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36.36KB ,
资源ID:81269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1269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千年古县茌平.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千年古县茌平.docx

1、千年古县茌平千年古县茌平(1)茌平县这个“千年古县”,地杰人灵,辗转沿革,繁衍至今,遍布着古今各类地名两千多条,境内地名的形成、演变和词语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茌平古老的地名较多。茌平县城三次迁徙,除公元9年(新始建国元年)更名茌平县为功崇县,“茌平”之专名,时代传承,沿用至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由于茌平古县历史悠久,决定了境内地名多具有古老的特征。经过对全县1054个自然村的考证、统计,有122个自然村名无据可考,占全县1054个自然村的11.6%,600年以上的有865个自然村,占自然村总数的81.6%,百年 以上的有67个自然村,占自然村总数的6.7%。 从村名语词上看,呈现深厚的地名文

2、化 望鲁店 茌平县冯官屯镇有个叫望鲁店的村。据传春秋时期,齐人高士鲁仲连在此居住,后来,孟子造访鲁仲连,行到刘集店中病倒,瞭望鲁仲连故居许久,不及而返。由此得名望鲁店。村中有鲁仲连祠,村东北有鲁仲连墓和碑。还驾店 在茌平县韩屯镇有个村叫“还驾店”,相传后唐明宗带领许多官兵来到此地,分散屯兵扎营。故附近有“三屯八营”之村。即韩屯、鹅屯(现演变罗屯)郗屯;夏营、蛮营、司营、张营、冯营、袁营、郎营、芦营。后有人附会明宗还驾于此,故名还驾店。 算子李 茌平县肖庄乡有个村叫算子李,相传元朝初李从清平县军胡李迁至立村李庄,李因算学驰名,元帝建国后,皇帝选李任邮分子刺使,后升任平章政事(副宰相)兼管田赋税收

3、,国家财政收支,每次朝廷查问李对答如流,收付分毫不差,在任十多年没有半点亏空,朝廷称他算子李,诰爱光禄大夫,村名也随着李的封号更村名算子李。 刘神仙 刘遵、刘仁兄弟二人,洪武年间,从山西洪冈县迁至立村,刘遵忙于开荒种地,刘仁因在山西老家跟父亲采药行医学了不少祖传秘方,刘仁到茌平后,见到这里经过金元之乱和瘟疾传染的凄凉景象,便决心深钻医学,曾多次离家到深山采药,炼制成丹、丸、散、膏,背药葫芦到处为人治病,分文不收,而其效果如神,百姓称他刘神仙。这便是刘神仙村之来历。 铁咀吴 明洪武年间,吴姓从山西迁至韩集北立村吴庄,少年因父母双亡,邻村富绅企图以父死欠债,又买通县衙,谋其二亩良田。少年闯上公堂,

4、告富绅谋诈良田,县令又以父债子还威胁,少年毫不示弱,质问县令:“欠债可有证据,何人所害,哪人担保,这明明是欺我少年,诈我良田,你懂五刑六律,胡乱断案,我去济南府告你,不罢你官决不罢休!”县令无奈传富绅,以诬告罪重打富绅五十大板。从此,铁咀吴便成了少年的名号。他一生为人忠正,不畏强权,见义勇为,多次为背屈含冤人到大堂辩理正案。就此吴庄就被人们叫成了铁咀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革,居民点的名称亦多改变。全县1054个自然村的村名,除少数村名是明朝以前保留下来的,其它大多数的村名是明初外地迁民时立的新村。 从村名含义看,可分九种。 以姓名命名的 有769个自然村,如:张庄、李庄、孙庄、邢庄、赵

5、庄、刘庄、王庄、郭庄等等,而多数村名中又有一个“家”字,即:张家庄、李家庄等等,后人为简便好叫改为张庄、李庄。 以建筑物命名的 有83个,如三关庙、陶桥、李孝堂、三教堂、八仙庙、赵楼、佛堂、双庙、延寿观等。这类村名多数是立村人的姓氏加上建筑物名称、复合成为村名。 以人名命名的有46个,这类村名是以立村人的姓名为村名,如刘望山、路良明、李连甫、李德运等,也有以后世名人为村名的,如马智明、张明杨、刘神仙等等。马明智村原名马庄,因为出了马明智好善乐施,德高望重,故改为马明智村。 以山水地理命名的 有71个,是根据地形的高低和河流的方位,土地的地质,如张家坑、锢堆赵、丁块、荒场、于海子、唐洼、碱场李等

