚硬的岩石及其矿物经过一系列

6、风化、成土过程之后形成的大大小小的颗粒 物质,统称为土壤矿物质。2土壤矿物质粒级(1 )其概念及划分:根据土壤单粒直径大小和性质变化而划分的土粒级别称为土壤粒级或称粒组 常见的土壤粒级分类标准:1卡庆斯基制:10,103石块,31石砾,物理性沙粒(10.5粗沙粒,0.50.25中沙粒,0.250.05细沙粒,0.050.01粗粉粒),物理性黏粒(0.010.05中粉粒,0.0050.001细粉粒), 黏粒(0.0010.0005粗黏粒,0.00050.0001细黏粒,0.0001胶质黏粒)2国际制:10, 102 石砾,20.2 粗沙粒,0.20.02 细沙粒,0.020.002 粉粒,0.0

7、020.001 黏粒3美国制:10, 102石砾,21极粗沙粒,10.5粗沙粒,0.50.1细沙粒,0.10.05极细沙 粒,0.050.002 粉粒,0.0020.001 黏粒4中国制:10mm石块,101石砾,10.25粗沙粒,0.250.05细沙粒,0.050.01粗粉粒, 0.010.005 中粉粒,0.0050.002 细粉粒,0.0020.001 粗黏粒,0.001 黏粒通常将土壤粒级分为四级:石砾( 2),沙粒(20.2),粉粒(0.20.002),黏粒(0.002)(2 )土粒的矿物组成土壤母质其矿物组成包括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没有改变化学组成而遗留在土壤中

8、的那些由地壳深处的岩浆直接冷 凝和结晶而成的矿物。主要是由石英和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辉石、角闪石 等组成的原生硅酸盐矿物。次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形成的矿物, 也被称为黏土矿物。 次生矿物以结晶层状硅酸盐矿物为主,还有相当数量的晶态和非晶态的 Si, Fe, Al氧化物和水化氧化物等。土粒的化学组成 P27(3)各级土粒的基本特性 P27P283土壤质地P30(1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各级土粒以各种比例关系自然的混为一体,土壤 中各级土粒所占的质量百分数称为土壤机械组成,或称为土壤颗粒组成。(2) 土壤质地:依据土壤机械组成相近与否而划分的土壤组合叫做土壤质地

9、。(3 )土壤质地分类制:通常将土壤质地分为沙土、壤土、黏土 /砂质土、粘质土、壤质土简答土壤砂土、粘土和壤土各自的肥力状况:答:1砂土:水:粒间孔隙大,总孔隙度低,毛管作用弱,保水性差,通气透水性强2肥:养分含量低,保肥力弱,肥效快,肥劲猛,但不持久3气:大孔隙多,通气性好4热:热容量小,土温不稳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早春作物播种5耕:松散易耕,耕作质量较好,耕作后疏松不结块,植物容易出苗和扎根2粘质土:水:颗粒细小, 总孔隙度高,粒间孔隙小,透水性差, 易产生地表径流, 保水抗旱力强,易滞水受涝2肥:矿质养分丰富且保肥力强,供肥比较平稳,但前期弱而后期较强3气:小孔隙多,通气性差,容易累积

10、还原性气体4热:热容量大,温度稳定称冷性土,对早春作物播种不利5耕:比较紧实,容易板结,耕作肥力,宜耕期短,易龟裂3壤土:壤土兼有砂质土和粘质土壤的优点:沙黏适中,大小孔隙比例适当,通气透 水性好,土温稳定,养分丰富,有机质分解速度适当,既有保水保水保肥能力,又供水供肥 性强,耕性表现良好,壤土中水、肥、气、热以及植物扎根条件协调,适种范围较广,是农 林业生产较为理想的质地类型。第二章土壤有机质第一节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其构成1土壤有机质:泛指以各种形态和状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物。它包括土壤中的动 植物及微生物残体的不同分解、合成阶段的各种产物。2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及微

11、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P383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和组成 来源:(1)植物、动物、微生物残体(2) 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3) 人为施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肥料组成:碳水化合物(简单糖类及淀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多糖类)2含氮化合物(主要为蛋白质)木质素、脂溶性物质4.土壤有机质的存在形态: 机械混合状态 生命体溶液态有机一无机复合状态第二节土壤微生物1. 土壤微生物包括原核细胞的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真核细胞的真菌(酵母、霉菌) ,藻 类和地衣,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纤毛虫、鞭毛虫、根足虫)及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 (如 病毒等)2.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P413.土壤微生物的呼吸

