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45.88KB ,
资源ID:81151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81151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省郎溪县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省郎溪县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1、安徽省郎溪县郎溪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第卷 客观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孔子教育思想中客观上与其维护原有统治秩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A知之为知之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罔 D因材施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有教无类,表明人是平等的,而孔子的等级思想恢复周礼讲究尊卑有序,二者相悖,所以B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教无类2战国时期,主张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思想家是

2、A墨子 B荀子 C韩非 D庄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中有两个信息,其一: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兼爱思想;其二: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地位,这是符合小生产者的利益的。故此主张应该属于墨家。选择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的思想3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A B C D【

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的意思是 百姓可以拿来指使 ,但不能让他明白道理 。与民本无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最重要,下来是社稷,最后才是君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君王是舟,百姓是载舟的水。都说明要善待百姓及百姓的重要,应该都体现了民本思想,所以A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早期的民本思想4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

4、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礼乐与法制并举C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D融合诸子百家思想【答案】D【解析】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思想5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下列关于这两种文化政策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者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B两者都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政治制度决定思想文化的不同命运 D两者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统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给出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汉朝的独尊儒术,可以看出二者均为了

5、加强思想上的统一,前者导致包括儒家在内的先秦经典被毁灭,知识分子遭受打击;后者使得儒家确立了政治上的正统地位,但是并不是为了使禁绝其他所有的学说,只是为了使得儒学在政治上的独尊地位而已。故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6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

6、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主要说明了董仲舒的思想造成我们民主性格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来体现天的意志,认为五行是天道的表现,并进而把这种阳尊阴卑的理论用于社会,从而推论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学说。三纲五常为董仲舒提倡之后,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王朝统治的工具。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这一观点否定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因此选择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的影响7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

7、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消失 B主流思想发生变化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 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依据材料所述为汉初的功臣多出自于平民,到东汉中兴是则主要是儒家知识分子,由此可见儒家知识分子的地位有所提升,结合所学 西汉、东汉的选官制度均为察举制,所以A错误;推动民间向学风气兴起的是唐的科举制,所以C错误;汉代都比较重视儒者,所以D不正确;汉初采用的道家思想休养生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所以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

8、统思想董仲舒思想8.有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该是指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中国版图之确立和中国民族之聚成”指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创立,而儒学是在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奉为正统思想的,综合以上情况,应该是秦汉时期,答案为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政治制度9西方

9、学者称中国古代某学说为“Neo-Confucianism”,这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该“学说”是指A孔孟儒学 B董仲舒的新儒学 C程朱理学 D明末清初的儒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中“这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可知是程朱理学,所以C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10.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分歧在于A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 B强调唯心主义观C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10、 D强调三纲五常【答案】A【解析】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不同11.一位思想家讲究: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明义利之辨。认为这种 “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又说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以下思想家,在修养论方面与其最接近的是A.庄子 B. 朱熹 C.顾炎武 D.王阳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明义利之辨,”可知是向内心探求;根据“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可知是追求道德方面的,所以D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1、宋明理学王阳明12.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B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示意图的解读能力。a处应是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打压儒学;b处应是西汉改造了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等思想,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处应是宋明理学发展的推动,故选择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侯外庐认为:“李贽以人的物质生

12、活作为道德的基础,把传统的神秘的“道”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从而打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这主要是指李贽的什么思想A批判程朱理学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C“万物皆生于两” D“存天理,灭人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从而打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项强调的是追求物质享受是人的自然本性,与题意相符。D项是程朱理学的思想,是李贽批判的对象。所以B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14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13、B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虽然他们的思想中,有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但他们仍然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思想仍属于儒学的范畴,不可能会深入地批判了封建制度,所以D符合要求。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15.有人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工商皆本” “心即理也”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循天下之公

14、”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明清之际”“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陆九渊“心即理也”是南宋时期在思想方面的发展,故排除,皆与题干相符。本题答案为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内容16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

15、力。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主要是因为其自身学说不断调整适应了统治的需要,其正统地位的确立也是统治者大力倡导的结果,所以三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项说法错误,儒家思想遭遇过佛教思想的挑战,故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原因17四位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制一个小题。你觉得下列哪一项不合适A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B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D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推器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16、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造纸术传入欧洲,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所以A错误;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骑士阶层。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指南针,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起了推动作用,BCD都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18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