6、,也有的村名以距离县城里数取村名的,如三里庄、何三里、北八里、南八里、五里庄等还有的地处交通要道设为店铺,故名南十里铺、北十里铺、南三十里铺、东二十里铺等。 以古国、古城址命名的 有7个自然村,如郭摄庄、土城村等。 以名胜古迹命名的 有13个自然村,如还驾店、台子高等。 以特产命名的 有36个自然村,如簸箕赵、木梳刘、布袋梁、菜园等等。 以奇闻秩事命名的 有31个自然村,如王菜瓜、刘神仙、王药包、落角园等。 以吉祥贺言命名的 有2个自然村,如万福庄、福兴楼。千年古县茌平(2)茌平县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景观,文化古迹遍布全境,亦曾经发生过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出现了许多名人轶事,从而造就了茌平县深厚

7、的历史文化。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茌平县地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聚居耕种。中华祖先在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并遗留下了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鲁仲连祠和全国罕见的石经幢、石刻造像等重多的文化遗存。在有文学记载的6000年历史文化长河中,凝结诸如“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教场铺文化”等历史文化积淀,从而汇成茌平县地域文化的绚丽篇章。 (一)文物古迹 茌平县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丰厚的区域,为山东省文物大县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重点保护单位4处,县级保护单位2处。 1、尚庄遗址 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茌平县城西尚庄村东。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50米,面积7.5万平

8、方米。1975年秋和1976年春,山东省博物馆和聊城地区文化局组织人员先后对遗址进行局部发掘,揭露面积1120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厚25米,分为六层。第一层为耕土层和近代扰乱层;第二层为汉代层;第三层为西周层;第四层为龙山文化层;第五层、第六层为大汶口文化层。根据地层叠压及遗迹间的关系,遗址的文化存分为3期:第一期属大汶口文化,发现墓葬17座,全系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出土随葬品102件,主要有铲1斧,纺轮等石器和部分骨器,蚌器,陶器。第二期,第三期属山东龙山文化,遗物包括生产工具316件,其中以蚌、骨、石、陶质料器最多,角、牙器极少,主要器形有斧、铲、锛、刀、凿、矛、镞、纺轮、锥、镰、网坠等

9、;生活用具947件,绝大部分是陶器,以夹细砂为主,泥质次之。器表以素石最多,常见纹饰有篮纹、方格纹、弦纹、附加堆纹、划纹等。器形主要有鼎、鬶、鬲、罐、盆、杯等。该遗址遗物丰富,为探讨大汶口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分布、类型和分期以及邻近诸原始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史料。1994年底,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聊城地区文化管理委员会及茌平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给该遗址进行实地勘探,在此,发现一龙山文化时期古城,平面呈圆角方形,面积3万平方米。龙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对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等史学课题,具有重大意义,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 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位于乐平镇

10、教场铺村西北50米处,相传战国时期孟尝君练兵于此,故名教场铺。1973年以来,聊城地区文化文物工作者多次到此调查,从采集到的石器、蚌器、陶器等遗物断定,此处为龙山至商周、汉代文化遗址。1994年,省、地区、县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勘探,确认为一大型龙山文化遗址。2000年5月9月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聊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该遗址进行了联合勘探发掘。探出城址平面呈东西长方形,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夯土特征有:西半部10余米用生面沙土筑城,土质纯净,较松散;东半部为黑色细花夯土,土质坚硬。城内有东西两个并立的夯筑台址,东台东面约100米,南北160米;西台东西800米,南北16

11、0米。两台间隔70米。在台基上勘探方3座,发掘面积75平方米,发现龙山文化时期房址4个,房址为圆形平地建筑,直径3.1米,基槽宽0.4米,墙厚0.2米,门东向,宽0.5米,有土筑门框,经专家考证,该城为研究中华5千年文明史起源提供了第一手事物资料,对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生产力发展水平、房屋建筑技术、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发展的进程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3、孟尝君遗址 孟尝君遗址为龙山文化遗址。战国时期孟尝君活动之地。遗址位于茌平县韩集乡迟桥村西500米处。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暴露面积1.5公顷,遗址断面可见2米的文化层。从暴露的文化层