12、类型 P42第三节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周转1矿质化过程:指复杂的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 矿质养料和能量的过程。P43P44腐殖化过程: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复杂的腐殖物质的过程。 P44P452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周转的因素(1) 有机残体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1有机残体本身的物理状态直接影响转化的效率, 多汁、幼嫩比干枯老化易分解,粉碎或切细比大块易分解2有机残体组成中的 C/N比(影响转化速率的根本原因) C/N小,分解快 C/N=25:1适宜3有机质元素含量含量高,易分解(2) 土壤环境条件1土壤温度和通气状况: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 60%80%

13、,利于有机质的转化2温度:2535度3土壤的酸碱反应 PH6.57.5第四节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分及其特征土壤有机质(1) 非腐殖物质1碳水化合物:多糖、糖醛酸、氨基糖2含氮化合物:有机态氮素(水解性氮、非水解性氮)3土壤中的有机酸:来源于植物残体的分解和微生物的合成(2) 腐殖物质:有机残体进入土壤后, 经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中新形成的一类特殊的 (化学机构未知) 多相分布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第五节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及其调节1作用1提供作物养分的作用2保水、保肥和缓冲的作用3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4腐殖酸的生理活性5减轻或消除土壤中农药的残毒和重金属污染 2耕地土壤有机质的

14、保持与提高 P54-P56第三章土壤的孔性、结构性与耕性第一节土壤孔性1土壤孔性:是指土壤孔隙的性质,通常包括空隙的数量(总量) 、类型(孔隙的大小)及分配(大小孔隙的比例)三个方面2土壤孔隙:土粒与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孔洞,叫做土壤孔隙3土壤孔隙度:指土壤中孔隙的容积与土壤总容积的百分数4土壤比重(土粒密度)土壤平均密度是 2.65g/cm3单位体积的固体干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重量叫做土壤密度,单位为 Mg/m3土粒密度与水(4度)的密度之比,也就是单位体积的固体土粒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 之比,是土壤比重,水的 p(4度)为1 Mg/m3,所以土壤p与土壤比重在数值上是相等

15、的, 只是p有单位,比重无单位。土壤比重数值的大小, 主要决定于组成土壤中的矿物组成和有机物的含量。5土壤容重(土壤密度)一般土壤容重 1.33g/cm3 P59在自然状况下,单位容积内(包括土壤孔隙和土粒体重)干土壤的重量,称为土壤容重1反映土壤松紧状况 计算土壤重量 计算土壤各成分的含量6土壤孔隙度:指单位土壤总容积的孔隙容积 =(1-土壤p/土粒p) *100%7孔隙比:土壤孔隙的数量,也可以用孔隙比来表示,它是指土壤中孔隙的容积和固相土粒 容积的比值孔隙比=孔隙容积/土粒容积=孔隙度/(1-孔隙度)8土壤孔隙的类型(1) 当量孔径:土壤中的孔隙直径是指与一定吸水力相当的孔径称为当量孔径

16、或有效孔径。 当量孔径与土壤吸水量成反比,孔隙愈小则土壤水吸力愈大(2) 土壤孔性分级:非活性孔、毛管孔隙、通气孔隙9影响土壤孔性的因素(1)影响土壤孔性内因及其调控1土壤质地2土粒排列方式3土壤结构4土壤有机质(2 )影响土壤孔性外部因素1人为因素(耕作、灌排、践踏等)2自然因素(降水、重力等)第二节土壤结构性1土壤结构体:土壤颗粒由于种种原因互相团聚成形状、大小、数量和稳定程度都不同的土团、土块或土片,土壤学上称这些团聚体为土壤结构体2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结构体的大小、形状、数量、性质及其相互排列方式和相应的孔隙 状况等的综合特性3土壤结构体的类型、特征及其改良1块状结构 核状结构 柱状结

17、构 片状结构5团粒结构:团粒结构是指近似球形的疏松多孔的小土团结构4土壤结构性的评价(1)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1具有多级孔隙:团粒内部多为毛管孔隙,团粒之间多为通气孔隙,大孔隙通气、透水,小孔隙保水、蓄水,能协调水分和空气的矛盾2保肥供肥性能良好:能协调土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 大孔隙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分解快, 小孔隙中有几只进行嫌气分解,速度慢而使养分得以保存3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壤热量状况4团粒结构降低了土粒间的黏着性、 黏结性,减少了耕作阻力,提高了耕作质量, 土壤耕作好5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和生长,团粒间比较疏松,根系穿插容易,团粒内部相对紧密,有