17、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 D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依据材料,九章算术的作者认为数学家应该解决数学中的实践中的知识,对于理论性的问题,虽然可以知道,但是要搞清楚非常困难,不应该在这方面费太多的精力,这反映了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的研究。故选择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数学19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氾胜之书 C齐

18、民要术 D农政全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A是北宋沈括的;B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书中记载黄河中游地区耕作原则、作物栽培技术和种子选育等农业生产知识,反映了当时汉族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D是明朝徐光启。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农学20“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

19、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从其创作风格来看,该作品属于A先秦时期的民歌 B战国时期的楚辞C文采华丽的汉赋 D讲求规范的唐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内容出自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诗经是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所以A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诗经2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首词反映出作者的创作特点是A风格气象万千,语言平实而精练 B思想感情豪迈奔放,景物雄浑壮观C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清新自然 D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答案】B

20、【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属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节选是宋词的代表,是豪放派的代表作,所以B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词2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的 原因有: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商业兴盛为古代文学作品的形式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市民阶层不断的扩大,

21、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市民文学发展原因23下列书法作品中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感情的应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感情的应是草书,所以C符合题干的要求;A是篆书;B是楷书;D行书。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书法24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A山水画 B人物画 C文

22、人画 D风俗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中“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表现的情感”与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特征相符。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文人画25“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A汉赋 B宋词 C京剧 D传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从材料 “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

23、人物要遮口。”中“丑角”这一关键词中可以推知这种艺术形式是京剧,京剧的人物表演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与上述“丑角”特征不相符合。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第卷(主观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22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个伟大的君主,一个强大的帝国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例如秦始皇和韩非,汉武帝和董仲舒。这就是文化的作用在治国中的体现。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为天下后世不易之

24、大法。(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扎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明)李贽藏书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1)针对材料一的观点,若你是君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你会重用哪位思想家来治国,为什么?(4分)(2)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3)概括材料四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2分)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分)【答案】(1)法家韩非子(2分)主张建立

25、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实行法治,顺应当时历史发展趋势。(2分)(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2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发生变化。(2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2分)(3)观点: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主权力。(2分)经济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2分)【解析】试题分析:(1)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你会重用哪位思想家来治国,为什么?应该考虑当时需要哪种思想,时代需要什么,就要用什么,因为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因为当时是乱世,需要强有力的政权和法治。所以应该用法家思想,韩非子的思想中有主张建立统一的君主专制

26、中央集权国家,实行法治,顺应当时历史发展趋势。(2)分析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就是分别把两个人的思想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发生变化。两者的观点是不同的,尤其是李贽的观点是时代不同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3)根据材料四中“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还有材料的出处是黄宗羲原君,说明黄宗羲的观点是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主权力。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要结合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来回答,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或者回答资本主义萌芽也可以。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

27、百家争鸣法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

28、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3)材料四他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教版必修3)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2分)(2)材料二的主张对当时社会发展有何进步意义?(4分) (3)材料三中朱熹是怎样发展孔子的仁学的?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6分)(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三位思想家“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内容。(6分)(5)综观上述四则材料,你对儒家思想的基本看法是什么?(4分)【答案】(1)为政以德(或以德治国、

29、以德治民);民贵君轻;政在得民(或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以任答两点)(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巩固。(3)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本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使国君接受和实践儒家思想。(4)反对君主专制(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倡经世致用;世界是物质的唯物主义思想。(5)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精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对儒家思想应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演变及影响。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本身进行概括,切不可直接引用材料原句;材料的主要意思是: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

30、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所以是为政以德。(2)要从“中央集权”和“统一”两个角度切入;材料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根据材料中“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可知材料主要阐述了春秋大一统;根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可知体现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3)关键是要从材料中概括出有效信息;根据材料三中“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再根据材料三中“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可知。关于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实际上就是使国君接受和实践儒家思想,让统治者去实践,关键是统治者的作用是关键。(4)结合所学,就是迁移教材知识,明确三位思想家他们的侧重点;材料四中三位思想家“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内容,应该直接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王夫之:世界是物质的唯物主义思想。(5)回答“看法类”问题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