12、看,土质松软,内含大量灰陶和黑陶片,大量的陶片中又以夹砂陶和泥质陶居多,细砂陶少许,陶色为灰色、黑色,大部分为轮制,陶器纹饰有:方格纹、绳纹、附加堆纹,器形有豆、鬲、樽、罐、盆等。另外,尚有少许石器、骨器及青铜器,属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台子高遗址 遗址位于茌平县杜郎口镇台子高村西南200米处,为隆起高地,高出地面2米,四周围平地,东西长64米,南北宽56米。1970年秋,聊城地区文化局组织文物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部分试掘,整个遗址保护完好,文化层厚7米,内涵丰富,发现的石器有斧、簇、矛,陶器有鼎、鬶、陶、罐、盆等共100多件。陶器饰纹多见绳纹、蓝纹、方格纹以及附加堆纹。1977年12月

13、,被列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乐平铺遗址 乐平铺遗址为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茌平县乐平铺镇北50米处,为一片隆起高地,东西长180米,南北宽246米。面积4.5万平方米,中心部分高出地面0.7米。文化层堆积厚13.5米,遗存丰富,采集龙山文化的器物有鼎、鬶、鬲、豆以及石锛等,为聊城地区文物保护单位。 6、十里铺遗址 十里铺遗址为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茌平县城南5公里处,振兴街道办事处十里铺村东北,为一高4米的大土堆,中间是大沙坑,深4米,东西长80米,南北宽130米,面积1.04万平方米。1975年6月茌平县文物工作者对其进行了考查。6月中旬,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试发掘

14、,采集的石器主要有5件,其中,磨光石斧、石凿各1件,另外还有砸石、石刀及其他石器,骨器4件,其中骨针2件。陶器有磨光红、陶钵口沿、小口尖底瓶口沿、空心尖状鬲足、磨光灰褐色细硬陶、灰褐色尖沙陶片等并有鹿角兽骨等发现。为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7、李孝堂遗址 李孝堂遗址为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茌平县城南公里李孝堂村东南150米处,有一高地,比平地高出1米,东西长90米,南北宽100余米,面积9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4米,经文物考古者挖掘,出土了大量龙山文化遗存,商、周、汉代的遗物有骨椎,黑陶上沿,并有器盖的碗、缸、鬲、豆等文物。相传清代“东庵”旧址,与尚庄“红门寺”遥相呼应。这一发现对探讨鲁西龙山文

15、化的来龙去脉提供了新的线索和实物资料。 8、广平北街遗址 广平北街遗址位于茌平县广平乡医院北,面积2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4米,采集到的有春秋时期的陶盆、罐等,为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9、重丘遗址 重丘遗址位于茌平县广平乡驻地,面积为4.9万平方米,有古“重丘”石碑一通,采集到的有春秋时期的陶罐、鬲、壶等文物,遗址保护基本完好,属县级保护单位。 10、王菜瓜古城遗址 位于茌平县肖庄乡王菜瓜村西1000米处,面积10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5米,采集到的有春秋时期的陶盆、罐、砖等,遗址保存基本完好。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历史事件茌平县乃平原之地,在历史上百姓饱受欺压和战乱之苦,发生了多次

16、农民起义,也经历了许多战事,创造了茌平历史,也记录了茌平人民的文明业绩。 1、汲桑、石勒起义于茌平 西晋时期,汲桑本为茌平牧民首领,晋永兴三年(305),成都王司马颖部将公师藩,在清河县(今平原县)起兵,汲桑和羯人石勒率牧兵前往参战,公师藩失败后汲桑、石勒又回到茌平继续活动。永嘉元年(307)举行武装起义,汲桑自称大将军,以石勒为扫虏将军,攻郡打县,释放囚徒,招纳流民,打败魏郡太守冯嵩,攻陷邺城(今河北省三辛县邺镇东),杀新蔡王司马腾,烧邺宫,接着入石原,杀山阳公杨秋。后在西晋兖州刺史荀唏和将军王赞镇压下失败。不久,汲桑被杀于乐陵。后来,石勒依附于汉国刘渊手下为将。刘渊死,不愿再受刘曜的统治,

17、雄据河北,建立政权,自称赵王,史称后赵。太和元年(328)灭前赵,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三年(330),称大赵天王,旋又称帝,年号建平。石勒死后,其子石虎继位,被鲜卑贵族慕容俊所灭。 2、太平军冯官屯抗清战斗 茌平县冯官屯西,有条新河,过新河太平桥,西行三里地是范庄。范庄村东头有一片洼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万人坑”,“万人坑”活埋了千百名太平军的英雄儿女。据考证,1853年(咸丰三年)5月,太平天国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率2万多精兵北伐,11月逼近天津。由于天冷北伐军缺少衣粮,不得不南撤。1854年2月,退居东辉连镇待援,天京(南京)派出援军,至临清作战失败。1855年3月17日