18、 利于根系的固着。简答:创造了土壤良好的孔隙性2水气协调土温稳定3保肥供肥性能良好4土质疏松、耕作良好(2 )微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 P66(3)其他结构与土壤肥力 P675团粒结构的形成(1)土粒的黏聚1胶体的凝聚作用水膜的黏结作用胶结作用(2)成型的动力生物作用土壤耕作作用土壤的干湿交替冻融交替作用6团聚体的崩解机械破坏物理化学破坏生物破坏7创造团粒结构的措施1深耕结合施用有机肥料2种植绿肥3合理耕作4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第三节土壤耕性1含义:泛指土壤在耕作中所表现的各种性质及耕作后的表现 土壤耕作的内容:耕作的难易程度耕作质量好坏宜耕期的长短2影响耕作的因素(1)土壤黏结性和土壤黏着性土壤黏

19、结性指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黏结在一起的性质。 土壤黏着性是土壤在一定含水量的情况下,土粒黏附于外物表面的性能。 影响土壤黏结性和黏着性的因素1土壤质地2土壤水分含量3土壤腐殖质含量4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组成5土壤结构(2)土壤可塑性是指土壤在一定含水范围内,可被外力任意改变成各种形状, 当外力去除后和土壤干燥后仍能保持变形的性能。土壤可塑性影响因素1土壤水分含量2土壤质地(3)土壤胀缩性土壤吸水后体积膨胀,干燥后体积收缩的特性称为土壤胀缩性3改良土壤耕性的措施1增施有机肥料2改良土壤质地3创造良好的结构4合理灌排4免耕和少耕法 P75-P77(1)含义1免耕作:是把种子播在未翻动的土

20、壤上, 不进行任何耕作。在作物生长期间完全利用除草剂控制杂草而不进行中耕少耕法:是只在播种行进行整地作业, 以缩小耕作面积和减少耕作次数, 在作物生长期间进行一二次中耕。(2)优点及应用1保持土壤水分2改善表土的结构状况3防止土壤侵蚀4防止土壤压板5节约能源(3 )存在问题1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2对土壤温度的影响3病虫害较严重4杂草危害第四章土壤水分、空气与热量状况第一节土壤水分一、 土壤水分含量及表示方法(一) 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即为土壤含水量,也称土壤湿度。可以用以下不同方法表示。1质量含水量:也称重量含水量,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水分所占的比例,无量纲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水

21、的含量/烘干土质量*100%2容(体)积含水量:指单位容积土壤中水分所占的比例,无量纲。土壤容积含水量=土壤质量含水量(%)*容重土壤固相率=土壤容重/土壤比重*100%土壤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比重)*100%土壤液相率(%)=容积含水量=质量含水量* 土壤容重土壤气相率(%)= 土壤孔隙度-土壤液相率土壤三相比=土壤固相比:土壤液相率:土壤气相率3相对含水量:指土壤的自然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或土壤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数。相对含水量=土壤自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100%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土壤的含水量,也是土壤保持作物有效水分的上限4水层厚度=土层厚度(cm)*质量含水量(%)*容

22、重*105土壤水分贮量:指一定面积一定厚度土层水分的总贮量,可用体积或重量表示。(二) 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1经典烘干法2快速烘干法3.TDR 法二、 土壤水分类型与水分常数(一)土壤水分的类型与性质1吸湿水:干燥土壤颗粒表面吸附的气态水分子,称为吸湿水2膜状水:土壤颗粒吸附的液态水分子形成水膜包裹在吸湿水外,这部分水分称为膜状水3毛管水:当土壤含水量超过最大分子持水量后,土壤中的液态水在毛管力的作用下保持在 土壤孔隙里,称为毛管水毛管上升水:指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浅的土壤中,地下水借助毛管作用,上升到一定高度而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土壤田间持水量:在水位深的情况下是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

23、, 而在地下水位较浅时,则接近于毛管持水量。4重力水: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后,多余的水分不能被毛管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在重力的作用下沿非毛管孔隙向下运动,这部分水分称为重力水(二)土壤水分常数与有效性1土壤水分常数:由于受到的作用力不同,土壤水分的性质和形态也不同,不同性质和形态的水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界限,这是水分受力由量变引起质变的标志, 这些分界线所对应的土壤水分含量称为土壤水分常数(土壤最大吸湿水量,萎蔫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 水量,全持水量等)2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分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以及难易程度 有效水:能被植物直接吸收作用的水称为有效水

24、无效水: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作用的水称为无效水一般把土壤萎蔫系数作为土壤有效水的下限含水量, 把田间持水量作为土壤有效水的上限含水量土壤有效水的最大含量(%)=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土壤有效水的实际含量(%)= 土壤自然含水量(%)-萎蔫系数(%)三、土壤水分能量状态 P87-P93(一) 土水势: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无限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移至土 壤中某一地点(成为土壤水)所必须做的功(二) 土水势的分势1基质势:由于土壤固相颗粒(基质)对土壤水分的吸附力和毛管力造成的土水势的变化2.压力势:由于土壤水在饱和状态下承受静水压力而引起的水势的变化3溶质势:由于土壤中溶解

