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案 (人教版 选修1) 【课程目标】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材结构】 1、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 2、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本课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新新制和移风易俗 【本课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复习建议】 1、列表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2、复习中应注重对“均田制”、“三长制” “汉化”等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对“均田制”的理解应包括原因、内容、作用、影响等方面,特别注意对唐代经济制度的深远影响。 3、结合平城与洛阳地理位置图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原因,结合教材所举事例感悟孝文帝接
2、受先进文化。 4、结合课后 “阅读与思考”中汉服俑与胡服俑感受“移风易俗”体现了孝文帝对汉族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民族融合促进了孝文帝改革,汉化改革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引言分析】 1、鲜卑族贵族守旧势力反对汉化改革,发动叛乱 2、孝文帝严厉镇压守旧势力的叛乱(大义灭亲、坚持改革) 3、从贵族守旧势力发动叛乱的原因思考中引出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探讨 【重要概念】 1、均田制:是北魏推行的土地国有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2、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行的基层行政组织,五家设邻长五邻设里长五里设党长,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
3、制。 【知识梳理】 一、前期:卓有成效的新制 1、特点:前期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重点与目的:建立新制,取代旧制。 2、措施: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484年 A、原因:吏治黑暗,贪污成风;B、内容: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官吏级别高低发放;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C、影响:吏治有所好转,为各项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局面。 推行均田制:485年颁布均田令土地制度 A、前提:长期战乱,政府控制着大量无主荒地;B、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产生,增加政府赋税收入。C、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D、性质: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历史纵横】关于均田制:西晋末年以来
4、,北方多事,无宁日,农民离散,田地荒芜。这时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均田制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它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地主则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政府公开颁布均田令,公开授田,确定租调的数额,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
5、数民族的封建化。均田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的出发点,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E、作用:a.恢复经济: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b.巩固政权: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统治;c.民族融合:推动了内迁各族由游牧转向农耕,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到来;d.历史影响: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 设立三长制:李冲建议基层行政体制 A、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B、内容:邻长里长党长。C、职能: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D、影响:健全了基层政权,完善了行
6、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推行均田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推行租调制赋税制度 A、内容:每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B、含义:租是农民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粮食;调是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绢帛。C、作用: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减轻了农民负担;编户齐民增多,增加了国家的租调收入。 3、小结(注意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原理理解): 措施之间的关系:彼此影响,相互作用:俸禄制为新制推定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与租调制构成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三长制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 冯太后改革的意义:促进了经济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后期:新阶段 1、特点:孝文帝
7、亲自主持;重点与目的(汉化政策):改革风俗习惯,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生活方式,接受汉文化 2、具体措施: 设巧计迁都洛阳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继续改革 A、原因: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a.政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洛阳等地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就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b.经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c.军事:北方柔然的威胁;d.地理位置:旧都偏居塞上,难以经略中原。 B、过程:a.时间:495年;地点:洛阳;b.策略:以南伐为名;c.作用: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C、认识:a.改革不但要顺应历史潮流,还要讲究斗争策略,以减轻改革的阻力
8、;b.孝文帝是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家和政治家。 【学思之窗】和“洛阳城平面图”思考:结合图和学思之窗,对比平城和洛阳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条件,及北魏统一中原的政治需要,探究迁都洛阳的原因。 提示:民族隔阂严重,文化冲突剧烈;偏居塞上,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是汉族政权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可以取得政治上的正统地位;洛阳地处中原,交通便利等等。 移风易俗 A、措施:a.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b.讲汉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c.改汉姓;d.通婚姻:通过政治联姻把两族的利益和命运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e.改籍贯:迁居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将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拔元;丘穆陵穆;步六孤
9、陆;贺赖贺定门第等级: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确定门第高下,按门第高下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B、作用:a.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b.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c.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A、尊儒崇经,兴办学校;B、恢复汉族礼乐制度;C、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历史纵横】介绍士族门阀政治,思考鲜卑族参照门阀政治的利弊。 关于“改姓氏”: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拔,鲜卑人认为其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姓拓拔,土是黄色,是万物之元,故改为元姓。 关于“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服饰的变化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加强,推动了鲜卑族向中原农耕文明的转化。 【本课小结】 北
10、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新制,制定官吏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移风易俗,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政权封建化。 【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孝文帝改革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见“本课小结”。 2、从严格意义上讲,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改革本身的内容,然而,人民大多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之地,汉文化积淀深厚;迁都洛阳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成果,有利于推进深层次改革;迁都洛阳是整
11、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提示:酌情安排。 2、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的评价。 【教学反思】略【能力训练】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 制定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设立三长制 迁都洛阳 移风易俗,推行汉化政策 A、 B、 C、 D、答案:D 2、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政治制度答案:A 3、均田制推行的前提是 A、俸禄制度的实行 B、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 C、三长制的推行 D、租调制的实行答案:B 4、三长制是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基层行政组织,“三长”不包括 A、邻长 B、里长 C
12、、党长 D、县长答案:D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实行俸禄制 推行均田制 建立三长制 迁都洛阳 A、 B、 C、 D、答案:A 6、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措施的是 A、均田制 B、三长制 C、租调制 D、迁都洛阳答案:D 7、(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引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有阻力答案:A 8、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
13、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答案:D 9、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有 规定俸禄由国家筹集、发放给官吏,严禁贪污 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 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A、 B、 C、 D、答案:B 10、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整顿吏治.实行府兵制.汉化政策 .颁布均田令答案:D 11、促成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趋势 B、政府与宗主争夺农户 C、南北对峙的局势 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答案:B 12、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
14、表述,正确的是 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B、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C、直接推动于商品经济发展 D、一直延续到北宋答案:B 13、下列评论中,不适合北魏均田制的是 、均田制促进了荒地的开垦 、农民未从中得到实际的好处 、官僚地主土地并未受到触动 、土地占有不均情况仍然存在答案:B 14、孝文帝改革后北魏最基层行政组织的长官是 A、县长 B、邻长 C、里长 D、党长答案:D 15、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有 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 平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平城经常受到北方强敌柔然的骚扰 洛阳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 B、 C、 D、答案:A 1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
15、、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B、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促进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答案:B17、北魏孝文帝“南伐”的对象是 A、宋 B、齐 C、梁 D、陈答案:B 1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反映出 A、鲜汉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的高度 B、鲜汉地主阶级之间的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 C、鲜汉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 D、强大的民族必然代替落后的民族答案:A 19、北魏孝文帝下诏:“(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敌为,当降爵黜官”这表明 A、孝文帝禁止年轻官员使用鲜卑语 B、孝文帝逼迫官员放弃本民族的旧俗 C、孝文帝禁止年轻官员上朝议事时说鲜卑语 D、在上朝议事时说北
16、方话者免官答案:A 20、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际是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过程 C、农业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答案:D 21、阅读下列材料: 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摘自新课标教材必修1 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据材料分析其理由。 事件:孝文帝迁都洛阳。 理由:北魏虽然实现了统一(局部),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等地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就可以在政治
17、上取得正统地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洛阳城的布局与规划,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22、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主要措施?分别有哪些主要作用? 答案: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禁止官吏贪赃枉法。结果使吏治有所好转。 推行均田令。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健全了县以下的地方行政组织,使国家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了国
18、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推行新的租调制。改变了原先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使人民的负担大为减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 迁都洛阳。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加强了对中原的控制。 移民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促进了鲜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23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
19、 材料二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魏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3分) 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4分) 不能抑制兼并。 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3分) 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6分) 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