18、,李开芳率领起义军从高唐突围南下,至茌平县冯官屯。义军进屯后,秋毫无犯,纪律严明,周围二三十里地的群众纷纷赶来支援,300多名青年随军反清。僧格林沁率清明追杀,将冯官屯包围,屯内壁垒森严,清军屡攻不克,而伤亡甚重。后僧格林沁想出一条毒计-水淹冯官屯。4月,清军协迫群众在冯官屯寨外筑一围墙,然后开挖新河。从聊城三孔庙起至冯官屯太平桥。5月13日,清军从聊城三孔庙引运河水淹冯官屯,屯内积水四、五尺深,粮草火药尽湿。清军还捉来蛤蟆放入壕内,用以侦探太平军突围动静。在水围粮绝、突围又不能取胜的情况下,僧格林沁派人谈判,提出条件,说只要太平军交出李开芳,放下武器就解甲归里。李开芳却说:“只要放我部下回乡

19、,杀我一人在所不惜”。最后,李开芳上当与清军妥协。僧格林沁以解甲归里为名,用小船一船一船的将太平军将士,从冯官屯内载出,送到范庄村东预先挖好的万人坑全部活埋杀死。李开芳等9人,于6月11日在北京被杀害。 3、民团暴动 1861年(清咸丰11年)8月14日,茌平县博平民团首领胡德俊因抗捐遭官府及富豪仇恨,被富豪胡玉琅派家奴“黑孩子”刺死,茌平、博平、清平三县民团联合暴动为其报仇,攻破博平城,捣毁衙门,焚烧大堂,县官潜逃,将“黑孩子”处死。 4、捻军四打茌平城 1863年(清同治二年)3月28日,捻军将领张玉怀,率将士2000多名,由东阿至茌平,各乡团汇集刘望山村阻截,捻军将士英勇冲杀,歼敌500

20、名,县令候甲瀛带兵增援,捻军转入禹城。3月25日,捻军张宗禹部由聊城来茌平攻城,县令熊镇汀领兵固守,捻军伤亡甚重,转入禹城。4月12日,张宗禹率将士由高唐来攻茌平城。未克,分兵进住邻城村庄,杀富济贫,茌平驻军王、莫两营偷袭,捻军伤亡甚重。5月,捻军自直隶大名南下,经朝城,莘县来茌平。6月28日,清军在冯官屯一带围攻,捻军败,张宗禹投徒骇河自杀。 5、义和团在茌平 1899年(清光绪25年)2月,朱红灯由长清来茌平设场教拳,联络民众,不久,设拳场800余处,提出“先学义和拳,后学红灯照,杀了洋鬼子,烧了天主教”的口号。烧了梁庄等地教堂。10月,朱红灯率拳民至平原,打败知县蒋楷,重创清军。11月,

21、朱因内部纠纷受伤,躲至茌平县五里庄养伤,后被清军包围,朱在化装出逃途中被捕,次年1月24日,在济南被巡抚毓贤杀害。 (三)历史人物茌平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当地知名人物颇多。据茌平、博平县志记载,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考中状元的有孙奭、朱芝番二人;考中进士的有75人,其中武进士17人,考中举人的143人,其中武举人43人,考中贡生的706人,在朝为官的58人,他们中有高士、名相、御使、尚书、翰林、学士、少傅、总兵、大理寺李青天和父子五功名,还有名医成无已、名画董立元、杂技高师曹连枝和拳打南北高、脚踢桥河两岸的半天张。茌平县历代名人为谱写茌平历史而昭垂于世,为彰显茌平的传统地名文化名书竹帛

22、。简介几例如下: 尹齐 茌平人。西汉大臣,初以刀笔吏,稍迁至御使,时张汤为御史大夫,经常称赞尹齐“为政清廉,做事果断”,武帝派尹齐负责捉拿盗贼,尹齐执法不避权贵,因功升为内关都尉。其前任宁成即以严酷著称,出入潼关者中流传着一种说法:“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对宁成畏畏如此。尹齐到任后,严酷之名“甚于宁成”。武帝以为能,拜为中尉。由于尹齐督察苛刻,贪官污吏和豪强恶霸虽有所收敛,但一般官吏也都担心触犯刑律而缩手缩脚,不敢大胆治事,故诸多废,尹齐为此被免官。 马周(601-648) 茌平县城东马庄人。少孤贫,勤读博学,精诗、书,善春秋。唐贞观5年,代常何上疏20余事,会文切理,深得太宗赏识,翌年被