25、的溶质引起的水势的变化4重力势:由于土壤水分位置不同所导致的重力不同而引起的水势的变化(三)土水势的定量表示:土水势可以用单位数量(单位质量、容积或重量)土壤水的势能 来定量表示(四) 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静态,简称吸力(五) 土水势的测定1.张力计法2压力膜法(六)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四、土壤水运动及田间循环 P93-P99(一)土壤水分的运动:土壤水分的运动包括液态水运动和水汽(气态水)运动,液态水运 动又分为饱和流和非饱和流运动两种1.土壤水分的饱和运动:土壤中所有孔隙始终充满水时的水分运动称为饱和运动2.土壤水分的非饱和运动:土壤中部分孔隙始终充满水时的运动称

26、为饱和运动3.气态水流动:土壤中的气态水来源于土壤中液态水汽化和大气中的气态水的补充,一般存 在于土壤通气孔隙(非毛管孔隙)中,是土壤空气的组成部分,其运动表现为;两种现象: 水汽扩散和水汽凝结(二)田间水分的循环 P951.水分的入渗2.土壤水分的再分布3.土面蒸发4田间土壤水分的平衡5.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五、土壤水分状况及其调节 P99-P100(一) 土壤水分状况:是指周年中土壤剖面上下各层的含水量及其变化情况(二) 土壤水分状况的调节主要调节措施:(1)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土壤质地和结构,增强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2) 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减少土壤水分损失(3) 合理灌溉排水,及

27、时增减土壤水分第二节土壤空气一、 土壤空气的来源及组成特点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大气(2 )土壤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大气(3) 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于大气(4 )土壤空气中有时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5 )土壤空气的组成不稳定(6 )土壤空气存在形态与大气不同二、 土壤通气性及其机制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通的性能。1.气体对流:又称质流,是指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在总气压梯度推动下气流总质量由高压区 向低压区的整体流动2.气体扩散:是指气体分子从分压高处(或浓度大处)向分压低处(或浓度低处)的运动(二) 土壤

28、通气性指标1.土壤呼吸强度: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土壤上扩散出来的二氧化碳的数量2.土壤呼吸商:一定时间内、一定面积上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消耗氧气的体积比3.土壤氧扩散率:每分钟扩散通过每平方厘米土层氧气的克数4. 土壤通气量: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体积土壤中的气体总量(二氧化碳 +氧气)5.土壤氧化还原电位6.土壤通气孔隙度(三) 影响土壤通气性因素(1)直接因素:土壤孔隙状况 土壤含水量(2 )间接因素:土壤质地 结构有机质含量交换性阳离子的种类 土壤紧实度(四) 土壤通气性的调节1.改良土壤质地与结构2.加强耕作管理3.排除积水和适时合理灌溉4.科学施肥第三节土壤热量一、土壤热量的来源和平衡(一

29、) 土壤热量的来源(1)太阳辐射能 (2)生物能 (3 )地球内热(二) 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三)土壤的热量平衡二、土壤的热特性及其调节(一) 土壤热性质:主要是指土壤的热容量、导热性和热扩散性等1土壤热容量:是指单位质量或重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 1摄氏度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能量。2土壤导热性:土壤吸收热量后,一部分用于自身升温,一部分向邻近土层传导,土壤传导热量的性能称为土壤导热性。3土壤热扩散性:是指土壤传递热量后温度变化的性能。(二) 土壤温度土壤温度是土壤热量状况的衡量标准,是土壤热量平衡和土壤热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1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P1112土壤温度的影响因素(1) 环境因素

30、对土壤温度的影响1海拔高度与纬度2坡向与坡度3地面覆盖(2) 土壤性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1土壤质地2土壤颜色3土壤孔隙状况与松紧度(三) 土壤热量状况的调节1灌溉排水2施用有机肥3中耕与镇压4向阳作硅与设置风障5覆盖第四节土壤水、气、热的关系及调节一、 土壤水、气、热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P113P114土壤水、气、热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因素, 三者互相矛盾,又互相联系,相互制约。首先, 土壤水分和空气共同处于土壤孔隙中, 水多气少,水少气多,二者互为消长。第二,土壤水、 气状况和二者的比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热性质,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第三,土壤热量状况反过来也影响土壤的水、气状况。二、 土壤水、气、热的调节 P114第五章土壤胶体与土壤吸收性能第一节土壤胶体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一、土壤胶体的概念与作用(一) 土壤胶体的概念:是细小土粒分散在土壤溶液和土壤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