23、授予监察御使,后中书令。他急呼太宗:“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累多少,唯有百姓苦乐”。马周病,太宗亲自为其调药。后病故,太宗御笔:“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奇,诚在忠良。”当代在全国上演的大型京剧画龙点睛正是表现马周的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画龙点睛展示了马周的胆识。 孙奭(962-1033) 茌平县西古域人。北宗太宗年间中“九经状元”,任国子监直讲。一次,太宗到国子监听孙奭讲尚出,洗命3篇,十分赞赏,赐五品官服一身。真宗即位后,孙奭为太子、大臣讲经书,被封为龙图阁侍制。大中祥符元年,真宗曾两次梦得天书,群臣附和,唯孙奭独谏:“天河言哉岂有书也!”。1011年真宗欲到汾阳为古人封神,孙奭竭力

24、劝说:“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真宗不纳忠言,反将孙奭贬至河阳做知县。仁宗即位后,诏为翰林侍讲学士,后任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太子少傅。著有经典微言、诸经正义、五经节解等书。 朱之蕃(1575 ?) 明朝状元,茌平县南朱庄人。明隆庆年间随其父迁居南京为锦衣卫,后迁回茌平原籍,读书宁国寺。万历二十三年中状元,历任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曾出使朝鲜,与朝鲜才子名士设疑辩难,赋诗赠答,应对如流。死后追封礼部尚书。他著有使朝鲜稿四卷、南还离著、纪胜诗、落花诗等书。 王登联(?1666) 茌平县李寨村人,原姓李,幼年流落辽宁被王姓收养改姓王。清顺治五年中举人,1649年任河南郑州知州,1651年,

25、河南巡抚奉诏考核府、州、县吏政绩,发现登联德才兼备,百姓视若父母,上疏推荐,遂擢升山东济南道。1656年,升任通政司参议。1658年任顺天府丞,1660年5月,迁大理司卿,同年9月任保定巡抚。1661年,康熙登位,王登联加工部尚书衔。1666年,因上圈地疏利陈圈地利弊,为民请命而被康熙辅政大臣鳌拜诬陷绞死。1667年康熙亲政,1668年智除鳌拜,宣布永远停止圈地,王登联被昭雪。著有政要三诚、日暑存录、防率、圈地疏等书。 王曰高(?1678) 茌平县北八里村人。自幼聪敏,7岁能文,10岁执父丧如成人,清顺治3年中举人,165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升工科右给事中,1663年到江南主考,慧眼识才,

26、所取之后出任两鼎甲,五尚书,三大学士,声望渐高。后燕齐江淮地震,王及时上书,请免征放赈。1649年任兵科右给事中。曾上书“建河工议”强调治河的急要,建议黄、淮合流,提倡疏顺,反对塞填,主张派人专管,均被采纳。后任礼科掌印,主持武场考试,所录榜首皆被军界器重。此后,又多次上疏,请抚功臣,免除浮粮揭发贫婪,修正历法诸事,条条中肯,倍受赞赏。王居官20年,手无余金,著有槐轩集10册。 孟秋(15251589) 明代学者,茌平县人。隆庆5年中进士,历任兵部郎中、刑部员外郎、尚宝寺少卿。孟秋为人正直,为官清正。处事深得民心,在昌黎县任县令,曾“省徭役,兴学校,平刑狱”,离任时,昌黎百姓上千人,截道苦苦挽

27、留,依依不舍,场面十分感人。到大理寺任职后,总以方员外郎之身份,督察山海关。由于朝政腐败,官兵纪律松弛,一些为非作歹者任意出入,关禁而无人敢阻。孟秋赴任后,立即对边军进行整顿,严格军纪关禁,深得当地军民欢迎。著名学者焦蛇赞誉他:“笃学力行,若节清修。以名儒特闻,以廉吏令终。治县县治,治狱狱治,治马马蕃,司刑刑清,司玺玺慎,投之所向,恢之游刃而解”。孟秋为官清廉,敢于直言因此得罪一些官员。万历9年,受人攻击,被罢官回乡。 孙钦若 茌平县葛庄人。1844年考中进士,历任浙江省新昌、萧山县知县,后宁海州知州、严州知州。年老辞官返里,百姓拦车挽留,其门生冯小亭(当时名翰林)送百里外,依依不舍,深为忧虑

28、地说:“我师旋里,囊中萧然,将何以自给”,钦若慨然自得,笑曰:“吾生惟以诗为娱,奚忧贫”。闽抚徐宗干随赠一联云:“两袖清风归故里,一轮明月照严州”。著有兰斋诗集。 成无已(10631156) 宋朝著名医学家,茌平老成庄人。成是中国最早注释伤寒论的医学家,他以内、难经旨来辩析伤寒论的医学家。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可谓药方之祖,但缺乏理论阐述,未得广泛传播。成无已的注解伤寒论,从理论上阐述了各种症状的病机、病变及处方用药。阐明了辩证论治的实质。提示了伤寒论的隐奥,使其增强了理论色彩,他的伤寒明理论50论,每一论证,均包括释义、病因、病理、分型、鉴别及不同治法。伤寒明理药方论则选取常用20方,每

29、方包括方义、方制、药理、加减及注意事项等。成无已对张仲景的辩证与方义有所阐发,形成了系统的中医理论体系。他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四)历代文学成果 茌平是个千年古县,历代文人荟萃,多达上百人,史书记载的就70余人,尤其清朝时期的成果突出,著作丰盛。书画流长,剪纸、杂技流传海内外,为茌平县历史文化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历史著作 北宋时期经学家、教育家孙爽,他的经学著作甚多,其代表作是经典微言50卷,诸经正义、五经节解都是他从五经搜集的“切于治道”的精华。明朝书画家朱之蕃,于泰昌元年所作的君子林图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著有使朝鲜稿4卷,南还杂集1卷。清朝翰林王曰高著有槐轩集

30、10册,清朝工部尚书王登联,其著作有政要三诫、日暑存录、防率和圈地疏等。 2、诗歌 茌平县诗歌创作,在文学史的殿堂中名篇佳作。如孙钦若著作的兰斋诗集、简内诗集;朱之蕃著作的纪胜诗、落花诗等,在反映社会生活时,用的型象思维,讲究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赋、比、兴”就是其中的三种,不仅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优异的艺术成就。 3、文学作品 业余作者刘承瑞,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剧本中心理事。80年开始业余创作,先后发表、出版、戏剧、电视剧集镍光、刘承瑞小品选集、长篇小说河水悠悠,电视剧镍光,小品前邻后舍、理解万岁先后搬上屏幕, 有9部作品先后获省、全国一等奖、三等奖和百优奖,大型历史剧吴起求将获

31、全国剧本文学奖。 (五)历史典故 1、“南京到北京,茌平衙门朝正东” 这非是传言。康熙年间,江南举子吴陈琰进京赶考路过茌平而得病,住南关悦来店,见衙风不正,便下决心考中状元非来茌平整整衙风不可,但吴因病误了考期,盘费花光,只好在京卖字为生,等待下次京考。有一天,翰林院把吴叫去写字,正好康熙到翰林院,让翰林们作联答对。康熙皇帝用对联总结清朝过去展望清朝的未来,康熙提出上联,让翰林们答下联,众翰林个个目瞪口呆,独吴陈琰写出下联,康熙看后十分赞赏,满意地笑着说“按你的文才,也算是个翰林,是我的门生。”后来,康熙又提着一个篮子问翰林,你们说“东西南北都是方向,为什么篮子能盛东西,而不能盛南北呢?”众翰

32、林又被问住,吴陈琰答道“东西是金木,南北是水火,所以篮子能盛东西,不能盛南北”。康熙非常满意,后吴陈琰向康熙皇帝奏章,要求到茌平当县令,康熙说:“茌平是通南京的御路,每天都有官员过往,当个七品官光接送过往的官员可够累的。”吴陈琰坚决要去,康熙说:“你是我的门生,不能迎接他们,我赐你半朝銮驾,把衙门朝东开,直向御路,让过路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都要参拜你。”于是茌平衙门朝正东至今。 2、“说魏救赵”和“射书聊城” 史记中写了鲁仲连(茌平人)“说魏救赵”和“射书聊城”两个故事。“说魏救赵”的大意是:战国时期,秦国攻击赵国,四十万大军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赵孝王和平原君求魏解围,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前往。到了淮阳,害怕秦军,安营扎寨。魏王又派使臣新垣衍,赴赵国向平原君说明魏无力救赵,并劝说赵国同意秦国称帝就转危为安了,正此时,高士鲁仲连游至赵国,新垣衍拜见了他,鲁仲连大义凛然,分析了秦、赵、魏、鲁、齐的大局和投降秦国的利弊关系,致使新垣衍改变主张,同意救赵,邯郸解围,赵王大喜,置酒宴,赠千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